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政府创新补贴对中国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基于U型关系的一个解释
被引量:
85
1
作者
张杰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108,共18页
如何科学认识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微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能具有的激励效应,一直是该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运用2008—2014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可能具有的激励效...
如何科学认识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微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能具有的激励效应,一直是该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运用2008—2014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可能具有的激励效应,主要发现是:政府创新扶持补贴政策对微观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U型关系激励效应。这揭示了,只有当政府对企业创新补贴的规模达到一定临界值之后,方可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挤入效应;否则,其对企业创新投入造成的则是挤出效应。后续基于所有制类型异质性的分析发现,这种U型关系的激励效应,主要发生在民营企业样本中,且在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中并不存在任何的显著激励效应。这些独特的经验发现,既为该前沿领域提供了来自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经验证据,也为今后政府创新补贴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创新
补贴政策
企业
私人性
质
创新
投入
激励效应
U型关系
原文传递
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
被引量:
18
2
作者
张杰
郑姣姣
于浩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5,157,共31页
在构建符合中国各级政府实施创新补贴政策的行为特征和内在逻辑的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2008—2014年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库的独特微观企业数据,检验了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结果显示,政府创新扶持补贴...
在构建符合中国各级政府实施创新补贴政策的行为特征和内在逻辑的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2008—2014年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库的独特微观企业数据,检验了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结果显示,政府创新扶持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产生了显著的负向激励效应,验证了挤出效应理论假说在中国情境的适用性。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挤出效应,呈现出国有和集体企业大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大于外资企业的次序现象,这验证了中国情境下挤出效应的"所有制次序"理论假说。此外,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不同创新状态分布特征企业的挤出效应,呈现出在创新投入水平相对最低的企业样本组中相对最强,而在创新投入水平相对最高的企业样本组中相对较强,在创新投入水平处于中等状态的企业样本组中相对最弱的基本特征,验证了中国情境下挤出效应的"企业创新能力次序"理论假说。本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政策含义:一是中国各级政府实施的创新补贴政策造成了显著的挤出效应。由此反映了当前创新补贴政策存在一定弊端,其实施机制可能存在缺陷。二是中国各级政府主要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外部表面性创新规模数量指标而非创新质量指标,作为甄别和选择创新补贴对象的信号,使得创新补贴政策具有某种程度的"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行为特征。同时,政府创新补贴政策蕴含的各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也会扭曲创新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当前,需要对中国各级政府以运用财政资金补贴为主的创新激励政策进行总结、反思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创新
补贴政策
企业
私人性
质
创新
投入
挤出效应
“所有制次序”理论假说
“
企业
创新
能力次序”理论假说
原文传递
题名
政府创新补贴对中国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基于U型关系的一个解释
被引量:
85
1
作者
张杰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出处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108,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功能协同的中国创新激励机制研究”(71973139)
教育部重大专项课题“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贯彻理论经济学知识体系研究”(19JZDZ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如何科学认识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微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能具有的激励效应,一直是该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运用2008—2014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可能具有的激励效应,主要发现是:政府创新扶持补贴政策对微观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U型关系激励效应。这揭示了,只有当政府对企业创新补贴的规模达到一定临界值之后,方可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挤入效应;否则,其对企业创新投入造成的则是挤出效应。后续基于所有制类型异质性的分析发现,这种U型关系的激励效应,主要发生在民营企业样本中,且在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中并不存在任何的显著激励效应。这些独特的经验发现,既为该前沿领域提供了来自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经验证据,也为今后政府创新补贴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政府
创新
补贴政策
企业
私人性
质
创新
投入
激励效应
U型关系
Keywords
Government Policy on Innovation Subsidy
Enterprises'Private Investment on Innovation
Incentive Effect
U-Shaped Relationship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
被引量:
18
2
作者
张杰
郑姣姣
于浩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5,157,共3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73139)
文摘
在构建符合中国各级政府实施创新补贴政策的行为特征和内在逻辑的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2008—2014年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库的独特微观企业数据,检验了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结果显示,政府创新扶持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产生了显著的负向激励效应,验证了挤出效应理论假说在中国情境的适用性。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挤出效应,呈现出国有和集体企业大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大于外资企业的次序现象,这验证了中国情境下挤出效应的"所有制次序"理论假说。此外,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不同创新状态分布特征企业的挤出效应,呈现出在创新投入水平相对最低的企业样本组中相对最强,而在创新投入水平相对最高的企业样本组中相对较强,在创新投入水平处于中等状态的企业样本组中相对最弱的基本特征,验证了中国情境下挤出效应的"企业创新能力次序"理论假说。本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政策含义:一是中国各级政府实施的创新补贴政策造成了显著的挤出效应。由此反映了当前创新补贴政策存在一定弊端,其实施机制可能存在缺陷。二是中国各级政府主要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外部表面性创新规模数量指标而非创新质量指标,作为甄别和选择创新补贴对象的信号,使得创新补贴政策具有某种程度的"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行为特征。同时,政府创新补贴政策蕴含的各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也会扭曲创新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当前,需要对中国各级政府以运用财政资金补贴为主的创新激励政策进行总结、反思和调整。
关键词
政府
创新
补贴政策
企业
私人性
质
创新
投入
挤出效应
“所有制次序”理论假说
“
企业
创新
能力次序”理论假说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812.4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政府创新补贴对中国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基于U型关系的一个解释
张杰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85
原文传递
2
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
张杰
郑姣姣
于浩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