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道德适应的衍化逻辑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建华 刘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道德适应是一种道德流动的过程,其逻辑起点是我们对新的道德环境的需要与价值认同,是他者世界与道德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道德适应的逻辑可能主要是从道德适应的形式之维与实质规定两方面加以展开,道德适应的形式主要细分为道德传播与道... 道德适应是一种道德流动的过程,其逻辑起点是我们对新的道德环境的需要与价值认同,是他者世界与道德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道德适应的逻辑可能主要是从道德适应的形式之维与实质规定两方面加以展开,道德适应的形式主要细分为道德传播与道德涵化;道德适应的逻辑衍化以融合和分离的状态显现,最终分化为道德认同、道德学习、道德实践、道德内化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适应 道德认同 道德学习 道德实践 道德内化 衍化逻辑 世界
下载PDF
康拉德“我们的一员”之奥秘
2
作者 祝远德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7-89,共3页
“我们的一员”(oneofus)是康拉德小说《吉姆爷》中的关键词语。其背后,是康拉德他者世界建构的努力。通过与“他们的一员”的对比,康拉德塑造了帕杜森,一个供吉姆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但吉姆身份认同的困惑,最终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
关键词 康拉德 “我们的一员” 《吉姆爷》 世界 身份认同的悲剧
下载PDF
政治认同的现代提升——基于民族国家建构的向度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与近、现代化发展相伴生的是民族国家的诞生,民族国家仍旧是现今世界所区分的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单元。在一定程度上说,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即是民族国家的认知、建构与变迁的历程。民族身份谋定、族属认知皈依、公共权力自觉是现代民族... 与近、现代化发展相伴生的是民族国家的诞生,民族国家仍旧是现今世界所区分的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单元。在一定程度上说,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即是民族国家的认知、建构与变迁的历程。民族身份谋定、族属认知皈依、公共权力自觉是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理论预设与事实澄明。从国家建构向度审视政治认同的现代提升,可得出国家建构的身份谋定、族属认知、权力自觉预设与政治认同的三维界面,即个体特性自我确证、他者世界承认归属、权力权威遵从信任呈现直接呼应与正向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构 政治认同 民族身份 族属认知 公共权力 个体特性 世界 权力权威
下载PDF
盲者与他者:两个相互映照的世界——从小说到电视剧:《推拿》的现实演绎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兰 王素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6-39,共4页
盲者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却充当了现实世界中灵魂的指引者和精神家园的领航员。小说《推拿》以自身独特的语言魅力和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描绘出盲者世界热烈沸腾的生活追求和理想探索;而电视剧《推拿》通过盲者和他者世界的相... 盲者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却充当了现实世界中灵魂的指引者和精神家园的领航员。小说《推拿》以自身独特的语言魅力和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描绘出盲者世界热烈沸腾的生活追求和理想探索;而电视剧《推拿》通过盲者和他者世界的相互映照,以强烈的戏剧冲突勾画出盲人群体内在的价值和尊严,完成一曲人性美的颂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世界 现实演绎
下载PDF
《仲夏夜之梦》的时空转换叙事解读
5
作者 李巧丽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3-86,共4页
《仲夏夜之梦》的时空转换叙事模式推动剧情发展,既映射社会现实,又创造了一个非理性的他者世界空间。雅典公爵忒休斯利用政治话语权,对空间进行置换和吸纳,为重构自己的权力网络打下基调;在雅典城外的森林里,仙王奥伯朗就是雅典公爵忒... 《仲夏夜之梦》的时空转换叙事模式推动剧情发展,既映射社会现实,又创造了一个非理性的他者世界空间。雅典公爵忒休斯利用政治话语权,对空间进行置换和吸纳,为重构自己的权力网络打下基调;在雅典城外的森林里,仙王奥伯朗就是雅典公爵忒休斯在魔幻世界的投射,他用魔法实现了恋人们自由追求爱情的理想,浪漫爱情成为一种道德力量,从而取代父权专制制度对爱情的控制;森林又是一个非理性的他者空间,主人公经受各种命运的折磨与考验,最终完好如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转换叙事模式 权力转换 世界
下载PDF
“他者”世界生存的尴尬——方方《出门寻死》的存在主义解读
6
作者 袁寒英 《跨世纪》 2008年第8期173-174,共2页
惯以冷峻笔调书写人生困境的方方,在她的中篇《出门寻死》中却以轻松戏谑的态度演绎着一出看似滑稽的寻死闹剧。但透过作品轻松、平淡以至诙谐的叙述,我们看到的是传统女性在他者世界里尴尬的生存困境以及作者对主人公的深切关注与痛... 惯以冷峻笔调书写人生困境的方方,在她的中篇《出门寻死》中却以轻松戏谑的态度演绎着一出看似滑稽的寻死闹剧。但透过作品轻松、平淡以至诙谐的叙述,我们看到的是传统女性在他者世界里尴尬的生存困境以及作者对主人公的深切关注与痛惜之情。作品借主人公出门寻死要传递的是对寻常个体生命存在状态和价值的探寻,其中蕴藏着作者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本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方 世界 生存困境 人生价值
下载PDF
《禁闭》之门:基于“他者”世界的“自我”定位
7
作者 刘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1-76,共6页
一直以来,文学界对于萨特的文学实践给予了特定的关照,并在文学与哲学的跨界阐释中相互捧场。然而,当文学批评背负着形而上的哲学使命跌跌撞撞地攀爬于萨特的"禁闭之门",也许并不是解读萨特文学文本的唯一方法或路径。文本符... 一直以来,文学界对于萨特的文学实践给予了特定的关照,并在文学与哲学的跨界阐释中相互捧场。然而,当文学批评背负着形而上的哲学使命跌跌撞撞地攀爬于萨特的"禁闭之门",也许并不是解读萨特文学文本的唯一方法或路径。文本符码就像一座迷宫,但它自身隐含着进出的玄机,细心的读者终会发现这座迷宫的法门:从幽闭空间到三个人的故事模式;从他人"目光"到"镜子"的隐喻;从"他者"世界到"他人即地狱"的图景,萨特以形象的方式为我们阐释了人与人相处时自我身份的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闭空间 “镜子”隐喻 世界
下载PDF
自我、他者与世界——重启“天人”之思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曙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44,共24页
在中国原发性思想中,“天人”关系问题既关乎人类基本的普遍的生存条件和境域,也关乎人生与人世的方向与可能,是最富有本源性、总体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以至于中国两千余年的传统学问,都可称为“天人之学”。近代以来,“我们”的“天下”... 在中国原发性思想中,“天人”关系问题既关乎人类基本的普遍的生存条件和境域,也关乎人生与人世的方向与可能,是最富有本源性、总体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以至于中国两千余年的传统学问,都可称为“天人之学”。近代以来,“我们”的“天下”与“他们”的“世界”相遇,导致天人关系论域发生革命性变革。以实践哲学的、也是现象学解释学的“自我、他者与世界”这一问题意识与思想形式重新诠释天人关系问题,将把这一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激活,使我们意识到人类的生命取向与时代潮流,就是趋向“自然、仁爱、自由与正义”,我们也将由此深度参与世界的开放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关系 自我 世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