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生社会化的排练场──友伴群体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新霞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学生社会化 友伴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排练场 人际交往 伙伴群体 现代社会 亚文化 社会角色 成人世界
下载PDF
小学中高年级同辈群体调查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鲁照斌 赵红 《江苏教育研究》 2007年第10期37-40,共4页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他们经常在一起活动,交往频繁,所以成员间感情融洽、凝聚力大。同辈群体是一...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他们经常在一起活动,交往频繁,所以成员间感情融洽、凝聚力大。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辈群体 小学中高年级 青少年时期 非正式群体 伙伴群体 行为方式 环境因素 价值观
下载PDF
初中生伙伴群体现状调查与教育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伟文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第3期3-5,共3页
关键词 初中生 伙伴群体 现状 调查 普及率 角色构成 活动内容 交友观念教育
下载PDF
教师介入和引导低年级同辈群体交往的策略
4
作者 梁晓 周智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第2期24-26,共3页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小学生同辈群体是指小学生在日常交往和互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友伴群体,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学校是...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小学生同辈群体是指小学生在日常交往和互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友伴群体,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学校是学生同辈群体交往的最重要的场所,可以说这是孩子真正相对独立的社会化交往的开始。群体的成员年龄大致相仿,群体是自发形成的,对好友相似的品质期待是构成同辈群体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辈群体 日常交往 教师介入 低年级 引导 非正式群体 小学生 伙伴群体
原文传递
找呀找个好朋友
5
作者 马娅 《母婴世界》 2002年第8期50-51,共2页
宝宝性格不合群,交不到朋友,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爸爸妈妈正确的早期教育和引导却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 幼儿园 小朋友 性别错位 游戏 早期教育 社会交往能力 伙伴群体 幼苗发育 人际交往 身心发展
原文传递
中班幼儿的和谐交往
6
作者 陈丽娟 《今日教育(当代幼教)》 2011年第2期30-31,共2页
和谐交往,是幼儿社会发展的重要需要,也是孩子走向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在伙伴群体中和谐的交往,对他们锻炼交往能力,形成良好个性,以便更好地独立面对社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中班段的孩子已具有了初步的社会交往意识,但... 和谐交往,是幼儿社会发展的重要需要,也是孩子走向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在伙伴群体中和谐的交往,对他们锻炼交往能力,形成良好个性,以便更好地独立面对社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中班段的孩子已具有了初步的社会交往意识,但和谐交往的水平、能力欠佳。为此,我对我班幼儿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交往 中班幼儿 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发展 伙伴群体 交往意识 日常活动 社会化
下载PDF
星耀电商达沃斯 绝地反击再论战——2014易观互联网化盛会之第五届易观电商大会
7
作者 曹素妨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第5期46-53,共8页
颠覆式创新成为2013年的主旋律。在平台大战趋向收官之际,横刺里杀出个微信电商,猫狗大战的主旋律瞬间切换为与南极企鹅的对攻,大家还没从双十一的新纪录中回过味时,微信的合作伙伴群体已经应声云集,微生活,微商城,微XX瞬时间铺... 颠覆式创新成为2013年的主旋律。在平台大战趋向收官之际,横刺里杀出个微信电商,猫狗大战的主旋律瞬间切换为与南极企鹅的对攻,大家还没从双十一的新纪录中回过味时,微信的合作伙伴群体已经应声云集,微生活,微商城,微XX瞬时间铺天盖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网化 论战 伙伴群体 主旋律
下载PDF
言传身教之行为示范初体验
8
作者 何雪 《动漫界(幼教365)》 2021年第8期92-93,共2页
孩子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3~6岁幼儿开始对交往产生兴趣,有了主动交往的意识和行为,并有了自己的伙伴群体,愿意与同伴和谐相处。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培养幼儿遵守基本的行为规则对幼儿的人际交往非常重要。可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孩子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3~6岁幼儿开始对交往产生兴趣,有了主动交往的意识和行为,并有了自己的伙伴群体,愿意与同伴和谐相处。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培养幼儿遵守基本的行为规则对幼儿的人际交往非常重要。可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方式决定了“言传”对他们来说并不适宜,幼儿不易理解并内化。经过初步的观察分析和实施,我发现身体力行更能有效帮助幼儿了解集体规则,学会与同伴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班幼儿 行为示范 同伴交往 言传身教 人际交往 培养幼儿 伙伴群体 年龄特点
