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杨简《慈湖春秋解》的宋学旨趣
1
作者
朱汉民
鲁晓聪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5,F0002,共9页
杨简的《慈湖春秋解》具有鲜明的心学印记,其内容、解经方式以及思想内涵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宋学旨趣。杨简认同并高扬《春秋》宋学中的尊王共识,力倡“王命至上”,并通过对“君位继承”和“征讨侵伐”事件的讨论来表达自己对帝王的尊崇...
杨简的《慈湖春秋解》具有鲜明的心学印记,其内容、解经方式以及思想内涵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宋学旨趣。杨简认同并高扬《春秋》宋学中的尊王共识,力倡“王命至上”,并通过对“君位继承”和“征讨侵伐”事件的讨论来表达自己对帝王的尊崇以及对王权的维护。同时,杨简认为以尊王为代表的众“道”具足于《春秋》,故他视《春秋》为明“道”之书,并揭示其“是非不相掩”的特点。在挖掘《春秋》之“道”时,杨简采取“以心释《春秋》”的方式创通经义,不但对三传及历代研治《春秋》之人皆有评判取舍,而且他摆脱“理”的约束,径以“心”为评判是非之标准。《慈湖春秋解》作为宋学中心学一派鲜有的《春秋》经解著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学一派的《春秋》诠释取向和《春秋》宋学的时代特色,在宋代《春秋》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慈湖春秋
解
》
宋学
以
心
解
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语笔解》的学术思想研究
2
作者
唐继添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2-117,共6页
《论语笔解》虽然是韩愈和李翱合著,但是其内容主要反映了韩愈的学术思想,韩愈著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儒家道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采取了"己意解经"的解经方式。这种解经方式为韩愈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
《论语笔解》虽然是韩愈和李翱合著,但是其内容主要反映了韩愈的学术思想,韩愈著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儒家道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采取了"己意解经"的解经方式。这种解经方式为韩愈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却存在着较大的弊端。韩愈过多地修改经文,过度地神化孔子及其弟子等做法,导致其观点不能赢得后人的广泛认同,致使后世很少有人去认真研究《论语笔解》的学术思想。作为一家之言,《论语笔解》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它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儒学对日趋兴盛的佛学的最后一次正面对抗。虽然这次对抗失败了,却并没有导致儒学的衰败,相反,从此以后,儒学和佛学走上了一条相互融合发展的道路,从而开辟了宋明理学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笔
解
》
韩愈
学术思想
己意
解
经
以
心
解
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金匮要略》的四条途径
3
作者
吕志杰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51-53,共3页
对《金匮要略》这部经典医籍,笔者认为应本着以下四条途径去精求探索,深入研究。 以经解经 中国医药学奠基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从《伤寒杂病论》序言可知,张仲景的学术...
对《金匮要略》这部经典医籍,笔者认为应本着以下四条途径去精求探索,深入研究。 以经解经 中国医药学奠基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从《伤寒杂病论》序言可知,张仲景的学术渊源“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研究
以
经
解
经
以
心
解
经
以
注
解
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释经学意蕴
4
作者
郭亮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7-155,共9页
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王阳明龙场悟道多有研究,但目前来看尚缺乏站在释经学的角度对这一著名的思想史事件给予整体性的关照。实际上,王阳明龙场悟道有其深刻的释经学意蕴:王阳明通过"以经印心"的方式确立了对所悟之道的正确信...
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王阳明龙场悟道多有研究,但目前来看尚缺乏站在释经学的角度对这一著名的思想史事件给予整体性的关照。实际上,王阳明龙场悟道有其深刻的释经学意蕴:王阳明通过"以经印心"的方式确立了对所悟之道的正确信念,并以"以心解经"的方式创造性地诠释经典,从而把所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贯通儒家《五经》《四书》,其释经活动是"用力之久""默识心通"之后的结果,属于典型的"体知"解经。由于悟道之后的王阳明坚持"道一而已"的观点,使其释经学具有"圣经统一论"和"单一目的论"的取向。职是之故,虽然王阳明在诠释经典时对载道之"言"的多样性持比较包容的态度,但是并不会陷入诠释学中的历史主义和相对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场悟道
以
经
印
心
以
心
解
经
圣
经
统一论
单一目的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随时从道”到随吾心之“正”——试论《童溪易传》以心解《易》的基本理路
被引量:
4
5
作者
姜颖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8,共7页
本文认为,王宗传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开启了南宋以心解《易》的方向,他的这一解《易》思想体系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完成的:一方面,王宗传继承王弼的易学理路,发展了程氏易学随时从道的思想;另一方面,王宗传结合孟子的心性理论,将随时收归...
