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倪洪岗 李雪梅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245-247,共3页
近年来随着对2型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发现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不仅能促进胰岛素释放,还有改善糖尿病相关的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的作用[1]。目前GLP-1类似物已运用于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我科2009年首次将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用于... 近年来随着对2型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发现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不仅能促进胰岛素释放,还有改善糖尿病相关的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的作用[1]。目前GLP-1类似物已运用于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我科2009年首次将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那 岛Β细胞功能 释放 临床观察 类似物 高血糖素 口服降糖药 Β细胞 血糖事件 高血糖素分泌
下载PDF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表达、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志珍 杨生生 毛积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为获得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 1[recombinanthumanglucagon likepeptide 1(7~ 37) ,rhGLP 1]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 ,采用亚磷酸二酯法合成hGLP 1cDNA的 6个寡核苷酸片段 ,拼接成完整的hGLP 1cDNA ,构建重组质粒pGEX hGLP 1,转化大肠杆菌B... 为获得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 1[recombinanthumanglucagon likepeptide 1(7~ 37) ,rhGLP 1]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 ,采用亚磷酸二酯法合成hGLP 1cDNA的 6个寡核苷酸片段 ,拼接成完整的hGLP 1cDNA ,构建重组质粒pGEX hGLP 1,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获得表达菌株 .高密度发酵培养的菌体超声破碎后 ,裂解液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得到GST融合蛋白 .经CNBr裂解、QAE SepharoseFF柱层析和脱盐 ,得到纯度大于 90 %的rhGLP 1,质谱测定分子量结果与理论值一致 .生物学活性分析表明 ,rhGLP 1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高血糖素样肽-1 融合蛋白 纯化 生物学活性 表达
下载PDF
3类降糖药物在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顾群 黄琳 罗樱樱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4-640,共7页
目的:为2型糖尿病(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降糖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二甲双胍”“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目的:为2型糖尿病(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降糖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二甲双胍”“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的中英文为检索词,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Trial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收集降糖药物在T2DM合并ASCVD患者中的应用案例,从临床获益证据、作用机制和安全性方面逐一阐述。结果:二甲双胍、GLP-1 RA和SGLT2I均能显著改善心血管结局,且SGLT2I可以显著降低心衰住院风险,预防和延缓心衰的发生。3类药物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有所不同,但均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减少肝糖生成、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葡萄糖吸收等)达到改善心血管结局的目的。在安全性方面,二甲双胍和GLP-1 RA类药物应注意其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SGLT2I类药物应注意其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结论:3类降糖药物均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且安全性良好,适用于T2DM合并ASCVD患者;SGLT2I还适用于心衰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二甲双胍 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血管获益
下载PDF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对化学致糖尿病模型动物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乐嘉静 李湛君 +2 位作者 邱财荣 宫泽辉 徐康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 本文研究了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 1(7 36 )[rhGLP 1(7 36 ) ]对化学所致糖尿病模型动物的降血糖和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方法 对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及链脲霉素型糖尿病大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rhGLP 1,分别于给药 4天后采血 ,收... 目的 本文研究了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 1(7 36 )[rhGLP 1(7 36 ) ]对化学所致糖尿病模型动物的降血糖和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方法 对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及链脲霉素型糖尿病大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rhGLP 1,分别于给药 4天后采血 ,收取血清 ,测定血糖及胰岛素值。结果 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皮下注射 4 0、80 μg·kg-1rhGLP 1后 ,血糖值显著下降 (P <0 0 1) ,而 2 0 μg·kg-1剂量组则无显著性改变 ;链脲霉素型糖尿病大鼠皮下注射 2 8、5 6 μg·kg-1rhGLP 1后 ,血糖值显著下降 (P <0 0 5、P <0 0 1) ,而 14 μg·kg-1剂量组则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rhGLP 1对实验动物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高血糖素类多肽-1 糖尿病模型 血糖
