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解南海问题中的东盟:以陆制海、东盟崛起与地区稳定 被引量:3
1
作者 钟飞腾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16,共16页
南海问题已成为讨论东亚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中国-东盟关系中的难题。学术界在分析中国-东盟关系时,依据不同的问题领域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大理论有不同的认可。但在南海问题上,国际流行的舆论是中国变得越来越强... 南海问题已成为讨论东亚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中国-东盟关系中的难题。学术界在分析中国-东盟关系时,依据不同的问题领域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大理论有不同的认可。但在南海问题上,国际流行的舆论是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势,体现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思路,不尊重国际法。本文认为,上述理论都不足以帮我们深入理解中国-东盟关系中的南海问题。就南海争端而言,中国与东盟既有共同的表述,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之所以重视作为地区组织的东盟,既源于中国自身的战略目标,也源于东盟的独特力量。与流行的看法不同,中国不仅没有削弱东盟,反而不断强调支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并且在南海问题上强调和东盟一起发挥稳定地区局势的作用。中国之所以这样做,除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构建稳定的周边环境需要之外,也是向外拓展海洋势力的需要,中国的基本主张是以陆制海。此外,随着东盟在平衡地区外势力中的地位上升,中国也倚重于东盟来抗衡外部力量对地区稳定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关系 东盟崛起 地区稳定
下载PDF
清初江南水师建设与海防策略的形成
2
作者 郑宁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1-10,共10页
清代的海防策略呈现出“以陆制海”的特点,此为清初以来朝廷与地方官员,针对水师建设与海防实践而进行多番尝试与调整的产物。在濒海傍江的江南,顺治初年出现了建设水师的热潮,以督抚为首的地方官员希望编训水师,夺取制海权,进而实现海... 清代的海防策略呈现出“以陆制海”的特点,此为清初以来朝廷与地方官员,针对水师建设与海防实践而进行多番尝试与调整的产物。在濒海傍江的江南,顺治初年出现了建设水师的热潮,以督抚为首的地方官员希望编训水师,夺取制海权,进而实现海防目标。但由于开支浩繁,水师建设遭遇阻力,不得已而做出妥协,战斗力受到了影响。在与南明水师的战斗中,清军屡次失利,以至丧失了制海权。清廷从国家利益出发,在顺治中期暂缓了江南的水师建设计划,海防重心逐渐转向岸防。顺治后期,在与郑成功的海、陆战役中,清军在海战中处于劣势,而在陆战中占有优势。基于此种军事态势,清朝的决策者坚定了以岸防为主的策略,水师的地位被边缘化,舰船修造几于停滞。江南水师的兴废映射了清初海防格局演变的历程,也体现了“以陆制海”的海防策略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江南 水师 防策略
原文传递
印度海军“东扩”步伐越迈越大
3
作者 杨志荣 《国防科技》 2002年第3期73-75,共3页
去年3月19日至4月2日印度海军和新加坡海军举行了两国自1993年以来的第八次联合演习。随后,时任印度国防部长的费尔南德斯在印度最新战舰“布拉马普特拉”号下水典礼上声称:“从阿拉伯海的北面到南中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由... 去年3月19日至4月2日印度海军和新加坡海军举行了两国自1993年以来的第八次联合演习。随后,时任印度国防部长的费尔南德斯在印度最新战舰“布拉马普特拉”号下水典礼上声称:“从阿拉伯海的北面到南中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由此可见,印度海军的“东扩”步伐是越迈越大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东扩” 印度洋 军事战略 “保”战略 南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