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EB——长时记忆的介导因子 被引量:2
1
作者 左巍 沈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综述了CREB的研究进展和该领域中需深入研究和注意的问题.CREB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参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它具有激活型和抑制型两种形式,籍此可以更加精细地调节记忆的转化,这在不同种属动物中已经得到证实。
关键词 CREB 长时记忆 蛋白合成 记忆 介导因子
下载PDF
糖尿病内皮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志芳 李全民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4期160-161,164,共3页
1糖尿病内皮功能障碍的介导因子 1.1减少NO的释放NO是维持血管内皮功能最重要的独立因素,它是游离气体分子,由NO合成酶(NOS)以L-精氨酸为底物合成。在内皮细胞中,NO和O2-反应生成ONOO-使NO迅速灭活。因此NO的生物学活性取决于NOS产... 1糖尿病内皮功能障碍的介导因子 1.1减少NO的释放NO是维持血管内皮功能最重要的独立因素,它是游离气体分子,由NO合成酶(NOS)以L-精氨酸为底物合成。在内皮细胞中,NO和O2-反应生成ONOO-使NO迅速灭活。因此NO的生物学活性取决于NOS产生NO的速率和机体产生O2-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功能障碍 糖尿病 分子机制 NO合成酶 血管内皮功能 L-精氨酸 生物学活性 介导因子
下载PDF
Effect of bax,bcl-2 and bcl-xL on regulating apoptosis in tissues of normal liver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35
3
作者 Xiao-Zhong Guo Xiao-Dong Shao Min-Pei Liu Jian-Hua Xu Li-Nan Ren Jia-Jun Zhao Hong-Yu Li Di Wang,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Shenyang 110016,Liaoning Province,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059-1062,共4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bax, bcl-2 and bcl-xL mRNA in the tissues of normal liver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bax, bcl-2 and bcl-xL mRNA and...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bax, bcl-2 and bcl-xL mRNA in the tissues of normal liver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bax, bcl-2 and bcl-xL mRNA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of HCC patients.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bax, bcl-2 and bcl-xL mRNA of normal liver and HCC was measured by Northern blot.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made by t test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 A very low mRNA level was indicated at bax,bcl-2 and bcl-xL in the HCC tissues in contrast to the tissues of normal liver by Northern blot analysis. The analyses of mRNA level revealed that HCC tissues exhibited a mean 7.6-fold decrease in bax, 4.2-fold in bcl-2 and 3.5-fold in bcl-xL in comparison with normal control tissues, respective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bax and bcl-xL (r=0.7061,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mRNA expression of these three genes and age, gender, tumor differentiation and tumor stage of HCC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fact that apoptosis rarely occurs in normal livers but increases in HCC, indicating that bcl-2 and bcl-xL may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the apoptosis of normal liver and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 BCL-2 BCL-XL 凋亡介导因子 正常肝组织 肝细胞癌组织 细胞凋亡 调节作用
下载PDF
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Bim与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肖品品 耿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在匹罗卡品致痫的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大鼠模型中,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导因子(Bim)与Caspase-3在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应用匹罗卡品产生SE 60 min后终止发作,24 ... 目的:探讨在匹罗卡品致痫的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大鼠模型中,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导因子(Bim)与Caspase-3在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应用匹罗卡品产生SE 60 min后终止发作,24 h后取材,行HE染色及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测定海马组织中Bim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Bim与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E后24 h,海马组织HE染色见神经元数量减少,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Western Blot中Bim出现相对分子量26kD的条带,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大量Caspase-3阳性神经元。结论:大鼠SE后24 h,Bim与Caspase-3在海马组织神经元表达增加,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901,P=0.001),海马神经元出现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导因子(Bim) CASPASE-3 细胞凋亡
下载PDF
BTLA介导的负调共刺激信号对小鼠心脏移植受体Treg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嘉瑜 肖亚 +5 位作者 范明齐 黄赤兵 张艮甫 王平贤 贾维胜 方针强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142-2143,2145,共3页
目的探讨人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HVEM)基因突变体腺病毒载体对小鼠心脏移植受体Treg(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HVEM基因突变体腺病毒载体转染心脏移植物,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后观察其对受体小鼠Treg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并检测该腺病毒对... 目的探讨人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HVEM)基因突变体腺病毒载体对小鼠心脏移植受体Treg(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HVEM基因突变体腺病毒载体转染心脏移植物,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后观察其对受体小鼠Treg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并检测该腺病毒对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IL6和TGF-β的影响。结果HVEM突变体腺病毒载体转染心脏移植物后对移植受体Treg数量有增加,功能有增强的作用,移植物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该腺病毒处理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后,培养上清液中IL-6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结论HVEM突变体腺病毒载体在延长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同时提高受体Treg的数量,并显著上调了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提示HVEM-BTLA通路通过干预受体Treg功能是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 B 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 调节性T细胞 心脏移植
