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盆腔血管数字化三维模型指导血管内介入插管方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春林 陈兰 +5 位作者 唐雷 刘萍 李鉴轶 陈斌 段慧 王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利用腹盆腔血管及腰骶椎数字化三维模型,探讨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及分叉开口位置与髂总动脉长度的关系,从而指导血管内介入插管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接受腹盆腔CTA检查患者439例,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 目的利用腹盆腔血管及腰骶椎数字化三维模型,探讨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及分叉开口位置与髂总动脉长度的关系,从而指导血管内介入插管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接受腹盆腔CTA检查患者439例,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患者腹盆腔血管及腰骶椎数字化三维模型,Mimics软件联合Geomagic软件对左右髂总动脉间分叉角度和左右髂总动脉长度进行测量,观察并记录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所对应椎体。通过统计学软件对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与其对应椎体位置及左右髂总动脉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439例患者腹盆腔血管和腰骶椎三维模型,均清楚显示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及分叉开口位置。439例患者中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为平均(49.1±12.4)°,分叉开口位于L3-4有38例,L4上1/3有63例,L4中1/3有89例,L4下1/3有135例,L4-5有114例。左右髂总动脉平均长度分别为(45.6±15.6)mm和(43.3±15.4)mm。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与其分叉开口位置高度存在负相关关系(r=-0.172,P〈0.05),该分叉角度与左右髂总动脉长度也存在负相关关系(左侧:r=-0.171,P〈0.05;右侧:r=-0.164,P〈0.05)。结论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开口位置越低,其角度越大,相应髂总动脉长度越短,经股动脉行对侧髂内动脉直接插管距离短、易操作,成功率高;反之,插管路径就延长,直接插管难度增加,需用成襻插管技术,或进一步结合髂内外动脉分叉角度,评估是选择对侧还是同侧髂内动脉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盆腔血管 数字化 三维模型 测量 介入插管
下载PDF
超声在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中的诊治价值
2
作者 于海容 代全明 +5 位作者 乔华 兰正福 皮德凤 姚宏辉 刘丽红 李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9期638-639,共2页
假性动脉瘤是由于动脉损伤引起周围结缔组织包裹所致的动脉瘤样改变,可因感染、外伤或医源性损伤形成,尤其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插管诊疗的应用,使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假性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 假性动脉瘤是由于动脉损伤引起周围结缔组织包裹所致的动脉瘤样改变,可因感染、外伤或医源性损伤形成,尤其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插管诊疗的应用,使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假性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分析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表现,旨在探讨超声对其诊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 超声表现 诊治 周围结缔组织 医源性损伤 瘤样改变 动脉损伤 介入插管
下载PDF
介入插管化疗在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崔英 马亦龙 +5 位作者 王安宇 许坚 赖少侣 齐锋 李伟 张则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 研究介入插管化疗在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30 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Seldinger 法选择性咽升动脉或上颌动脉插管化疗,灌注化疗药物,其中顺铂(DDP)100 mg,氟脲嘧啶(5Fu)1 000 ... 目的 研究介入插管化疗在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30 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Seldinger 法选择性咽升动脉或上颌动脉插管化疗,灌注化疗药物,其中顺铂(DDP)100 mg,氟脲嘧啶(5Fu)1 000 mg,平阳霉素(BLM)16 mg。若病变超过鼻咽中线,则行双侧插管,病变主侧注入药量为2/3,其余1/3 注入对侧。介入治疗后1 周开始常规放疗,原发灶总量为60 ~70 Gy/8 周,颈部病灶则为50 ~60 Gy/8 周。以同期单纯放疗的50 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放疗方法、时间、剂量分割均相同。结果 介入插管后16 例鼻咽肿物缩小,12 例颈部淋巴结缩小或松解。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鼻咽部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消失所需放射剂量低于对照组( P< 0 .05) 。放疗结束4 周评定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33% 和72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5) 。结论 介入插管化疗加放疗综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显著,毒副反应轻,为晚期鼻咽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药物疗法 介入插管化疗 综合治疗
