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 被引量:262
1
作者 彭兆荣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6,共9页
仪式研究一直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几乎所有的人类学流派都对仪式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认知角度,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自然也会在仪式研究中有所反映。本文试图对人类学中的仪式研究作一个大致的评述。这无论是对仪式的知识谱系的梳... 仪式研究一直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几乎所有的人类学流派都对仪式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认知角度,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自然也会在仪式研究中有所反映。本文试图对人类学中的仪式研究作一个大致的评述。这无论是对仪式的知识谱系的梳理,还是对学科的学理逻辑方法论的理解,都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仪式 仪式研究 神话仪式 生命礼仪 阈限 社会剧
原文传递
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 被引量:180
2
作者 薛艺兵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2003年第2期26-33,共8页
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而也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从19世纪末到整个21世纪的一百多年间,人类学关于仪式的研究成果已经浩如烟海,其中虽然不乏重要的理论建树,然而直至目前,对仪式的解释... 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而也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从19世纪末到整个21世纪的一百多年间,人类学关于仪式的研究成果已经浩如烟海,其中虽然不乏重要的理论建树,然而直至目前,对仪式的解释仍然“尚无唯我独尊的某套理论”(Grimes.1995:39)。笔者则广泛吸收人类学已有成果,对仪式现象进行多角度理解,分别从“仪式的行为”、“仪式的情境”、“仪式的意义”、“仪式的功能”四个方面加以阐释,从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文化现象 人类学理论
下载PDF
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下) 被引量:110
3
作者 薛艺兵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2003年第3期39-48,共10页
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因而也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从十九世纪末到整个二十世纪的一百多年间 ,人类学关于仪式的研究成果已经浩如烟海 ,其中虽然不乏重要的理论建树 ,然而直至目前 ,对仪... 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因而也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从十九世纪末到整个二十世纪的一百多年间 ,人类学关于仪式的研究成果已经浩如烟海 ,其中虽然不乏重要的理论建树 ,然而直至目前 ,对仪式的解释仍然“尚无唯我独尊的某套理论”(Grimes 1 995 :3 9)。笔者则广泛吸收人类学已有成果 ,对仪式现象进行多角度理解 ,分别从“仪式的行为”、“仪式的情境”、“仪式的意义”、“仪式的功能”四个方面加以阐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文化现象 人类学理论
下载PDF
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 被引量:108
4
作者 王霄冰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7-244,共8页
文化记忆论由德国学者阿斯曼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从文化传承方式的角度解释文明发展规律。以文字和仪式为主要媒体的文化记忆,对民族主体性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以类似于集体灵魂的价值观念体系为核心,经过政治及文化精英的维护处... 文化记忆论由德国学者阿斯曼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从文化传承方式的角度解释文明发展规律。以文字和仪式为主要媒体的文化记忆,对民族主体性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以类似于集体灵魂的价值观念体系为核心,经过政治及文化精英的维护处置而外化为文本和仪式,二者在互动中共同塑造一个民族的整体意识和气质。文化记忆的研究涉及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字学、宗教学、文学等多学科,代表着二十一世纪跨学科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文字 文本 仪式
下载PDF
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 被引量:91
5
作者 邵培仁 范红霞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8,共4页
