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 被引量:120
1
作者 张福君 吴沛宏 +6 位作者 赵明 黄金华 范卫君 顾仰葵 刘健 张亮 卢鸣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6例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总结此手术的经验和技巧。本组26例中,男21例,女5例,年龄47~73...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6例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总结此手术的经验和技巧。本组26例中,男21例,女5例,年龄47~73岁。中位年龄为60岁±13岁。病灶平均直径为6·1(1·0~8·5)cm。其中腹痛较剧者15例,黄疸10例。全部病例经CT、MRI检查(14例)或病理穿刺活检(12例)后临床诊断为胰腺癌。病理分期(TNM,pTNM)Ⅱ期3例,Ⅲ期20例,Ⅳ期3例。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瘤灶内,采用(2·2~3·3)×107Mq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cm平面播植。125I在1·7cm内具有杀灭肿瘤的作用。结果9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平均术后3~7d疼痛缓解。4例死于局部进展,2例死于远处转移,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2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3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CR+PR)57·7%。2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现3粒粒子(2例患者)迁徙至肝脏内;白细胞轻度下降1例。未见胰瘘、胰腺炎、肠出血、腹腔内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近期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姑息止痛疗效,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同位素
原文传递
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管的应用 被引量:95
2
作者 张晓菊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4-555,共2页
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能够极大地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手臂的舒适度,同时还减少了因手臂活动而导致的导管意外滑出。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改良塞丁格技术
原文传递
上肢手术病人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 被引量:93
3
作者 李挺 吴道珠 +1 位作者 徐旭仲 黄品同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病人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拟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病人120例,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3组(n=40):超声引导组(U组)、神经刺激器组(N组)、传统方法组(T组)。局麻药为0.75%罗哌卡因与2%利...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病人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拟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病人120例,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3组(n=40):超声引导组(U组)、神经刺激器组(N组)、传统方法组(T组)。局麻药为0.75%罗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等容量混合液,剂量为0.4ml·kg-1。记录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并评价其阻滞完善率; 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优、良、差),记录并发症。结果 U组4根神经阻滞完善率均接近100% (P>0.05),N组和T组尺神经的阻滞完善率均低于肌皮神经和桡神经(P<0.05)。与T组比较,U 组和N组正中神经阻滞完善率均较高,麻醉优良率较高,起效时间均较短(P<0.05或0.01)。与N组比较,U组尺神经阻滞完善率和麻醉优等率较高,起效时间较短(P<0.01)。T组穿刺过程中有3例误入血管,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上肢手术病人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较神经刺激器辅助和传统方法下的阻滞效果更好,起效时间更短,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被引量:90
4
作者 肖越勇 孟晓东 +1 位作者 李继亮 陈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150例腰椎间盘突出于CT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突出物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突出物为外侧型者经神经根外侧、小关节突内缘穿刺突出物达盘内,分别... 目的探讨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150例腰椎间盘突出于CT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突出物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突出物为外侧型者经神经根外侧、小关节突内缘穿刺突出物达盘内,分别于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浓度为60μg/ml臭氧5~15ml。结果注射臭氧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内呈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臭氧注射后神经根轮廓全部显露、“淹没征”消失者占29%;神经根大部分显露、“淹没征”部分消失者占50%;神经根显露不明显者占21%。治疗后3个月随访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占82%、13%和5%。结论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穿刺准确,可监测臭氧分布及注射后改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臭氧 治疗 介入性
下载PDF
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 被引量:61
5
作者 魏春木 卞觉非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4-60,共7页
1、引言语言跟文化的紧密关系,已经引起了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经过一番讨论,人们对要不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这个问题已经取得了共识,但对于所要导入的文化的范围,具体内容等实质性问题意见还... 1、引言语言跟文化的紧密关系,已经引起了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经过一番讨论,人们对要不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这个问题已经取得了共识,但对于所要导入的文化的范围,具体内容等实质性问题意见还比较分歧,有关的探讨尚嫌不足。本文拟就文化导入这一问题展开一些初步的讨论。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指的是《汉语水平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第1到第8等级,高级汉语教学阶段也负有文化导入的任务,本文暂不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导入 对外汉语教学界 教学阶段 文化内容 亚文化 文化行为 基础汉语 文化心理 项目划分 介入性
原文传递
喉罩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2
6
