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梦断:沈从文“伟大中国文学作品”理想的寂灭及其内因 被引量:6
1
作者 罗义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61,共12页
就题材而言,沈从文最后的小说集《雪晴》回到了他所熟悉的湘西边地,但这绝非一种简单的重复。身份、语境、言说方式的转变,使得这部作品构成一种隐喻式的表达。小说中出现了画家梦断的情节,推究起来,沈从文的夙愿是创造"伟大中国... 就题材而言,沈从文最后的小说集《雪晴》回到了他所熟悉的湘西边地,但这绝非一种简单的重复。身份、语境、言说方式的转变,使得这部作品构成一种隐喻式的表达。小说中出现了画家梦断的情节,推究起来,沈从文的夙愿是创造"伟大中国文学作品"并藉此"重造中国"。"梦断"是对于自身创作乃至于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整体结论,表征了他所遭遇的内外交困情形。《长河》、《芸庐纪事》、《小砦》等作品的未完成,凸显了沈从文小说的能力限度:他的想象力往往囿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在题材的拓展上缺少一种"历史建构"能力,他所醉心的文体美学也使得他难以从风景画的捕捉中超拔出来并构建真正宏阔的历史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雪晴》 伟大中国文学作品 重造中国
下载PDF
何为经典怎样建构——以沈从文“伟大中国文学作品”观为中心的讨论
2
作者 蒋士美 钟秀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作为中国现代文坛一位风格独特的重要作家,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对“伟大中国文学作品”念兹在兹,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经典的独到理解。在沈从文看来,真正的“伟大中国文学作品”,应该是“现实性”“独创性”“历史性”与“世... 作为中国现代文坛一位风格独特的重要作家,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对“伟大中国文学作品”念兹在兹,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经典的独到理解。在沈从文看来,真正的“伟大中国文学作品”,应该是“现实性”“独创性”“历史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体;而要创作出“伟大中国文学作品”,则应重点从创作体裁、创作态度、语言文字、文学批评生态四方面建构标准,沈从文的“伟大中国文学作品”观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伟大中国文学作品 经典 评价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