下载PDF
细胞信号共抑制分子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通路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余东山 艾茂兴 +1 位作者 宋志英 孙水林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26-430,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病死率高,目前发病机制不明确,大量肝细胞坏死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除肝移植外,尚无特效治疗。细胞信号共抑制分子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HVEM)-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参与多种免疫细...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病死率高,目前发病机制不明确,大量肝细胞坏死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除肝移植外,尚无特效治疗。细胞信号共抑制分子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HVEM)-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参与多种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过程并通过调控Janus激酶3-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通路影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可能在HBV-ACLF的发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综述阐述了HVEM-BTLA通路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以及其在HBV-ACLF免疫触发和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与机制,并讨论了HVEM-BTLA通路作为HBV-ACLF潜在治疗靶点、短期或长期临床预后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 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免疫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功能衰竭治疗中的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策略
7
作者 王浩宇 曾智 《四川医学》 CAS 2003年第11期1201-1202,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慢性心功能衰竭 炎症介导因子
下载PDF
A novel mediator of the amyloid-βneurotoxicity in Alzheimerls disease:Ubiquitin conjugating enzyme E2-25K/Hip-2 as upstream of caspase-12
8
作者 YUHYUNSONG JOOYONGLEE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8-288,共1页
Accumulation of amyloid-β(Aβ) and its neurotoxicity are regarded as a major factor promoting neu-ronal 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D). Upon investigation of Aβtoxicity using DNA microarray, we isolate... Accumulation of amyloid-β(Aβ) and its neurotoxicity are regarded as a major factor promoting neu-ronal 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D). Upon investigation of Aβtoxicity using DNA microarray, we isolated ubiquitin conjugating enzyme E2-25K/Hip-2 as a mediator of Aβ toxicity. Here we show that expression of E2-25K/Hip-2 was strongly up-regulated in the cultured cortical neurons exposed to Aβ1-42 in vitro and in vulnerable neurons surrounding senile plaques of the brain derived from AD patients and Tg2576 Alzheimer's mice. Aβ1-42-induced neurotoxicity, accumulation of ubiquitin conjugates, and decrease of the proteasome activity were mediated by ubiquitin ligase activity of E2-25K/Hip-2. Aβ-in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β 神经毒性 早老性痴呆 介导因子 遍在蛋白结合酶 E2-25K/Hip-2 CASPASE-12
下载PDF
抗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需寻找新的对策
9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480-480,共1页
血管损伤后,血小板是该部位止血过程的核心介导因子,同时也引发病理性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内皮细胞损伤后,激活的血小板会刺激血栓形成并导致血栓性疾病。血小板也可与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相互作用,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 血管损伤后,血小板是该部位止血过程的核心介导因子,同时也引发病理性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内皮细胞损伤后,激活的血小板会刺激血栓形成并导致血栓性疾病。血小板也可与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相互作用,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后者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有多种途径可以激活血小板,目前口服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和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P2Y12的作用靶点分别是血栓烷A2和ADP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病理性血栓形成 介导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内皮细胞损伤 细胞相互作用 血栓性疾病 血栓烷A2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介导转化生长因子促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海燕 李幼姬 +5 位作者 叶任高 李晓燕 杜勇 孔庆瑜 梁鸣 余学清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0-364,共5页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体外能否够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以及这一作用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关系。方法 将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株细胞分组处理,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测CTGF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体外能否够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以及这一作用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关系。方法 将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株细胞分组处理,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测CTGF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Western印迹和流式细胞仪观察α-SMA的表达。结果 正常体外培养的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少量的CTGF,加入TGF-β1 10 ng/ml刺激48h后,CTGF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都显著升高,α-SMA蛋白表达和荧光强度也明显增加;同时加入TGF-β1中和抗体后,CTGF和α-SMA的表达都显著降低。经过反义寡核苷酸处理48h,几乎检测不到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且CTGF反义寡核苷酸可以基本消除TGF-β1引起的细胞α-SMA表达增强,而相同时间和剂量的CTGF正义寡核苷酸不能引起相应的改变。结论 CTGF和TGF-β1都可以促使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表达增强,并且CTGF作为TGF-β1的下游效应介质而起作用,提示CTGF参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介导转化生长因子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原文传递
