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探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建成 杜瑞霞 +4 位作者 卫志刚 张汇娟 张宏旭 张建英 张培智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21-24,共4页
选用两个丰产型(大穗型、多穗型)品种,采用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两品种实现单产≥600kg/667m2的最佳密度及肥料运筹方案:巴丰5号优化农艺方案为:田间基本苗35.00万~35.72万株/667m2,种肥磷酸二... 选用两个丰产型(大穗型、多穗型)品种,采用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两品种实现单产≥600kg/667m2的最佳密度及肥料运筹方案:巴丰5号优化农艺方案为:田间基本苗35.00万~35.72万株/667m2,种肥磷酸二铵15.68~16.41kg/667m2,第一次追尿素14.52~15.25kg/667m2,第二次追尿素5.28~6.22kg/667m2,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269.04~292.17g/667m2。巴01-674优化农艺方案为:田间基本苗41.70万~42.30万株/667m2,种肥磷酸二铵15.46~16.10kg/667m2,第一次追尿素15.13~15.75kg/667m2,第二次追尿素5.36~5.67kg/667m2,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290.31~310.82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旋转设计 数学模型 优化栽培方案
下载PDF
饲用玉米中原单32号优化栽培方案的筛选
2
作者 刘雪芹 马金虎 +5 位作者 任学山 陈义忠 杨平 刘登彪 孙伟国 曹淑娟 《宁夏农林科技》 2002年第3期11-13,共3页
采用二次饱和D -最优设计 ,通过田间试验 ,分析了中原单 32号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与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之间的回归关系 ,建立了数学模型。在对回归模型进行系统解析的基础上 ,通过计算机寻优 ,得出了 3套优化农艺措施方案 ,... 采用二次饱和D -最优设计 ,通过田间试验 ,分析了中原单 32号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与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之间的回归关系 ,建立了数学模型。在对回归模型进行系统解析的基础上 ,通过计算机寻优 ,得出了 3套优化农艺措施方案 ,其中 ,以籽粒产量为目标约束条件的 1套 ,以生物学产量为目标约束条件的 2套。在试验地的气候和生产条件下 ,欲实现中原单 32号饲用玉米较高籽粒和生物学产量 ,应着重掌握适宜的氮肥用量 ,同时注意合理密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玉米 中原单32号 优化栽培方案 筛选
下载PDF
丹凤县川原小麦优化栽培技术方案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鸿钧 何蓓如 +8 位作者 朱玉权 安志杰 刘曙东 张秋波 宋生魁 石胜利 刘丙新 彭珍 宋苏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4期28-36,共9页
1986~1988两年在凤丹县西河乡进行的多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小麦栽培结果分析表明:试验因素对小麦产量的效应顺序为:磷肥>播期>氮肥>播量。其中磷肥、氮肥效应方向为正,播期、播量效应方向为负;各因素的二次回归系数均显... 1986~1988两年在凤丹县西河乡进行的多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小麦栽培结果分析表明:试验因素对小麦产量的效应顺序为:磷肥>播期>氮肥>播量。其中磷肥、氮肥效应方向为正,播期、播量效应方向为负;各因素的二次回归系数均显著,且方向皆为负;磷肥×播期、氮肥×磷肥互作均在不同程度显著。根据产量极值点对应的各因素取值和回归方程模拟结果,丹凤县川原灌区目前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关键技术措施应在继续增加氮肥投入的同时重点增加磷肥投入,将小麦播期由10月下旬提早到10月中旬。作者还讨论了该地区小麦亩产250~350kg和400kg以上不同产量水平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优化栽培技术方案 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 陕西省凤丹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