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王韩信考辨
1
作者 杜呈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7-50,共4页
韩王韩信徒封代王,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而在《汉书》及后来的一些史籍中,则误以为韩信只易封地而不易封号,致使叙事多有抵牾之处。本文通过考证,指出韩王易封后为代王,并非仍称韩王,并分析了导致这一错误的原因。
关键词 代王韩信 楚王韩信 代王刘喜
下载PDF
代王韩信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呈辉 《沧桑》 1995年第5期41-44,共4页
韩王信徙封代王,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然而在《汉书》及《资治通鉴》等史籍中,却认为韩王信只易封地而不易封号,认为韩王信徙都马邑(今朔州市)后仍为韩王。出现这种分歧的原因何在?韩王信徙封后究竟称代王还是仍为韩王?本文拟从《... 韩王信徙封代王,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然而在《汉书》及《资治通鉴》等史籍中,却认为韩王信只易封地而不易封号,认为韩王信徙都马邑(今朔州市)后仍为韩王。出现这种分歧的原因何在?韩王信徙封后究竟称代王还是仍为韩王?本文拟从《史记》和《汉书》中关于韩王信的不同记载中,辨析其中真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王韩信 匈奴 刘邦 《史记》 《汉书》 马邑 司马迁 楚王韩信 韩国 汉高祖
下载PDF
代王韩信考辩(二)
3
作者 杜呈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5期34-37,共4页
(续前)代王韩信徙都马邑,是山西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说明雁北一带特别是雁门郡的经济生产已相当发达,足以供养建制同于天子的诸候王国的政府官员及其属员。因为国都总是要选在交通便利,经济富庶的地区。至于代王韩信叛汉而降匈奴,在刘... (续前)代王韩信徙都马邑,是山西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说明雁北一带特别是雁门郡的经济生产已相当发达,足以供养建制同于天子的诸候王国的政府官员及其属员。因为国都总是要选在交通便利,经济富庶的地区。至于代王韩信叛汉而降匈奴,在刘邦发誓铲除异姓王的形势下,实属不得已而为之,本来无可厚非,就连刘邦的亲信燕王卢绾不久也叛逃匈奴,同姓王也照样因削藩而反叛。强大的汉军在白登山险遭灭顶之灾,最后不得不与匈奴“和亲”;韩在援兵一时难以到达的情况下,与冒顿和谈,即使不能说服其退兵,也可拖延时间,争取主动,为解围创造条件。刘邦写信责备,实非明智之举。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代王韩信)请都马邑近塞,而易与胡通,数使之求和,而阴自为降地,畜不逞以假手于冒顿,不待往降之日,而早知其志在胡矣。”⑨这样说法有失偏颇。实际上,代国北有云中、雁门、代三郡与匈奴接界,南有太原一郡,晋阳位置偏南,而马邑位置居中,便于向北防卫,韩信迁都的理由是正当的。而说:“冒顿之入阑句注,“自韩王信之叛降始”,“中国夷狄之福,自冒顿始”,⑩则更把韩信说成是夷狄之祸的根源,这显然与史实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王韩信 《汉书》 《史记》 匈奴 司马迁 楚王韩信 马邑 《读通鉴论》 王夫之 韩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