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人造物”的元宇宙:建构动力、弱公共性及增强策略 被引量:24
1
作者 谢新水 《电子政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55,共12页
与霍金所讨论的自然宇宙完全不同,元宇宙是“人造物”。在初期,人性、资本和技术是建构和塑造元宇宙的三重主要动力。无论是“映射论”还是“模拟论”都要将可交流性和公共性嵌入到元宇宙中。虽然“无接触时代”的特殊环境凸显了元宇宙... 与霍金所讨论的自然宇宙完全不同,元宇宙是“人造物”。在初期,人性、资本和技术是建构和塑造元宇宙的三重主要动力。无论是“映射论”还是“模拟论”都要将可交流性和公共性嵌入到元宇宙中。虽然“无接触时代”的特殊环境凸显了元宇宙的可交流性,扩大了元宇宙的连接范围,增强了沉浸感,提升了交互质量,但由于人性、资本和技术的自利性,它们在建构元宇宙的同时也从自利的角度去塑造它,这样就忽略或削弱了其公共性。元宇宙的使命是增进公共利益、提升社会福祉,而不能使之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竞技场”、数字内容世界的“名利场”、精神世界的“内卷域”。治理作为孪生宇宙的元宇宙比治理现实世界更加复杂。政府作为元宇宙建构的引导者,虽然不能改变人性,但要谨防资本和技术削弱元宇宙的公共性。这就要求政府坚持包容审慎、主动监管的策略,以法律和伦理路径维护元宇宙的公共性。元宇宙不仅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更要解决“为什么做”的问题。如何治理作为“人造物”的元宇宙,是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 元宇宙 公共性 公共管理 虚拟社会
原文传递
人文因素与技术:事实、人造物及其解释 被引量:12
2
作者 H.波瑟尔 刘钢 《世界哲学》 1999年第3期71-75,82,共6页
关键词 人文因素 人造 技术评估 选择价值 解决方案 价值冲突 公共福利 价值相对论 责任伦理学 人为事
原文传递
人造物、意向性与生活世界 被引量:15
3
作者 舒红跃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5,99,共4页
同自然物体一样,人造物也有其功能与结构;与自然物不同的是,人造物的功能是意向性意义上的功能,在人造物身上聚集有人类的意向。通过人造物的结构,可以把技术与物的因素即自然的结构与规律联系起来;通过人造物的功能-意向,可以把技术与... 同自然物体一样,人造物也有其功能与结构;与自然物不同的是,人造物的功能是意向性意义上的功能,在人造物身上聚集有人类的意向。通过人造物的结构,可以把技术与物的因素即自然的结构与规律联系起来;通过人造物的功能-意向,可以把技术与人和人所生活的世界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 意向性 生活世界
下载PDF
人与物关系的初步讨论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德宏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2-16,共5页
哲学应以人为中心。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也是哲学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出现了物本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思潮。我们主张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结合 ,反对把唯物主义歪曲成物本主义。
关键词 人造 本主义 人本主义 人-关系 哲学
下载PDF
技术总是物象化为人造物的技术 被引量:12
5
作者 舒红跃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5,共7页
关键词 技术哲学 人造 象化 哲学研究 生活世界 实事 还原 主观
原文传递
形态设计的自然观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大松 《巢湖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4-77,共4页
本文总结并分析了人类文明进程中造型设计与自然的关系 ,总结了设计师对自然形态探索的四层境界 ,即 :对自然形态的模仿 ;对自然形态的抽象 ;科学的分析和应用自然形态以及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之境界。这四层境界在今天仍是设计师创... 本文总结并分析了人类文明进程中造型设计与自然的关系 ,总结了设计师对自然形态探索的四层境界 ,即 :对自然形态的模仿 ;对自然形态的抽象 ;科学的分析和应用自然形态以及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之境界。这四层境界在今天仍是设计师创造力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形态 人造 境界
下载PDF
关注“知识创造”:技术支持学习的新诉求 被引量:11
7
作者 曾文婕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21,52,共6页