下载PDF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志珍 刘智慧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 :克隆人胰高血糖素样肽 - 1突变体 (2 Gly -hGLP - 1)基因 ,高效表达GST - 2 Gly -hGLP - 1融合蛋白。方法 :在获得重组hGLP - 1基因工程菌基础上 ,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改造其第 2位丙氨酸为甘氨酸 ,经酶切克隆于pGEM - 7z(+)载体中 ... 目的 :克隆人胰高血糖素样肽 - 1突变体 (2 Gly -hGLP - 1)基因 ,高效表达GST - 2 Gly -hGLP - 1融合蛋白。方法 :在获得重组hGLP - 1基因工程菌基础上 ,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改造其第 2位丙氨酸为甘氨酸 ,经酶切克隆于pGEM - 7z(+)载体中 ,构建pGEM - 7z(+) / 2 Gly -hGLP - 1克隆载体 ,双酶切鉴定后把2 Gly-hGLP - 1基因定向插入pGEX - 4T - 3多克隆位点 ,构建pGEX- 4T - 3/ 2 Gly-hGLP - 1融合表达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并进行诱导表达。结果 :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 ,证明2 Gly-hGLP - 1基因已克隆到pGEX - 4T - 3载体中。SDS -PAGE和凝胶扫描分析 ,融合蛋白以可溶形式存在 ,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2 9.7%。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在 95 %以上 ,免疫印迹证实 ,该融合蛋白可被特异性hGLP - 1(7- 37)抗体所识别。结论 :为产业化规模制备hGL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素样肽-1 突变体 基因克隆 诱导表达 融合蛋白 SDS-PAGE 纯化
下载PDF
高密度培养大肠杆菌表达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志珍 毛积芳 +1 位作者 杨生生 窦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 :高密度发酵培养表达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h GL P- 1)。方法 :将构建的重组质粒 p GEX- h GL P- 1转化大肠杆菌 BL 2 1( DE3 ) ,得到表达 h GL P- 1的工程菌株 E.coli BL 2 1( DE3 ) / p GEX- h GL P- 1。在 5 0 0 m l三角... 目的 :高密度发酵培养表达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h GL P- 1)。方法 :将构建的重组质粒 p GEX- h GL P- 1转化大肠杆菌 BL 2 1( DE3 ) ,得到表达 h GL P- 1的工程菌株 E.coli BL 2 1( DE3 ) / p GEX- h GL P- 1。在 5 0 0 m l三角摇瓶中进行了诱导条件的摸索实验 ,之后用 5 L自控发酵罐对工程菌进行高密度培养 ,以获取 h GL P- 1和谷胱甘肽 S-转移酶融合蛋白 ( GST- h GL P- 1)。结果 :采用分批培养和补料分批培养相结合的技术 ,控制碳源和氮源的补加 ,控制溶解氧的量 ,可使重组工程菌发酵光密度D6 0 0 值达 5 2 ,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 2 8% ,其含量达到 2 .1g/ L。用 ESI质谱鉴定 h GL P- 1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一致。 结论 :本研究为大规模生产重组 h GL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培养 高血糖素样肽-1 基因表达 融合蛋白质类 大肠杆菌 强降血糖
下载PDF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自诱导表达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顾娟 劳勋 +2 位作者 金明飞 黄静 吴自荣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6-731,共6页
考察了在大肠杆菌中自诱导表达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融合蛋白的可行性,并对自诱导培养条件及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以提高蛋白产量。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9.17g/L,酵母膏9.59g/L,Na2HPO45.72g/L,KH2PO45.48g/L,(NH4)2... 考察了在大肠杆菌中自诱导表达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融合蛋白的可行性,并对自诱导培养条件及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以提高蛋白产量。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9.17g/L,酵母膏9.59g/L,Na2HPO45.72g/L,KH2PO45.48g/L,(NH4)2SO42.66g/L,NaCl3.33g/L,甘油2%(V/V),葡萄糖0.68g/L,乳糖6.33g/L,MgSO40.24g/L。在温度33°C、接种量1%、pH7、装瓶量20mL/100mL培养条件下,用该最优培养基自诱导表达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融合蛋白的产量可达348.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 自诱导 优化 正交设计 均匀设计
原文传递
利用转基因烟草表达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梁宏伟 陈发菊 +2 位作者 王玉兵 李凤兰 陆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9-143,共5页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hGLP1)是一种短肽激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治疗糖尿病最有前景的候选药物。在设计合成hGLP1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基础上,通过农杆菌介导将hGLP1基因导入烟草基因组中,获得转化再生植株,经过PCR扩增和Southern blo...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hGLP1)是一种短肽激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治疗糖尿病最有前景的候选药物。