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治疗血管内溶栓联合早期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小锋 逯青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5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血管内溶栓联合早期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接收的98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血管内溶栓联合早期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接收的98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加早期机械取栓,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施介入治疗血管内溶栓。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血流速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对照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高于对照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69.39%(P<0.05)。结论介入治疗血管内溶栓联合早期机械取栓可有效改善AIS患者脑部血流状态及神经因子水平,提高血管再通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血管溶栓 早期机械取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动脉 血流速度 神经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