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地碳源汇系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蒋金亮 徐建刚 +2 位作者 吴文佳 周亮 孙东琪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7-768,共12页
论文从人-地结合视角看待碳移动问题,根据2001—2009年遥感数据和能源数据,分别计算各省碳排放和碳吸收量,引入流动比率,从而划分出高碳源地、低碳源地和碳汇地,结合标准差椭圆进一步分析人-地碳源汇系统离散和聚集趋势,进而得出人-地... 论文从人-地结合视角看待碳移动问题,根据2001—2009年遥感数据和能源数据,分别计算各省碳排放和碳吸收量,引入流动比率,从而划分出高碳源地、低碳源地和碳汇地,结合标准差椭圆进一步分析人-地碳源汇系统离散和聚集趋势,进而得出人-地碳源汇系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特征。研究表明:①高碳源地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上海地区,作为高碳源地的华北地区呈逐步向外扩张趋势,低碳源地主要在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和广东地区,呈现不断向西、南方向扩散趋势,碳汇地主要在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②高碳源地从点状式分布逐步向外扩散,到2009年呈现华北两端聚集,上海突出的类三角形结构,低碳源地呈现华中和华东两端聚集,广东、吉林突出的类四边形结构,而碳汇地基本是在外围包围低碳源地,人-地碳源汇系统呈现逐级由上至下态势,高碳源地不断由内向外扩散,低碳源地不断转变成高碳源地,同时碳汇地也不断转变成低碳源地;③2001—2009年高碳源地标准差椭圆位于华东和华北地区,分布格局呈西北—东南格局,范围在2005年之前基本不变,2005年之后逐步扩大;2001—2009年低碳源地标准差椭圆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分布格局从"东北—西南"到"西北—东南",再到"东北—西南",最后又回到"西北—东南",低碳源地在主轴和辅轴上分布不断分散,2001—2003年间变化最大,2003年之后变化幅度减少;2001—2009年期间碳汇地系统呈东北—西南分布格局,且椭圆整体位于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碳汇地系统在此期间并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汇 流动比率 - 标准差椭圆
原文传递
中国21世纪若干重大工程地质与环境问题 被引量:39
2
作者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15-120,共6页
21世纪中国的大规模的国家建设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的工程地质与环境问题。 2 1世纪中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构造活动带岩土体动力稳定性 ,高地应力下岩体应变储能与岩体性质 ,高陡边坡的变形及尺寸效应和动力稳定性 ,... 21世纪中国的大规模的国家建设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的工程地质与环境问题。 2 1世纪中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构造活动带岩土体动力稳定性 ,高地应力下岩体应变储能与岩体性质 ,高陡边坡的变形及尺寸效应和动力稳定性 ,深埋长大隧洞的地温与地压 ,深埋隧洞岩体结构探测与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大跨度复杂洞群变形与稳定性的群洞效应 ,冻土的冻融变形、稳定性及其处理技术 ,可溶岩岩溶规律与岩体利用问题 ,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处理与利用等问题 ;中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高速交通网建设中软土地基变形与稳定性及处理技术 ,深井采矿中软岩巷道大变形与处理技术 ,深厚松散堆积层上大型桥梁桥基变形与稳定性 ,海底隧道围岩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问题 ,城市多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工程地质问题等 ;此外 ,水土流失与北方大规模荒漠化问题 ,黄河下游地上悬河与长江下游塌岸和堤防稳定性问题 ,黄河断流引起的下游地区环境问题 ,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长期匮乏问题 ,城市化中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控制等问题 ,将是中国 2 1世纪突出的环境问题。中国工程地质工作者应当在结构土力学与岩体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地质动力学、人 地相互作用机制与环境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工程 岩土体 边坡 隧洞 -相互作用机制 软土 结构土力学
下载PDF
山东省城市人口-城区面积的异速生长特征探讨 被引量:51
3
作者 刘继生 陈彦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基于不同的城市定义标准,对山东省城市体系的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进行分析,发现只有地级市明确地服从异速生长定律,而县级市的关系则不够明朗。研究表明,山东省城市人口-城区面积异速生长的标度因子均小于1,而且定义的城区越小则标度因... 基于不同的城市定义标准,对山东省城市体系的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进行分析,发现只有地级市明确地服从异速生长定律,而县级市的关系则不够明朗。研究表明,山东省城市人口-城区面积异速生长的标度因子均小于1,而且定义的城区越小则标度因子越大。由此可见,山东省城市体系的城区扩展速度整体上比较合理,不过在中小城市郊区地带的土地利用比大城市郊区地带要浪费一些。山东城市人口-城区面积异速生长关系的状态不是很好,这暗示城市体系的发展存在许多不协调的因素,借助数学模型变换揭示了其中结构退化的实质所在。文章指出,只有通过自组织方式在城市之间形成一种自下而上式竞争-合作关系,才能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的时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异速生长 城市-关系 分维 山东省
下载PDF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中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模拟 被引量:47
4