在设计合成hGLP1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基础上,通过农杆菌介导将hGLP1基因导入烟草基因组中,获得转化再生植株,经过PCR扩增和Southern blot分析,证实hGLP1基因已整合进入6个株系的烟草基因组中。GUS组织化学染色表明,与目的基因融合的报告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获得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其中2个株系转基因烟草叶片中能够检测到hGLP1融合蛋白的表达。初步的动物试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一定的降血糖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转基因 高血糖素样肽1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对正常动物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乐嘉静 李湛君 +2 位作者 邱财荣 宫泽辉 徐康森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目的 :观察rhGLP 1(7 36 )对正常动物的降血糖和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以及该作用的葡萄糖依赖性。方法 :用不同动物模型sc不同剂量的rhGLP 1(7 36 )后 ,收集血清 ,测定血糖值及胰岛素值。结果 :正常C5 7小鼠和家兔sc不同剂量的rhGLP 1(7 36 ... 目的 :观察rhGLP 1(7 36 )对正常动物的降血糖和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以及该作用的葡萄糖依赖性。方法 :用不同动物模型sc不同剂量的rhGLP 1(7 36 )后 ,收集血清 ,测定血糖值及胰岛素值。结果 :正常C5 7小鼠和家兔sc不同剂量的rhGLP 1(7 36 )后 ,血糖和胰岛素分泌均无明显改变 ,提示rh GLP 1(7 36 )并不影响血糖正常动物的胰岛素分泌及血糖 ;对于给糖负荷动物 ,rhGLP 1(7 36 )使其胰岛素分泌增加 ,并进而使升高的血糖明显降低 ,表明rhGLP 1(7 36 )具有明显的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在C5 7小鼠和家兔糖耐量实验中发现 ,rh GLP 1(7 36 ) 16 μg·kg-1使糖负荷家兔胰岛素分泌增加 ,血糖升高曲线明显降低 ,说明rhGLP 1(7 36 )能明显增加动物对糖的耐受。结论 :rhGLP 1(7 36 )通过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作用降低过高血糖 ,而不降低正常血糖 ,同时用量小 ,起效快 ,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素类多肽-1 血糖 糖耐量实验 葡萄糖依赖性
下载PDF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志珍 毛积芳 杨生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 1[rhGLP 1(7 36 )NH2 和rhGLP 1(7 37) ]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正常SD大鼠按 3.2 4g/kg腹腔注射 5 0 %葡萄糖 ,诱发暂时性高血糖动物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 (2 0、4 0... 目的观察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 1[rhGLP 1(7 36 )NH2 和rhGLP 1(7 37) ]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正常SD大鼠按 3.2 4g/kg腹腔注射 5 0 %葡萄糖 ,诱发暂时性高血糖动物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 (2 0、4 0、80 μg/kg)rhGLP 1(7 36 )NH2 和rhGLP 1(7 37) ,间隔取血测定血糖与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SD大鼠按 6 0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建立实验性 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静脉输注rhGLP 1(7 36 )NH2 [4.0ng/(kg·min) ]12 0min并观察血糖变化。结果腹腔注射 4 0、80 μg/kgrhGLP 1(7 36 )NH2 和rhGLP 1(7 37)处理组大鼠的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二者之间促胰岛素分泌和降血糖活性差异无显著性。静脉输注rhGLP 1(7 36 )NH2 6 0min后 ,血糖水平 (17.0 4± 1.31)mmol/L(P <0 .0 5 ) ,12 0min后血糖水平 (11.98± 1.0 5 )mmol/L(P <0 .0 0 1)。结论rhGLP 1能显著改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 ,这与其促胰岛素分泌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高血糖素样肽-1 糖尿病模型 血糖 血浆
下载PDF
健康志愿者单次皮下注射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rhGLP-1(7-36)]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睿 裴斐 +7 位作者 柴栋 方翼 郑专杰 尚雯 梁蓓蓓 董涛 李聪然 安毛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814-818,共5页
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评价单次皮下注射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rhGLP-1(7-36)]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根据GCP设计试验方案,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42名18~50岁健康成人,将... 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评价单次皮下注射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rhGLP-1(7-36)]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根据GCP设计试验方案,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42名18~50岁健康成人,将受试者随机分至0.10~0.45mg7个剂量组,每组6名,男女各半,分别接受单次皮下注射rhGLP-1(7-36),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考察药物耐受性。结果:单次皮下注射rhGLP-1(7-36)耐受性试验中,各组受试者各项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条件均衡,具较好可比性。因剂量至0.30mg时,不良事件(恶心、呕吐)在该组发生率超过50%,故于该剂量组试验完成后终止了下一剂量组试验,仅有4个剂量组共24名健康受试者完成了本试验。24例受试者完成的4个剂量组耐受性试验中,给药后实验室检查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试验中出现10例(共15例次)可能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等,但均可耐受,且为一过性反应,于给药后1h内自行消失。其中,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0.25、0.30mg组(共7例12例次),而低剂量组(0.10、0.20mg)仅有3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15例次不良反应中,头晕、恶心有10例次,呕吐有5例次;整个试验过程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24名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分别单次皮下注射rhGLP-1(7-36),最大剂量至0.20mg,比较安全、耐受性较好,为最大耐受剂量。而单次给药剂量至0.25mg或0.30mg则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最大耐受剂量为0.20mg。建议单次用药剂量不宜超过0.20mg。在Ⅱ期临床试验中需严密观察恶心、呕吐这些与药物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 单次皮下注射 耐受性