下载PDF
浅析大学生伙伴群体
9
作者 贾九斌 鞠丹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4年第3期55-56,共2页
阐述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典型形态即大学生伙伴群体,以及大学生伙伴群体所具有的特点、类型和功能,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伙伴群体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伙伴群体 高校
下载PDF
大学生伦理困惑及出路
10
作者 杨能山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6,共2页
当前,在社会和经济转型期,传统的伦理文化遭遇洗礼,而新的伦理文化却尚未完全建立,伦理文化在传统与变革中呈现出其困境。在高校中,大学生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成长方面和社会方面的伦理困惑,既有大学生自身心理层次的因素,也有... 当前,在社会和经济转型期,传统的伦理文化遭遇洗礼,而新的伦理文化却尚未完全建立,伦理文化在传统与变革中呈现出其困境。在高校中,大学生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成长方面和社会方面的伦理困惑,既有大学生自身心理层次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层次的因素。当前,重建价值观体系,提高道德判断力,应用社会心理学的接种理论对价值观体系进行深化、巩固,并为伦理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是解决大学生伦理困惑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伦理困惑 竞争心理优势 伙伴群体 态度接种
下载PDF
问题型独生子女伙伴群体研究
11
作者 余逸群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45-49,共5页
问题型独生子女伙伴群体历来是青少年研究领域的难点和棘手的课题。本文对问题型独生子女伙伴群体进行了首例界定和分类;就我国过失型独生子女伙伴群体的科学鉴别、正确的矫正方法一系列问题,也作了系统的研究及分析。
关键词 问题型 伙伴群体 鉴别 矫正
下载PDF
社会互动对商业养老保险购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玉锋 聂建亮 白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4-184,共11页
使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正式互动和非正式互动两个维度构造了社会互动变量,实证分析了社会互动对商业养老保险购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叠加了伙伴群体效应和群体示范效应对居民的保险购买有积极影响... 使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正式互动和非正式互动两个维度构造了社会互动变量,实证分析了社会互动对商业养老保险购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叠加了伙伴群体效应和群体示范效应对居民的保险购买有积极影响;进一步地,社会互动的影响具有空间和人群的异质性,其对东部、中部地区和城市居民的保险购买有正向影响,对初等、高等学历和高收入居民也有积极影响,但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以及低收入、中等学历居民没有影响。提升商业养老保险购买率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激发社会互动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动 伙伴群体效应 群体示范效应 商业养老保险购买
下载PDF
重视现代青少年的伙伴群体行为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刚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5,共3页
青少年组织并参与伙伴群体行为是一种值得重视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青少年伙伴群体行为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有不可忽视的功能 ,因此 ,必须重视青少年伙伴群体行为的研究 ,并将其向积极的方向引导。
关键词 青少年 伙伴群体行为 社会化 引导方法 "亚文化"现象 心理发育 社会成长
下载PDF
21世纪青少年教育主题:伙伴群体教育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逸群 《青年探索》 2000年第1期10-12,共3页
如今的独生子女最大的心理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独”,以致于许多楼群里差不多每个窗前都有一个孤独的孩子向外观望或凝视成群嬉戏、打斗的麻雀,他们与水泥墙为伴,成为生活的旁观者,不知怎样介入生活。于是,就有了“怎样使现今... 如今的独生子女最大的心理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独”,以致于许多楼群里差不多每个窗前都有一个孤独的孩子向外观望或凝视成群嬉戏、打斗的麻雀,他们与水泥墙为伴,成为生活的旁观者,不知怎样介入生活。于是,就有了“怎样使现今的孩子从孤独环境中解脱出来,并具有乐群交友的群体意识?怎样使他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然人’转变为善于与人合作的‘社会人’”的神圣忧思。答案就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对青少年进行伙伴群体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教育 伙伴群体教育 群众意识 教育改革
下载PDF
伙伴群体效应对农民工二次流动意向的影响研究——风险态度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玉蓉 杨锦秀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02,共4页