本文认为,王宗传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开启了南宋以心解《易》的方向,他的这一解《易》思想体系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完成的:一方面,王宗传继承王弼的易学理路,发展了程氏易学随时从道的思想;另一方面,王宗传结合孟子的心性理论,将随时收归向内,以正心为追求,人心既正,发用于外,无不随时。王宗传强调随正,由此推动了义理易学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童溪易传》中"随时从道"到随吾心之"正"的转化,揭示其以心解《易》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宗传
以
心
解
《易》
随时从道
君子(
心
)之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阳明“以心解佛”及其诠释学省察
6
作者
陆永胜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43-52,共10页
学术界对阳明心学与佛教的关系探究已久,综其观点大致有二:内在义理判教即摄佛说和外在态度判教即斥佛说。但立足于阳明的心学立场,其"以心解佛"为我们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儒佛关系的认知图式。王阳明对佛教本体的肯定式诠...
学术界对阳明心学与佛教的关系探究已久,综其观点大致有二:内在义理判教即摄佛说和外在态度判教即斥佛说。但立足于阳明的心学立场,其"以心解佛"为我们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儒佛关系的认知图式。王阳明对佛教本体的肯定式诠释、对佛教功夫的否定式诠释、对佛教境界的二次误读与真实佛教之间存在着实质性差异,这种差异的本质意义在于揭示出阳明心学与佛教的根源性差异。阳明之佛教图式的建构不仅有其佛教心学化的影响,也有社会、政治、道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阳明"以心解佛"既是一个哲学命题、诠释学命题,也是一个社会学、政治学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以
心
解
佛
诠释
佛教图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杨简的儒学观
7
作者
李承贵
赖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11-18,共8页
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对儒学根本精神的把握向来是见智见仁,杨简的儒学观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杨简儒学观之所以值得我们关注,主要在于他在解读儒学经典、体验儒学德性精神及建构儒家心性之学方法论等方面所具的独特创见,并且...
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对儒学根本精神的把握向来是见智见仁,杨简的儒学观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杨简儒学观之所以值得我们关注,主要在于他在解读儒学经典、体验儒学德性精神及建构儒家心性之学方法论等方面所具的独特创见,并且这种创见蕴含着对传统儒学研究的启迪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儒学观
以
“
心
”
解
经
以
“一”摄德
以
“意”别性善恶
本体与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简《慈湖春秋解》的宋学旨趣
1
作者
朱汉民
鲁晓聪
机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
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
出处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5,F000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19ZDA028)。
文摘
杨简的《慈湖春秋解》具有鲜明的心学印记,其内容、解经方式以及思想内涵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宋学旨趣。杨简认同并高扬《春秋》宋学中的尊王共识,力倡“王命至上”,并通过对“君位继承”和“征讨侵伐”事件的讨论来表达自己对帝王的尊崇以及对王权的维护。同时,杨简认为以尊王为代表的众“道”具足于《春秋》,故他视《春秋》为明“道”之书,并揭示其“是非不相掩”的特点。在挖掘《春秋》之“道”时,杨简采取“以心释《春秋》”的方式创通经义,不但对三传及历代研治《春秋》之人皆有评判取舍,而且他摆脱“理”的约束,径以“心”为评判是非之标准。《慈湖春秋解》作为宋学中心学一派鲜有的《春秋》经解著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学一派的《春秋》诠释取向和《春秋》宋学的时代特色,在宋代《春秋》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杨简
《慈湖春秋
解
》
宋学
以
心
解
经
Keywords
Yang Jian
Cihu’s interpretation of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Learning of Song Dynasty
interpreting classics from the heart-mind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笔解》的学术思想研究
2
作者
唐继添
机构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基金
广东省河源市社科项目"<论语笔解>研究"(项目编号:Hysk10-020)阶段性成果
文摘
《论语笔解》虽然是韩愈和李翱合著,但是其内容主要反映了韩愈的学术思想,韩愈著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儒家道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采取了"己意解经"的解经方式。这种解经方式为韩愈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却存在着较大的弊端。韩愈过多地修改经文,过度地神化孔子及其弟子等做法,导致其观点不能赢得后人的广泛认同,致使后世很少有人去认真研究《论语笔解》的学术思想。作为一家之言,《论语笔解》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它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儒学对日趋兴盛的佛学的最后一次正面对抗。虽然这次对抗失败了,却并没有导致儒学的衰败,相反,从此以后,儒学和佛学走上了一条相互融合发展的道路,从而开辟了宋明理学的新时代。
关键词
《论语笔
解
》
韩愈
学术思想
己意
解
经
以
心
解
经
Keywords
Lun Yu Bi Jie
Han Yu
academic thought
own purpose solution
solution by heart and soul
分类号
B24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金匮要略》的四条途径
