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再分析DYSIS-China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75
1
作者 赵旺 叶平 +1 位作者 胡大一 赵水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血脂异常患者降脂治疗后血脂状况和特征。方法应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的标准对DYSIS-China数据库进行再分析。DYSIS-China数据库共纳入25317例接受至少1种降脂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的中国血脂异常患... 目的探讨中国血脂异常患者降脂治疗后血脂状况和特征。方法应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的标准对DYSIS-China数据库进行再分析。DYSIS-China数据库共纳入25317例接受至少1种降脂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的中国血脂异常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达标率,以及血脂水平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中国血脂异常患者中96.6%为高危和极高危,总体LDL-C达标率仅为37.3%。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的LDL-C达标率分别为26.9%、44.1%、78.5%和99.7%。东北地区LDL-C达标率和非-HDL-C达标率低于其他地区。就诊三级医院和心血管内科的患者的LDL-C和非-HDL-C达标率高于其他级别的医院和科室。LDL-C水平距离目标值的平均差距在极高危和高危患者中分别是39.7 mg/dl和33.9 mg/dl。87.7%的患者使用他汀单药治疗,最常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以中等强度的辛伐他汀20~40 mg/d或等价他汀为主。结论中国血脂异常患者经降脂治疗后LDL-C达标率仍然很低,尤其是高危和极高危患者的LDL-C与目标值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冠状动脉疾病 降脂治疗 DYSIS-China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蛋白尿及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43
2
作者 成威 周胜华 +1 位作者 张铭 李旭平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67-770,共4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及其与CRP和IL-6的关系.方法52例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26例)或对照组(26例),分别给与阿托伐他汀(10 mg)或安慰剂治疗3月,观察血压(SBP/DBP)...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及其与CRP和IL-6的关系.方法52例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26例)或对照组(26例),分别给与阿托伐他汀(10 mg)或安慰剂治疗3月,观察血压(SBP/DBP)、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脂(TG、TC、HDL-C、LDL-C)、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U-pro)和尿酸(UA)的变化.结果治疗3月后,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的U-pro(510.3±320.7 vs 748.3±411.6)mg/d、CRP(2.6±1.0 vs 3.7±1.4)mg/L和IL-6(133.6±37.7 vs 165.5±50.5)ng/L均显著降低(P<0.05~0.01),并较治疗前的基线值分别下降27%、25%和18%(P<0.01),且尿蛋白的减少量(△U-pro)与CRP和IL-6的变化值[△CRP(P<0.001)和△IL-6(P<0.001)]及基线的HDL-C值(P=0.029)呈线性相关;而两组间的Cr、Ccr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减轻高血压肾病的蛋白尿,该作用可能通过降脂以外的降低炎症因子CRP、IL-6的抗炎作用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尿 高血压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共识 被引量:47
3
作者 丁美萍 王拥军 +29 位作者 王春雪 帅杰 毕齐 刘鸣 刘丽萍 刘春风 刘新峰 许予明 李焰生 肖波 吴士文 何俐 汪昕 张旭 张苏明 陈康宁 罗本燕 赵钢 赵性泉 贺茂林 徐安定 高山 高连波 崔丽英 彭斌 董强 程焱 曾进胜 褚晓凡 樊东升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7期565-575,共11页
卒中已成为中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尽管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但缺血性卒中的病死率、复发率和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危险因素的全面管理对减少复发和残疾至关重要。血脂异常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 卒中已成为中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尽管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但缺血性卒中的病死率、复发率和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危险因素的全面管理对减少复发和残疾至关重要。血脂异常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可控危险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指导神经科医师的临床实践,本刊组织我国部分神经科专家,在参考旧版《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基础上[1],全面复习他汀相关最新文献,结合中国国情和临床现状,制定更新版《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共识》,并附以研究证据等级及推荐强度(表1[2]),以期指导神经科医师合理地使用他汀类药物,科学地防治缺血性卒中/T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卒中 缺血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信号挖掘与评价——基于美国Open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的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蒙龙 唐学文 +3 位作者 季欢欢 宋林 牛晓东 贾运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目的:挖掘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安全警戒信号,从不良反应(ADR)信号角度比较6种药物在安全性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的FDA公共数... 目的:挖掘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安全警戒信号,从不良反应(ADR)信号角度比较6种药物在安全性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的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数据库中他汀药物的肌肉、肝胆、肾脏以及神经4个系统的重点ADR报告进行风险信号挖掘。结果:在此期间OpenFDA数据库的ADR报告数为7 108 870例,他汀类药物的ADR报告数为295 810例。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的肌肉系统风险信号强度相对其他药物更高,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的肌肉系统风险信号强度相对较低。氟伐他汀发生肝胆、肾脏系统ADR的系统风险信号强度相对其他药物更高,洛伐他汀的肝胆、肾脏系统风险信号强度相对较低。氟伐他汀的神经系统风险信号相对其他药物更低。结论:本文分析比较了他汀类药物的ADR信号风险。对Open FDA进行数据挖掘可以了解他汀类药物的ADR情况,为该类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 数据挖掘 药物警戒
