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临床应用发展历程与展望
1
作者 严福华 程敬亮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8-1353,共6页
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无创、多参数及定量成像的优势, 是目前疾病诊断和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自MRI设备问世近50年来, 成像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 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自1985年引进MR... 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无创、多参数及定量成像的优势, 是目前疾病诊断和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自MRI设备问世近50年来, 成像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 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自1985年引进MRI设备以来, 设备数量不断增加, 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 在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软件和硬件的发展和完善, 超高场(UHF)-MRI拥有更高的信噪比、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及更高的灵敏度等优势, 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简述了MRI的发展历程和临床应用, 总结了UHF-MRI的技术以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展示了5.0和7.0 T MR设备的最新进展。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与UHF融合的优势, 最后展望了UHF-MRI研究中亟需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在我国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 代谢成像 人工智能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分子影像新技术——氘代谢波谱及成像的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怡 楼飞洋 +2 位作者 方可 陈高 张孝通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6-365,共10页
目前常用的分子影像技术主要有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及成像(^(1)H MRSI)、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超极化^(13)C MRSI等.近4年来,氘代谢波谱(DMS)及成像(DMI)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影像技术获得了越来越... 目前常用的分子影像技术主要有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及成像(^(1)H MRSI)、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超极化^(13)C MRSI等.近4年来,氘代谢波谱(DMS)及成像(DMI)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影像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通过采集注射或口服氘代葡萄糖后的目标组织与正常组织间氘代谢产物的磁共振信号进行组织区分.相比于其他分子影像方法,该影像技术具有无辐射、稳定性好、扫描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DMS/DMI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意义,归纳总结了其临床应用价值,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和改进方向,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代谢成像 葡萄糖 肿瘤
下载PDF
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璐璐 李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期13-15,19,共4页
根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Ki-67可将乳腺癌分为四种分子亚型,各亚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差异较大,早期辨别乳腺癌分子分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可借助超声、钼靶、MRI以及代谢成像、层析成... 根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Ki-67可将乳腺癌分为四种分子亚型,各亚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差异较大,早期辨别乳腺癌分子分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可借助超声、钼靶、MRI以及代谢成像、层析成像等影像学方法无创诊断乳腺癌,并进一步研究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本文将对其二者的相关性进行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分型 代谢成像 热层析成像 超声
下载PDF
肝癌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残留病灶影像学诊断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鹏 喻钧伦 +1 位作者 吴少平 陆建平(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434-438,共5页
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是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疗法,具有微创、定位准、疗效确切等优点,但术后病灶残留往往难以避免。文章综述肝癌TACE术后残留病灶影像学诊断研究的现状,着重讨论血流灌注与功能代谢成像技术在肝癌TACE术后1个月... 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是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疗法,具有微创、定位准、疗效确切等优点,但术后病灶残留往往难以避免。文章综述肝癌TACE术后残留病灶影像学诊断研究的现状,着重讨论血流灌注与功能代谢成像技术在肝癌TACE术后1个月内检测残留病灶的优势与不足,为相关技术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以期解决其他微创治疗技术在肝癌TACE术后早期联合序贯应用时所面临的靶向引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功能成像 代谢成像
