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仪式展演与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宁”仪式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罗正副 王代莉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5,共6页
铜鼓是布依族的神器礼器。布依族送、迎铜鼓的"送宁"仪式,在具体实践展演过程中,产生重大的社会—文化作用:一方面使民族文化在实践记忆中得以唤醒重现和传播继承,另一方面增强了族群的社会记忆和自我认同。实践记忆的情境性... 铜鼓是布依族的神器礼器。布依族送、迎铜鼓的"送宁"仪式,在具体实践展演过程中,产生重大的社会—文化作用:一方面使民族文化在实践记忆中得以唤醒重现和传播继承,另一方面增强了族群的社会记忆和自我认同。实践记忆的情境性和在场性特点,在民族文化的保存再现和传承播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族 铜鼓 “送宁”仪式 仪式展演 实践记忆
下载PDF
仪式展演·集体记忆·他者表述——基于一个客家村落“会期”仪式之思考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虎 《民俗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249-259,共11页
会期是闽西客家村落每年最重要的村落聚会之一。期间举行的各式仪式,是村落传统文化习得与传承的方式,是各村之间相互区别的符号和开展互动的最主要形式。客家人的集体记忆正是通过仪式展演和对不同情境下仪式的不同表述得到传承和发展... 会期是闽西客家村落每年最重要的村落聚会之一。期间举行的各式仪式,是村落传统文化习得与传承的方式,是各村之间相互区别的符号和开展互动的最主要形式。客家人的集体记忆正是通过仪式展演和对不同情境下仪式的不同表述得到传承和发展。然而社会群体的集体记忆是有选择性的,甚至是工具性的,社会成员会根据当下的、现实的需求,选择某些方面的结构性失忆和其他方面的强化记忆,这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各种表述展示。是故,要充分全面地了解仪式展演与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须对他者的表述进行深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展演 集体记忆 他者表述 会期
原文传递
争膺天命:北魏华夏天神祭祀考论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永磊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97,M0004,M0005,共26页
华夏郊天礼是北魏膺承天命与彰显正统性的重要仪式。道武帝通过行华夏即位礼与郊祀礼来彰显正统性,与十六国无本质区别。天兴初年设立的郊祀制度与郑玄礼说并不完全契合,且明显有异于两晋十六国所从王肃“郊丘合一”说,传达出与东晋争... 华夏郊天礼是北魏膺承天命与彰显正统性的重要仪式。道武帝通过行华夏即位礼与郊祀礼来彰显正统性,与十六国无本质区别。天兴初年设立的郊祀制度与郑玄礼说并不完全契合,且明显有异于两晋十六国所从王肃“郊丘合一”说,传达出与东晋争衡的明显姿态。孝文帝依托郑玄“郊丘为二”说改定郊祀制度,实现郊祀礼由有司摄事到皇帝亲祀的转变,并废止西郊郊天的鲜卑旧礼,最终确立华夏郊天礼的独尊地位。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通过行圆丘祭礼宣示天命在魏,与南朝争夺正统的态势臻于极盛。北魏正统观念主要表现出仿魏承汉与承继西晋两个面向,其郊庙制度更近于曹魏明帝景初元年以后之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北魏超越两晋南朝、直追曹魏的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郊天礼 仪式展演 郑玄礼说 正统性
原文传递
高校爱国主义仪式教育的优化创新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文娟 陈希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5-118,共4页
仪式教育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高校爱国主义仪式教育具有仪式主题的意识形态性、仪式符号的象征性和仪式场域的情境性三个基本特点,要经过仪式准备、仪式展演和仪式宣传三个基本环节。针对当前高校爱国主义仪式教育... 仪式教育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高校爱国主义仪式教育具有仪式主题的意识形态性、仪式符号的象征性和仪式场域的情境性三个基本特点,要经过仪式准备、仪式展演和仪式宣传三个基本环节。针对当前高校爱国主义仪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正确使用仪式符号、合理营造仪式情境、有效延伸仪式宣传三个方面发力,对高校爱国主义仪式教育进行优化创新,不断提升高校爱国主义仪式教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仪式教育 仪式符号 仪式展演 仪式宣传
原文传递
基于仪式展演理论的景颇族“目瑙纵歌”旅游化探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德鹏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年第3期40-45,共6页