作者 牛方曲 孙东琪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04-2613,共10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但人和自然关系出现严重不协调,突出表现为资源的过度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加剧。与此同时,为实现2050年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中国亟需持续发展。为此,中国学者和政府需着力解决...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但人和自然关系出现严重不协调,突出表现为资源的过度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加剧。与此同时,为实现2050年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中国亟需持续发展。为此,中国学者和政府需着力解决问题是,在未来中长期内,中国应当期望多高的经济增长率及其对应的发展模式或调控手段?本文对影响乃至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支撑系统以及建立在这之上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揭示经济增长及发展模式与支撑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模拟发展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阐释未来经济增长可能的方案及其对资源环境支撑系统(主要因素)的要求,对中国资源环境状态和发展状态做出预警。模拟结果显示,为实现2050年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并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在考虑技术进步会改善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排放的前提下,中国采取3.8%~6.3%的经增速较为适宜。在该区间内,3.8%~4.4%是较为安全的发展速度,而4.4%~6.3%的发展速度则要求较高的技术进步。本文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可用于对比分析不同发展情景,选择更优发展方案,为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本研究也是对"未来地球"框架文件的响应,从人口和产业发展速度方面发展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探索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系统 可持续发展 增长速度 系统动力学
原文传递
生态补偿的地理学特征及内涵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刘春腊 刘卫东 陆大道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3-816,共14页
地理学以环境—社会—人类动态的综合思维,以区域综合、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尺度间的相互转换等系统研究地球表层的性质和运动规律,"人—地"地域系统是其研究核心。生态补偿是一个典型的地理学研究命题,具有"人—地"... 地理学以环境—社会—人类动态的综合思维,以区域综合、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尺度间的相互转换等系统研究地球表层的性质和运动规律,"人—地"地域系统是其研究核心。生态补偿是一个典型的地理学研究命题,具有"人—地"地域系统的半开放性、非稳定性以及或然性特征。本文分析了生态补偿作为地理学研究命题的一般特征及其内涵。对于生态补偿是一个地理学研究命题的判断,依据在于自然地域系统厘定了生态补偿参与主体的基本关系、经济地理格局决定了生态补偿的空间差异、地域人文环境影响了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及其补偿形式、地理学方法为生态补偿提供了技术与平台。区域是解读生态补偿问题的突破口,区域结构是制定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参考、区域发展外部性是开展生态补偿的科学依据、地理要素资源的区域权属是确定生态补偿主客体的依据,生态补偿研究具有"区域—差异—尺度"的地理学分析范式。生态补偿的地理学特征表现在区域性、差异性、综合性、动态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理学 特征 内涵 域系统
原文传递
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及其特点 被引量:29
6
作者 陆大道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7-396,共10页
论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论和人-地系统的特征,倡导开展"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阐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方法论及其特点,将有利于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学范畴内对人... 论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论和人-地系统的特征,倡导开展"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阐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方法论及其特点,将有利于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学范畴内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在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地位逐步形成共识,促进地球表层领域内资源-环境(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的形成。针对少数学者的偏见,强调并分析了人文-经济地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经济理学 -系统 方法论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中国城镇化演进的系统逻辑——基于人地关系视角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利伟 赵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2,33,共7页