作者 郑兰兰 王仿 +2 位作者 吴献伟 张晗 王德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14-215,共2页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联合B超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评分Ⅱ~III级,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喉罩复合神经阻滞组(S组,40例)和单纯喉罩全麻组(D组,4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联合B超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评分Ⅱ~III级,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喉罩复合神经阻滞组(S组,40例)和单纯喉罩全麻组(D组,4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_0)、插喉罩时(T_1)、切皮时(T_2)、拔喉罩时(T_3)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停药后苏醒时间,观察并记录苏醒时是否躁动,计算并记录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嗜睡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T_0)和插喉罩时(T_1)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皮时(T_2)及拔喉罩时(T_3),S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D组(P<0.05);S组的停药后苏醒时间短于D组(P<0.05),苏醒时躁动及术后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VAS)低于D组(P<0.05),瑞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喉罩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安全有效,全麻用药量少,循环系统稳定,术后疼痛明显降低,苏醒质量高,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全身 神经根麻醉 喉面罩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股神经 坐骨神经 老年人
下载PDF
心脏介入诊疗术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9
7
作者 沈晓颖 周郁秋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6-368,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学 介入性 心理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现状与困惑 被引量:78
8
作者 梁宏元 卢再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4-48,共5页
由于起病隐匿,肝癌发现时仅有20%~30%的患者有机会接受外科切除或肝移植治疗。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中期和部分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案,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联合... 由于起病隐匿,肝癌发现时仅有20%~30%的患者有机会接受外科切除或肝移植治疗。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中期和部分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案,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联合多种方法(TACE联合局部治疗、TACE序贯手术治疗、TACE联合全身治疗)的综合介入治疗模式使得肝癌治疗手段更加丰富且疗效更佳。但联合治疗的适应证、时机选择以及治疗后复发、转移等问题仍需要未来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化学栓塞 治疗 综合疗法
下载PDF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 被引量:71
9
作者 刘健 张福君 +3 位作者 吴沛宏 顾仰葵 陈林 张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606-609,共4页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及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病例32例,其中肝门区肝细胞癌(HCC)8例,肝门区胆管癌(HC)12例,肝转移瘤6例,肝门区淋巴结转移6例。14例侵犯肝门胆管致肝内胆管扩张,22例合并肝硬化。全部病例...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及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病例32例,其中肝门区肝细胞癌(HCC)8例,肝门区胆管癌(HC)12例,肝转移瘤6例,肝门区淋巴结转移6例。14例侵犯肝门胆管致肝内胆管扩张,22例合并肝硬化。全部病例经CT、MRI检查或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病灶平均直径为4.2 cm。采用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采用0.6~0.9 mCi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 cm平面播植。结果2例死于远处转移,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2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CR+PR)68.8%。2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现7颗粒子在肝脏内游走,3颗粒子迁徙至肺内;1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在30%以下,白细胞轻度下降1例。未见大出血、胆汁瘘、肠瘘、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近期效果好,是治疗中晚期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核素 放射学 介入性 近距离放射疗法 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 评价研究
下载PDF
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6
10
作者 王彦 王子轩 刘志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的心理学特征及术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术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6例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测验。术中发生疼痛后依次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镇痛,并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和药...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的心理学特征及术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术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6例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测验。术中发生疼痛后依次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镇痛,并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和药物治疗后采用数字疼痛量表(NRS-10)测定疼痛程度。使用SPSS11.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SCL-90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和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均<0.01)。经心理干预完全缓解5例(2.31%),有效缓解63例(29.17%)。所有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疼痛均缓解。术前SCL-90评分中躯体化、焦虑和恐怖3项因子分与心理干预前疼痛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疼痛控制方式,可部分缓解肝癌介入术中疼痛,对药物治疗具有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疼痛 护理
原文传递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8
11
作者 张红 赵庆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行为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自我效能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知识问卷,对106例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健康...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行为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自我效能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知识问卷,对106例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知识水平等进行调查。结果健康行为总分为130.08±21.25,47.2%的患者健康行为总体水平为一般和差,52.8%的患者为优秀和良好;健康行为与自我效能、胸闷发作次数、社会支持、婚姻状况显著相关(P均<0.01);自我效能对健康行为的预测力最强,解释了81.5%的行为变异。结论医护人员应综合各相关因素,尤其重视自我效能对患者健康行为的促进作用,制定并督导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放射学 介入性 健康行为 自我效验
原文传递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序贯联合射频消融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肝细胞癌的随机研究 被引量:53
12