仪式是各种社会性活动的总称,也可作为单个活动的特指。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活动形式,因而是一种民族仪式。仪式具有象征性,"目瑙纵歌"是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是一个充满了众多文化符号的象征系统。该仪式受到政府... 仪式是各种社会性活动的总称,也可作为单个活动的特指。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活动形式,因而是一种民族仪式。仪式具有象征性,"目瑙纵歌"是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是一个充满了众多文化符号的象征系统。该仪式受到政府、市场的双重推动,正面临旅游化的趋势。针对"目瑙纵歌"当前旅游化趋势的现实,用西方仪式展演理论进行本土化研究,就景颇族"目瑙纵歌"的旅游化原则、方式进行初探,构建科学合理的展演模式,以更好地促进节日文化在旅游环境下的传承与保护,同时满足旅游者的文化体验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化 仪式展演 模式 “目瑙纵歌”
下载PDF
民族旅游仪式展演及其市场化运作的思考——以云南德宏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晓萍 刘德鹏 《旅游研究》 2010年第2期69-75,共7页
节日,特别是带有民族宗教的节日,往往通过仪式的表演来体现其文化内涵。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最集中的展示载体。在旅游开发中,民族节日中的仪式展演是旅游者所青睐的旅游对象,往往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目瑙纵歌"节... 节日,特别是带有民族宗教的节日,往往通过仪式的表演来体现其文化内涵。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最集中的展示载体。在旅游开发中,民族节日中的仪式展演是旅游者所青睐的旅游对象,往往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目瑙纵歌"节作为景颇族最隆重的节日,其仪式展演包含了景颇族众多的文化元素,为了使"目瑙纵歌"节更好地体现其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体验的需求,同时避免节日文化在市场化过程中失色,有必要了解该节日的文化特质,并提出市场化运作的思考和建议,赋予该节日以经济的属性,从而使该节日文化在旅游环境下得到传承与保护。同时也可以对类似民族节日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瑙纵歌” 节日文化 仪式展演 市场化运作
下载PDF
小地方与大世界:一个边缘藏族社区的本土现代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孙九霞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121,159,共11页
在全球化时代,单一现代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调,有必要关注不同文化经验对本土现代性的塑造。通过探讨西藏芒康盐井地区'内生现代性'的故事发现:在宗教方面,西方天主教与本土藏传佛教在长期斡旋过程中,利用多种策略实现了多层面... 在全球化时代,单一现代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调,有必要关注不同文化经验对本土现代性的塑造。通过探讨西藏芒康盐井地区'内生现代性'的故事发现:在宗教方面,西方天主教与本土藏传佛教在长期斡旋过程中,利用多种策略实现了多层面的和解与包容;在传统仪式方面,嵌入旅游的'假结婚'仪式展演,不仅是游客凝视的对象,也是藏民自在自为的传统文化实践;在价值观念方面,本地多元包容的文化体系内生出一套具有外向性、利他性、普惠性特质,并能够实现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自洽的本土价值观念。面对日益强大的现代性力量,主体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社会经济变迁的抗争过程中,但他们依然有足够的韧性保持自己的主体性。本土现代性不仅仅是西方现代性在本土化实践过程中本土与西方互动、协商、妥协的结果,也包含本土依据地方性的文化经验应对地方发展而内生出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现代性 宗教融合 仪式展演 价值观念 西藏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节庆仪式展演的文化象征与建构主义旅游真实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韩璐 明庆忠 《旅游论坛》 2018年第4期12-20,共9页
