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道家以静养生与儒家以静养生辩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李金龙
-
机构
山西大学体院
-
出处
《体育研究与教育》
1999年第3期22-25,共4页
-
文摘
在我国传统养生思想史上,不仅道家主张以静养生,而且儒家亦主张以静养生。通过对二家所言之静的比较,文章认为道家之静是指“无为无不为”之道,儒家之静是指“中庸”之道而言。达到静的方法,道家以采用后天返还先天的气功修炼为主,儒家则主要采用节制守中的方法。做出上述辨别使人们对孔子“仁者寿”思想的提出有了新的理解,也对我国道儒二家以静养生的思想有了全面的把握。 山西大学体院,太原。
-
关键词
道家
儒家
以静养生
-
Keywords
the Daoist, the Conf ucianists, being quiet to keep fit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道家“以静养生”思想新论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金龙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
-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8年第2期23-27,31,共6页
-
文摘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认为,以往对以静养生的理解不够准确。从而对道家以静养生的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按照道家哲学的动静观,道家养生思想的核心以及道家养生术势的特点和要求,应将道家以静养生思想之静理解为先天状态,以静养生的思想就是指通过后天努力而返回先天状态的修炼以养护生命之意。如此理解道家以静养生主张才更加准确和全面。
-
关键词
道家
以静养生
先天状态
思想
-
Keywords
Taoists
tranquility to care for life
inbon state.
-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古代以静养生思想源流考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袁倩文
温萍
叶明花
-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20年第11期13-15,共3页
-
基金
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项目([2018]1号)
国家级重点学科招标项目(WY-2013-08)。
-
文摘
通过整理以静养生的相关古籍文献,对以静养生的历史源流进行初步地考辨和分析。认为以静养生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形成于秦汉,丰富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可为现代社会的养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静
以静养生
源流
-
分类号
R211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试论孙思邈与司马承祯养生思想的异同
- 4
-
-
作者
罗时铭
-
机构
苏州大学体育系
-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17,共6页
-
文摘
孙思邈和司马承祯是中国养生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他们一个从医学角度研究养生,一个从道教角度研究养生。角度的不同,导致了他们思想的差异性:比如对于养生的目的,孙思邈认为在于长寿,司马承祯认为在于做神仙;又如对于实现目的的手段,孙思邈认为在于养性,司马承祯认为在于得道。然而,他们毕竟都是以“养生”为其研究对象的,因此这又决定了他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同一性:比如在如何以静养生的问题上,孙思邈主张“安神练气”,提出了“五对七候”的修炼理论,司马承祯主张“安心养气”提出了“五渐门七阶次”的修炼理论;又如在如何以动养生的问题上,孙思邈提出了熔导引、行气、按摩于一炉的主张,司马承祯提出了要配合梳头、叩齿等进行导引活动。
-
关键词
司马承祯
孙思邈
养生学
养生思想
以静养生
养性
神仙
差异性
异同
导引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体育理论
- 5
-
-
-
出处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1999年第7期1-2,共2页
-
文摘
G80 9902909陶行知健身教育思想初探[刊,中,I]/喻坚∥体育学刊.-1998(2).-39-40参11(XH)体育事业∥健身法∥思想∥陶行知陶行知健身教育思想十分丰富,概况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强调健身第一;倡导运动健身;重视卫生、养护、营养和休息的健身作用。他倡扬健身教育的目的,是为不健全的人和健康的民族。健身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
关键词
健身教育思想
体育理论
陶行知
体育学刊
体育事业
运动健身
健身作用
终身体育思想
健身法
以静养生
-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生命在于静止宜改为生命在于宁静
- 6
-
-
作者
朱伟常
-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40-41,共2页
-
文摘
怀着浓厚的兴趣,阅读了张文江先生的新著《生命在于静止》一书,闭卷思之,委实获益匪浅。乍看书名,自然想到伏尔泰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张先生的“生命在于静止”恰恰与之相反,这难道是作者故作惊人之笔?事实恐非如此,我认为这是张先生博洽古今、
-
关键词
气功
养生
以静养生
-
分类号
R247.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先秦养生学中的动静之争及其启示
- 7
-
-
作者
施俊
-
出处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7-19,共3页
-
文摘
论点的提出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珍惜自己的生命,对疾病和死亡的抗争是人的本能。如何祛除疾病,获得和保持健康,尽可能地延长生命是全人类永远思考和探究的一个命题。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就有如何获取健康与长寿的智慧...
-
关键词
养生学
养生之道
以静养生
养生理论
《内经》
启示
《吕氏春秋》
养生方法
清静无为
诸子百家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以静养生
- 8
-
-
作者
禾木土
-
出处
《新天地》
2002年第9期33-33,共1页
-
文摘
静是相对动而言,并非绝对静止,动过了头,弊大于利。因为生命自始至终都在新陈代谢,而运动能促使代谢加快,从而加速人体老化和死亡。人的各个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运动,若能减少其运动量,使代谢频率变缓,那么自然可以延年益寿。
-
关键词
以静养生
新陈代谢
运动量
静坐
运动能
人体
生命
静止
老化
拳击运动员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全身器官都想安静
- 9
-
-
作者
张芳
-
出处
《党政干部参考》
2010年第11期55-55,共1页
-
文摘
眼、耳、心都静不下来现代人的眼睛、耳朵、大脑无时无刻不在被过度使用,就像疲惫的陀螺,被迫接受着"噪"的环境,不停旋转。眼"噪"。闪烁的霓虹、林立的楼宇,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一不让你觉得眼花缭乱。再加上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似乎眼前四处都蛰伏着躁动不安的气息。有超过九成的人会觉得眼睛累,40%的人每天连续用眼时间超过6小时。与之相对应的是,绿地少了,旷野少了,放眼望去,视线被各种新式建筑所阻挡,再也找不回满眼的绿色,和一份眼底的宁静。
-
关键词
现代人
以静养生
抑郁
音乐
焦虑
成人
疾病
噪音
环境
身体
-
分类号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