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法目的条款的构造与作用方式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戴津伟 《法律方法》 CSSCI 2016年第2期217-228,共12页
立法目的条款处于一部法律的第一条,开宗名义阐释了这部法律的价值宗旨与机能目标,定下整体基调,对整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都起到指导作用。本文将立法目的条款划分为价值目的与机能目的两个层次展开探讨,价值目的决定一部法律的立法本位... 立法目的条款处于一部法律的第一条,开宗名义阐释了这部法律的价值宗旨与机能目标,定下整体基调,对整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都起到指导作用。本文将立法目的条款划分为价值目的与机能目的两个层次展开探讨,价值目的决定一部法律的立法本位,进而形塑出这部法律的整体机能。机能目的又有直接目的与最终目的、具体目的与抽象目的之分,不同层次的目的相互支撑,构成一部法律追求的立体化目标。本文结合案例,从价值导向与调整方式两个层面探讨立法目的条款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方式,就价值导向而言,立法目的条款是据以确定一部法律利益保护倾向的重要指引,在调整方式上,立法目的条款通过规定调整手段与层次,影响到一部法律的调整深度与社会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目的条款 价值目的 机能目的 构造 效力
原文传递
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探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大健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我国民族政策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基本价值原则是维护和确保国家统一;最终价值目的是为各民族人民谋利益。
关键词 民族政策 价值标准 价值原则 价值目的
下载PDF
检察权的价值目的:满足民众司法新需求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辐宽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9-84,共6页
现代检察权具有分权制衡和保障民权的双重功能。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检察机关必须把满足民众新的司法需求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出现了积极向上的新气象,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深层次矛盾,人民... 现代检察权具有分权制衡和保障民权的双重功能。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检察机关必须把满足民众新的司法需求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出现了积极向上的新气象,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深层次矛盾,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仰赖和评价标准也不断提高。检察权应当回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地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不断满足社会民众对法治需求、保障人权、执法价值等新要求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反腐倡廉、社会和谐、执法能力等新期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叔 价值目的 人民群众 新要求 新期待
下载PDF
系统原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92-93,共2页
利用系统原理研究教育系统,阐明教育系统的价值目的、整体优化、合理组合以及教育系统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发挥对高等教育管理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系统原理 教育系统 价值目的 整体优化 合理组合
下载PDF
论善和善与美的关系─—兼评“美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被引量:3
5
作者 褚兢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69-73,共5页
论善和善与美的关系─—兼评“美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褚兢现代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穆蒂莫·艾德勒认为,每个时代的哲学思想都凝结为一些“大观念”。大观念是哲学思想里的“基本词汇”,也是每一个人进行思考和生存处世的... 论善和善与美的关系─—兼评“美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褚兢现代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穆蒂莫·艾德勒认为,每个时代的哲学思想都凝结为一些“大观念”。大观念是哲学思想里的“基本词汇”,也是每一个人进行思考和生存处世的依据,无论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这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 善与美 价值目的 艾德勒 伦理观 实用价值 道德哲学 社会发展规律 终极追求 美的形式
下载PDF
当代中国价值冲突的哲学透视─—创价活动的永恒矛盾及其当今表现 被引量:3
6
作者 鲁品越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65-70,共6页
本文认为,人们的价值创造过程的永恒矛盾——主观的自由意志与客观规律及条件的限制的矛盾,由表及里的依次展开为:价值主体之间、价值与代价之间、价值目的与手段之间、价值目的中功利价值与非功利价值之间、价值与异化价值之间、价... 本文认为,人们的价值创造过程的永恒矛盾——主观的自由意志与客观规律及条件的限制的矛盾,由表及里的依次展开为:价值主体之间、价值与代价之间、价值目的与手段之间、价值目的中功利价值与非功利价值之间、价值与异化价值之间、价值目的的确定中自律与他律之间的矛盾。在改革开放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是这些矛盾在当代的表现。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将给这些矛盾的合理解决提供客观机制,从而促进人们创造价值的历史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冲突 价值目的 哲学透视 当代中国 价值 创价 价值实现 价值主体 矛盾冲突 实践活动
下载PDF
价值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实践的理解方式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俊一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0-23,共4页
价值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实践的理解方式杨俊一编者按:价值问题是近年来哲学界探讨的一个“热点”,本刊以往已陆续发表了一些讨论文章。本期发表的杨俊一同志的这篇文章具有独到的见解,读后会有所启迪。为了把价值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价值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实践的理解方式杨俊一编者按:价值问题是近年来哲学界探讨的一个“热点”,本刊以往已陆续发表了一些讨论文章。本期发表的杨俊一同志的这篇文章具有独到的见解,读后会有所启迪。为了把价值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从本期起本刊特辟价值问题的讨论专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哲学 基本问题 目的 价值与事实 理解方式 价值目的 相互关系 社会形式 自然形式 实践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人工自然的认识论意义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武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21-24,共4页
