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马迁发愤
1
作者 郭沫若 《读写月报》 2024年第8期12-13,共2页
汉武帝天汉四年的正月,司马迁正在书房埋头写《史记》的最后一篇《自叙传》,他的外孙杨恽,进来匍着向他报告:“任少卿先生来了。”司马迁把头抬了起来,脸色寡白而微胖,很像中年妇人。他答道:“把他引进来罢。”连声音也和妇人相仿佛。
关键词 自叙传 发愤 《史记》 司马迁 少卿 汉武帝 妇人
原文传递
读司马迁《报任安书》——兼评许嘉璐主编《古代汉语》
2
作者 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0-44,共5页
本文主要分析司马迁《报任安书》全文,着重说明其“反覆曲折”、“蓄缩变化”的特点,以《汉书》、《文选》为参照诠释文中的难点与歧义,兼及对目前流行的几种《古代汉语》教材做出比较。
关键词 司马迁 少卿 古代汉语 许嘉璐
下载PDF
九牛一毛
3
作者 郑建华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适读)》 2024年第7期60-61,共2页
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蚁何以异?”释义九牛一毛: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关键词 极微小 伏法受诛 《报少卿书》 司马迁
原文传递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比数”新解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志翘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4期64-67,共4页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千古名篇,历代选、注者无数,但其中“刑馀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一句中“比数”一词,却众说纷纭,看法各异。本文从“比”、“数”两字各自的本义入手,同时考察它们作为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在中土文献...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千古名篇,历代选、注者无数,但其中“刑馀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一句中“比数”一词,却众说纷纭,看法各异。本文从“比”、“数”两字各自的本义入手,同时考察它们作为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在中土文献及汉译佛典中的使用情况,提出“比数”为同义并列复词,乃“亲近”之义的新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少卿 比数 新解
下载PDF
身份与言说:太史公、中书令与《史记》书写——以《文选·报任少卿书》篇首异文为中心 被引量:2
5
作者 田瑞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5,共11页
司马迁详述作史缘由的《报任少卿书》,是《史记》接受史上的一篇基础性文献。然而后人疏于辨识的是,信中自称太史公的司马迁,实际身份却是"尊宠任职"的中书令。身为中书令的司马迁对武帝颇为忠诚,这也影响了《史记》的颂汉书... 司马迁详述作史缘由的《报任少卿书》,是《史记》接受史上的一篇基础性文献。然而后人疏于辨识的是,信中自称太史公的司马迁,实际身份却是"尊宠任职"的中书令。身为中书令的司马迁对武帝颇为忠诚,这也影响了《史记》的颂汉书写,但由于中书令为时人所轻,故司马迁更愿以在史官文化传统中颇为人重的"太史公"自称。《汉书·司马迁传》在标举司马迁中书令身份的前提下,径行省去篇首"太史公"一语;萧梁时期,太史公的文化身份得以凸显,故《文选·报任少卿书》补录了与书信内容相呼应的"太史公"一语。《汉书》之省与《文选》之录,皆未能体察中书令司马迁自称太史公的内心隐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报少卿书》 太史公 中书令
下载PDF
辞人的焦虑——从班固评屈看汉代楚辞学兴起背后的精神动因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天鹏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20-25,共6页
班固对屈原的批评,在楚辞学史上颇惹争议。考其评屈态度,实有扬屈、疑屈与责屈三种。溯其观点渊源,可发现其与贾谊、司马迁等悲屈原者基于同一前提,他们的关注点皆集中于屈原是否应明哲保身、屈原是否应怨责怀王。基于共同的关注点,则... 班固对屈原的批评,在楚辞学史上颇惹争议。考其评屈态度,实有扬屈、疑屈与责屈三种。溯其观点渊源,可发现其与贾谊、司马迁等悲屈原者基于同一前提,他们的关注点皆集中于屈原是否应明哲保身、屈原是否应怨责怀王。基于共同的关注点,则汉代学者、辞人当具有一种共同的评屈动机。据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可见汉代学者、辞人面对王权、功臣、贵戚、流俗,都处于弱势地位,精神处在焦虑中。屈原的遭遇,成为他们同病相怜的历史镜鉴,他们于是被吸引着去研究屈原,这成为汉代楚辞学兴起的一个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固 屈原 楚辞 《报少卿书》
下载PDF
《小雅·小明》“畏此罪罟”解
7
作者 李雄溪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9-162,共4页
关键词 怀归 昔我往矣 久役 少卿 靖共 网罟
原文传递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索隱