作者以278位农民工为被试,考察了伙伴群体效应、风险态度和农民工二次流动的关系。结果发现:农民工二次流动对伙伴群体效应的依赖程度较高,风险态度对农民工二次流动意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其对与伙伴群体效应和农民工二次流动意向的... 作者以278位农民工为被试,考察了伙伴群体效应、风险态度和农民工二次流动的关系。结果发现:农民工二次流动对伙伴群体效应的依赖程度较高,风险态度对农民工二次流动意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其对与伙伴群体效应和农民工二次流动意向的关系有调节作用。风险偏好程度较低的农民工,更倾向于通过伙伴群体效应减少二次流动的不确定性,因而其二次流动意向受伙伴群体效应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伙伴群体效应 风险态度 农民工二次流动
原文传递
大班幼儿自主性伙伴群体游戏初探
16
作者 丁悦 《江苏幼儿教育》 2018年第2期57-62,共6页
在大班自主性游戏中存在着游戏选择盲目性、游戏模式固定化、幼儿合作性差、能力发展有限的问题。本文立足大班自主性游戏,探寻能促进合作、体验快乐、学习经验的伙伴群体游戏模式。分析了游戏模式中的环境条件、伙伴互动、教师的支持... 在大班自主性游戏中存在着游戏选择盲目性、游戏模式固定化、幼儿合作性差、能力发展有限的问题。本文立足大班自主性游戏,探寻能促进合作、体验快乐、学习经验的伙伴群体游戏模式。分析了游戏模式中的环境条件、伙伴互动、教师的支持评价这些重要要素,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性游戏 伙伴群体游戏 伙伴互动
原文传递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法英 《师道(人文)》 2009年第11B期51-51,共1页
一、合理分组。发挥合作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一)根据学生性格、兴趣划分学习小组在小学生中。有一种不用组织而自然形成的“小伙伴群体”。这种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爱好、行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在这种形式的分组中,教师... 一、合理分组。发挥合作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一)根据学生性格、兴趣划分学习小组在小学生中。有一种不用组织而自然形成的“小伙伴群体”。这种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爱好、行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在这种形式的分组中,教师就把分组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群体,改变平时固定的座位.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 学生性格 伙伴群体 协作能力 小组成员 学习小组 行为模式
下载PDF
如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伙伴关系
18
《家庭教育》 2005年第07A期52-52,共1页
父母要出去工作,孩子放假一人在家,难免会产生孤寂烦躁的情绪,因为孤寂烦躁而去寻求伙伴群体的心理支持,这是顺理成章的事。父母担心孩子陷入不良的少年团伙,也不是杞人忧天。对孩子的伙伴群体关系,父母不能禁止、控制,也不能放... 父母要出去工作,孩子放假一人在家,难免会产生孤寂烦躁的情绪,因为孤寂烦躁而去寻求伙伴群体的心理支持,这是顺理成章的事。父母担心孩子陷入不良的少年团伙,也不是杞人忧天。对孩子的伙伴群体关系,父母不能禁止、控制,也不能放任自流。以下几点建议供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 伙伴关系 拥有 心理支持 伙伴群体 群体关系 父母 孤寂
原文传递
不可忽视的群体作用
19
作者 芳草 《家庭教育(幼儿版)》 2000年第6期42-42,共1页
社会心理学家阿西(S.E.Asch)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以大学生为被试者,每组7—9人,其中只有一人是真正的被试者,其余则是事先串通好的陪衬者。测验时,将陪衬者安排坐在前,被试者坐在后。然后,主试人拿出A、B两张卡片:A卡片上画有1条直... 社会心理学家阿西(S.E.Asch)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以大学生为被试者,每组7—9人,其中只有一人是真正的被试者,其余则是事先串通好的陪衬者。测验时,将陪衬者安排坐在前,被试者坐在后。然后,主试人拿出A、B两张卡片:A卡片上画有1条直线;B卡片上画有3条不同长度的直线,但有一条与A卡片中直线长度相同。这样的卡片共有12对。看完后,请大家逐个指出:画有3条线的B卡片上哪一条直线与A卡片上的直线相等。回答时,陪衬者按事先的约定,在B卡片上共同选出一条显然错误的直线。结果是真正的被试者竟有37%的人跟着多数的陪衬者作出错误判断。但在单个进行控制实验时,被试者中都几乎没人出现错误。后来,有人改进了阿西的方法,做了类似实验,结果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衬者 卡片 社会心理学 直线长度 大学生 控制实验 误判断 阿西 青春期 伙伴群体
原文传递
“伙伴日记”,打开作文的“结”
20
作者 蒋丽娟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2013年第6期64-64,共1页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一直是师生心头打不开的“死结”。这几个学期,我利用“伙伴日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找到了一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快速通道。所谓“伙伴日记”,就是班内学生依照自愿...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一直是师生心头打不开的“死结”。这几个学期,我利用“伙伴日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找到了一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快速通道。所谓“伙伴日记”,就是班内学生依照自愿的原则,自由组成几组相对固定的“伙伴群体”,然后轮流写日记,互相欣赏,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学习,达到合作共进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伙伴群体 作文能力 日记 写作兴趣 写作积极性 快速通道 相对固定 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