下载PDF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基因治疗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晓丽 刘振 +1 位作者 马卫列 张志珍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639-1641,共3页
目的观察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hGLP-1)类似物基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拮抗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空载体对照组及基因治疗拮抗组,每组10只。应用小剂量、多次给药的方式诱导糖尿病大鼠模... 目的观察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hGLP-1)类似物基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拮抗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空载体对照组及基因治疗拮抗组,每组10只。应用小剂量、多次给药的方式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hGLP-1类似物基因对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分析胰岛细胞中胰岛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和空载体对照组比较,基因治疗拮抗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下降、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血清胆固醇水平下降。胰岛素免疫组化分析证实,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得以表达,基因治疗可使受损的胰岛细胞功能恢复。结论 hGLP-1类似物基因治疗对STZ诱导的糖尿病症状具有拮抗作用,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基因 基因治疗 拮抗
下载PDF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在转基因番茄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宏伟 杜景川 +2 位作者 陆海 陈发菊 李凤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5-330,共6页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短肽激素,对Ⅱ型糖尿病具有很好的疗效。本研究在设计合成GLP1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基础上,通过农杆菌介导将GLP1基因导入番茄基因组中,经过PCR扩增和Southern Blot分析,证实GLP1基因已整合进入9个株...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短肽激素,对Ⅱ型糖尿病具有很好的疗效。本研究在设计合成GLP1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基础上,通过农杆菌介导将GLP1基因导入番茄基因组中,经过PCR扩增和Southern Blot分析,证实GLP1基因已整合进入9个株系的番茄基因组中。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其中4个株系转基因番茄的叶片能够检测到hGLP1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Ni-NTA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转基因番茄表达的hGLP1融合蛋白,动物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显著的降血糖生物活性。本研究结果将为转基因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药用蛋白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并将为培育具有糖尿病治疗功能的番茄新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素样肽1 番茄 转基因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利拉鲁肽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牛瑜 王述进 +2 位作者 郝霁萍 黎国红 王晓叶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77-1379,共3页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代谢、脂代谢及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利拉鲁肽治疗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胱抑素C(Cys-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身对比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市第九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46...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代谢、脂代谢及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利拉鲁肽治疗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胱抑素C(Cys-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身对比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市第九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利拉鲁肽治疗1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血压及Cys-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变化(△HbA1c)与胱抑素C变化(△Cys-C)的相关性;并将患者根据治疗后的Cys-C水平变化分为Cys-C升高组和Cys-C未升高组,比较两组患者HbA1c<7%的达标率的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的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Cys-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HbA1c与△Cys-C呈负相关(r=-0.383,P<0.05);Cys-C升高组患者的HbA1c<7%患者比例为53.9%,明显高于Cys-C未升高组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T2DM患者的降糖、降脂、降压效果显著,且Cys-C的动态变化可能反映利拉鲁肽的活性,对临床中使用利拉鲁肽降糖的疗效判断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利拉鲁肽 胱抑C 糖化血红蛋白 高血糖素样肽-1
