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国营企业自负盈亏和建立公司的一些看法 |
关梦觉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0 |
1
|
|
2
|
世界小企业经济透视 |
佐尔坦·J·阿克斯
刘新
|
《国际经济评论》
|
1994 |
0 |
|
3
|
“国有独资、授权经营”是产权制度改革上的停滞甚至倒退 |
刘茂才
周殿昆
|
《经济研究参考》
|
1997 |
0 |
|
4
|
企业所有制是克服企业行为短期化的根本出路 |
刘晓东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5
|
利改税与搞活企业 |
宋珠贵
|
《河北学刊》
|
1986 |
0 |
|
6
|
明确国家与企业的产权边界——对“资金分帐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
王健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
1992 |
0 |
|
7
|
利改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
戴园晨
|
《经济研究》
|
1984 |
0 |
|
8
|
关于預算、信貸、物資綜合平衡問題的探討 |
李成瑞
|
《经济研究》
|
1964 |
1
|
|
9
|
要加强对企业自有资金使用的指导 |
刘春勤
|
《经济管理》
|
1981 |
0 |
|
10
|
试论国营企业由扩权到自负盈亏的发展趋势 |
冯举
周振华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0 |
0 |
|
11
|
苏联企业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
陆南泉
|
《世界经济》
|
1984 |
0 |
|
12
|
商业企业必须是独立的商品经营者 |
夏光仁
|
《财贸经济》
|
1981 |
0 |
|
13
|
论经济核算制与会计 |
葛家澍
黄忠堃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14
|
试论调动企业和职工积极性的经济机制 |
王锦涛
|
《中国经济问题》
|
1979 |
0 |
|
15
|
《工业经济学》第十六章辅导材料 |
周绍朋
|
《经济管理》
|
1985 |
0 |
|
16
|
苏联的基金付费制度 |
张林山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
1984 |
0 |
|
17
|
日本名门企业改革及其背景分析──日本版“企业支配”的确立 |
侯庆轩
|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8
|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的国际规范化 |
章新华
|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
1993 |
0 |
|
19
|
自负盈亏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内在要求 |
张桓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20
|
上海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顾存伟
|
《上海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
198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