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势断裂预报 被引量:8
1
作者 汪明武 罗国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49-252,共4页
基于优势面区域稳定性评价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 (ANN)的原理和方法 ,探讨了基于 ANN的优势断裂预报神经网络算法及模型 ,并结合实例检验表明应用反传 (BP)神经网络模型判定优势断裂的新方法是有效的 ,且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 神经网络 优势断裂 区域稳定性 断层 断裂预报
下载PDF
镇扬大桥工程区域稳定性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汪明武 罗国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0-42,共3页
本文在对镇江至扬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的区域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分析基础上 ,基于优势面理论评价了桥址区优势活动性断裂 ,以及对其地震活动周期、地震丛集和地震危险性作了进一步探讨研究 。
关键词 区域稳定性 优势面理论 优势断裂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南京市地下工程区域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马骥 罗国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在对南京地下工程的区域地质构造以及长江中下游 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优势面理论 ,对工作区内优势断裂进行评价 。
关键词 区域稳定性 优势面理论 优势断裂 场地结构模型 南京市 大地构造 地下工程 地震活动
下载PDF
豫北煤田焦作、鹤壁、安阳矿区二_1煤层优势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蒋建平 罗国煜 康继武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7-375,共9页
对豫北煤田焦作、鹤壁和安阳矿区二 1 煤层的对比样(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进行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镜质组反射率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和化学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 ,构造煤因发生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作用 ,其化学成分、元素成分和煤... 对豫北煤田焦作、鹤壁和安阳矿区二 1 煤层的对比样(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进行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镜质组反射率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和化学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 ,构造煤因发生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作用 ,其化学成分、元素成分和煤分子结构与原生结构煤明显不同 :构造煤的挥发分含量( %)比原生结构煤一般要小0 55~3 48 ,平均要小1 59 ;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相比 ,碳含量( %)平均增加了3 1 ,氢含量( %)平均减少了0 19 ;构造煤的最大反射率比原生结构煤平均要大0 447 ,双反射率一般大0 121 ;构造煤的002衍射峰比原生结构煤的要高且窄 ,芳香层碳平面网间的距离d002值平均要小0 006nm ,Lc 值平均比原生结构煤大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煤田 煤层 优势断裂 构造地球化学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对势的优势断裂评价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汪明武 李健 徐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6-800,共5页
优势断裂找寻是区域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场址选择。本文基于粗糙集和集对分析理论,探讨了优势断裂的粗糙集对势评价模型,即首先据优势面理论确定了分析优势断裂的优势指标,应用粗糙集理论对待评断裂的评价... 优势断裂找寻是区域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场址选择。本文基于粗糙集和集对分析理论,探讨了优势断裂的粗糙集对势评价模型,即首先据优势面理论确定了分析优势断裂的优势指标,应用粗糙集理论对待评断裂的评价指标进行约简,并基于属性重要性计算相应约简后指标的权重,通过集对分析理论计算待评样本与指标最优、最劣值的集对同一度和对立度及集对同势,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势断裂集对同势判定标准,以确定工程区域优势断裂。实例应用和与其它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区域优势断裂评价是有效可行的且客观;规模优势指标、距离优势指标和时间优势指标对润扬大桥桥址区断裂活动性影响相对大,茅山断裂、郯庐断裂和长江断裂为工程区域优势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稳定性 活动性断裂 优势断裂 粗糙集 集对分析
下载PDF
城际高速铁路跨越断裂带地基的安全技术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倪宏革 朱雷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134,共6页