下载PDF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在心脏MRI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徐晶 赵世华 陆敏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1-294,共4页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MRI是一种新兴的基于饱和质子与周围水中质子化学交换的体内分子成像技术,将传统解剖成像扩展到组织酸碱度成像及体内多种生化代谢成像,具有无辐射、非侵入性等显著优势。目前CEST在心血管MRI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MRI是一种新兴的基于饱和质子与周围水中质子化学交换的体内分子成像技术,将传统解剖成像扩展到组织酸碱度成像及体内多种生化代谢成像,具有无辐射、非侵入性等显著优势。目前CEST在心血管MRI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本文主要对其原理及其在心脏MRI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能量代谢成像 纤维化成像
下载PDF
基于中药四性理论的“量化组方”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燕 郑丰杰 +3 位作者 高誉珊 赵朋娜 王町囡 李宇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7-21,共5页
基于《伤寒论》六经阴阳及中药"四性"理论的"量化组方"研究是作者研究团队的三个研究方向之一,围绕这一主题主要开展了基于生物代谢热成像(TMI)技术、微量量热法、数学建模技术的中药寒热属性的定量分级及经方"... 基于《伤寒论》六经阴阳及中药"四性"理论的"量化组方"研究是作者研究团队的三个研究方向之一,围绕这一主题主要开展了基于生物代谢热成像(TMI)技术、微量量热法、数学建模技术的中药寒热属性的定量分级及经方"量化组方"可视化分析研究,通过多种技术方法建立寒热药性的客观评价和量化方法,最终实现方剂寒热属性的量化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四性 红外热代谢成像(TMI) 微量量热技术 量化 可视化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瑞民 田嘉禾 +5 位作者 贾建军 陈英茂 刘雁翎 邵明哲 姚树林 何义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1-381,390,共2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老年人 脑葡萄糖代谢成像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进展——对脑胶质瘤评价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伟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383-2387,共5页
胶质瘤(gliomas)是一类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最常见的脑内肿瘤,占脑恶性肿瘤中80%[1]。依据肿瘤恶性程度WHO将其分为4级,2016年5月WHO又发布新的脑肿瘤分级标准,引入了胶质瘤相关特征分子作为重要的病理分型指标[2]。磁共... 胶质瘤(gliomas)是一类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最常见的脑内肿瘤,占脑恶性肿瘤中80%[1]。依据肿瘤恶性程度WHO将其分为4级,2016年5月WHO又发布新的脑肿瘤分级标准,引入了胶质瘤相关特征分子作为重要的病理分型指标[2]。磁共振成像技术不仅可以提供脑肿瘤的解剖结构以及病理特征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胶质瘤的某些分子表型特征[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肿瘤生物标志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MR成像 磁共振生理/代谢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氘代谢成像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家文 邹超 +5 位作者 叶琼 万倩 杜凤 刘新 郑海荣 李烨 《生命科学仪器》 2022年第1期4-16,共13页
分子代谢异常是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标志性特征。无创反映活体内细胞分子代谢特征对于了解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制定疾病治疗方案和监测疾病进展至关重要。目前,能用于人体临床的分子代谢成像主要... 分子代谢异常是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标志性特征。无创反映活体内细胞分子代谢特征对于了解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制定疾病治疗方案和监测疾病进展至关重要。目前,能用于人体临床的分子代谢成像主要依赖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或磁共振波谱技术(MRS)。磁共振氘(^(2)H)代谢成像(DMI)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分子代谢成像手段,机体摄入^(2)H标记的探针后,通过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测^(2)H标记探针以及它们的下游代谢产物,实现代谢流的定量检测。与PET技术相比,它不仅能够反映机体对探针的摄取,还能提供了更多代谢下游的细节,无电离辐射且易于实施。最近的研究显示磁共振^(2)H代谢成像技术在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上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篇综述回顾了^(2)H作为代谢示踪剂的历史与磁共振^(2)H代谢成像的特点,介绍了磁共振^(2)H代谢成像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代谢 磁共振 2H代谢成像
下载PDF
功能光学成像——从单分子到人眼
10
作者 张浩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20年第5期1-4,共4页
超分辨定位成像打破了衍射极限,使得光学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可以达到20-50 nm。传统的超分辨定位成像无法获取荧光分子的光谱信息,因此,研发了一种基于光栅的光谱光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技术(SPLM),能够同时获取单个分子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光谱... 超分辨定位成像打破了衍射极限,使得光学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可以达到20-50 nm。传统的超分辨定位成像无法获取荧光分子的光谱信息,因此,研发了一种基于光栅的光谱光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技术(SPLM),能够同时获取单个分子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光谱信息。SPLM可以用于多分子超分辨成像,并且能够分辨发射光谱高度重叠的荧光标记物。此外,针对常用的光学诊断技术OCT,研发了一种可见光OCT(Vis-OCT),弥补了传统OCT无法用于氧代谢成像的缺陷,并将该技术用于致盲性疾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成像 光谱光子定位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代谢成像 致盲性疾病
原文传递
代谢导向靶点在脑肿瘤活检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苏一飞 成睿 +1 位作者 王春红 吉宏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74-77,共4页