城镇化是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要素巨系统的复杂变迁过程,本文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提出了城镇化"人—地系统"模型,根据模型框架分析回顾了中国城镇化的演进逻辑机理。从城镇化"人—地系统"出发,指出新时... 城镇化是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要素巨系统的复杂变迁过程,本文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提出了城镇化"人—地系统"模型,根据模型框架分析回顾了中国城镇化的演进逻辑机理。从城镇化"人—地系统"出发,指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系统面临土地城镇化路径依赖、人口不完全城镇化困境以及人口、产业、环境与土地非均衡城镇化的人地矛盾,最后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导向:由增量城镇化向存量城镇化转变、由土地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变、由刚性城镇化向弹性城镇化转变、由要素城镇化向功能城镇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口、土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信阳城市人口—城区用地异速生长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陈彦光 张莉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58-1067,共10页
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面积随着时间的改变过程理论上服从异速生长定律,即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表现为幂指数关系,并且标度指数小于1。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统计数据大多不满足纵向异速标度关系,或者标度指数严重异常。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借... 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面积随着时间的改变过程理论上服从异速生长定律,即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表现为幂指数关系,并且标度指数小于1。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统计数据大多不满足纵向异速标度关系,或者标度指数严重异常。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借助最小二乘法和对数线性回归分析技术,基于信阳的人口普查数据和城市用地现状图资料,开展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面积的标度分析,发现城市生长长期服从纵向异速生长定律,可用幂函数描绘,并且标度指数(约为0.86)接近于理论预期值(0.85)。然而,由于近年的"造城运动",这种标度关系遭到破坏,城市人—地关系出现混乱。因此,揭示城市演化规律的前提是数据质量的保证,而人文系统的规律也会因为人为的因素而暂时破坏。本文提供了一个城市纵向异速生长及其标度破坏的简明案例,并给出了估计和预测信阳城市人口和用地的数学模型,其计算结果可以作为了解同类城市人—地关系的演化进程和未来趋势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速生长 异速标度 分维 标度间断 城市关系 信阳
原文传递
乡村地域系统人-地-业要素互馈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鑫 马晓冬 胡嫚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81-1994,共14页
乡村振兴需要系统化的理论支持,人-地-业要素是乡村地域系统的核心,探索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及其人-地-业要素互馈如何塑造乡村发展动力不仅有现实迫切性,更有重要学术意义。论文运用逻辑分析法对乡村地域系统人-地-业要素互馈机制进行考... 乡村振兴需要系统化的理论支持,人-地-业要素是乡村地域系统的核心,探索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及其人-地-业要素互馈如何塑造乡村发展动力不仅有现实迫切性,更有重要学术意义。论文运用逻辑分析法对乡村地域系统人-地-业要素互馈机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乡村地域系统可分为本底要素、直接要素与间接要素三大子系统,本底要素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台”,直接要素是乡村发展主体,而间接要素是乡村发展的“调节器”;人-地-业互馈的科学内涵是通过相互作用来优化要素数量组合与空间匹配而塑造乡村发展动力,驱动乡村地域系统向优化状态迁移;人-地-业要素互馈机制框架中三者存在相互作用路径,是一个联动互馈环,有动态性、传播性与关联性特征;人-地-业要素互馈理论框架可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村庄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人-地-业要素互馈耦合调控实际上是塑造乡村发展动力的过程,应根据互馈路径在综合权衡基础上确定互馈调控强度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要素 乡村域系统 互馈机制 发展动力 互馈调控
原文传递
人口的区位过程与城市的分形形态——关于城市生长的一个理论探讨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继生 陈彦光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8,18,共6页
基于中心地假设 ,从城市人口分布的Sherratt模型和Naroll Bertalanffy的城乡人口异速生长关系出发导出关于人口分布空间动力学和城市扩展时空过程的数学模型 ,然后借助Batty等关于城市生长的DLA -DBM模拟结果证明人口的区位选择过程与... 基于中心地假设 ,从城市人口分布的Sherratt模型和Naroll Bertalanffy的城乡人口异速生长关系出发导出关于人口分布空间动力学和城市扩展时空过程的数学模型 ,然后借助Batty等关于城市生长的DLA -DBM模拟结果证明人口的区位选择过程与城市的分形形态存在着内在关系。文章提出了关于区域人口运动和城市形态演化的三个基本原理 :信息火商增原理、异速生长原理和Logistic发展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过程 城市形态 城市关系 分形 DLA-DBM模拟
下载PDF
基于“人-地”二分视角的宅基地资格权探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郭忠兴 王燕楠 王明生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5,共14页
明确界定资格权的内涵是深入阐释和科学构建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关键。本文引入“人-地”二分的视角,对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权利关系进行解析,重点阐释了资格权的内涵及其法律定位,探究了资格权的实现路径与演化取向。... 明确界定资格权的内涵是深入阐释和科学构建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关键。本文引入“人-地”二分的视角,对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权利关系进行解析,重点阐释了资格权的内涵及其法律定位,探究了资格权的实现路径与演化取向。首先,资格权是一种区分“人”的规定,而所有权、使用权是关于“地”(物)的归属和利用的规定;农户的宅基地资格权属于人身权中亲属法外身份权。其次,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质在于通过重组权利束实现赋能扩权。再次,唯有先界定并落实资格权,才能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最后,资格权“实现即灭失”,其实现路径多元。资格权实现路径包括:核批土地,兑现资格权;给予货币,补偿资格权;发行券证,搁置资格权。此外,应通过设立资格权保障基金以保障宅基地资格权的实现,宜改进不动产产权登记工作以奠定宅基地资格权实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 资格权 身份权 -”二分