为有效评价青荣城际铁路桃村跨线断裂带的地基稳定性,提出采用断层测龄、地基加固处理和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等技术,来保障铁路工程设计建设。通过对桃村断层泥中石英形貌测龄和宏观特征研究,判断其最晚活动时间分布在更新世早、中期,是非... 为有效评价青荣城际铁路桃村跨线断裂带的地基稳定性,提出采用断层测龄、地基加固处理和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等技术,来保障铁路工程设计建设。通过对桃村断层泥中石英形貌测龄和宏观特征研究,判断其最晚活动时间分布在更新世早、中期,是非活动断层。采用强夯施工对断裂带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检测结果显示,1 200 k N·m的强夯夯击能明显提高断裂带5 m以内地基的压实程度和力学性能,消除跨线断裂带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跨线断裂带上路基沉降变形的长期监控结果表明,断裂带线下工程的沉降趋于稳定,具备铺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优势断裂 石英形貌测龄 活动时代 沉降监测
下载PDF
基于经验的优势断裂灰色分级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宝田 阎长虹 王新建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02-306,共5页
运用基于经验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控制大型工程区域稳定性的优势断裂进行分级 ,该方法以时间优势指标 (RT)、规模优势指标 (RL)、距离优势指标 (RD)、活动周期与活动史指标 (RR)以及综合指标 (RZ)作为灰色关联度分析对象 ,并根据最大... 运用基于经验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控制大型工程区域稳定性的优势断裂进行分级 ,该方法以时间优势指标 (RT)、规模优势指标 (RL)、距离优势指标 (RD)、活动周期与活动史指标 (RR)以及综合指标 (RZ)作为灰色关联度分析对象 ,并根据最大关联度识别原则 ,获得优势断裂等级的判定结果。这一方法克服了过去优势断裂评价中程序繁琐 ,各等级之间指标界限不明确的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的 灰色 优势断裂 区域稳定性
下载PDF
镇扬大桥桥基区优势断裂显微构造特征及分段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汪明武 章杨松 +1 位作者 李丽 罗国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7-544,共8页
基于SEM和矿物组分分析研究了镇扬大桥桥基优势断裂断层泥的显微结构、显微构造和物质组成等特征 ,并进一步应用优势面理论进行分段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对大桥桥基断裂活动性和稳定性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为建在断裂带上的特大... 基于SEM和矿物组分分析研究了镇扬大桥桥基优势断裂断层泥的显微结构、显微构造和物质组成等特征 ,并进一步应用优势面理论进行分段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对大桥桥基断裂活动性和稳定性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为建在断裂带上的特大型大桥工程的选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断裂 稳定性 显微构造 断裂活动性 镇扬大桥 桥基 稳定性
下载PDF
豫北二_1煤瓦斯突出的优势断裂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建平 罗国煜 康继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5-89,共5页
本文以罗国煜教授的优势面理论为指导来研究豫北 (为瓦斯突出矿井区 )二1 煤的瓦斯突出 ,提出了煤矿井下瓦斯突出的优势断裂控制理论。先根据优势断裂 (优势面 )指标找出了研究区共有4条优势断裂 ,然后以优势断裂为中心建立了瓦斯突出... 本文以罗国煜教授的优势面理论为指导来研究豫北 (为瓦斯突出矿井区 )二1 煤的瓦斯突出 ,提出了煤矿井下瓦斯突出的优势断裂控制理论。先根据优势断裂 (优势面 )指标找出了研究区共有4条优势断裂 ,然后以优势断裂为中心建立了瓦斯突出优势体模型 ,根据实验结果和现场资料分析得出了优势体中优势断裂与瓦斯突出关系的内在机制 ,并对优势体模型瓦斯突出进行了定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断裂 优势体模型 瓦斯突出 构造煤 煤层瓦斯
下载PDF
青荣城际铁路跨线断裂的活动性研究
10
作者 倪宏革 朱雷敏 周建波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4-563,共10页
青荣城际铁路沿线断裂构造发育,未来断裂活动会否对铁路建设产生变形破坏必须进行研究.利用优势面理论和神经网络方法评判出桃村跨线断裂对工程场地的稳定性影响最大.选取桃村断裂带断层泥的石英颗粒进行显微溶蚀构造测年,采用模糊综合... 青荣城际铁路沿线断裂构造发育,未来断裂活动会否对铁路建设产生变形破坏必须进行研究.利用优势面理论和神经网络方法评判出桃村跨线断裂对工程场地的稳定性影响最大.选取桃村断裂带断层泥的石英颗粒进行显微溶蚀构造测年,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研究了石英颗粒表层的机械微特征.结果显示,桃村断层最晚活动时间分布在更新世早、中期,活动方式以快速发震为主,为非活动断层,不对城际铁路构成安全危险.分析结果与该断层的宏观特征判断相近.通过对跨线断裂上路基沉降变形的长效监控,判定断裂带线下工程的沉降趋于稳定,具备沉降评估和铺轨条件,解决了高速铁路跨越断裂带的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线断裂活动性 优势断裂 石英形貌测龄 沉降监测
原文传递
优势面理论及其在大型桥梁区域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11
作者 倪宏革 李林 罗国煜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72-375,共4页
介绍了优势面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区域优势断裂和场区优势断裂这两类优势面的分析,归纳总结了优势断裂等级划分的四个基本优势指标;结合活动性断裂研究方法,介绍了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区域稳定性评价的工程实例.