当前,"学习者中心"已经超越过去的"技术中心",成为"技术支持学习"的应有取向。这一取向要求以学习理论的新进展为引领,对技术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学习。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类学习... 当前,"学习者中心"已经超越过去的"技术中心",成为"技术支持学习"的应有取向。这一取向要求以学习理论的新进展为引领,对技术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学习。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类学习历经了"学习即个体获得"的获得隐喻和"学习即情境参与"的参与隐喻,正在走向"学习即知识创造"的新型隐喻。知识创造隐喻,开辟了国际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新方向,要求技术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推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更要促成学习者创造新知识及开发出承载新知识的"人造物"。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新知识的理想学习形态是"三元交互学习",它主要以Web2.0作为技术支持,已经衍生出"教学2.0"的形态,技术在其中发挥认知性中介、实践性中介、社会性中介和反思性中介等关键作用。当下人们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三元交互学习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支持学习 知识创造 人造 三元交互学习 技术中介
下载PDF
人工事物的设计逻辑与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江牧 林鸿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1-73,94,共14页
目的人作为一个物种,其观察外部世界和思维的逻辑都受到生物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很清楚地在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事物上反映出来,了解人工事物背后的潜在逻辑与人类思维对其的影响,这对于人类进一步的生存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对人工... 目的人作为一个物种,其观察外部世界和思维的逻辑都受到生物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很清楚地在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事物上反映出来,了解人工事物背后的潜在逻辑与人类思维对其的影响,这对于人类进一步的生存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对人工事物中人造物设计逻辑和方法的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厘清人造物产生的缘由、发展脉络及参与人类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了解人类自身实践活动的真实状况。结论人类在处理与外在事物的关系中,一直采用合乎逻辑的方式,研究清楚这些方式背后的深层逻辑,有助于揭示人类经由漫长的岁月,身体与心智的形成缘由及其对于处理与外在事物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事 逻辑 人造
下载PDF
造物与文化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砚祖 《中华手工》 2018年第8期98-99,共2页
从石器开始,人类就一直不断地在造物,为生命的生存生活而制造一切需要的工具和物品。专业研究中,把这种人工造物的世界称作“人工界’,又称之为“第二自然”。我们生活的世界,首先是自然界。随着人造物的增加,从器物到建筑,从工... 从石器开始,人类就一直不断地在造物,为生命的生存生活而制造一切需要的工具和物品。专业研究中,把这种人工造物的世界称作“人工界’,又称之为“第二自然”。我们生活的世界,首先是自然界。随着人造物的增加,从器物到建筑,从工具到用具,武器、衣、食、住、行、用各种物品,形成了一个相异于自然的人造物的世界。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一方面置身于自然之中,在利用自然的同时改造着自然,又建造着另一个不同的“自然界”。在这种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造物活动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和最伟大的活动,也是最根本和最关键的生存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自然界 改造自然 人造 世界 人类 工具
下载PDF
面向技术的实事本身 被引量:8
10
作者 舒红跃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1,共5页
“面向实事本身”在技术哲学就是面向人造物本身。所有技术现象最后都必须还原和追溯为人造物,都是奠基于人造物这一感性的,能够直接为我们感知的实事本身之上的。无论是作为知识的技术,还是作为活动、意志、方法的技术,只有还原为作为... “面向实事本身”在技术哲学就是面向人造物本身。所有技术现象最后都必须还原和追溯为人造物,都是奠基于人造物这一感性的,能够直接为我们感知的实事本身之上的。无论是作为知识的技术,还是作为活动、意志、方法的技术,只有还原为作为人造物的技术,对它们才有具体、感性和直观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人造 实事本身 结构与功能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科幻小说中人与技术关系的新图景——以“新人”想象为分析中心
11
作者 詹玲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5,共6页
作为人造物中顶端的技术成果,人造人以其“吾手造吾身”的强大诱惑,让人类无法抗拒地将这一技术不断向前推进。从早期只能做简单动作的笨重人形机器,到智能机器人,再到新型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婴儿、虚拟偶像等,人造人的种类越来越多,与... 作为人造物中顶端的技术成果,人造人以其“吾手造吾身”的强大诱惑,让人类无法抗拒地将这一技术不断向前推进。从早期只能做简单动作的笨重人形机器,到智能机器人,再到新型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婴儿、虚拟偶像等,人造人的种类越来越多,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把握。与此同时,迅速崛起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后人类主义提出身与心、物质与精神、文化与自然都是作为信息而存在的生命模式的观念,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身心二元论,为平等看待人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 人工智能 后人类主义 身心二元论 人造 基因编辑 人类中心主义 人与技术