原文传递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杨秀平 翁钢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105,共10页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加强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提升目的地相关主体的满意度、促进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研究成为旅游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指标体系、计量模型、应用研究和...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加强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提升目的地相关主体的满意度、促进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研究成为旅游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指标体系、计量模型、应用研究和管理工具等5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指出:(1)针对旅游相关主体偏好的区间性特征、界定基于多主体需求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体系,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供给指标与主体对旅游环境的需求要素角度构建指标体系;(2)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计量模型的科学性与精确性,分析系统内部与系统之间的动态匹配机理、测度模型,模拟特定主体的行动轨迹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波动轨迹;(3)结合时代特征,关注典型区域,并展开应用研究;(4)对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进行优化,分析可持续承载"潜力"转化为可持续承载"实力"的系统性管理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承载力 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系 旅游影响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县域城镇化对乡村人—地—业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程明洋 李琳娜 +1 位作者 刘彦随 周扬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1-190,共10页
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镇化未能有效带动乡村发展,并造成严重的乡村病问题。现有关于城镇化对乡村人-地-业影响的研究较少,关于影响机制的探讨更显匮乏。文章基于黄淮海平原县域数据,刻画县域乡村系统与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利... 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镇化未能有效带动乡村发展,并造成严重的乡村病问题。现有关于城镇化对乡村人-地-业影响的研究较少,关于影响机制的探讨更显匮乏。文章基于黄淮海平原县域数据,刻画县域乡村系统与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析城镇化对乡村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乡村人口发展空间分异不明显,而乡村土地、产业发展空间分异明显,其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环渤海湾周边地区等;②黄淮海平原县域城镇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空间分异明显,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京广铁路沿线周边地区、环渤海湾周边地区等;③城镇化对乡村土地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土地城镇化对乡村的影响不显著,乡村人口和产业的发展主要受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影响,城镇化交互作用能够增强对乡村的影响力;④合理的城镇化发展可有效促进乡村人-业发展,有助于实现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乡村 --业 农民兼职化 就近就业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黄淮海平原
原文传递
共生与融合:乡村遗产地“人—地—业”协同发展研究——以听松文化社区为例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陶慧 张梦真 刘家明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2-594,共13页
经过5000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乡村,除早已生成各自独特稳定的人居环境、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和运行机制外,更蕴藏了人—地和谐的生态智慧、特殊的地方性知识和丰富的地方遗产资源。作为复杂多元的地域综合系统,乡村遗产的现代化过程不仅包... 经过5000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乡村,除早已生成各自独特稳定的人居环境、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和运行机制外,更蕴藏了人—地和谐的生态智慧、特殊的地方性知识和丰富的地方遗产资源。作为复杂多元的地域综合系统,乡村遗产的现代化过程不仅包括土地、建筑等空间要素的嬗变,更反映了伴随“人”的生计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地方实践所产生的乡土社会全系统变迁。实现乡村遗产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古典与时尚的互融、传承与创新的契合,需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壁垒、搭建城乡内循环的桥梁,促进以“人、地、业”为核心的资源要素的流动、交互和均衡配置是乡村遗产地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共生理论是研究乡村各系统内部关系的重要理论,利用该理论可解析乡村遗产地“人—地—业”3个子系统协同发展路径。论文以河北易县听松文化社区为例,基于共生视角阐释了返乡精英带动下人口、土地和产业3个子系统协同动态演化的过程,并提出乡村遗产地共生发展的价值逻辑:(1)构建乡村社区共生体;(2)促进地域循环共生圈;(3)培育横向产业共生链。以期实现乡村遗产地的人、地、业要素融合与科学重构,为保护和传承乡愁遗产地的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和建设美好乡村提供可能的理论启示与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遗产 —业 共生 听松文化社区