3
作者
吕志杰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51-53,共3页
文摘
对《金匮要略》这部经典医籍,笔者认为应本着以下四条途径去精求探索,深入研究。 以经解经 中国医药学奠基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从《伤寒杂病论》序言可知,张仲景的学术渊源“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
关键词
金匮要略
研究
以
经
解
经
以
心
解
经
以
注
解
经
分类号
R222.3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释经学意蕴
4
作者
郭亮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7-155,共9页
基金
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9B015)。
文摘
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王阳明龙场悟道多有研究,但目前来看尚缺乏站在释经学的角度对这一著名的思想史事件给予整体性的关照。实际上,王阳明龙场悟道有其深刻的释经学意蕴:王阳明通过"以经印心"的方式确立了对所悟之道的正确信念,并以"以心解经"的方式创造性地诠释经典,从而把所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贯通儒家《五经》《四书》,其释经活动是"用力之久""默识心通"之后的结果,属于典型的"体知"解经。由于悟道之后的王阳明坚持"道一而已"的观点,使其释经学具有"圣经统一论"和"单一目的论"的取向。职是之故,虽然王阳明在诠释经典时对载道之"言"的多样性持比较包容的态度,但是并不会陷入诠释学中的历史主义和相对主义。
关键词
龙场悟道
以
经
印
心
以
心
解
经
圣
经
统一论
单一目的论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随时从道”到随吾心之“正”——试论《童溪易传》以心解《易》的基本理路
被引量:
4
5
作者
姜颖
机构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8,共7页
文摘
本文认为,王宗传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开启了南宋以心解《易》的方向,他的这一解《易》思想体系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完成的:一方面,王宗传继承王弼的易学理路,发展了程氏易学随时从道的思想;另一方面,王宗传结合孟子的心性理论,将随时收归向内,以正心为追求,人心既正,发用于外,无不随时。王宗传强调随正,由此推动了义理易学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童溪易传》中"随时从道"到随吾心之"正"的转化,揭示其以心解《易》的理路。
关键词
王宗传
以
心
解
《易》
随时从道
君子(
心
)之正
Keywords
WANG Zong-chuan
interpreting Yi by mind/heartology
act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ime
correction of super man (heart)
分类号
B24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阳明“以心解佛”及其诠释学省察
6
作者
陆永胜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43-5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代黔中王学外王化研究"(12CZX03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项目"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12XJC720001)
+1 种基金
贵州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王阳明的审美世界"(11GZQN30)
孔学堂2015年研究项目"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kxtyb201504)
文摘
学术界对阳明心学与佛教的关系探究已久,综其观点大致有二:内在义理判教即摄佛说和外在态度判教即斥佛说。但立足于阳明的心学立场,其"以心解佛"为我们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儒佛关系的认知图式。王阳明对佛教本体的肯定式诠释、对佛教功夫的否定式诠释、对佛教境界的二次误读与真实佛教之间存在着实质性差异,这种差异的本质意义在于揭示出阳明心学与佛教的根源性差异。阳明之佛教图式的建构不仅有其佛教心学化的影响,也有社会、政治、道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阳明"以心解佛"既是一个哲学命题、诠释学命题,也是一个社会学、政治学命题。
关键词
王阳明
以
心
解
佛
诠释
佛教图式
Keywords
Wang Yangming
'explaining Buddhism with conscience'
annotation
Buddhist schemata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杨简的儒学观
7
作者
李承贵
赖虹
机构
南昌大学哲学系
江西中医学院社科部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11-18,共8页
文摘
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对儒学根本精神的把握向来是见智见仁,杨简的儒学观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杨简儒学观之所以值得我们关注,主要在于他在解读儒学经典、体验儒学德性精神及建构儒家心性之学方法论等方面所具的独特创见,并且这种创见蕴含着对传统儒学研究的启迪性信息。
关键词
杨简
儒学观
以
“
心
”
解
经
以
“一”摄德
以
“意”别性善恶
本体与方法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杨简《慈湖春秋解》的宋学旨趣
朱汉民
鲁晓聪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语笔解》的学术思想研究
唐继添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研究《金匮要略》的四条途径
吕志杰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释经学意蕴
郭亮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随时从道”到随吾心之“正”——试论《童溪易传》以心解《易》的基本理路
姜颖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王阳明“以心解佛”及其诠释学省察
陆永胜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杨简的儒学观
李承贵
赖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