作者 赵明 吴沛宏 +9 位作者 曾益新 夏建川 张福君 冼励坚 张毓平 周琨 范卫君 张亮 高飞 周启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6期1823-1828,共6页
目的随机对照研究一组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序贯联合CT导向下射频消融(RFA)与TACE序贯联合CT导向下RFA及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病例,并评价两种方法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疗效和抗病毒作用。方法2002年7月... 目的随机对照研究一组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序贯联合CT导向下射频消融(RFA)与TACE序贯联合CT导向下RFA及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病例,并评价两种方法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疗效和抗病毒作用。方法2002年7月至2005年12月在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有195例,经过增强CT扫描,PET-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病理活检结合临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排除肿瘤残留后,符合入组标准的共64例患者,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TACE序贯联合RFA治疗后6-8周,经临床评价无明确残留病变,进行分组。联合CIK治疗组33例患者,首先连续完成4次CIK细胞经静脉/肝动脉回输,每次间隔时间为1-3周;再每4周1次,共行4次CIK细胞经静脉/肝动脉回输,每次回输CIK的数量为(1.1- 1.5)×1010。患者随访1年以上并每1-2个月评价肿瘤情况。TACE联合RFA治疗组31例患者出院每1-2月评价肿瘤情况,随访1年以上。结果2组病例1年生存期均达到100%。联合CIK组共33例,6个月内复发2例,为肝内复发;6月到1年之间共2例复发,1例出现肝内复发,1例出现肝门区淋巴结转移,29/33例为无瘤生存(90.19%)。TACE联合RFA治疗组31例中6月内2例复发, 6月到1年之间共有6例复发,其中5例为肝内复发,1例出现肺转移,23/31例为无瘤生存(68.01%)。随访6个月,1年无瘤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9)。联合CIK组,治疗前HBV DNA含量小于1.0×103者为19例,治疗后上升到29例,其中有2例乙肝表面抗原转阴。治疗前HBV DNA含量在1.0×103-1.0×106之间者为13例,治疗后为3例,治疗前HBV DNA含量在1.0×106以上者1例,治疗后为1.6×104。而TACE联合RFA治疗组仅1例血HBV DNA含量由治疗前的1.1×105下降1.0×103以下。HBV-DNA含量在治疗前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TACE序贯联合RFA治疗和抗肿瘤效应细胞(CIK)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杀伤细胞
原文传递
中晚期肝癌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54
13
作者 李焱 程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33-236,共4页
肝癌的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较快,临床上仅有不足30%的患者就诊时可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非手术疗法是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总结了几种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方式———血管介入治疗、分子靶向和化疗药物治疗、放疗以及局部... 肝癌的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较快,临床上仅有不足30%的患者就诊时可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非手术疗法是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总结了几种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方式———血管介入治疗、分子靶向和化疗药物治疗、放疗以及局部消融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认为尽管综合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的共识,但是他们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及次序等仍未形成共识,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从而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消融治疗 综述
下载PDF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6
14
作者 张福君 李传行 +4 位作者 吴沛宏 吴月霞 焦德超 刘健 李玉亮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6期3272-3275,共4页
目的评价 CT 导向下^(125)I 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CT 导向下^(125)I 粒子植入32例(A 组)经一线化疗未控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32例患者病灶数48个,所有病灶与正常组织间有较清楚的边界,最大径4.5~7.5 cm,平均5.5 c... 目的评价 CT 导向下^(125)I 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CT 导向下^(125)I 粒子植入32例(A 组)经一线化疗未控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32例患者病灶数48个,所有病灶与正常组织间有较清楚的边界,最大径4.5~7.5 cm,平均5.5 cm。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应用放射性^(125)I 粒子源强为23.3~30.0 MBq,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100~150 Gy。采用 TPS 计算布源,在CT 导向下将^(125)I 粒子植入瘤灶内。对照组为随机抽取一线化疗局部晚期肺癌病例30例(B 组)。结果2个月后 CT 复查,A 组局控率78.1%。一年生存率为65.0%,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术中肺内会有少量渗出;4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均在30%以内,经保守治疗好转;术后1周痰中带血15例。未见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B 组局控率43.3%。一年生存率为48.0%,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骨髓抑制发生率4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肺癌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近期效果好,是一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同位素 放射学 介入性 肺肿瘤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49
15
作者 周乐 张广 +5 位作者 张大奇 张纯海 付言涛 赵丽娜 边学海 孙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0-652,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诊断水平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以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资料,按时间先后分段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共... 目的探讨提高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诊断水平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以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资料,按时间先后分段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共穿刺7000例病人(计甲状腺结节7382个),按Bethesda报告系统其中Ⅰ类165个(2.2%),Ⅱ类3202个(43.4%),Ⅲ类621个(8.4%),Ⅳ类无,Ⅴ类734个,Ⅵ类2660个。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对照2536个,穿刺活检诊断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82.7%,假阳性率1.2%。按时间先后每6个月计1组行分组统计,敏感度分别为83.0%、78.0%、89.1%、93.1%、96.3%,特异度分别为59.0%、100.0%、84.6%、91.7%、97.2%。穿刺过程中发生局部小血肿94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诊断过程中病例筛查、穿刺取材、结果判读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有利于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活组织检查 细针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经腘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阻塞 被引量:47