原文传递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中断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预后和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黄立宏 冯小芳 +2 位作者 黄流清 尹又 李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1-633,共3页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中断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脑梗死预后及复发的影响。方法观察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上海长征医院及长征医院闸北分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56例初发脑梗死患者从脑梗死后1个月到脑梗死后1...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中断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脑梗死预后及复发的影响。方法观察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上海长征医院及长征医院闸北分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56例初发脑梗死患者从脑梗死后1个月到脑梗死后1年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根据患者在长期的二级预防过程中是否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对照组(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组,n=66)和中断组(中断他汀类药物组,n=90),并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后1年的预后、复发情况。用Barthel生活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定病残程度。结果 156例脑梗死患者中,中断组共有90例(57.7%),因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停药12例(13.3%),非不良反应停药78例(86.7%),脑梗死急性期BI评分及mRS评分分别为(78±29.37)分及(2.40±1.12)分,脑梗死后1年BI评分及mRS评分别为(85±30.34)分、(2.10±1.05)分,脑梗死复发18例(20.0%);对照组66例,脑梗死急性期BI评分及mRS评分分别为(76±30.53)分及(2.45±0.67)分,脑梗死后1年BI评分及mRS评分分别为(90±27.46)分、(1.69±1.28)分,脑梗死复发7例(10.6%);两组脑梗死急性期BI评分、m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断组脑梗死后1年B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应用不足;中断他汀类药物患者预后更差、复发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二级预防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6
作者 王鹏 严妍 +1 位作者 于文君 李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035-2039,共5页
目的:综合分析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概率、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相关机制,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他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机制"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知网、万... 目的:综合分析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概率、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相关机制,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他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机制"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知网、万方2010-2015年6年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性总结。结果:他汀类药物整体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仍有进一步控制的余地。结论:除了根据患者体质状态、基础性疾病和常用药物,合理调整用药种类和剂量之外,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用药方案有望为减少其不良反应提供有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机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邓智勇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5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0年5月-2012年4月在永兴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抗血栓。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他汀...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0年5月-2012年4月在永兴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抗血栓。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连续用药6个月后,观察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NIHS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升高,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减小,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较好,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可以更好的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生活质量,并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和厚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脑血栓 动脉斑块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8
作者 陈锐 王昊天 张抒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线用药,它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肝、肾、骨骼肌的损害以及近年来关注的增加癌症和糖尿病发生率。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阐述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有基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使用他汀治疗的风险获益比。基于...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线用药,它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肝、肾、骨骼肌的损害以及近年来关注的增加癌症和糖尿病发生率。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阐述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有基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使用他汀治疗的风险获益比。基于目前的研究,他汀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很低的,没有证据表明基础疾病患者使用他汀治疗会产生额外的高风险,但临床用药仍需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肾脏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9
