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实验 被引量:6
1
作者 田晶 王峰 +4 位作者 薛金凤 赵霏 钟梅 宋柳江 谭孟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能否有效转染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造血细胞,通过体外途径基因治疗地中海贫血。方法 6只BALB/c裸小鼠分为转染组(n=4)和未转染组(n=2),经X射线照射后,分别移植入经rAAV2β-珠蛋白病毒转染(MOI=50)或... 目的探讨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能否有效转染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造血细胞,通过体外途径基因治疗地中海贫血。方法 6只BALB/c裸小鼠分为转染组(n=4)和未转染组(n=2),经X射线照射后,分别移植入经rAAV2β-珠蛋白病毒转染(MOI=50)或未转染的β41-42/β654杂合子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流产胎儿造血细胞,转染后第28天和第70天分别处死rAAV2转染小鼠(n=2)和未转染受体小鼠(n=1)。采用RT-PCR、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法检测rAAV2介导的人β-珠蛋白基因在小鼠骨髓中的表达,并以高压液相色谱法量化分析受体小鼠外周血中人β-珠蛋白肽链的水平。结果①RT-PCR于所有受体小鼠样本中均可检测到人β-actin和人β-珠蛋白基因的表达。②ASPCR检测中,β41-42突变基因稳定表达于所有受体小鼠,β654突变基因仅在移植后第70天受体小鼠样本中被检测到;移植后第28天,rAAV2转染及未转染小鼠体内均可检测到主要来自于β654突变基因的正常β-珠蛋白基因表达;但至移植后第70天,仅rAAV2转染小鼠骨髓样本中仍可检测到rAAV2-β-globin载体介导的正常β-珠蛋白基因表达。③移植后第70天处死的转染小鼠外周血中人β链/α链分别为0.328和0.325,相对未转染组0.135的比值,两者的增加百分比高达144.78%和142.54%。结论经rAAV2介导基因修饰后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造血细胞在体内可长期稳定表达正常人β-珠蛋白基因,而其分化产生的外周血人红系细胞内β-珠蛋白肽链的合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相关病毒 Β-地中海贫 造血细胞 基因治疗
下载PDF
2型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正常人β珠蛋白基因在重型地贫流产胎儿造血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田晶 王峰 +3 位作者 薛金凤 赵霏 宋柳江 谭孟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11期2028-2033,共6页
目的:探讨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 antadeno-associated virus 2,rAAV2)载体介导人β-珠蛋白基因转染地贫患者造血细胞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方法:分离β41-42/β654杂合子型重型β-地贫流产胎儿造血细胞,经rAAV2-β-globin... 目的:探讨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 antadeno-associated virus 2,rAAV2)载体介导人β-珠蛋白基因转染地贫患者造血细胞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方法:分离β41-42/β654杂合子型重型β-地贫流产胎儿造血细胞,经rAAV2-β-globin病毒转染(MOI=50)后移植入经X射线照射的BALB/c裸小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14d、21d处死受体小鼠,RT-PCR及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检测人珠蛋白基因在受体小鼠体内的表达。结果:RT-PCR方法于3只受体小鼠骨髓样本中成功检测到人β-actin和人β-珠蛋白基因的表达,而21d处死的转染与对照小鼠外周血样本中未检测到人β-珠蛋白基因表达;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在所有受体鼠体内同时检测到β41-42和β654突变基因,以及正常β-珠蛋白基因的表达,但rAAV2-β-globin转染组小鼠体内正常人β-珠蛋白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rAAV2可有效转染β41-42/β654杂合子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造血细胞,并通过exvivo途径介导β-珠蛋白转基因的体内表达,提高红系细胞内正常β-珠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相关病毒 Β-地中海贫 造血细胞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人造血细胞抗原及其同类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改连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0年第4期268-271,共4页
人造血细胞抗原及其同类物是新近发现的一类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它选择性地表达于发育的神经系统和早期造血细胞表面以及发育的各种组织中。通过同嗜性相互作用,参与细胞间粘附,对神经系统与造血系统的发育起一... 人造血细胞抗原及其同类物是新近发现的一类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它选择性地表达于发育的神经系统和早期造血细胞表面以及发育的各种组织中。通过同嗜性相互作用,参与细胞间粘附,对神经系统与造血系统的发育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抗原 同类物 粘附分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期因子与脑膜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孙中书 李新军 +3 位作者 徐宏 周增俊 曾义 韩扬云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33期4733-4735,共3页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蛋白与脑膜瘤中血管生成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2例脑膜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脑膜瘤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蛋白与脑膜瘤中血管生成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2例脑膜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脑膜瘤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5%,正常脑膜组织中无MK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肿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MK蛋白阳性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r=0.756,P<0.05),与肿瘤的血供(r=0.6518,P<0.05)密切相关。结论:MK蛋白在脑膜瘤组织中有过度表达;MK蛋白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相关;MK蛋白有望成为临床上对脑膜瘤生物学行为进行判定的指标。抑制MK的表达,有望为高表达MK的脑膜瘤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中期因子蛋白 原始造血细胞 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苯能激活人造血细胞的Ki—ras癌基因
5
作者 袁立新 《医学信息》 1993年第5期2-2,共1页
苯使人体造血细胞的ki-ras癌基因发生突变,启动ki-ras癌基因激活,导致造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异常。(?)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夏俊杰在导师张国高教授的指导下,在武汉、上海、深圳的4家工厂选择了大批工作中接触苯的工人。
关键词 造血细胞 RAS癌基因 KI 病发生 高教授 张国 博士研究生 基因突变 纯苯 变率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顾应江 夏祥国 +4 位作者 李定军 刘亮 江涌 包长顺 陈礼刚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脑膜瘤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用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脑膜瘤和正常...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脑膜瘤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用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脑膜瘤和正常脑膜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脑膜瘤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79%,其中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1%,15%;MVD为6—55,x^-±s为28±11;正常脑膜中无HIF-1α表达,MVD为4±1,明显低于肿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HIF-1α阴性(-)表达者,MVD为11±5;呈弱(+)、中(++)及强阳性(+++)表达者,MVD分别为23±10.36±13及47±15;HIF-1α阳性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k=0.766,P〈0.01)。结论HIF-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HIF-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调控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为脑膜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缺氧诱导因子-1(HIF-1) 原始造血细胞(CD34) 管密度(MVD) 免疫组织化学 管生成
