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涛 宁波 马宇洁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2281-2283,共3页
目的探讨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将75例休克患者,以7 d结局分为存活组44例,死亡组31例。测定两组患者出现休克时、休克后24 h、48 h及72 h血乳酸值并计算6 h乳酸清除率。结果死亡组在休克时、休克后24 h4、8 h... 目的探讨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将75例休克患者,以7 d结局分为存活组44例,死亡组31例。测定两组患者出现休克时、休克后24 h、48 h及72 h血乳酸值并计算6 h乳酸清除率。结果死亡组在休克时、休克后24 h4、8 h及72 h时的血乳酸值分别为(7.3±1.4)(、5.8±1.0)(、3.8±0.5)、(2.0±0.2)mmol/L,其中休克时、休克后24 h组明显高于存活组(4.7±1.0)(、2.8±0.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计算6 h乳酸清除率(6.7±2.7)显著低于存活组(29.8±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24 h内)血乳酸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休克的严重程度,早期乳酸清除率越低,预后越差,两者联合可有效评估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血液 休克/代谢 预后
原文传递
脓毒症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后血乳酸清除率与血液中生物标志物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方丽卉 陈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977-979,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早期(6h内)乳酸清除率与患者血中各种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本院急诊科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64例,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计...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早期(6h内)乳酸清除率与患者血中各种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本院急诊科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64例,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计算早期(6h)血乳酸清除率,按乳酸清除率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分为4组,检验最初6h及6~72h患者血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_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高机动性组盒.1(HMGB-1)]、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年龄、血培养阳性率、血流动力学变量、乳酸基线值和其他实验室指标(血小板,总胆红素和白蛋白等)在乳酸清除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之间发生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酸清除率较高组脓毒症休克发生率较低(P〈0.01)。入选后经治疗至第72小时,较高乳酸清除率组的所有生物标志物的平均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与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相关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显著相关,可能成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疗效判定指标,6h内积极的液体复苏及集束化治疗可能阻断或减轻全身乏氧及炎症反应,使患者更多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治疗/代谢 休克/治疗/代谢 乳酸/血液
原文传递
IGF-1对大鼠局灶性脑损伤HSP_(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旺辉 李开荣 +1 位作者 萧洪文 杨朝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1-13,19,共4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及与缺血的关系,探讨IGF-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及与缺血的关系,探讨IGF-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对照组(n=25)、IGF-1治疗组(n=25),其中后两组按缺血再灌时间(6h、12h、1d、3d、7d)不同可分为5个亚组,每组5只,治疗组于缺血2h再灌注1h后经腹腔注入40μg/kg稀释为1ml的IGF-1,假手术组及对照组同时腹腔注入生理盐水1ml。以上动物均在再灌注后规定时间点用4%多聚甲醛经心脏灌注固定,取大鼠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HE染色检测HSP70蛋白表达及脑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脑组织HSP70表达明显增加(P<0.05),其神经细胞坏死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IGF-1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增加HSP70蛋白的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脑/预防与控制 再灌注损伤/预防与控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治疗应用 休克蛋白70/代谢 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人HSP_(7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鼠胶质瘤细胞内的表达
4
作者 谢万福 刘守勋 +1 位作者 刘勇 王茂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构建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鼠胶质细胞瘤C6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构建了HSP70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P70,以脂质体法转染,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P70在大鼠胶质细胞瘤C6细胞中进行表达。... 目的:构建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鼠胶质细胞瘤C6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构建了HSP70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P70,以脂质体法转染,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P70在大鼠胶质细胞瘤C6细胞中进行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P70,采用脂质体法转染大鼠胶质瘤C6细胞后,成功检测到HSP70在大鼠胶质细胞瘤C6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地将外原性HSP70基因转染到大鼠胶质瘤C6细胞中并进行表达,为HSP70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诊断 休克蛋白70/代谢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