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衍东的“今画”和画论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辽 《济宁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9-31,共3页
摘要:曾衍东不仅以《小豆棚》与袁枚的《子不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而且他还是一个大画家和画论家。有"今画"和今画论《七如题画小品》行世。他的"今画"全部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这在清中期的... 摘要:曾衍东不仅以《小豆棚》与袁枚的《子不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而且他还是一个大画家和画论家。有"今画"和今画论《七如题画小品》行世。他的"今画"全部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这在清中期的画家中是极为罕见的;他的画论就当时人物、现实题材等均有一系列创新之见,对当代画家颇有参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衍东
下载PDF
20世纪20年代北京画派的国际形象塑造——“现代中国画”概念的一种诠释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梓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9-54,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从海外挖掘到的日文资料《禹域今画录》(禹域今畫錄)和英文资料《中国:大地与人民》(China:the Land and the People)等相关文献,来厘清20世纪20年代伊始“现代中国画”这一概念的出现、含义和应用。笔者认为,这两个案例体... 本文通过分析从海外挖掘到的日文资料《禹域今画录》(禹域今畫錄)和英文资料《中国:大地与人民》(China:the Land and the People)等相关文献,来厘清20世纪20年代伊始“现代中国画”这一概念的出现、含义和应用。笔者认为,这两个案例体现了从日文和英文语境中的“现代中国画”到中文观念和认识的转换,将中文世界关于“现代中国画”的理解与西方世界交叉、关联起来;而北京画派的作品在20年代初期率先被推介到海外并成为“现代中国画”最早的代表,其影响一是对京派绘画的认可也表现出日本、美国和欧洲收藏中国绘画的兴趣转向--从只了解和认可古代中国绘画向逐渐开始接受现代中国绘画过渡,二是京派的国际形象成功塑造并巩固了北京作为国内三大国画中心之一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京派 现代中国 《禹域录》 《中国:大地与人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