原文传递
地方理论——迈向“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建构研究的广义思考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中华 《发展研究》 2012年第7期47-55,共9页
地方理论(Place Theory)以"人-地"关系作为研究的根着点,探讨空间(环境)的地方性建构与人(社会)的地方感生产之间的关系,代表着对当代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角度、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视... 地方理论(Place Theory)以"人-地"关系作为研究的根着点,探讨空间(环境)的地方性建构与人(社会)的地方感生产之间的关系,代表着对当代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角度、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视野。地方理论强调从结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建构视角来分析,并解构人居环境的构成。本文从地方理论谈起,以地方理论中的"人-地"关系建构为策略,分析基于地方理论视角下的"人-地"建筑学、"人-地"风景园林学和"人-地"城乡规划学,并探讨应在当代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构出一个基于"地方理论"的"人-地"居住环境科学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理论 -关系 -”建筑学 -”风景园林学 -”城乡规划学 -”居住环境科学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确定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美球 黄宏胜 +3 位作者 刘滨 蔡海生 朱再昱 罗志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3-937,共5页
确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是实施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基本前提。在深入认识鄱阳湖地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以"人-地-水"为主线,在GIS支... 确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是实施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基本前提。在深入认识鄱阳湖地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以"人-地-水"为主线,在GIS支持下,依据区域生态系统的相对完整性、社会经济协作的统筹性及县域经济的依存性等原则,研究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为:南昌市区(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九江市区(庐山区、浔阳区),景德镇市区(昌江区、珠山区),鹰潭市区(月湖区),新余市区(渝水区),抚州市区(临川区)及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瑞昌市、星子县、德安县、永修县、湖口县、都昌县、鄱阳县、余干县、彭泽县、万年县、安义县、樟树市、丰城市、高安市、东乡县、乐平市、贵溪市、余江县,共35个县(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域范围 --水”关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乡村地域人—地—业协调发展时空格局与驱动机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黄晶 薛东前 +1 位作者 马蓓蓓 宋永永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乡村地域系统及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决定了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黄土高原县域乡村数据,以人口、土地、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探究1990—2015年乡村地域人—地—业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结果发现... 乡村地域系统及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决定了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黄土高原县域乡村数据,以人口、土地、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探究1990—2015年乡村地域人—地—业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结果发现:①乡村地域人口和耕地不断减少、产业发展缓慢,人—地—业系统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自然资源本底较好的平原、盆地、谷地为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高值区。②乡村地域人—地—业系统总体呈现"高耦合低协调"状态,协调水平呈"倒N型"降低趋势;协调区范围逐渐收缩;失调和濒临失调区范围逐渐扩大;协调水平降低区总占比高达87.98%,提高区总占比仅为10.27%,空间上呈现"分散、集中、连片消失"的阶段演变特征。③乡村地域人—地—业协调发展时空演变格局是城镇化发展、农牧业活动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经济发展、政策制度调控相互作用的结果,黄土高原乡村地域经历"高强度农牧业活动、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生态政策调控凸显、城镇化影响显著、农业去中心化加剧"等演变后人—地—业协调发展水平普遍降低。