人类产生以来,经过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使外部自然界由混沌状态逐渐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两个部分。所谓天然自然,指外部自然界中至今尚未被人类实践所作用或影响到的部分。所谓人工自然,指... 人类产生以来,经过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使外部自然界由混沌状态逐渐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两个部分。所谓天然自然,指外部自然界中至今尚未被人类实践所作用或影响到的部分。所谓人工自然,指外部自然界中被人按照一定的价值目的,通过物质手段作用或影响到的,在形态、结构、性能等方面按人的意志发生变化的部分,也包括原为自然界所没有,纯由人类创造产生的物质形态。历史发展到今天,人工自然对人类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却末得到哲学家们的相应重视。本文试图对人工自然的认识论意义作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自然 天然自然 认识论意义 外部自然 类创造 人和自然 价值目的 列宁 第一性 确定者
下载PDF
特殊体质受害人的权利保障之司法证成——以指导案例24号为对象 被引量:3
9
作者 江秋伟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19年第3期145-156,共12页
指导案例24号确定了受害人不因特殊体质而自负责任的司法政策。指导案例24号证成这一司法政策的方式,并非直接针对特殊体质损伤参与度所涉及的因果关系理论,而是另辟蹊径采用了与有过失、交强险等裁判理由。然而在实践中损伤参与度具有... 指导案例24号确定了受害人不因特殊体质而自负责任的司法政策。指导案例24号证成这一司法政策的方式,并非直接针对特殊体质损伤参与度所涉及的因果关系理论,而是另辟蹊径采用了与有过失、交强险等裁判理由。然而在实践中损伤参与度具有复杂性,各级法院对损伤参与度形成了多元态度。以与有过失、交强险等裁判理由不足以支撑受害人不因特殊体质而自负责任。只有通过厘清和发展特殊体质背后的价值目的以及损伤参与度背后的因果关系,才能为这一司法政策提供融贯的裁判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体质 损伤参与度 价值目的 因果关系
下载PDF
新媒体使用习惯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费坚 胡涛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0-215,共6页
在本文中,我们针对新媒体的使用习惯及其影响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1.何种社会心理因素促使新媒体用户形成了使用习惯?2.用户的习惯是怎样进一步影响其未来的使用行为的?基于社会心理学习惯理论的视角,并结合信息管理和市场营销等领域的... 在本文中,我们针对新媒体的使用习惯及其影响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1.何种社会心理因素促使新媒体用户形成了使用习惯?2.用户的习惯是怎样进一步影响其未来的使用行为的?基于社会心理学习惯理论的视角,并结合信息管理和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考察了新媒体用户作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和网络服务的顾客的双重角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使用习惯的形成及其影响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模型。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媒体使用习惯的形成是用户的行为、价值目的、情感、心理期待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当用户形成习惯后,他们会较少依赖于自觉的理性意识来决定行为选择,其新媒体使用也随之成为不自觉的习惯性行为了。本文概述了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结构化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总结了该研究的理论贡献,以及我们对新媒体使用的政策性建议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习惯 行为 价值目的 满意度 心理期待
下载PDF
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冲突与“三有利”标准
11
作者 鲁品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1995年第3期13-18,共6页
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冲突与“三有利”标准鲁品越改革开放极大地释放了蕴藏在中国人身上的主体能量,每个人、每个集体、每个地区和整个国家愈来愈竭尽全力,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这是驱使社会前进的伟大动力。然而,在此过程中,各个... 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冲突与“三有利”标准鲁品越改革开放极大地释放了蕴藏在中国人身上的主体能量,每个人、每个集体、每个地区和整个国家愈来愈竭尽全力,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这是驱使社会前进的伟大动力。然而,在此过程中,各个追求自身价值目标的主体不可能不遇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冲突 三有利 价值目的 经济生活 价值实现 实践活动 价值目标 价值 价值选择 功利价值
下载PDF
“发展”与“增长”范畴伦理之辨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海燕 钟明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增长"从属于"发展"的范畴,"发展"蕴含"增长"的词性内涵;"发展"涵盖"增长"的价值论域,"增长"仅具工具性功能,而"发展"则具有目的性价值。"发展&... "增长"从属于"发展"的范畴,"发展"蕴含"增长"的词性内涵;"发展"涵盖"增长"的价值论域,"增长"仅具工具性功能,而"发展"则具有目的性价值。"发展"和"增长"两者是有机辩证的关系,"发展"是财富"增长"的目的,财富"增长"是"发展"的手段。明确财富"增长"和"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增长 价值目的 价值手段
下载PDF
文化美学视野与中西方古典美学批判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应龙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7,19,共6页
21世纪 ,美学发展的前景是文化美学。从文化美学视野反思中西方古典美学的文化特征 ,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 :作为一种思辩美学 ,西方古典美学的终结 ,根源在于其文化母体内部包含个体认识与历史价值之间的矛盾 :而中国... 21世纪 ,美学发展的前景是文化美学。从文化美学视野反思中西方古典美学的文化特征 ,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 :作为一种思辩美学 ,西方古典美学的终结 ,根源在于其文化母体内部包含个体认识与历史价值之间的矛盾 :而中国古典美学则是一种古典形态的文化美学 ,它以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为基本问题 ,以“道”(气 )、“有”、“无”、“情”、“景”、“和”及“象”等为基本范畴 ,形成完整的理论构架。这一古典文化美学源于老子、孔子、《易经》 ,成熟于王夫之、叶燮 ,终结于 19-2 0世纪西方异质文化的介入。它的终结是 2 1世纪文化美学的诞生必须付出的历史文化代价 ,它曾经存在的境界则是迎接 2 1世纪文化美学诞生的一个神奇的预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美学视野 古典美学 中国 西方 文化特征 思辩美学 思维方式 价值目的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的统战价值观
14
作者 高锡文 张安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年第6期2-3,共2页
邓小平统战价值观,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价值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标准,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是科学的价值观。
关键词 邓小平统战理论价值 人民群众 社会主义现代化 价值目的 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