本文借鉴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以中国传媒实践活动中的民俗传播与节日(庆典)仪式传播为例,考察和分析中国传媒与文化认同建构之间的意义及关系。理解民俗展现和节日仪式传播意义,就是在仪式中借助各种符号表征方式,以其感召力重建文化... 本文借鉴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以中国传媒实践活动中的民俗传播与节日(庆典)仪式传播为例,考察和分析中国传媒与文化认同建构之间的意义及关系。理解民俗展现和节日仪式传播意义,就是在仪式中借助各种符号表征方式,以其感召力重建文化的"想象的共同体",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建构中重新发掘现代性意义,从而获得外部世界更多的接纳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节日 仪式 文化认同 重塑
下载PDF
“虎日”的人类学发现与实践——兼论《虎日》影视人类学片的应用新方向 被引量:73
6
作者 庄孔韶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65,共15页
“虎日”戒毒盟誓仪式的考察与研究运用了人类学的人类研究的整体论原则,在寻找地方族群毒品依赖行为的社会文化原因的同时,考虑建立不同于科学的方法论的另一种方法论-即以文化的力量战胜人类生物性的成瘾性。彝族人民运用强大的习惯... “虎日”戒毒盟誓仪式的考察与研究运用了人类学的人类研究的整体论原则,在寻找地方族群毒品依赖行为的社会文化原因的同时,考虑建立不同于科学的方法论的另一种方法论-即以文化的力量战胜人类生物性的成瘾性。彝族人民运用强大的习惯法与仪式、家支组织、信仰与尊严、民俗道德、亲情教化等集合的文化的力量,成了中国戒毒成功率最高的范例。影视人类学片《虎日》则一改传统纪录片单纯描述与诠释的特点,卷入了探索影片的直接的应用的目的并付诸实施,从而为影视人类学开辟了直接应用的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仪式 戒毒
下载PDF
生死游戏仪式的复原——《日光流年》的索源体特征 被引量:60
7
作者 王一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16,共7页
关键词 《日光流年》 长篇小说 阎连科 小说文体 沉默 人称 误会 生死 偏爱 仪式
下载PDF
走向功能音乐教育 被引量:62
8
作者 保罗.哈克 刘沛 《人民音乐(评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2-36,共5页
实用主义哲学,曾经是美国音乐教育在两个世纪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理念.18世纪歌咏学校的教学,不是"为音乐而音乐"的,而旨在加强教会的仪式.19世纪初,音乐教育进入公立学校课程,当时,洛威尔·梅森为波士顿学校委员会对音乐教... 实用主义哲学,曾经是美国音乐教育在两个世纪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理念.18世纪歌咏学校的教学,不是"为音乐而音乐"的,而旨在加强教会的仪式.19世纪初,音乐教育进入公立学校课程,当时,洛威尔·梅森为波士顿学校委员会对音乐教育进行论证,其基础完全立于音乐对智力、身体和道德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这是当时的标准.20世纪上半叶,实用主义哲学是儿童中心教育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成为巩固和捍卫学校音乐地位的最基本的原则--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公民教育、责任感教育、合作教育、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这样,我们的主张并不是"为音乐而音乐",而是"音乐为每个孩子",音乐为了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美国音乐 仪式 身体 发展过程 思想基础 基本理念 道德 学校 实用主义哲学
原文传递
小凉山彝族“虎日”民间戒毒行动和人类学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56
9
作者 庄孔韶 杨洪林 富晓星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7,共10页
“虎日”模式在寻找传毒、吸毒的社会文化原因以及民间自救的有效方法的同时,以人类学的理论为项目切入点,以一种家族仪式为契机,调动和激活了凉山彝人来自家族组织、信仰仪式、伦理道德、习惯法和民俗教育等层面的文化资本诸要素,进一... “虎日”模式在寻找传毒、吸毒的社会文化原因以及民间自救的有效方法的同时,以人类学的理论为项目切入点,以一种家族仪式为契机,调动和激活了凉山彝人来自家族组织、信仰仪式、伦理道德、习惯法和民俗教育等层面的文化资本诸要素,进一步激发出战胜人类生物成瘾性的坚强毅力,有效地提高地方人民的戒毒成功率,应对“世纪瘟疫”———艾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戒毒 家支 仪式 习惯法 影视示范
下载PDF
电视媒介事件与仪式传播 被引量:54
10
作者 张兵娟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2,共4页
作为一种新的电视传播形态,电视媒介事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仪式"。本文从仪式传播的角度,探讨电视媒介事件凝聚社会、融和情感、增进团结、传承文化、确认秩序的重要仪式功能,考察电视媒介事件的仪式传播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电视传播形态,电视媒介事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仪式"。本文从仪式传播的角度,探讨电视媒介事件凝聚社会、融和情感、增进团结、传承文化、确认秩序的重要仪式功能,考察电视媒介事件的仪式传播特点、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媒介事件 仪式 仪式传播
下载PDF
文化独特的外现形式——仪式 被引量:51
11