少数民族节庆仪式展演的文化象征体系与其所指的精神世界是自成体系、逻辑相关的。象征体系总是指向一定的精神内涵,进而表征着所指民族特有的信仰体系。以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为实例,基于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对少数民族节庆仪式展演的文... 少数民族节庆仪式展演的文化象征体系与其所指的精神世界是自成体系、逻辑相关的。象征体系总是指向一定的精神内涵,进而表征着所指民族特有的信仰体系。以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为实例,基于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对少数民族节庆仪式展演的文化象征体系及精神世界做初步解析,将旅游客体的象征体系真实分作传统真实、替代真实和再生真实等类型,并对仪式场域中仪式行为者、游客感知的真实性做了调查分析,进而提出少数民族节庆仪式展演的社会建构原则与策略,希望能为少数民族节庆仪式展演的有序发展提供较为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节庆仪式 仪式展演 建构主义真实性 文化象征体系 社会建构 景颇族目瑙纵歌节
下载PDF
土族纳顿节仪式展演的文化象征与功能 被引量:8
9
作者 胡芳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1期80-84,共5页
纳顿节是土族特有的酬神祈福、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本文对其仪式展演中体现的神圣性与世俗性、娱乐性与功利性、规范性与随意性等二元对立特征,包含的农耕文化、军事文化、汉文化和本民族原生文化等多元文化因素,及其在土族文化系统和... 纳顿节是土族特有的酬神祈福、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本文对其仪式展演中体现的神圣性与世俗性、娱乐性与功利性、规范性与随意性等二元对立特征,包含的农耕文化、军事文化、汉文化和本民族原生文化等多元文化因素,及其在土族文化系统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加强民族认同、调节社会矛盾、教化等功能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顿节 仪式展演 多元文化 文化功能
下载PDF
周初藉田礼仪乐歌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高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6,72,共5页
周人重农, 周天子举行亲耕仪式, 是西周时代重要的公共性政治礼仪。礼以乐成, 乐必有歌。从诗本文所体现的时代文化内涵来看,《周颂》中的《载芟》、《良耜》、《噫嘻》、《臣工》, 就是周成王时用于藉田仪式的乐歌。
关键词 藉田礼 仪式展演 仪式乐歌
下载PDF
数字媒介时代动画艺术的嬗变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幸洁 常虹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7-170,共4页
数字媒介时代的到来对动画艺术的理论和创作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展望:数字媒介时代所带来的动画概念及动画性的嬗变,动画的仪式展演功能对个人主体生成和社会空间的重新建构,以及在数字媒介时代所处的景... 数字媒介时代的到来对动画艺术的理论和创作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展望:数字媒介时代所带来的动画概念及动画性的嬗变,动画的仪式展演功能对个人主体生成和社会空间的重新建构,以及在数字媒介时代所处的景观社会中我们该如何面对动画产业的跨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介时代 动画 嬗变 仪式展演 景观
原文传递
晋陕黄河流域“放河灯”习俗的仪式展演与文化认同——兼谈非遗语境下民间信仰类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友文 武晋萱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3-82,共10页
晋陕黄河流域的河曲西口渡和合阳岔峪渡世代延续着放河灯习俗,在文化内蕴和仪式展演方面呈现出同源与分异的特点。因宗教色彩浓厚、传承历史悠久、地域特征鲜明、群众基础广泛,河曲西口渡河灯仪式于2008年被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陕黄河流域的河曲西口渡和合阳岔峪渡世代延续着放河灯习俗,在文化内蕴和仪式展演方面呈现出同源与分异的特点。因宗教色彩浓厚、传承历史悠久、地域特征鲜明、群众基础广泛,河曲西口渡河灯仪式于2008年被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合阳岔峪渡河灯仪式也于2013年成为陕西省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资源化和遗产化的浪潮中,两地以“放河灯”习俗为标志振兴乡村、发展文旅,使这一区域特色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但在此过程中,传统民俗的多个方面都在悄然发生变异,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值得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陕黄河流域 放河灯 仪式展演 文化认同 非遗保护
下载PDF
规训与抵抗:封闭式管理高中学生恋爱现象的影响因素
13
作者 曾远力 刘梓阳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1期119-127,共9页