原文传递
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的血管造影分析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牟玮 李强 +1 位作者 游箭 陈洁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5期319-321,共3页
目的 :研究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 (即变异肝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 )肝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及插管技术。方法 :回顾分析 41例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的DSA及介入治疗资料 ,统计血管解剖变异的发生率 ,对其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等解剖学特... 目的 :研究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 (即变异肝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 )肝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及插管技术。方法 :回顾分析 41例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的DSA及介入治疗资料 ,统计血管解剖变异的发生率 ,对其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等解剖学特征及其与血管插管的关系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350例肝癌中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 41例 (1 1 .9% ) ,其中副肝右动脉 1 5例 (36 .5 % ) ,替代肝右动脉 1 6例 (39.0 % ) ,肝总动脉 8例 (1 9.5 % ) ,腹腔动脉干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 2例 (5 % )。 31例肠系膜上动脉发出替代或副肝右动脉者 ,2 9例 (94.0 % )腹腔动脉造影表现为肝右动脉细小或缺如 ,肝右叶出现无血管区。RH导管超选择性插管成功 2 5例 (61 % ) ,未成功者改用Cobra、Simmon导管以及结合微导管技术后获得成功。结论 :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动脉变异性供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 血管造影 介入插管技术 经导管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介入插管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诗学 毛东良 徐浩 《当代医学》 2012年第6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插管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我院从2006年1月~2011年11月对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行治疗,3例CTA证实有肺动脉栓塞,治疗方法为介入插管联合足背静脉尿激酶溶栓,左下肢44例,右下肢6例,其中4例为c... 目的探讨介入插管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我院从2006年1月~2011年11月对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行治疗,3例CTA证实有肺动脉栓塞,治疗方法为介入插管联合足背静脉尿激酶溶栓,左下肢44例,右下肢6例,其中4例为cockett综合征,3例左髂总静脉狭窄闭塞,行球囊扩张后弹性回缩,行codis血管内支架置入,1例右髂总静脉狭窄,行球囊扩张后血流通畅,所有病例均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血栓溶解后取出滤器44枚,6例因患者年龄大,家人要求不取而未取出,1例因滤器上方贴血管壁,采用创新方法取出。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溶解血栓,下肢肿胀完全缓解,插管成功率为100%。尿激酶总量平均1000万U,溶栓导管保留10~20天,平均12天。结论介入插管联合足背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插管联合足背静脉 尿激酶 溶栓治疗
下载PDF
犬经皮插管肾动脉注射人HGF基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强 冯耀良 杨俊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24-526,共3页
目的:运用介入插管技术,经犬肾动脉快速注射含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重组基因的质粒(pCMV鄄HGF)。检测不同时间犬肾脏组织中外源性人HGF蛋白的水平,了解外源性HGF基因在犬肾脏组织内的表达情况。方法:健康成年犬6只,在麻醉和无菌条件下... 目的:运用介入插管技术,经犬肾动脉快速注射含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重组基因的质粒(pCMV鄄HGF)。检测不同时间犬肾脏组织中外源性人HGF蛋白的水平,了解外源性HGF基因在犬肾脏组织内的表达情况。方法:健康成年犬6只,在麻醉和无菌条件下均经左肾动脉介入插管。其中4只注射pCMV鄄HGF质粒,1只注射空质粒(pcDNA3)对照,1只为注射等渗盐水空白对照。注射后不同时间留取犬静脉血以及部分肾组织,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及肾组织中人HGF蛋白的水平。结果:①该实验建立的检测人重组HGF的ELISA敏感性高(15~1000ng/ml),重复性强;②接受3种不同处理的犬静脉血中均未检测到人重组HGF蛋白的存在;③注射pCMV鄄HGF质粒的犬肾组织中能够检测到人重组HGF蛋白的存在。72h肾组织中HGF的水平范围在27~667ng/mg蛋白之间。注射空质粒和等渗盐水的犬(即2号和5号犬)肾组织则无表达。结论:运用介入插管技术,经犬肾动脉快速注射pCMV鄄HGF可以在肾脏内产生基因高转染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插管技术 肾动脉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 质粒
下载PDF