作者 常广磊 张冬颖 刘剑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3期518-521,共4页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已被充分证实,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逆转心室重构和改善心脏功能等。但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尚无肯定结论。现就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进展尚存在的问...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已被充分证实,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逆转心室重构和改善心脏功能等。但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尚无肯定结论。现就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进展尚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效果 被引量:25
10
作者 袁秀 黄铮 +1 位作者 洪承路 范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08-1711,共4页
目的比较单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依折麦布-他汀联合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诊断ACS并行PCI的患者126例,根据术后降脂策略分为3组:A组: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组(47例),B组:... 目的比较单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依折麦布-他汀联合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诊断ACS并行PCI的患者126例,根据术后降脂策略分为3组:A组: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组(47例),B组:依折麦布联合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组(38例),C组:强化他汀治疗组(41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在PCI后1个月和6个月血脂、肝酶、肌酐、肌酸激酶(CK)等水平以及血脂达标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患者复查造影的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PCI术后1个月,3组血脂均有显著下降(P<0.05),3组胆固醇(TC)降低百分比分别为18.95%、35.61%、19.8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百分比分别为24.89%、39.56%、23.99%,B组TC和LDL-C的降低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术后1个月B组LDL-C达标比例(65.8%)较A组(34.0%)及C组(31.7%)高(P<0.05)。PCI术后6个月B组LDL-c达标率(91.3%)仍较A组(79.4%)及C组(84.2%)显著偏高,但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术后12个月,B组MACE事件发生率均较A组及C组低(P<0.05),而C组副作用发生率较B组及A组明显升高(P<0.05);复查造影显示B组新生血管狭窄发生率较A组以及C组低(均P<0.05),3组间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折麦布-他汀类药物联合降低TC和LDL-C程度较单用他汀(包括中强度他汀治疗以及强化他汀治疗)显著,且PCI术后1个月LDL-C达标率较单用他汀治疗高;术后12个月,联合治疗组MACE事件发生率较单用他汀组低,而副作用较少。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可能是ACS患者PCI术后二级预防CHD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折麦布 急性冠脉综合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措施执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25
11
作者 石铸 丘东海 +4 位作者 郑伟成 苗海锋 陈仰昆 钟秀玲 肖卫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82-485,共4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措施依从性,总结二级预防失败患者药物治疗不当的原因和教训。方法登记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因再发脑梗死入院患者,按改良TOAST分型进行基线资料以及二级预防执行情况分析,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 目的分析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措施依从性,总结二级预防失败患者药物治疗不当的原因和教训。方法登记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因再发脑梗死入院患者,按改良TOAST分型进行基线资料以及二级预防执行情况分析,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血压控制、他汀药物使用情况、糖尿病、吸烟等5个方面调查二级预防措施长期执行情况。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38例,其中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106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最主要的病因类型(78.3%),其两次卒中事件时间间隔小于小血管病变(P<0.05)。二级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分析显示69.4%患者未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54.5%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87.7%高脂血症患者未达到血脂控制目标,76.5%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达标,86.7%吸烟患者未戒除吸烟。结论二级预防各项措施与指南之间均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在基层医务人员和患者中强化二级预防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抗栓 高血压
下载PDF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4
12
作者 孙军平 徐向阳 吕刚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3期2634-2638,共5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现代社会常见病,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治疗DOP主要以治疗糖尿病原发病和治疗骨质疏松为主,在以控制血糖为前提下,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改善骨矿化。他汀类药物对骨质疏松症亦有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能有...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现代社会常见病,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治疗DOP主要以治疗糖尿病原发病和治疗骨质疏松为主,在以控制血糖为前提下,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改善骨矿化。他汀类药物对骨质疏松症亦有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能有效改善骨密度,增加骨量。有效的血糖控制与抗骨质疏松药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DOP不适症状,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风险。但目前对DOP的研究仍较为单一,期待在基因分子水平层面针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能有更多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胰岛素 双膦酸盐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廖开历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7期15-16,共2页