结果启示通过社会治理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实现产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是黄土高原乡村地域提高人—地—业协调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业关系 耦合协调 驱动机制 黄土高原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地、业”转型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茜茜 廖和平 +2 位作者 巫芯宇 张亚飞 龙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为探索乡村"人口、土地利用、产业"3要素转型空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了解单要素转型加速的核心影响因素对乡村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从"人口、土地利用、产业"测算重庆市渝北区近郊2镇2010年与2017... 为探索乡村"人口、土地利用、产业"3要素转型空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了解单要素转型加速的核心影响因素对乡村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从"人口、土地利用、产业"测算重庆市渝北区近郊2镇2010年与2017年乡村转型度,对比3要素对乡村转型度贡献率,分别得到3要素转型优势区域(A区、B区、C区);并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及经济条件3方面选取6个影响因素,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各因素对3要素转型度及转型优势区决定力大小.结果显示:①研究区人口转型特征明显,产业次之,土地利用转型最差,各转型优势区村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A区、B区、C区;②影响因素探测显示,农村耕地数量、农村经济总收入、坡度、到主要交通干道距离分别是影响近郊区乡村"人口、土地利用、产业"转型加速的主要因素.统筹不同区位乡村发展速度、稳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保护农村耕地数量、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近郊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转型度 、业 理探测器模型 重庆市 近郊区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多维度可持续城市化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明星 先乐 +1 位作者 王朋岭 丁子津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95-1909,共15页
全球大规模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和关注的突出问题。当前对于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城市化进程如何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并不清晰,从科学、管理到实践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究,以实现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全球大规模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和关注的突出问题。当前对于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城市化进程如何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并不清晰,从科学、管理到实践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究,以实现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给出全球大规模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发生的基本事实,综述归纳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以及可能机制,城市化导致热岛效应、降水分配不均以及极端天气,并具有局地—区域—全球多尺度叠加效应,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能源消费变化、死亡率与传染病传播、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水资源短缺等方面。简要梳理相关的国际研究和行动联盟,从城市化的4个关键维度:人口、土地、经济和社会视角出发,提出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多维度可持续城市化的分析框架。呼吁加强自然与人文学科交叉,将城市化等人类活动纳入地—气系统,探究人—地—气复杂耦合过程,从城市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角度的适应与减缓,或许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关键和最现实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城市化 全球变化 交互作用 —气耦合 适应与减缓
原文传递
基于主体人与地学本体的人-地-GIS关系讨论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立新 徐磊 +1 位作者 陈学习 车德福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人-地-GIS”关系是地理信息科学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传统的人-地-GIS双向联系模型正在向以地学本体为核心的本体中心模型演化。通过主体人与客体人的区分,探讨两者在“人-地-GIS”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人-地、地-GIS与人-GIS的相关... “人-地-GIS”关系是地理信息科学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传统的人-地-GIS双向联系模型正在向以地学本体为核心的本体中心模型演化。通过主体人与客体人的区分,探讨两者在“人-地-GIS”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人-地、地-GIS与人-GIS的相关关系。通过地学本体与本体论的分析,讨论地学本体与科学本体、哲学本体论之间的关系,分析地学本体与类、元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构建以地学本体为核心的“人-地-GIS”关系新模型,该模型整体上分为认知与再现两部分,由核心的本体模型及人的认知层、GIS的模型层与“地学”现象及其关系层构成。以主体人的认知为主线,讨论该模型中各模块的功能与相互关系,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学本体 --GIS 关系模型 主体 客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