作者 李育红 杨永燕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202-205,共4页
仪式作为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特征的行为表述与符号表达,学者们对其界定、分类以及功能的阐述各不相同。在仪式的界定上,学者们分别从象征、信仰、行为等角度进行界定;在仪式的分类上,学者们分别按照宗教仪式、日常仪式、时间以及人的社会... 仪式作为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特征的行为表述与符号表达,学者们对其界定、分类以及功能的阐述各不相同。在仪式的界定上,学者们分别从象征、信仰、行为等角度进行界定;在仪式的分类上,学者们分别按照宗教仪式、日常仪式、时间以及人的社会角色等进行分类;在仪式的功能上,学者们认为仪式有社会整合、社会控制以及稳定社会等功能。仪式自产生以来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时也在不断地演化和发展,仪式变迁正是社会变迁的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礼仪 社会变迁 文化 人类学
下载PDF
西方旅游人类学两大研究流派浅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宗晓莲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49,54,共4页
近 4 0年来 ,西方旅游人类学显现出两大主要研究流派 :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和对旅游的文化符号内涵的探索 ,它们分别以纳什和格拉伯恩为代表。他们对于旅游的本质是什么 ,人类学应该从什么角度及怎样研究旅游等问题有着不同的看... 近 4 0年来 ,西方旅游人类学显现出两大主要研究流派 :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和对旅游的文化符号内涵的探索 ,它们分别以纳什和格拉伯恩为代表。他们对于旅游的本质是什么 ,人类学应该从什么角度及怎样研究旅游等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进一步剖析双方的思想分歧 ,可以加深对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倾向和研究思路的了解 ,这对刚刚起步的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人类学 符号意义 文化内涵 社会文化影响 仪式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论旅游的本质及其社会文化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周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4-116,共3页
以人类学的认知框架为基础,提出了旅游的仪式本质,并对其表达性和建构性的双重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同时,从文化变迁、社会分层、身份认同、角色再造和城市化发展等方面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旅游本质 仪式 人类学 社会文化影响
下载PDF
论仪式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兼评纳尔什·格雷本教授的“旅游仪式论” 被引量:49
14
作者 赵红梅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74,共5页
仪式源于宗教,旅游来自世俗,将旅游与仪式相提并论,这是旅游人类学为理解旅游体验之本质所提供的独特视角。旅游因何而神圣,又为何堪与严肃的仪式相比肩,对此,本文拟通过评析美国旅游人类学家纳尔什.格雷本的"旅游仪式论"加... 仪式源于宗教,旅游来自世俗,将旅游与仪式相提并论,这是旅游人类学为理解旅游体验之本质所提供的独特视角。旅游因何而神圣,又为何堪与严肃的仪式相比肩,对此,本文拟通过评析美国旅游人类学家纳尔什.格雷本的"旅游仪式论"加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仪式 阈限 旅游体验 旅游人类学
下载PDF
学校文化的载体:仪式建设 被引量:40
15
作者 余清臣 《教育科学研究》 2005年第8期22-24,共3页
学校文化具有丰富的仪式内涵,仪式在学校文化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文化中包含着由祭祀、人生、战争和狂欢等原型仪式隐喻而来的各种仪式。因此,建设学校文化也必须从仪式这种基本文化要素来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机制,并通过... 学校文化具有丰富的仪式内涵,仪式在学校文化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文化中包含着由祭祀、人生、战争和狂欢等原型仪式隐喻而来的各种仪式。因此,建设学校文化也必须从仪式这种基本文化要素来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机制,并通过对学校文化的仪式建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
原文传递
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 被引量:46
16
作者 王霄冰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从平日的角度来看,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处于非常状态,带有集体"着魔"的特征。节日以公共的时间和空间为基础,活动过程带有戏剧表演性质。它所追求和创造的,是集体的文化认同、公共的价值观念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节日 仪式 表演性 公共性 文化空间 文化记忆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地理学视角下的集体记忆研究综述 被引量:46