介入插管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喜东 王春娥 +4 位作者 王国巍 朱红玲 韩晓梅 范力军 李国力 《吉林医学》 CAS 1994年第5期290-290,共1页
介入插管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李喜东,王春娥,王国巍,朱红玲,韩晓梅(吉林市医院介入科132001)范力军(吉林空军医学专科学校132001)李国力(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132001)我们采用介入插管扩张和溶通股骨头营养... 介入插管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李喜东,王春娥,王国巍,朱红玲,韩晓梅(吉林市医院介入科132001)范力军(吉林空军医学专科学校132001)李国力(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132001)我们采用介入插管扩张和溶通股骨头营养血管股外旋开支,治疗72例股骨头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插管 导向疗法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在介入插管后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岩 李修东 +1 位作者 刘爱琴 王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6-776,共1页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检查 介入插管 并发症 诊断 假性动脉瘤
下载PDF
应用SIMMONS-2型导管行肝动脉介入插管体会
9
作者 许学明 樊庆胜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2期45-45,共1页
肝脏疾病介入治疗中,肝动脉插管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常用6种超选择肝动脉插管方法,在导管的选择上常选用RH导管、Cobra导管及盘曲型导管,可满足绝大多数腹腔干、肝动脉插管要求。但有些肝脏疾病由于原占位性病变挤压或原有血管走行变... 肝脏疾病介入治疗中,肝动脉插管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常用6种超选择肝动脉插管方法,在导管的选择上常选用RH导管、Cobra导管及盘曲型导管,可满足绝大多数腹腔干、肝动脉插管要求。但有些肝脏疾病由于原占位性病变挤压或原有血管走行变异.RH导管、Cobra导管或盘曲型导管无法顺利插入所需动脉,我们尝试使用Cook公司生产的5F Simmons-2型导管插管,顺利进入腹腔干及肝右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插管技术 RH导管 介入插管 2型 COBRA 动脉插管方法 肝脏疾病 占位性病变 介入治疗 插管要求
原文传递
介入放射插管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美琦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7-28,共2页
介入放射插管手术的护理是随着介入放射插管手术的开展应用而产生的一门专科护理学。在手术配合、临床护理观察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我所于87年开展介入插管手术一年半以来,通过85例经动脉插管治疗中晚期肿瘤病人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介入放射插管 并发症 护理 肿瘤
下载PDF
介入放射插管治疗输卵管妊娠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晓青 王英红 +3 位作者 张玉 赵新建 马新文 刘兵元 《农垦医学》 2000年第5期300-301,共2页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介入放射插管治疗 氨甲喋呤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动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对介入性插管治疗的影响
12
作者 李高文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6年第1期39-40,共2页
1991年1月至1994年6月,我们对60例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患者进行血管造影,其中31例发现动静脉瘘形成,现就其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对介入性插管治疗的影响探讨如下。 材料与方法 肝癌60例,男女之比48∶12,年龄28~59岁,平均43.8。全部诊... 1991年1月至1994年6月,我们对60例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患者进行血管造影,其中31例发现动静脉瘘形成,现就其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对介入性插管治疗的影响探讨如下。 材料与方法 肝癌60例,男女之比48∶12,年龄28~59岁,平均43.8。全部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会制定的肝癌诊断标准。 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尖端插入腹腔动脉或/和肝总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动静脉瘘 血管造影 介入插管
下载PDF
全植入式导管药盒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术配合及监护
13
作者 高爱荣 胡兴华 +1 位作者 张华清 张秀菊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36,共2页
介入性插管化疗术以其直接在肿瘤血管内给药,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的鲜明特点,在中晚期恶性肿瘤的非手术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常规动脉内插管化疗的基础上,通过植入皮下导管药盒系统(PCS)来实现重复操作性强... 介入性插管化疗术以其直接在肿瘤血管内给药,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的鲜明特点,在中晚期恶性肿瘤的非手术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常规动脉内插管化疗的基础上,通过植入皮下导管药盒系统(PCS)来实现重复操作性强的改良技术愈加受到青睐。该方法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介入插管化疗 监护 手术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