COPD大鼠T细胞介导转录因子对Th1/Th2细胞调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成阳 刘向国 +3 位作者 王传博 季乔雪 方莉 李泽庚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1-945,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T细胞介导的转录调节因子(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孤独核受体(RORgammat)的表达。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每组15只。COPD模型大鼠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T细胞介导的转录调节因子(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孤独核受体(RORgammat)的表达。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每组15只。COPD模型大鼠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滴入法建立COPD模型,模型复制成功第28d,采用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IL-17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bet、GATA-3、RORgammat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模型组大鼠肺功能参数、血清IL-4水平降低,血清INF-γ、IL-17、Th1/Th2,肺组织T-bet、T-bet/GATA-3、RORgammat蛋白表达升高(P<0.05)。肺功能参数0.3s用力呼气容积(FEV0.3)与血清INF-γ水平,肺组织T-bet/GATA-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用力肺活量(FVC)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FEV0.3/FVC与血清Th1/Th2、肺组织T-bet、T-bet/GATA-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最大呼气流量(PEF)与血清IL-17水平,肺组织T-bet,RORgammat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均<0.05);血清Th1/Th2与肺组织T-bet/GATA-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IL-17与RORgammat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COPD的发生与T-bet/GATA-3、RORgammat对Th1/Th2、Th17细胞调控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T细胞介导转录调节因子 GATA-结合蛋白3 孤独核受体 辅助T细胞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促细胞因子分泌的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瑞 马爱群 +2 位作者 白玲 郝春媛 刘进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05-407,共3页
为研究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分泌的影响以及粘附分子在其中的作用 ,采用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的方法 ,在混合培养条件下预加入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血管... 为研究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分泌的影响以及粘附分子在其中的作用 ,采用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的方法 ,在混合培养条件下预加入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和内皮选择素的单克隆抗体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含量。结果发现 ,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单独培养条件下观测不到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分泌 ,两种细胞混合培养时 ,3种细胞因子的分泌显著升高 (P <0 .0 5 ) ,细胞间的接触粘附起着重要介导作用 ,内皮选择素在促使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分泌的环节中占据主导地位 ,细胞间粘附分子 1在促使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分泌的机制中占据主导地位。表明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能够激活某些基因的信号转导途径 ,使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分泌增加 ,粘附分子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粘附分子介导细胞因子分泌的过程 细胞混合培养 动脉粥样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益脾养肝法联合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巨噬细胞介导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莹莹 张国尊 +4 位作者 梁育飞 李春英 张秀刚 郑国启 陈霞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 观察益脾养肝法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巨噬细胞介导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治疗组采用益脾养肝法+TACE治疗。比较两... 目的 观察益脾养肝法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巨噬细胞介导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治疗组采用益脾养肝法+TACE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缓解率,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标志物水平[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巨噬细胞介导细胞因子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白细胞介素(IL-13、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bil、ALT、AST水平均降低,治疗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FP、CEA水平均降低,治疗组AFP、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EGF、FGF、IL-13、IL-4、IL-10、TGF-水平均降低,治疗组VEGF、FGF、IL-13、IL-4、IL-10、TGF-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脾养肝法+TACE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改善肝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下调巨噬细胞介导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功能 巨噬细胞介导细胞因子 益脾养肝法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文传递