关键词 优势面理论 大型桥梁 区域稳定性 优势断裂
下载PDF
宿迁大型船闸群工程区域优势断裂判定与评价
12
作者 严三保 陈新民 罗国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5期80-84,共5页
在对宿迁大型船闸群工程区主要断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优势面理论 ,找出船闸区的优势断裂 ,并对其进行分段研究 ,最后通过对船闸区地震活动性与危险性分析加以验证 ,从而对船闸区稳定性作出初步评价。
关键词 船闸 优势指标 优势断裂 分段 区域稳定性
下载PDF
确定优势断裂活动性的极大似然估计法
13
作者 邓泽涛 邓小鹏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5年第3期81-82,共2页
以苏通大桥为例 ,把优势断裂的等级和对工程区域稳定性影响的等级对应起来 ,利用断裂的活动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这一特点 ,假设断裂的活动周期服从指数分布 ,建立了确定优势断裂活动的极大似然估计模型 ,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通... 以苏通大桥为例 ,把优势断裂的等级和对工程区域稳定性影响的等级对应起来 ,利用断裂的活动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这一特点 ,假设断裂的活动周期服从指数分布 ,建立了确定优势断裂活动的极大似然估计模型 ,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通过已知断裂的活动周期得到参数θ的极大似然估计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断裂 极大似然估计法 活动周期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地下工程突水的富水优势断裂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晓昭 罗国煜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36-41,共6页
突水是地下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和危害严重的工程地质现象。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地下工程中大的涌水和突水大多与地质结构面,特别是断裂有关。文中分析了断裂控制地下水赋存和运移的规律,以及可能导致突水的富水优势断裂的特征。由于断裂突... 突水是地下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和危害严重的工程地质现象。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地下工程中大的涌水和突水大多与地质结构面,特别是断裂有关。文中分析了断裂控制地下水赋存和运移的规律,以及可能导致突水的富水优势断裂的特征。由于断裂突水的复杂性和众多的影响因素,将地质机制分析、经验判断和定量指标与评价模型相结合是重要的,也是可行的。文中介绍了一种富水优势断裂的量化分级方法,讨论了相应的预测与防治工程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突水 富水优势断裂 矿山 地下水 地质机制
下载PDF
判定富水优势断裂的综合物探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国煜 刘广才 +1 位作者 尹树人 吴洁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9-72,共4页
优势面理论认为,富水优势断裂是基岩裂隙水的储存和运移通道。找出并确定富水优势断裂是地下水找寻的关键,而综合物探方法用于探测隐伏优势断裂的效果是明显的。
关键词 富水优势断裂 地下水 地球物理
下载PDF
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富水优势断裂
16
作者 王辉 李艳红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42,共4页
基岩裂隙水探寻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 ,富水优势断裂的确定是其中的关键。文章详细论述了运用层次分析法寻找富水优势断裂并进行分级的实施方法。这一方法的实施可归纳为“两个前题条件 ,五个分析步骤 ,一个结果判断”,两个前题条... 基岩裂隙水探寻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 ,富水优势断裂的确定是其中的关键。文章详细论述了运用层次分析法寻找富水优势断裂并进行分级的实施方法。这一方法的实施可归纳为“两个前题条件 ,五个分析步骤 ,一个结果判断”,两个前题条件为富水性功能分类和构建优势指标体系 ,五个分析步骤为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对象层权重总排序 ;一个结果判断为利用层次分析的结果进行断裂富水性分级 ,从而最终确定出富水优势断裂。此法为富水优势断裂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一种简洁、实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水 富水优势断裂 层次分析法 地下水
下载PDF
基于顶点法的优势活动性断裂判定
17
作者 陈崧 阎长虹 +1 位作者 汪明武 李洪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5-17,共3页
在判定优势活动性断裂的优势指标法基础上 ,考虑到优势指标赋值的不确定性、划分优势断裂级别的模糊性 ,将一种基于模糊数学截集概念并包含区间分析的顶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的优势活动性断裂的判定中来 。
关键词 优势活动性断裂 不确定性 模糊数学 顶点法 工程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