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兰花》:一部因社会误读而被严重扭曲的作品
1
作者 吴其南 吴翔之 《昆明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马兰花》是改编自《蛇郎》《马莲花》等民间故事的童话作品。由于当时具有政治意味的接受语境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左右着人们的思维,使阅读不知不觉成为一种集体性的误读,而这种误读从整体上改变了《马兰花》的面貌。《马兰花》既留存... 《马兰花》是改编自《蛇郎》《马莲花》等民间故事的童话作品。由于当时具有政治意味的接受语境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左右着人们的思维,使阅读不知不觉成为一种集体性的误读,而这种误读从整体上改变了《马兰花》的面貌。《马兰花》既留存着民间故事的烙印又体现出改编者的价值理想,成为表现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花 蛇郎 马莲花 德耀 社会误读 阶级斗争
下载PDF
马兰花儿开 《马兰花》诞生记
2
作者 方掬芬 《音乐生活》 2006年第6期19-20,共2页
五十年代初期,在我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中间流行两句话:"向科学进军","知识就是力量"。人们深信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就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更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当时人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的... 五十年代初期,在我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中间流行两句话:"向科学进军","知识就是力量"。人们深信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就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更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当时人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的让他们重新上大学,有的被派出国留学,有的是请外国专家到国内来传授。我也是在这种火热的潮流中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干部表演训练班"学习。任课教师是从苏联请来的专家——莫斯科瓦赫坦戈夫剧院附属戏剧学校校长、表演课教师、导演鲍里斯·格里果里耶维奇·库里涅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耀 《马兰花》 徐企平
原文传递
闪烁光芒的碑石 怀念任德耀
3
作者 罗英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6-46,共1页
在国家副主席宋庆龄陵园参加任德耀先生纪念雕像揭幕仪式,思绪万千,心情久久激动不已。这是党和人民给予任德耀的崇高荣誉,也是对全国儿童戏剧工作者的鼓舞和激励。我们要学习任德耀为儿童健康成长“俯首甘为孺子牛,化做春泥更护花”的... 在国家副主席宋庆龄陵园参加任德耀先生纪念雕像揭幕仪式,思绪万千,心情久久激动不已。这是党和人民给予任德耀的崇高荣誉,也是对全国儿童戏剧工作者的鼓舞和激励。我们要学习任德耀为儿童健康成长“俯首甘为孺子牛,化做春泥更护花”的精神,要像他那样热爱儿童,全身心的为儿童服务。 任德耀先生生前曾多次对我谈起,在他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宋庆龄给与他无微不至地关怀和教诲。解放前,他从“剧专”毕业,却找不到职业。只能为演出团体打零工糊口,正当他陷入苦闷与访徨之时,经黄佐临推荐,得到宋庆龄召见。这是他一生中最最难忘的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庆龄 碑石 先生 德耀 儿童戏剧
原文传递
为儿童剧舞美耕耘的任德耀先生
4
作者 严世善 《上海艺术家》 2000年第2期46-46,共1页
戏剧史上有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些著名导演、剧作家或演员都曾经搞过舞台美术工作,著名儿童剧作家、导演任德耀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任先生出生于1918年农历六月廿七,扬州市人。父亲是一个面粉厂的小职员,母亲是家庭妇女,但都很民主,在当... 戏剧史上有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些著名导演、剧作家或演员都曾经搞过舞台美术工作,著名儿童剧作家、导演任德耀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任先生出生于1918年农历六月廿七,扬州市人。父亲是一个面粉厂的小职员,母亲是家庭妇女,但都很民主,在当时一般人对“戏子”视为下贱的职业,而任德耀从小酷爱演戏,父母亲并不干涉他的兴趣和爱好。 自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之后,“大众化”戏剧也在全国各地惊人地发展。在中国戏曲史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导演 剧作家 德耀 舞台美术工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