HMMR促进原发性肝癌细胞增殖且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晨阳 李强 程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61-866,共6页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介导运动因子受体(HMMR)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阐明HMMR的高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GEO数据库中原发性肝癌患者(GSE121248)的临床信息及基因表达信息,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差异基因...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介导运动因子受体(HMMR)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阐明HMMR的高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GEO数据库中原发性肝癌患者(GSE121248)的临床信息及基因表达信息,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差异基因,设计针对HMMR基因的小干扰RNA载体,通过沉默HMMR基因表达验证其在肝癌细胞增殖中的影响;分析临床信息,阐明其高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临床大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MMR基因在肝癌中明显高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HMMR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肝脏组织,免疫组化打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3,P=0.0121);利用小干扰RNA敲低HMMR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验证小干扰RNA的敲低效率(沉默序列1:t=13.2,P=0.0002;沉默序列2:t=8.668,P=0.0010);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表明,低表达HMMR的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能力明显减低(沉默序列1:t=22.3,P=0.0043;沉默序列2:t=16.63,P=8×10-5);在KM-plotter数据库中分析HMMR基因表达高低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发现高表达HMMR基因的肝癌患者[总体生存率(OS):n=128、无复发生存率(RFS):n=110]OS及RFS明显差于低表达HMMR基因的肝癌患者(OS:n=236、RFS:n=206),[OS:风险比(HR)=2.29(1.62~3.24),P=1.3×10-6、RFS:HR=1.99(1.42~2.78),P=3.5×10-5],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表达HMMR的不同分期的肝癌患者的预后不尽相同,提示HMMR可以作为早期肝癌患者的预后标志物。结论HMMR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明显高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可以作为早期肝癌患者预后检测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透明质酸介导运动因子受体 细胞增殖 预后
下载PDF
Smad3基因剔除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玲 孙昭 +5 位作者 沈爱玲 马丽 姜学英 马冠杰 杨晓 赵春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研究Smad3基因剔除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实验小鼠分为 5组 ,每组有Smad3基因剔除小鼠(Smad3 - - )和其同窝孪生的野生型小鼠 (Smad3 + + )各 1只。小鼠的造血功能用 14天形成的脾结节 (CFU S1 4 )、多系祖细胞 (CFU GEMM)、粒 单... 研究Smad3基因剔除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实验小鼠分为 5组 ,每组有Smad3基因剔除小鼠(Smad3 - - )和其同窝孪生的野生型小鼠 (Smad3 + + )各 1只。小鼠的造血功能用 14天形成的脾结节 (CFU S1 4 )、多系祖细胞 (CFU GEMM)、粒 单系祖细胞 (CFU GM)、红系祖细胞 (BFU E)测定及外周血象、骨髓象等实验血液学指标来确定。每组小鼠取尾血作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涂片作白细胞分类计数。将一侧股骨的骨髓冲出 ,制成单细胞悬液 ,计数其中有核细胞数 ,测定CFU GM、BFU E、CFU GEMM值。将每只小鼠的 4× 10 4个骨髓有核细胞 ,经尾静脉注入 3只 8~ 10周经致死量射线照射的同系雌性小鼠体内 ,测定 14天的CFU S。取一部分胸骨、肝脏、脾脏固定做病理切片 ,其余胸骨冲出骨髓 ,涂片作分类计数。结果Smad3 - - 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Smad3 + + 小鼠 ,红细胞数无显著差异。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结果也表明粒细胞显著增高。骨髓有核细胞数无显著差异 ,CFU GM显著增高 ,BFU E无显著差异 ,CFU GEMM明显减少 ,CFU S显著减少。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以粒系为主 ,肝脾无显著差别。骨髓涂片分类表明粒系增多 ,粒系 :红系比例增高。因此得出结论Smad3基因剔除使小鼠造血干祖细胞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3 基因剔除 小鼠 造血功能 介导转化生长因子 信号转导
下载PDF
类泛素蛋白FAT10通过Nrf2/HO-1通路对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修复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天德 曹玉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8期1329-1333,共5页
目的探讨类泛素蛋白人类白细胞抗原F介导转录因子10(FAT10)在心肌细胞缺氧修复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H9C2大鼠心肌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4 h组、复氧2 h组及复氧4 h组。采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 目的探讨类泛素蛋白人类白细胞抗原F介导转录因子10(FAT10)在心肌细胞缺氧修复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H9C2大鼠心肌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4 h组、复氧2 h组及复氧4 h组。采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采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将阴性对照RNA序列(si-CON)和FAT10沉默序列转入心肌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4 h+si-CON组、缺氧4 h+siRNA组、复氧4 h+si-CON组、复氧4 h+siRNA组。Western-blot检测细胞FAT10、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复氧时间延长,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心肌细胞损伤加重,细胞凋亡率升高,在复氧4 h后最低。复氧4 h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而LDH水平及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T10蛋白表达水平:复氧4 h+siRNA组<缺氧4 h+siRNA组<缺氧4 h+si-CO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siRNA后,心肌细胞FAT10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凋亡率增高,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FAT10可能通过Nrf2/HO-1通路抗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对缺氧修复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F介导转录因子10 心肌 缺氧复氧损伤 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化酶1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F介导转录因子10在甲状腺癌细胞TPC-1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岩松 赵庆楠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8-1311,共4页
