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仿生人工骨内部微细结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连芩 李涤尘 +3 位作者 张永睿 许宋峰 李祥 徐尚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11-1214,共4页
提出一种采用基于快速成形的立体编织技术来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仿生人工骨的方法,制造的三种仿生人工骨内部的纤维分别被铺设成螺旋、正交和同心结构,其中正交结构和同心结构人工骨的内部纤维可以被精确地安置在设计位置上.根据犬桡... 提出一种采用基于快速成形的立体编织技术来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仿生人工骨的方法,制造的三种仿生人工骨内部的纤维分别被铺设成螺旋、正交和同心结构,其中正交结构和同心结构人工骨的内部纤维可以被精确地安置在设计位置上.根据犬桡骨缺损修复实验过程中的X光片、组织切片和成分对比等内容,研究了人工骨内部不同的纤维结构对促进成骨和人工骨降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骨修复初期三种仿生人工骨都能提供一定的机械性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螺旋结构人工骨的降解量最小,同心结构人工骨的成骨量最高,说明由壳聚糖、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磷酸钙盐等制成的纤维增强型人工骨具有良好的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其中同心结构人工骨具有最佳的成骨作用,其内部纤维结构相对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人工 微细结构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快速成形
下载PDF
BMP复合仿生人工骨填塞犬股骨假体周围髓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冯永增 徐华梓 +4 位作者 梁芳惠 胡蕴玉 王臻 孟国林 彭磊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评估仿生人工骨(PLGA/TCP)材料作为BMP缓释系统载体材料修复犬假体涂层多孔钛周围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给予8只犬进行右侧股骨头置换术,并充分扩髓,周围填充BMP复合的PLGA/TCP骨移植材料,应用X线拍片、组织和荧光观察、EDX及SEM检... 目的评估仿生人工骨(PLGA/TCP)材料作为BMP缓释系统载体材料修复犬假体涂层多孔钛周围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给予8只犬进行右侧股骨头置换术,并充分扩髓,周围填充BMP复合的PLGA/TCP骨移植材料,应用X线拍片、组织和荧光观察、EDX及SEM检测、骨密度定量分析等方法,观察负重情况下该材料的实际效果。结果术后X线显示,未有出现透亮带、无假体下沉,未见骨质吸收;20周时骨与假体之间紧密接触,多孔钛内骨组织明显长入,以编织骨为主。植入的活性人工骨已经完全降解,骨小梁结构成熟;假体植入肢体与非手术肢体骨密度之比,显示在术后1个月假体植入侧的骨密度值有所降低,而后逐渐升高。结论多孔钛涂层有助于假体内骨与假体的固定,BMP复合PLGA/TCP作为新的骨移植材料应用于关节外科,有广泛的潜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蛋白 仿生人工 植人体 缺损
下载PDF
Ca-P仿生人工骨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欣宇 韩颖超 《陶瓷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本文设计了用磷酸钙生物陶瓷制备仿生人工骨的工艺路线 ,从原料合成。
关键词 Ca—P仿生人工材料 设计 制备 磷酸钙生物陶瓷 原料合成 材料成型 烧结
下载PDF
大段仿生活性人工骨修复兔长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建强 胡蕴玉 +3 位作者 张超 熊卓 彦永年 吕荣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840-843,共4页
目的观察以聚左旋乳酸、磷酸三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制备的大段仿生活性人工骨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利用快速成形技术制备多孔状的聚左旋乳酸-磷酸三钙大段人工骨载体材料,负压复合rhBMP-2后制备成大段仿生活性人工... 目的观察以聚左旋乳酸、磷酸三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制备的大段仿生活性人工骨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利用快速成形技术制备多孔状的聚左旋乳酸-磷酸三钙大段人工骨载体材料,负压复合rhBMP-2后制备成大段仿生活性人工骨。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等分为三组,手术造成右前臂桡骨中上段15mm骨缺损。实验组植入15mm仿生活性人工骨,对照组a为材料对照,对照组b为空白对照。通过影像学、组织学、骨密度检查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效果及材料的降解情况。结果①影像学结果表明,实验组术后12周新生骨痂将缺损修复,修复率100%,术后24周骨痂塑形良好。两对照组术后24周内均无骨痂形成,缺损未修复。②组织学显示:实验组术后12周骨痂外层为皮质骨,中央为含有骨岛的载体材料,术后24周骨痂皮质骨与材料之间形成贯通的髓腔;材料对照组术后12周缺损区为纤维组织包裹的载体材料,空白对照组形成纤维连接。③实验组术后12、24周的骨密度值分别为正常值的70.6%和96.8%。④术后12周实验组和材料对照组的降解率分别是38.3%和31.4%,术后24周分别为54.2%和43.4%。结论以聚左旋乳酸、磷酸三钙和rhBMP-2制备的大段仿生活性人工骨对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段仿生活性人工 缺损 修复 聚左旋乳酸 磷酸三钙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2 新西兰大白兔 缺损 生活性 人工
原文传递
仿生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组织工程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樊征夫 杨志明 +2 位作者 彭文珍 解慧琪 秦廷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9-580,共2页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的仿生构建模式及具有不同细胞相容性支架材料的选择。方法 分别采用人工合成材料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BGC)与双相羟基磷灰石 (HA/β TCP)为支架材料 ,与聚 DL 乳酸 (PDLLA)复合后 (重量比分别为 65∶1及 50∶...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的仿生构建模式及具有不同细胞相容性支架材料的选择。方法 分别采用人工合成材料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BGC)与双相羟基磷灰石 (HA/β TCP)为支架材料 ,与聚 DL 乳酸 (PDLLA)复合后 (重量比分别为 65∶1及 50∶1 )再复合I型胶原及重组合人类骨形态发生蛋白 (rhBMP 2 ) ,与兔骨膜成骨细胞 (密度 1× 1 0 6 /ml)复合培养 ,进行一般与超微形态学观察 ,测定生长曲线及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骨钙素和I型胶原合成量的测定 ,比较细胞粘附能力、增殖活力及成骨活性。结果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双相羟基磷灰石分别与成骨细胞复合后的粘附能力、增殖活力 (1d组 :0 .380± 0 .0 32 ,0 .2 50± 0 .0 1 9;7d组 :0 .950± 0 .0 60 ,0 .650±0 .0 4 0 )、成骨活性 (3H 脯氨酸掺入活性 :6 .2 2 8± 1 .785 ,3 .81 8± 0 .858;骨钙素含量 :0 .70 9± 0 .1 1 5 ,0 .386± 0 .0 93 ;碱性磷酸酶 :0 .1 2 3± 0 .0 32 ,0 .0 83± 0 .0 1 8) ,前者均优越于后者。结论 该种仿生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的构建模式能较满意模拟天然骨优势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双相羟基磷灰石两种材料的共混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复合人工材料 组织工程细胞 相容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