16
作者 顾建平 何旭 +3 位作者 楼文胜 陈亮 苏浩波 陈国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阻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髂股静脉阻塞经腘静脉穿刺行综合性介入治疗,其中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42例,经导管血栓抽吸术25例,机械性血栓清除术49例,球囊扩张腔内成形术41例,支架置入术35例,52...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阻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髂股静脉阻塞经腘静脉穿刺行综合性介入治疗,其中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42例,经导管血栓抽吸术25例,机械性血栓清除术49例,球囊扩张腔内成形术41例,支架置入术35例,52例预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平均每人接受5.2项介入治疗。根据造影复查和体征将疗效分为优、良、中、差。出院后继续抗凝治疗1个月,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门诊随访6个月时作造影复查。结果腘静脉穿刺技术成功率为96.7%(58/60)。2例腘静脉穿刺失败均为盲穿者。出院时介入治疗疗效:优19例;良30例;中8例;差1例。42例取得6个月随访资料,其中优18例;良20例;中1例;差3例。结论经腘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阻塞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放射学 介入性 髂股静脉 胭静脉 综合介入治疗 腘静脉穿刺 静脉阻塞 髂股 经导管接触溶栓术 介入治疗疗效
原文传递
介入上肢垫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47
17
作者 张文杰 周栋雯 +3 位作者 李鑫 李林凌 郭锦银 严金川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6-637,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冠心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应用介入上肢垫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7~11月收住的70例缺血性冠心病拟行TRI术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TRI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介入上肢垫进行护理,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缺血性冠心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应用介入上肢垫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7~11月收住的70例缺血性冠心病拟行TRI术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TRI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介入上肢垫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术后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TRI术后(拔鞘管后)6h术侧上肢腕掌部疼痛评分、术侧示指根部指围的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侧示指指端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波动值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应用介入上肢垫对TRI术后患者进行护理,能减轻患者TRI术后术侧肢体腕掌部的疼痛感和肿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桡动脉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斑块超声显像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陈文强 张运 +6 位作者 张梅 季晓平 丁士芳 陈玉国 李贵双 李大庆 苏海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 研究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清中炎性因子和斑块的血管内超声 (IVUS)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13例稳定型心绞痛 (SA)和 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可溶性黏附... 目的 研究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清中炎性因子和斑块的血管内超声 (IVUS)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13例稳定型心绞痛 (SA)和 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可溶性黏附分子sVCAM 1、sICAM 1的水平 ,同时对患者的 4 1支冠状动脉进行IVUS检查 ,对比研究血清学指标与斑块的IVUS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hsCRP、sVCAM 1和sICAM 1水平 (4 7mg/L± 2 6mg/L、789μg/L±6 5 μg/L和 36 5 μg/L± 6 3μg/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4mg/L± 1 8mg/L、5 4 4 μg/L±70 μg/L和 2 6 4 μg/L± 5 3μg/L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均P <0 0 1)。IVUS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斑块主要为脂质性斑块 6 9 2 % (18/2 6 ) ,而稳定型心绞痛主要为纤维性及混合性斑块 ,脂质斑块仅占 13 3% (2 /15 )。与稳定型心绞痛的斑块相比较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斑块具有较大的偏心性和血管外弹力膜面积 (EEMA ,P <0 0 5 ) ,斑块面积 (PA)及管腔面积狭窄率 (LAS)明显大于前者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病变处血管呈现明显的正性重构。sICAM 1与血管重构指数 (RI)呈显著的正相关 (r =0 4 75 ,P <0 0 5 ) ,CRP与EEMA呈显著的正相关 (r=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血清炎因子 超声显像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介入性 IVUS
原文传递
肝癌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7
19
作者 程红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8,共6页
介入治疗已成为中期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载药微球、放射微球等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目前已有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认为联合治疗能使肝癌患者获益更大,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是未来的发展... 介入治疗已成为中期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载药微球、放射微球等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目前已有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认为联合治疗能使肝癌患者获益更大,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述评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6
20
作者 方建强 赵维安 李庆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50-252,26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介入超声科收治的36例甲状腺患者的53个良性结节,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月行超声检查以评价局部疗效及安全性。结...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介入超声科收治的36例甲状腺患者的53个良性结节,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月行超声检查以评价局部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6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均顺利注入隔离液并成功实行微波消融,术后即刻超声造影显示一次性完全消融率约为90.6%(48/53)。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不同性质结节的体积均随时间延长逐渐缩小,且囊实混合性结节的缩小率明显优于完全实性结节,缩小速度更快,于术后3月缩小率达到了71.2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