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表面湿化防止氧气湿化中微生物传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晓东 段蕴铀 +1 位作者 高琳 王洪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826-2828,共3页
目的研究常规氧疗时氧气加湿和输送过程中微生物的传播规律,寻找杜绝微生物传播的方法,探讨解决吸氧相关医院感染肺炎的方案。方法对仿生表面湿化和常规入水湿化两种装置中的湿源物质分别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假丝酵母... 目的研究常规氧疗时氧气加湿和输送过程中微生物的传播规律,寻找杜绝微生物传播的方法,探讨解决吸氧相关医院感染肺炎的方案。方法对仿生表面湿化和常规入水湿化两种装置中的湿源物质分别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污染,在加菌后第1~3天的相同时间均供氧20min,对每个标本瓶分别进行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并计数。结果置入与仿生表面湿化装置连接的吸氧管终端的标本瓶中均未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置入与常规入水湿化装置连接的吸氧管终端标本瓶中可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第1~3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分别为低浓度组39.5、52.4、117.3CFU/ml,高浓度组83.1、125.2、263.2CFU/ml,大肠埃希菌的计数分别为低浓度组12.9、29.4、37.3CFU/ml,高浓度组26.5、55.2、65.2CFU/ml,未检测到白色假丝酵母菌;在与两种装置连接的吸氧管终端检测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独特的仿生学表面湿化装置即使在湿源物质遭到污染的情况下仍可以防止污染细菌随氧气通过吸氧管进入患者的呼吸道,这对切断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避免与吸氧相关的医院感染肺炎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疗 湿源物质 微生物 入水湿化 仿生表面湿化 医院感染肺炎
原文传递
两种氧疗湿化方式对污染微生物及防腐剂传输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晓东 段蕴铀 +1 位作者 王洪超 张月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99-2501,共3页
目的研究仿生表面湿化和常规入水湿化两种氧疗湿化方式,对污染的微生物及添加的防腐剂的传输规律。方法对两种装置中的湿源物质分别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污染后,将吸氧管终端置于盛有无菌蒸馏水的标本接收瓶内,以3、5、7 L/min... 目的研究仿生表面湿化和常规入水湿化两种氧疗湿化方式,对污染的微生物及添加的防腐剂的传输规律。方法对两种装置中的湿源物质分别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污染后,将吸氧管终端置于盛有无菌蒸馏水的标本接收瓶内,以3、5、7 L/min的流量分别供氧30、60 min,对终端标本接收瓶内样本和在吸氧管的近段、中段、远段内壁采集的样本进行培养和菌落计数;将10%脱氢乙酸钠溶液作为湿源物质,以3 L/min的流量通气,每1h 30min采样,用高压液相仪定量检测吸氧管终端的脱氢乙酸钠。结果采用入水湿化的方式时,终端氧气中均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脱氢乙酸钠,且流量越大、通氧时间越长则菌落数越多,在吸氧管的近段、中段、远段的内壁中也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流量小时近段菌落最多,流量大时远段菌落最多;采用表面湿化方式时则终端氧气中及吸氧管的近段、中段、远段的内壁中未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脱氢乙酸钠;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入水湿化方式能传输湿源物质中可能污染的细菌并使吸氧管内有细菌存在,也能传输湿源物质中添加的防腐剂给患者带来的潜在危害,而仿生表面湿化方式则既不传输细菌也不传输防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疗 入水湿化 仿生表面湿化 湿源物质 气溶胶 微生物 防腐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