下载PDF
价值:人的意义世界的生成与澄明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浩 《理论月刊》 2005年第6期51-53,共3页
价值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我们只能从动态的角度去理解它,才能真正把握它的实质。本文认为,价值其实就是人的意义世界的生成与澄明,并从哲学史上主题的转换、如何看待自然客体温表、人造物、人的价值等方面作了分析。
关键词 价值 意义世界 生成 自然客体 人造
下载PDF
未来“植筑”
13
作者 毛雯婧 陈延峰 +1 位作者 汤惠三 林博文 《科学24小时》 2024年第9期4-5,共2页
作品简介:作品打造了一个以未来“植筑”为主题的沉浸式艺术空间,在城市飞速扩张的背景下构建了“生态乌托邦”。这是一种关于未来生态的想象。人类不仅因为确认自己的本质力量而产生美感,而且注意到自然物与人造物所具有的和谐、对称... 作品简介:作品打造了一个以未来“植筑”为主题的沉浸式艺术空间,在城市飞速扩张的背景下构建了“生态乌托邦”。这是一种关于未来生态的想象。人类不仅因为确认自己的本质力量而产生美感,而且注意到自然物与人造物所具有的和谐、对称、多样统一等形式属性,这是美在客观说的起源。共生齐物合一,把植物与建筑、自然物与人造物深度融合,这是我们所构想的未来生态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融合 作品简介 多样统一 人造 生态乌托邦 沉浸式 本质力量 自然
下载PDF
当前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兼论景观的人工化与自然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管宁生 管旸 《中国园林》 2007年第11期22-25,共4页
首先分析了当前在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景观人工化问题的原因与解决办法,阐述了研究自然物的观赏特征及其与人造物形态区别的必要性;然后从物体的外形、色彩、质地、声响、气味、运动、形态变化、群体组合方式等方面,对自然物... 首先分析了当前在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景观人工化问题的原因与解决办法,阐述了研究自然物的观赏特征及其与人造物形态区别的必要性;然后从物体的外形、色彩、质地、声响、气味、运动、形态变化、群体组合方式等方面,对自然物与人造物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两者各自的观赏特征以及给人心理感受的区别;最后,举例说明应当如何将这些观赏特征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加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环境 自然 人造 观赏特征 运用
下载PDF
拼装国际空间站
15
作者 马修·博尔顿 庞玮(译) 《环球科学》 2024年第4期78-79,共2页
国际空间站在400千米高的轨道上以27000千米/小时的速度围绕地球不停转动。它既是有史以来造价最高的人造物,也见证了一段多国通力合作的历史。这间空间科学实验室可以容纳6位乘员,被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形容为“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科... 国际空间站在400千米高的轨道上以27000千米/小时的速度围绕地球不停转动。它既是有史以来造价最高的人造物,也见证了一段多国通力合作的历史。这间空间科学实验室可以容纳6位乘员,被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形容为“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科学和技术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空间科学 人造 千米/小时 NASA 通力合作 科学和技术 实验室
原文传递
民具中的设计——评《造物史话:明代手作农器设计研究》
16
作者 蔡克中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3期103-104,共2页
设计学界在设计研究的对象方面总是有两种争论,值得关注和商榷。首先,中国古代是否有设计,古代的造物是否属于设计。作为独立的设计师尤其是工业设计师诚然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成为独立的职业。工业化、批量化生产,也是现代设计的重要标... 设计学界在设计研究的对象方面总是有两种争论,值得关注和商榷。首先,中国古代是否有设计,古代的造物是否属于设计。作为独立的设计师尤其是工业设计师诚然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成为独立的职业。工业化、批量化生产,也是现代设计的重要标志。但是,古代人与现代人都需要生存和发展、生产与生活,都需要衣食住行用相关的产品。从此角度而言,一切人造物都是人类为了一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手段、使用一定的材料与工具创造出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产品,以满足一定的需求。这一类活动,应该都能被称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量化生产 工业设计师 质形态 人造 值得关注 工业化 工业革命 衣食住行
下载PDF
AI技术越先进,我们越焦虑?