他汀药物是一类强有效的调脂药物,尤其是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众多非降脂的药理效果,这使得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更加受到关注。本文... 他汀药物是一类强有效的调脂药物,尤其是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众多非降脂的药理效果,这使得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更加受到关注。本文将对近年有关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多效性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制 心血管疾病 进展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彩歌 王永霞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8期734-736,共3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心肌组织在较长时间缺血后恢复血液灌流,反而出现比再灌注前更明显、更严重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包括收缩功能降低,冠脉流量下降及血管反应性改变。自从1977年Hearse首次提出缺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心肌组织在较长时间缺血后恢复血液灌流,反而出现比再灌注前更明显、更严重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包括收缩功能降低,冠脉流量下降及血管反应性改变。自从1977年Hearse首次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医药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PCI治疗后中断他汀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金艳 张庆华 +4 位作者 亢瑞娜 刘晓坤 于佳新 张琦 刘长青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938-294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中断他汀治疗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且行PCI治疗的患者。随访观察患者用药及临床事件发生的情况。根据随访他汀用药的情况分为持续用药组(n=...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中断他汀治疗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且行PCI治疗的患者。随访观察患者用药及临床事件发生的情况。根据随访他汀用药的情况分为持续用药组(n=58)及停药组(n=51)。比较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他汀持续用药及停药对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持续用药组主要不良事件(MACE)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停药组(P<0.05)。调整危险因素发现,他汀持续用药是MACE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保护因素(P<0.05);停药是MACE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且行PCI治疗的患者,中断他汀用药显著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他汀持续用药是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中断用药是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莹 吴昱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57例PCI的冠心病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d治疗,进行9个月的临床随访。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57例PCI的冠心病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d治疗,进行9个月的临床随访。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9个月后,与基线水平相比,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O)等血脂指标显著改善;患者血浆MCP-1、IL-6、sICAM-1水平显著降低。此外,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也被他汀治疗明显抑制。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仅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紊乱,还可以抑制慢性炎症反应以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他汀治疗可能通过不依赖于脂代谢的抗炎症机制对血管内皮发挥潜在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庞宇 谭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8期818-822,共5页
急性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在我国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非常高。他汀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该文就其作用机制研究进... 急性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在我国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非常高。他汀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该文就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生命网"——他汀降胆固醇的新模式和服务系统 被引量:20
18
作者 胡大一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第6期468-469,共2页
'生命网'项目在中国开展至今已有六个年头.在这六年中,从无到有;从医疗专业人员对她的怀疑到如今的不断接受;从病人的猜疑到如今踊跃的参加;从原始的用复印表格记录患者信息,到现在用先进的'生命网患者管理软件'记录并... '生命网'项目在中国开展至今已有六个年头.在这六年中,从无到有;从医疗专业人员对她的怀疑到如今的不断接受;从病人的猜疑到如今踊跃的参加;从原始的用复印表格记录患者信息,到现在用先进的'生命网患者管理软件'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血脂血压治疗率达标率不断的提升,无不印证着一句话: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网 患者 从医 脂血 血脂 病人 中国 管理软件 服务系统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及非心血管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马利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4期8-9,共2页
他汀类药物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用药,降低体内胆固醇,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的用药基石。但由于该药作为长期口服用药,并且除具有降脂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其他的相关作用,使得他汀类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也引起广泛研究。本文针对... 他汀类药物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用药,降低体内胆固醇,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的用药基石。但由于该药作为长期口服用药,并且除具有降脂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其他的相关作用,使得他汀类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也引起广泛研究。本文针对近些年他汀类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以及非心血管应用的进展进行阐述与讨论,旨在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他汀与冠心病预防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邹阳春 胡大一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6期2-4,共3页
关键词 冠心病 预防 诊断 治疗 降脂作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