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梨果仙人掌斑点病菌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端
周立刚
+4 位作者
谈满良
柯林
唐静
汪冶
王敬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148-152,共5页
采用苦豆子地上部分、多枝柽柳地上部分和蓝桉果实提取物对梨果仙人掌斑点病菌进行了室内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苦豆子乙醇粗提物和氯仿部分对梨果仙人掌斑点病原细菌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测苦豆子中抗菌活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
采用苦豆子地上部分、多枝柽柳地上部分和蓝桉果实提取物对梨果仙人掌斑点病菌进行了室内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苦豆子乙醇粗提物和氯仿部分对梨果仙人掌斑点病原细菌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测苦豆子中抗菌活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多枝柽柳各提取物除石油醚部分外,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正丁醇部分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乙酸乙酯部分,水部分的抑制作用最弱。蓝桉果实各极性部分对梨果仙人掌斑点病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蓝桉果实乙酸乙酸部分中分离的6个纯化合物中,β-谷甾醇对仙人掌斑点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0.2 mg/mL,桦木酮酸、白桦脂酸和熊果酸的MIC均为0.6 mg/mL,其他两个化合物蓝桉醇和β-桉叶油醇未检测到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
斑点
病菌
苦豆子
蓝桉
多枝柽柳
抑制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梨果仙人掌斑点病菌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端
周立刚
谈满良
柯林
唐静
汪冶
王敬国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148-152,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BA521B04)
文摘
采用苦豆子地上部分、多枝柽柳地上部分和蓝桉果实提取物对梨果仙人掌斑点病菌进行了室内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苦豆子乙醇粗提物和氯仿部分对梨果仙人掌斑点病原细菌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测苦豆子中抗菌活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多枝柽柳各提取物除石油醚部分外,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正丁醇部分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乙酸乙酯部分,水部分的抑制作用最弱。蓝桉果实各极性部分对梨果仙人掌斑点病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蓝桉果实乙酸乙酸部分中分离的6个纯化合物中,β-谷甾醇对仙人掌斑点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0.2 mg/mL,桦木酮酸、白桦脂酸和熊果酸的MIC均为0.6 mg/mL,其他两个化合物蓝桉醇和β-桉叶油醇未检测到MIC。
关键词
仙人掌
斑点
病菌
苦豆子
蓝桉
多枝柽柳
抑制活性
Keywords
Cactus bacterial spot disease
Sophora alopecuroides
Eucalyptus globules
Tamarix ramosissima
inhibitory activity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梨果仙人掌斑点病菌的抑制活性
李端
周立刚
谈满良
柯林
唐静
汪冶
王敬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