研究运用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广东某一封闭式管理的高中的日常教学活动、学生管理方式与高中生恋爱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整体上该高中对学生的恋爱行为采取竭力压制的态度,主要通过对恋爱实践空间与话语空间的双重规训、家... 研究运用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广东某一封闭式管理的高中的日常教学活动、学生管理方式与高中生恋爱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整体上该高中对学生的恋爱行为采取竭力压制的态度,主要通过对恋爱实践空间与话语空间的双重规训、家校联合中的隐性压制、班主任在规训中扮演“中间人角色”等方式实现。高中生对这些压制并非全盘接受,而是通过利用仪式展演、朋辈关系网络和场域空间等方式加以抵抗,获得一定程度的主体性。研究建议学校和家庭正视高中生的情感需求,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恋爱 家校联合培养模式 仪式展演 朋辈关系 恋爱主体性
下载PDF
仪式展演与文化整合——寺登白族太子会仪式的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6
14
作者 杜新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41,共5页
寺登白族村位于云南大理剑川县沙溪镇,唐宋至明清时是茶马古道的枢纽之地,宗教文化呈现出多元混融的状态。每年农历二月八太子会是当地著名的仪式性传统节日,本文通过对二月八太子会仪式的参与观察,在实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从仪式空间... 寺登白族村位于云南大理剑川县沙溪镇,唐宋至明清时是茶马古道的枢纽之地,宗教文化呈现出多元混融的状态。每年农历二月八太子会是当地著名的仪式性传统节日,本文通过对二月八太子会仪式的参与观察,在实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从仪式空间、仪式服装、游四门故事的地方性解释几个方面对太子会仪式展演过程作解读,讨论多元文化在仪式中是如何围绕生命延续的基本观念被整合起来的及其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 仪式展演 文化整合
原文传递
神圣的送灵——彝族民间丧礼花鼓舞仪式展演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龙光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2-51,共10页
作为一个典型的送灵仪式舞蹈,彝族民间丧礼花鼓舞,是强化彝族历史记忆的特殊肢体形态艺术。花鼓舞意味着一种责任和义务,它表面上是行孝必备的礼仪,深层次是彝族祖灵崇拜艺术化符号。彝族花鼓舞的丧礼参与和艺术展演,主要承担安魂、驱... 作为一个典型的送灵仪式舞蹈,彝族民间丧礼花鼓舞,是强化彝族历史记忆的特殊肢体形态艺术。花鼓舞意味着一种责任和义务,它表面上是行孝必备的礼仪,深层次是彝族祖灵崇拜艺术化符号。彝族花鼓舞的丧礼参与和艺术展演,主要承担安魂、驱鬼和送灵的功能。花鼓舞于丧礼仪式,不是一种客位的参与和展演,其关系不是简单的被采借和被征用的关系,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全由彝族民间丧礼仪式反向赋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丧礼 花鼓舞 仪式展演 送灵 社群凝聚
下载PDF
地方节庆、仪式展演与族群文化——基于三亚黎苗“三月三”与疍家文化节的考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鲁雯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8-139,共2页
民族地区的地方节庆,不仅是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还通过各种仪式展演充分保存和再现当地族群的文化生活。海南三亚的黎苗"三月三"和疍家文化节的仪式展演分别展现了山地民族与海洋族群的历史、记忆与认同。三亚市政府... 民族地区的地方节庆,不仅是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还通过各种仪式展演充分保存和再现当地族群的文化生活。海南三亚的黎苗"三月三"和疍家文化节的仪式展演分别展现了山地民族与海洋族群的历史、记忆与认同。三亚市政府作为民族文化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力图把山海族群的文化资本转化为旅游资本,以此丰富海滨热带旅游城市的文化多样性。地方借助民族文化内容与旅游产品结合的路径,应是促进民族创意旅游的内发型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月三 疍家文化节 民族节庆 仪式展演 内发型发展
原文传递