目的 观察人类白细胞抗原F介导转录因子10(FAT10)的碳末端双甘酸缺失突变体对甲状腺癌TP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甲状腺原位癌组织标本和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各10例,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FAT10蛋白的表达.采用定点突变技... 目的 观察人类白细胞抗原F介导转录因子10(FAT10)的碳末端双甘酸缺失突变体对甲状腺癌TP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甲状腺原位癌组织标本和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各10例,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FAT10蛋白的表达.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pcDNA3.0-flag-FAT10△GG质粒,分别将野生型FAT10、FAT10△GG及空载体(阴性对照)瞬时转染至TPC-1细胞中,以野生型TPC-1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转染24 h后,各组细胞经顺铂诱导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FAT10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过表达野生型FAT10对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但FAT10发生双甘酸突变之后,该作用受到明显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22.7±4.2)%]和阴性对照组[(24.1±3.8)%]比较,过表达野生型FAT10组的细胞凋亡率[(10.9±2.0)%]明显降低(P<0.05),而与FAT10△GG组的细胞凋亡率[(25.7±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T10可通过其碳末端双甘酸结构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减少凋亡,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人类白细胞抗原F介导转录因子10 脱噬作用
原文传递
类泛素蛋白FAT10对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8
作者 卓雯 阎霞 +4 位作者 李晓晴 陈琛 袁平 万蓉 洪葵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1-1187,共7页
目的探究类泛素蛋白FAT10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16周龄WKY大鼠3只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胸主... 目的探究类泛素蛋白FAT10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16周龄WKY大鼠3只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胸主动脉、颈动脉、肾动脉以及上述细胞中FAT10的表达。使用HUVEC细胞筛选FAT10表达量最高时AngⅡ的浓度及作用时间。构建空白对照质粒、过表达FAT10质粒、无效干扰质粒及干扰FAT10质粒,使用上述质粒转染HUVEC细胞。在加入100 nmol/L AngⅡ培养36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向性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生成水平;对转染空白对照质粒和过表达FAT10质粒的细胞应用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应用或不应用NAC时MCP-1、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FAT10在正常血压大鼠的颈动脉、胸主动脉、肾动脉以及HUVEC、VSMC、MDA-MB-231细胞系中均有表达。在HUVEC中,随着AngⅡ作用时间及浓度增加,FAT10的表达量逐渐增高,且在100 nmol/L AngⅡ作用36 h时达最高(P<0.01)。在AngⅡ诱导下,过表达FAT10的HUVEC中炎症因子MCP-1(P<0.001)与TNF-α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干扰FAT10的HUVEC中MCP-1与TNF-α的蛋白表达降低(P均<0.001)。过表达FAT10的HUVEC中活性氧生成水平增加(P<0.001),干扰FAT10的HUVEC中活性氧生成水平降低(P<0.05)。应用NAC后,过表达FAT10的HUVEC中炎症因子MCP-1与TNF-α的蛋白表达升高趋势被逆转(P均<0.05)。结论FAT10通过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生成水平而促进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因子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人类白细胞抗原F介导转录因子10 内皮细胞 炎症因子 活性氧
原文传递
透明质酸介导运动因子受体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其临床预后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燕 肖艳波 廖若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15-1324,共10页
目的:筛选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预后相关的基因,并探究其在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筛选并纳入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 目的:筛选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预后相关的基因,并探究其在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筛选并纳入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数据集下的OSCC肿瘤样本(OSCC组)330例,正常样本(正常样本组)37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筛选出两组之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一步通过肿瘤T分级(T1+T2组为114例,T3+T4组为216例)、转移(阳性组为163例,阴性组为167例)及病理分级(G1+G2组为244例,G3+G4组为86例)分别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求得差异基因后取交集,筛选出与OSCC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选择差异倍数最大的差异基因[透明质酸介导运动因子受体(hyaluronan mediated motility receptor,HMMR)基因]进行下一步研究,探讨HMMR基因与临床分级(Stage Ⅰ+Ⅱ组为69例,Stage Ⅲ+Ⅳ组为261例)、T分级、转移及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并根据HMMR基因表达的中位值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高表达组为165例,低表达组为165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讨HMMR表达的高低与预后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OSCC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及配对的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检测HMM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及阴性表达(阳性组为32例,阴性组为18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探讨OSCC预后相关危险因子,再分别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评估下调HMMR表达后对OSCC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在OSCC组织中HMMR呈高表达,且HMMR高表达组的预后相关因子相对于低表达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MMR高表达与T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介导运动因子受体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组织工程①:本刊中文部
20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85-1985,共1页
1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81基因体外转染免膝关节软骨细胞的表达,见2010年2期214.217页。2威灵仙干预体外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B1mRNA基因的表达,见2010年11期1901-1906页。3转化生长因子β1联合骨形态发... 1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81基因体外转染免膝关节软骨细胞的表达,见2010年2期214.217页。2威灵仙干预体外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B1mRNA基因的表达,见2010年11期1901-1906页。3转化生长因子β1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软骨细胞的分化,见2010年24期4371-4375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组织工程 膝关节软骨细胞 介导转化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B1 关节软骨细胞增殖 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