下载PDF
“理”中犹有深层理(下)──—对邓小平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哲学阐发
15
作者 许开道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30-35,共6页
关键词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的本质 生产力标准 价值 创造力 价值目的 价值标准 “理” “猫论”
下载PDF
邓小平是如何判断价值的——关于价值目的、价值判断方法的新思考
16
作者 王桢 《邓小平研究》 2016年第4期55-62,共8页
邓小平善于用辩证的方法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这是他的一大鲜明特点。"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判断价值的一个目标,但不能涵盖他判断事物价值的全部方法。邓小平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包括"价值目的"分析和"价值判断&qu... 邓小平善于用辩证的方法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这是他的一大鲜明特点。"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判断价值的一个目标,但不能涵盖他判断事物价值的全部方法。邓小平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包括"价值目的"分析和"价值判断"方法两个层面,在宏观价值判断上,他坚持社会发展的"目的论"思考维度,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判断事物的价值,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依据。在具体事物价值判断上,他坚持数量、质量、点面结合,正确把握事物的数量关系、质量关系以及"点""面"关系。邓小平判断事物价值的特点是始终坚持客体性和主体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唯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后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邓小平价值判断方法的补充、丰富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价值目的 价值判断 判断方法
原文传递
论刑事拘留的目的
17
作者 胡晓清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46-48,共3页
刑事拘留是严厉度仅次于逮捕的刑事强制措施,它对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羁押,剥夺了其人身自由。刑事拘留具有追究犯罪、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是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有效地维护了公民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然而... 刑事拘留是严厉度仅次于逮捕的刑事强制措施,它对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羁押,剥夺了其人身自由。刑事拘留具有追究犯罪、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是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有效地维护了公民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然而,在刑事拘留的适用过程中,出现了刑事拘留立法目的与司法实践之间的脱节和错位。本文在阐述刑事拘留之目的的基础上,认真审视现状,分析原因,并结合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以我国的现实国情为据,同时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努力探寻符合我国实际的刑事拘留完善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拘留 工具目的 价值目的 人权保障
下载PDF
关于实践的探讨
18
作者 韩亚光 《前沿》 2013年第19期8-13,28,共7页
人类基于自身形成和提出实践问题,实践包括"精神—物质"型实践、异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同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异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同体式"精神—精神"... 人类基于自身形成和提出实践问题,实践包括"精神—物质"型实践、异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同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异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同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不断凸显,它们同"精神—物质"型实践的相互结合与渗透逐步强化,而中国曾经厚此薄彼甚至顾此失彼。实践的价值和目的,在于认识和改造世界,承接过去、维系现在、开辟未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物质”型实践 异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 同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 结合渗透 价值目的
原文传递
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目的多元价值之初探
19
作者 谢黎华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4期188-188,190,共2页
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是音乐艺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以传播乐理知识与技能为乐理课程的首要教学目的是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的教学使然。乐理课堂上多半是教师讲授各类音乐知识和技能,但扬善缺位、尚美缺位。这种追求单一的知识与... 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是音乐艺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以传播乐理知识与技能为乐理课程的首要教学目的是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的教学使然。乐理课堂上多半是教师讲授各类音乐知识和技能,但扬善缺位、尚美缺位。这种追求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的为教学目的的价值观也是这是我国现阶段高校教育体系人文价值缺失现状的反应。音乐艺术专业重要的人文学科,而乐理是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承担人文价值的传递责无旁贷。乐理课程必须实现教学目的多元价值化,更加关注学生情感、关涉人性发展,实践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为教学目的地融合与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目的 乐理课程 多元 渗透
下载PDF
人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终价值目的
20
作者 张周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8,共9页
社会正义的实现,归根结底是作为目的自身的人的全面发展。而以往的历史哲学,包括中国传统德性思维的人本理想,以及西方近代以来的制度理性思维,大凡都以抽象人性论的先验预设为前提,表面上把某些个人及其思想、动机和目的抬高到历史本... 社会正义的实现,归根结底是作为目的自身的人的全面发展。而以往的历史哲学,包括中国传统德性思维的人本理想,以及西方近代以来的制度理性思维,大凡都以抽象人性论的先验预设为前提,表面上把某些个人及其思想、动机和目的抬高到历史本体的地位,但实质上却造成现实具体的人的历史空场。所以,每每是见神不见人、见物不见人、见钱不见人。只有扬弃关于人的一切异化,让人真正回归现实生活的此在,社会正义理想的最终价值目的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理想 社会正义 异化扬弃 价值目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