地方性知识参与下环境正义的实践--以老挝社区的水资源分配协商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世天 《青海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环境正义理论强调资源在分配与协商参与中的公平性,并发展为关注全球范围内环境正义实现的重要议题。在老挝的地方水力资源的协商过程中,地方性知识在资源分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灵性景观为核心,地方性知识为正义协商提供了面向共同体... 环境正义理论强调资源在分配与协商参与中的公平性,并发展为关注全球范围内环境正义实现的重要议题。在老挝的地方水力资源的协商过程中,地方性知识在资源分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灵性景观为核心,地方性知识为正义协商提供了面向共同体团结的情景。“祭养一体”的仪式化劳动过程使得劳动生产与地方性知识持续互动,资源分配的计算性公平也向日常生活中的正义感转变。整体来看,对特定环境区域内地方性知识的挖掘有助于重新评价西方环境正义理论中暗含的自由主义知识谱系,以新的情景化知识推动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全球环境正义的参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环境正义 水资源协商 仪式展演
下载PDF
先秦仪式展演对诗艺的孕育——对“颂诗”文化内涵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高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共4页
代表中国诗歌早期形态的颂诗是先秦仪式展演的产物。梳理从《吕氏春秋·古乐》、《文心雕龙·赋颂》以至近代以来刘师培、黄叔琳等人的相关论述 ,将近代以前对诗艺孕育这一诗学命题的思考理路进一步明晰化 ,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 代表中国诗歌早期形态的颂诗是先秦仪式展演的产物。梳理从《吕氏春秋·古乐》、《文心雕龙·赋颂》以至近代以来刘师培、黄叔琳等人的相关论述 ,将近代以前对诗艺孕育这一诗学命题的思考理路进一步明晰化 ,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仪式展演对诗艺的孕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展演 诗艺孕育 颂诗 历史性考察
下载PDF
乡村社会转型中仪式的展演与社会记忆的建构——基于对大理萂村“接天子”仪式的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继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97,共6页
乡村社会的仪式展演讲述了村落的历史与社会,诠释与重构了村落的社会记忆。村民通过操演仪式、讲述神话等方式叙述过去,以形塑乡村社会秩序,维系乡村社会结构的持续性。大理萂村的"接天子"仪式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白族本主崇... 乡村社会的仪式展演讲述了村落的历史与社会,诠释与重构了村落的社会记忆。村民通过操演仪式、讲述神话等方式叙述过去,以形塑乡村社会秩序,维系乡村社会结构的持续性。大理萂村的"接天子"仪式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白族本主崇拜仪式现象,用社会记忆理论对这一具有较强历史感的仪式实践进行剖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大理白族传统文化得以保存的社会机制,以及记忆实践对群体认同的强化作用,由此可以进一步探讨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适应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仪式展演 社会记忆
原文传递
传统节庆仪式:从民族村落公共文化空间到舞台化展演——以雷山县郎德上寨“招龙”仪式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盖媛瑾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0-16,共7页
传统节庆仪式是民族村落公共文化空间生产的重要载体。仪式操演所蕴含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文化机制,在村落历史演化进程中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为村落延续、文化传承提供重要保障。在旅游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势话语下,节庆仪式中结构性元... 传统节庆仪式是民族村落公共文化空间生产的重要载体。仪式操演所蕴含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文化机制,在村落历史演化进程中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为村落延续、文化传承提供重要保障。在旅游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势话语下,节庆仪式中结构性元素被地方政府、市场、社区合力采借,包装成服务性展演产品推向旅游市场。郎德上寨的“招龙”节是村寨较为重要的文化仪式活动,在旅游发展助推下经历了从村落公共文化空间到旅游展演,并最终退出旅游市场的过程,由此引出传统节庆仪式向现代转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龙”仪式 公共文化空间 仪式展演 郎德上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