8
作者 楊琳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282-288,共7页
司馬遷的《報任少卿書》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但該文在理解上疑難重重,雖經歷代學者遞相疏解,至今難解及誤解之處仍然不少。本文對《報任少卿書》探賾索隱,釋疑解惑,庶幾得馬遷之真意,祛流行之誤解。
关键词 司馬遷 索隱 少卿 訓詁
原文传递
《过零丁洋》中典故说由
9
作者 倪培森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05年第10期26-27,共2页
初中语文课本里,有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的著名诗作《过零丁洋》,表现了他威武不屈,舍身取义的民族气节。
关键词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司马迁 少卿
下载PDF
《报任少卿书》:解读司马迁和《史记》的一把金钥匙
10
作者 韦丹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12期20-21,共2页
《报任少卿书》是司马迁给任安的回复信,更是司马迁“自己的简洁的注释”。我们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研究司马迁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司马迁的一篇重要文献,也是研读《史记》的一把金钥匙。
关键词 司马迁 《报少卿书》 研读 《史记》
下载PDF
高尚而独立的人格——读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11
作者 李俊 《集宁师专学报》 2006年第2期16-18,52,共4页
《报任少卿书》是司马迁给其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在此书中,司马迁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极大的痛苦,表现出了他为理想而忍辱负重的不屈意志,阅读《报任少卿书》,似在阅读司马迁饱含血泪的人生之路,从中可感受到司马迁高尚而... 《报任少卿书》是司马迁给其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在此书中,司马迁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极大的痛苦,表现出了他为理想而忍辱负重的不屈意志,阅读《报任少卿书》,似在阅读司马迁饱含血泪的人生之路,从中可感受到司马迁高尚而独立的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报少卿书》 心路历程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练习题
12
《河北自学考试》 2006年第10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 少卿
原文传递
司马迁之死探微
13
作者 刘洪生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14-19,共6页
在《悲士不遇赋》和《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透露出了终将自杀的心迹。根据《史记》当时的写作进程,作者一生的遭遇以及他的性格分析,自杀身亡应该是司马迁最后必然的选择。他正是以这种自杀的方式,完成了最后的抗争,充满着无穷的张力... 在《悲士不遇赋》和《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透露出了终将自杀的心迹。根据《史记》当时的写作进程,作者一生的遭遇以及他的性格分析,自杀身亡应该是司马迁最后必然的选择。他正是以这种自杀的方式,完成了最后的抗争,充满着无穷的张力。甚至可以说,司马迁的自杀,本身也是《史记》中"看不见"的最精彩的一部分。而《报任少卿书》一文,虽然不在《史记》"百卅篇"中,却应当视作其"第一百三十一"篇,其价值不次于《太史公自序》,是了解和认识司马迁、解读《史记》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死亡 《报少卿书》 《悲士不遇赋》 《史记》
下载PDF
读点经典
14
《当代贵州》 2011年第29期65-65,共1页
《左传》二则;《报任少卿书》一则。
关键词 《左传》 《报少卿书》 读书 《襄公十四年》
下载PDF
“安全重于泰山”讲得通吗?
15
作者 岳泽和 《语文知识》 2005年第8期40-40,共1页
时下在许多地方都有“安全重于泰山”的标语,其实,这是讲不通的。“重于泰山”语出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多指人死的意义非常重大,有时也指责任重大。“安全”既不是指人死的意义,也不是... 时下在许多地方都有“安全重于泰山”的标语,其实,这是讲不通的。“重于泰山”语出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多指人死的意义非常重大,有时也指责任重大。“安全”既不是指人死的意义,也不是指责任,怎么能“重于泰山”呢?还不如干脆说成“安全第一”,显得更简洁,更容易理解,更能够警醒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重于泰山” 《报少卿书》 司马迁 中学 语文 语言知识
下载PDF
为人民服务
16
作者 毛泽东 《新湘评论》 2007年第5期58-58,共1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 毛泽东 少卿 为人民而死 中央警备团 《为人民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