下载PDF
VEGF及CD34在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及外阴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7
7
作者 杨静 武昕 +1 位作者 李威 赵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MVD)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MVD)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VIN中VEGF高表达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LS和VIN中MVD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S组织中存在微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代偿性刺激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上皮内瘤变 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始造血细胞抗原
下载PDF
VEGF及CD34在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春燕 张利群 +3 位作者 蔡知天 李楷滨 姚兰 王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5036-5038,共3页
目的:研究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探讨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62例外阴白色病变(包括外阴鳞状上皮增生32例,外阴硬化性苔藓30例)组织中的VEG... 目的:研究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探讨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62例外阴白色病变(包括外阴鳞状上皮增生32例,外阴硬化性苔藓30例)组织中的VEGF、CD34表达情况,10例正常外阴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LS组)的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数目(MVD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外阴皮肤组及外阴鳞状上皮增生(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组与正常外阴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表达与MVD计数在LS中存在正相关。结论:外阴硬化性苔藓组织中VEGF表达减少,引起MVD值显著减少,可能是外阴硬化性苔藓的发病机制之一;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VD值无明显改变,微血管结构功能障碍可能是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白色病变 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始造血细胞抗原
原文传递
CD34在外阴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静 武昕 吴丽娜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284,共2页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对沈阳市妇婴医院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人原始造血...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对沈阳市妇婴医院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在外阴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外阴硬化性苔藓(VLS)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值为10.10,在VIN组织中MVD值为32.70,两者与正常皮肤(N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VSH)组织中MVD值为22.84,3种病变中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VD在VLS真皮中表达较NS、VSH和VIN低,提示VLS组织存在真皮微循环障碍。在VIN中MVD值较VSH高,提示MVD增加加速了异型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上皮内瘤变 原始造血细胞抗原
原文传递
愈白汤超声经皮透入联合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外用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丹凤 闫洪超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0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愈白汤经皮低频超声低频超声径皮透入联合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外用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疗效。方法 113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联合组采用低频超声经皮透入愈白汤联合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局部外用治疗,... 目的观察愈白汤经皮低频超声低频超声径皮透入联合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外用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疗效。方法 113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联合组采用低频超声经皮透入愈白汤联合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局部外用治疗,对照组单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共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3个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真皮层中的CD34。结果联合组治愈率为33.3%,高于对照组的16.1%(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CD34表达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愈白汤低频超声经皮透入联合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局部外用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硬化性苔藓 超声透入 丙酸氯倍他索 愈白汤 原始造血细胞抗原
下载PDF
中期因子与脑膜瘤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新军 夏祥国 +4 位作者 徐宏 曾义 韩扬云 刘伦波 罗小强 《西南军医》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蛋白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2例脑膜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脑膜瘤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5%,...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蛋白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2例脑膜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脑膜瘤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5%,正常脑膜组织中无MK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5)。MK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大小、形状无关(rs=0.4524,P=0.089>0.05),而与肿瘤病理分级分类(rs=0.3785,P=0.0024<0.05)、侵袭性(rs=0.7412,P=0.0087<0.05)、血供(rs=0.6518,P=0.041<0.05)、瘤周水肿(rs=0.6142,P=0.032<0.05)密切相关。结论MK蛋白在脑膜瘤组织中有过度表达;MK蛋白的表达与侵袭性、瘤周水肿及病理分级相关;MK蛋白有望成为临床上对脑膜瘤生物学行为进行判定的指标。抑制MK的表达,有望为高表达MK的脑膜瘤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中期因子蛋白(MK) 原始造血细胞(CD34) 管密度(MVD)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分离人脐血造血细胞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海燕 李晓鸥 朱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765-765,共1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分离人脐血造血细胞的回收率。方法:分别用甲基纤维素、明胶、羟乙基淀粉、红细胞裂解液分离脐血造血细胞,计算有核细胞回收率。Giemsa染色计算单个核细胞百分率。结果:4种方法分离后回收率分别为66.13%、74.91%、66....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分离人脐血造血细胞的回收率。方法:分别用甲基纤维素、明胶、羟乙基淀粉、红细胞裂解液分离脐血造血细胞,计算有核细胞回收率。Giemsa染色计算单个核细胞百分率。结果:4种方法分离后回收率分别为66.13%、74.91%、66.13%、62.90%。结论:4种方法效果均较好,其中以明胶分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 甲基纤维素 细胞裂解液 明胶 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