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倪九派 傅涛 +1 位作者 何丙辉 魏朝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2-185,共4页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建立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优化利用的理论框架 ,以开县芋子沟小流域为例 ,对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优...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建立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优化利用的理论框架 ,以开县芋子沟小流域为例 ,对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优化利用模式 三峡库区 小流域
下载PDF
山地农业资源分异规律与优化利用模式研究——以陕西秦巴山地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彦随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31,共5页
山地自然环境的带层性差异奠定了孕育农业资源的异质性基础 ,从而决定了山地农业资源利用的地域特殊性及其开发利用的模式多样性。本文以陕西秦巴山地为例 ,从分析土地类型地带性分异规律入手 ,揭示了山地农业资源生成、演化及其分异的... 山地自然环境的带层性差异奠定了孕育农业资源的异质性基础 ,从而决定了山地农业资源利用的地域特殊性及其开发利用的模式多样性。本文以陕西秦巴山地为例 ,从分析土地类型地带性分异规律入手 ,揭示了山地农业资源生成、演化及其分异的时空规律 ,据此并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准则 ,提出陕西秦巴山地农业资源优化利用的空间层次模式和产业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分异规律 优化利用模式 陕西秦巴山地
下载PDF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官冬杰 苏维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6-238,共3页
三峡水库是我国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蓄水后,大部分移民需后靠安置解决,导致土地利用压力加大。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研究对指导安置区农业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的特征和土地优化利用... 三峡水库是我国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蓄水后,大部分移民需后靠安置解决,导致土地利用压力加大。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研究对指导安置区农业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的特征和土地优化利用的原则,提出库区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应突出效益主导、持续协调、产业协调、区域特色等4种模式,并针对当前安置区土地资源优化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安置区 土地资源 优化利用模式 三峡库区
下载PDF
水源热泵结合深部地层储能技术在天津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洋 李俊 +1 位作者 程万庆 赵苏民 《太阳能》 2008年第10期35-39,共5页
对天津某公司联合应用水源热泵与深部地层储能技术进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系统运行分析,结合天津地区浅层地热能条件,认为该技术可应用于天津地区浅层地热能的开发,是本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优化利用模式。
关键词 浅层地热能 深部地层储能技术 水源热泵 供暖 制冷 优化利用模式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旅游用地优化利用模式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饶坤玥 郭韦 《技术与市场》 2013年第11期246-247,共2页
文章以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对旅游用地利用模式的研究,以生态文明视角、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为基础,创新提出了旅游用地开发EOS模式,阐述其内涵,并对其作出了评价。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旅游用地 优化利用模式
下载PDF
浙江东部丘陵山地小流域土地优化利用模式——以嵊州市上东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丽君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年第2期30-31,共2页
通过分析嵊州市上东江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制约因素 ,从土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出发 ,依据流域立体分异特点 ,提出了 4种不同的土地优化利用模式 ,即保护型利用模式、复合型利用模式、多种经营型利用模式和高产农区型利用模式。
关键词 浙江 东部丘陵山地 小流域 土地优化利用模式 嵊州市 上东江流域
下载PDF
闽西北水田土壤中氮素转化特点与利用
7
作者 陈永培 《福建农业》 1995年第10期26-26,共1页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不同的耕作制和轮作方式以寻求不同土壤生态环境中氮素物质的最大转化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拟根据沙县琅口后底小流域中旱地和水田土壤的不同利用模式的氮素转化特点,探索最佳的土壤利用模式。 一、水田土...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不同的耕作制和轮作方式以寻求不同土壤生态环境中氮素物质的最大转化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拟根据沙县琅口后底小流域中旱地和水田土壤的不同利用模式的氮素转化特点,探索最佳的土壤利用模式。 一、水田土壤生态中氮素来源 土壤中提供水稻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是土壤有机质中的氮。其来源有: 1.直接来自雨水和灌溉水。在亚热带的福建省,约1—1.5公斤氮/亩/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土壤 氮素转化 闽西北 优化利用模式 水稻氮素营养 土壤有机质 转化效率 生态环境 水稻田土 土壤利用
下载PDF
图片新闻
8
《中国西藏》 1999年第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原生态系统 优化利用模式 晚新生代 图片 气候变化 研究会 结构演化 最新研究进展 形成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