17
作者 钱莉莉 张捷 +3 位作者 郑春晖 刘培学 张家榕 张宏磊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2,共6页
集体记忆植根于人、空间(地方、景观)、时间,是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视角与手段。本文从理论渊源、研究内容、方法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地理学视角下的集体记忆研究框架。研究立足于集体记忆主体、载体和机制三方面,以... 集体记忆植根于人、空间(地方、景观)、时间,是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视角与手段。本文从理论渊源、研究内容、方法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地理学视角下的集体记忆研究框架。研究立足于集体记忆主体、载体和机制三方面,以空间、地方、景观、仪式、旅游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现象背后的政治性、竞争—协商性以及利益主体,个案研究为主,案例类型较为丰富,方法上定性为主,鲜有定量研究及相关模型构建。相比国外研究热潮与成果,国内研究仍处于萌芽起步与概念引入阶段,未来可拓展集体记忆载体形式的研究,深化集体记忆机制即人地关系层面,加强实证与量化方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地方 景观 仪式 旅游
原文传递
灾难的仪式意义与历史记忆 被引量:44
18
作者 范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28-39,共12页
灾难的仪式化建构是权力和其他政治势力为其合法性立言和进行社会动员的有效手段。所以,灾难发生的地点以及灾难发生之前与之后的时间可以被视为一个场域,它不仅为各种政治与非政治势力与组织提供特定的社会与政治的话语空间,而且还可... 灾难的仪式化建构是权力和其他政治势力为其合法性立言和进行社会动员的有效手段。所以,灾难发生的地点以及灾难发生之前与之后的时间可以被视为一个场域,它不仅为各种政治与非政治势力与组织提供特定的社会与政治的话语空间,而且还可以成为政治资源为不同势力所利用。在这个空间里,权力与传媒之间的共谋将直接对日后有关灾难的记忆产生影响。呈现在这种共谋语境中的历史记忆,难以全面、如实地反映客观真实的历史瞬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 权力 仪式 宗教 群集 历史记忆
下载PDF
明代徽州汪公入黔考——兼论贵州屯堡移民社会的建构 被引量:42
19
作者 万明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5-148,共14页
在贵州安顺屯堡地区,人们大多以明初屯军后裔自居,始于徽州、随后移入贵州的正月十八抬汪公的古风犹存,对汪公的信仰远远超过了祖先崇拜的范畴,汪公成为屯堡的保护神。本文在对屯堡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家族入手,追寻徽州汪氏家族一... 在贵州安顺屯堡地区,人们大多以明初屯军后裔自居,始于徽州、随后移入贵州的正月十八抬汪公的古风犹存,对汪公的信仰远远超过了祖先崇拜的范畴,汪公成为屯堡的保护神。本文在对屯堡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家族入手,追寻徽州汪氏家族一支与汪公入黔的关系,探讨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抬汪公仪式在屯堡移植和保存的意蕴,并以此作为探究文化与国家、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一个视角,说明明初大规模军事移民的国家行为,伴随着文化移植和文化认同的过程,国家观念通过文化传播深入民间社会,同时民间信仰起了社会整合作用。文化在国家和社会二者之间架起了沟通之桥,不仅参与了移民社会的建构,而且产生了一种令人震撼的力量,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社会 贵州 徽州 建构 明代 社会文化现象 祖先崇拜 社会调查 互动关系 国家行为 军事移民 文化认同 文化移植 民间社会 文化传播 国家观念 整合作用 民间信仰 保护神 明初 家族 作为 后裔 仪式
原文传递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类仪式:一种意义深远的重复动作 被引量:39
20
作者 冉雅璇 卫海英 +1 位作者 李清 雷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9-179,共11页
人类是一种追求仪式的物种,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寻仪式的踪迹。仪式是指一系列正式的、具有可重复模式、表达价值和意义的行为活动,这些行为动作通常不具备直接的工具性目的。仪式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回忆法和情境任务法两类。情绪路径和认... 人类是一种追求仪式的物种,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寻仪式的踪迹。仪式是指一系列正式的、具有可重复模式、表达价值和意义的行为活动,这些行为动作通常不具备直接的工具性目的。仪式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回忆法和情境任务法两类。情绪路径和认知路径是仪式形成的心理机制。基于五类理论视角——进化理论、具身认知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学习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仪式既给个体带来情绪抚慰、认知恢复与人际关系和谐,还给群体传递规范和文化。仪式的未来研究应澄清操作性定义、关注本土研究、明确双刃影响效应、丰富研究范式、探讨认知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人类仪式 仪式化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