17
作者 刘雪云 《中国报道》 2024年第4期90-91,共2页
未来将是人与AI共同进化的时代,人类始终是人工智能高度、广度和深度的总开关和决定者,也是人和人造物的协调者。近期,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在接受采访时称,Sora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向公众... 未来将是人与AI共同进化的时代,人类始终是人工智能高度、广度和深度的总开关和决定者,也是人和人造物的协调者。近期,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在接受采访时称,Sora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向公众推出。与此同时,她表示OpenAI计划最终可能加入音频功能,并允许用户编辑生成的视频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研究 共同进化 Open AI技术 人造 首席技术官 视频内容 总开关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体的世界图景
18
作者 邵怡蕾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9,共14页
汉娜·阿伦特在1958年出版了《人的境况》一书。彼时,人类第一次发射了一个人造物脱离了地球的轨道,“以与天体近似的方式在天上栖息和运行”。面对“人类总算朝着摆脱地球对人的束缚迈出了第一步”的欢呼,阿伦特写下了这本书,“从... 汉娜·阿伦特在1958年出版了《人的境况》一书。彼时,人类第一次发射了一个人造物脱离了地球的轨道,“以与天体近似的方式在天上栖息和运行”。面对“人类总算朝着摆脱地球对人的束缚迈出了第一步”的欢呼,阿伦特写下了这本书,“从我们最崭新的经验和我们最切近的恐惧出发,重新考虑人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 阿伦特 世界图景 生成式 地球
下载PDF
人造物概念的表征:功能、意图和目的论的解释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宇浩 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6-478,共13页
以概念结构研究从“相似”到“解释”的理论转向为背景,评述人造物领域的“意图-历史论”(Bloom,1996),提出人造物概念结构中自上而下的约束是来自“使用目的”而不是“设计意图”。分析近期报告的大量实验,最后提出人造物概念表征的“... 以概念结构研究从“相似”到“解释”的理论转向为背景,评述人造物领域的“意图-历史论”(Bloom,1996),提出人造物概念结构中自上而下的约束是来自“使用目的”而不是“设计意图”。分析近期报告的大量实验,最后提出人造物概念表征的“基于使用的目的论”的解释模式和人造物归类的双重目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结构 人造 意图 功能 目的论 基于解释的理论
下载PDF
数字货币时代中的“假币”及其概念重构
20
作者 李光恩 《时代法学》 2023年第5期41-51,共11页
数字货币是货币的数字形式,是不具备实物形态的特殊人造物。数字货币的人造物本质及构成特征使假数字货币的产生具有了逻辑可能性,技术上的漏洞与缺陷使假数字货币的产生具有了客观可能性,数字弱势群体的存在为假数字货币的产生提供了... 数字货币是货币的数字形式,是不具备实物形态的特殊人造物。数字货币的人造物本质及构成特征使假数字货币的产生具有了逻辑可能性,技术上的漏洞与缺陷使假数字货币的产生具有了客观可能性,数字弱势群体的存在为假数字货币的产生提供了外部环境。冒充行使货币职能或声称具有超出货币职能的功能、冒用央行名义发行或推广、违反数字货币的设计与发行规范是假数字货币的主要表现。数字货币时代的“假币”概念须在内涵上反映假数字货币的构成特征,在外延上纳入数字形式,同时扩展伪造或变造货币的手段与方式,以适应数字货币时代的假币法律规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货币 人造 假币 伪造货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