脑肿瘤是一组从病理类型、生物学行为、治疗方法到预后均具有异质性的疾病,其中以胶质瘤和转移瘤最为突出。在临床工作中,获取病理诊断至关重要,而活检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配合现有的导航设备,可以实现... 脑肿瘤是一组从病理类型、生物学行为、治疗方法到预后均具有异质性的疾病,其中以胶质瘤和转移瘤最为突出。在临床工作中,获取病理诊断至关重要,而活检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配合现有的导航设备,可以实现特定部位的精准活检,但由于人为因素、肿瘤异质性、标本量不足等影响,即使是超高精度的立体定向活检有时也不能获得满意的病理信息。目前关于肿瘤代谢的成像技术较多,已经有大量研究利用代谢相关影像技术选择活检靶点,现就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代谢导向靶点 活检 核医学 磁共振分子代谢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脑氧代谢成像原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顺 朱文珍 Yi Wang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63-1065,共3页
当脑缺血发生后,脑血流灌注量减低,脑氧摄取分数代偿性增加以维持脑氧代谢率的平衡;当脑血流量持续降低,氧摄取分数升至峰值不足以维持脑氧代谢的平衡时,脑氧代谢率将会逐渐减低,进而发生不可逆性脑梗死。因此,脑氧代谢率成像在缺血性... 当脑缺血发生后,脑血流灌注量减低,脑氧摄取分数代偿性增加以维持脑氧代谢率的平衡;当脑血流量持续降低,氧摄取分数升至峰值不足以维持脑氧代谢的平衡时,脑氧代谢率将会逐渐减低,进而发生不可逆性脑梗死。因此,脑氧代谢率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基于磁共振定量磁化率成像(QSM)的脑氧代谢成像技术基本原理及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初步应用,旨在提高对缺血性脑卒中氧代谢变化的认识,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氧代谢成像 氧摄取分数成像 定量磁化率成像 卒中
下载PDF
用于小口径5 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梯度线圈和^(1)H/^(13)C双共振射频线圈研制
13
作者 易鹏 曹丽 +7 位作者 黄臻 程鑫 王佳鑫 陈黎 陈方 鲍庆嘉 张志 刘朝阳 《波谱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5-256,共12页
基于自主研制的5 T磁共振成像系统和^(13)C代谢磁共振成像研究需求,设计了一种小口径磁共振成像梯度线圈和^(1)H/^(13)C双共振射频线圈系统.其中梯度线圈设计采用有限差分流函数方法,射频线圈设计为马鞍线圈结合表面线圈的双共振方案.... 基于自主研制的5 T磁共振成像系统和^(13)C代谢磁共振成像研究需求,设计了一种小口径磁共振成像梯度线圈和^(1)H/^(13)C双共振射频线圈系统.其中梯度线圈设计采用有限差分流函数方法,射频线圈设计为马鞍线圈结合表面线圈的双共振方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磁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成功研制出一套用于小口径5 T^(13)C磁共振成像的梯度与射频线圈,并利用自主研制的5 T磁共振成像系统平台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经过实验测试采集到^(13)C标记的尿素水模磁共振图像和小鼠头部^(1)H磁共振图像,为后续开展基于动态核极化的^(13)C磁共振代谢成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磁共振成像 ^(13)C代谢磁共振成像 梯度线圈 ^(1)H/^(13)C双共振线圈 马鞍线圈 表面线圈
下载PDF
代谢热成像(TMI)在普查女性乳腺疾病中的作用
14
作者 顾明晖 陈基敏 +2 位作者 孝利芳 李璐 柏青 《医药世界》 2006年第12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代谢热成像(TMI)对乳房热源的分析和评估;方法 对南京地区某公司360例女性职工进行TMI乳腺部位的检查及临床触诊;结果 乳腺增生61.11%、乳腺纤维瘤5.43%,乳腺脂肪瘤1.3%、乳腺导管瘤l3.6%、乳腺癌0.05%、乳腺... 目的:探讨代谢热成像(TMI)对乳房热源的分析和评估;方法 对南京地区某公司360例女性职工进行TMI乳腺部位的检查及临床触诊;结果 乳腺增生61.11%、乳腺纤维瘤5.43%,乳腺脂肪瘤1.3%、乳腺导管瘤l3.6%、乳腺癌0.05%、乳腺无异常19.5%;结论 TMI对乳腺的普查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成像(TMI) 乳房异常热源 分析评估
下载PDF
人体代谢热成像技术在成年女性乳腺健康检查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立柱 张宝珍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0年第2期164-166,共3页
为探讨人体代谢热成像技术(TMT)对成年女性乳腺健康检查的应用价值.对1215例女性健康体检者分别摄取乳腺热像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正常乳腺462例,乳腺增生610例,乳腺纤维瘤137例,乳腺癌6例.应用结果提示:TMT技术对乳腺疾病检查... 为探讨人体代谢热成像技术(TMT)对成年女性乳腺健康检查的应用价值.对1215例女性健康体检者分别摄取乳腺热像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正常乳腺462例,乳腺增生610例,乳腺纤维瘤137例,乳腺癌6例.应用结果提示:TMT技术对乳腺疾病检查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是乳腺疾病筛查的一项有潜力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代谢成像技术 乳腺疾病 乳腺肿瘤 健康检查 异常热源
下载PDF
功能最强的磁共振仪在美问世——将引领人体研究进入“新陈代谢成像”新时代
16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1期1662-1662,共1页
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日前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开机仪式,向世人展示了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用于人体研究的磁共振仪。这种磁共振仪不仅能够显示大脑的解剖结构,还能反映大脑的新陈代谢活动。
关键词 磁共振仪 新陈代谢成像 大脑 新陈代谢活动
下载PDF
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肝胆疾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晓峰 张国兴 +1 位作者 林虹伶 郑键美 《上海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175-175,共1页
目的:比较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肝胆常见疾病的阳性检出率。方法:对107例体检者通过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肝胆常见疾病进行双盲检测。结果: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常见肝胆疾病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人体代谢热成像在体检中有... 目的:比较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肝胆常见疾病的阳性检出率。方法:对107例体检者通过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肝胆常见疾病进行双盲检测。结果: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常见肝胆疾病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人体代谢热成像在体检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代谢成像与B超 肝胆疾病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