下载PDF
表达GLP-1融合蛋白的重组大肠杆菌分批补料培养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爽 蔡海波 +1 位作者 蒋加庆 谭文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8-475,共8页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今以一株表达GLP-1融合蛋白的重组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在分批培养条件下,通过流加甘油并在诱导前0.5h添加氮源使菌体密度、融合蛋白表达水...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今以一株表达GLP-1融合蛋白的重组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在分批培养条件下,通过流加甘油并在诱导前0.5h添加氮源使菌体密度、融合蛋白表达水平、融合蛋白体积得率和融合蛋白细胞得率分别提高了138.0%、29.5%、216.9%和29.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甘油补加策略、氮源补料方式以及补氮液浓度等过程因素对菌体生长以及GLP-1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氮源流加过程是提高融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关键因素。进而通过对补料过程的优化,建立了高密度高表达的分批补料培养工艺,最终使菌体密度、融合蛋白表达水平、融合蛋白体积得率和融合蛋白细胞得率分别达到51.93g·L-1、34.6%、2.937g·L-1和0.057g·g-1cell,较分批培养分别提高了314.5%、100.0%、784.6%和111.1%。研究结果对GLP-1融合蛋白的产业化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 高血糖素样肽-1 分批补料培养 密度发酵
下载PDF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7-36)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翼 柴栋 +2 位作者 郑专杰 王锡萍 王睿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rhGLP-1(7-36)](促胰岛素生成药)在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选择12,9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次(0.1,0.15,0.2 mg)和多次(0.2 mg)皮下注射rhGLP-1(7-36),连续5日,用荧光酶联免疫分... 目的研究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rhGLP-1(7-36)](促胰岛素生成药)在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选择12,9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次(0.1,0.15,0.2 mg)和多次(0.2 mg)皮下注射rhGLP-1(7-36),连续5日,用荧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药-时曲线符合一房室模型,Cmax、AUC0-t随剂量增加而增加,tmax约为19~21 min,ti/2为10~14min.多次:首次与末次给药后的Cmax分别为(726.76±94.07),(737.15±72.12)ng·L-1;tmax为18min左右;t1/2为15~17 min.结论在0.1~0.2 mg内,过程呈一级线性动力学特征,体内无蓄积,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冻干粉 药代动力学 荧光酶联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龙娟 薛冲 +2 位作者 赵洪亮 杨晓红 刘志敏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表达有降糖活性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hGLP-1)突变体(2Gly-hGLP-1)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融合蛋白。方法:为将GLP-1氨基酸序列第2位的丙氨酸(Ala)定点突变为甘氨酸(Gly),根据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合成编码2Gly-hGL... 目的: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表达有降糖活性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hGLP-1)突变体(2Gly-hGLP-1)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融合蛋白。方法:为将GLP-1氨基酸序列第2位的丙氨酸(Ala)定点突变为甘氨酸(Gly),根据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合成编码2Gly-hGLP-1的基因;采用重叠PCR法拼接2Gly-hGLP-1和HSA的基因,使得2Gly-hGLP-1的C端与HSA的N端通过甘氨酸五肽接头连接;将该融合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PIC9构建为重组载体pPIC9/2Gly-hGLP-1-HSA,电击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细胞,通过表型筛选和诱导表达实验获得高效表达菌株;工程菌在5L发酵罐中培养后,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生物学活性分析。结果:融合蛋白在5L发酵罐中的表达量约为200mg/L,经纯化后纯度可达95%以上;小鼠糖耐量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明显的控血糖活性。结论: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的融合蛋白2Gly-hGLP-1-HSA具有降血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素样肽 血清白蛋白 融合蛋白 毕赤酵母
下载PDF
表达人胰高血糖素样肽前药工程菌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颖 马雪 +3 位作者 侯征 薛小燕 陈瑛瑛 罗晓星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0年第2期61-64,共4页
通过传代培养的方法,研究高表达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前药(Pro-rhGLPs)的工程菌E.coliBL21(DE3)/pET41a(+)-hGLPs的遗传稳定性,观察菌体和菌落形态,比较在有无选择压力下的质粒稳定性,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基因片断的正确性,SDS-PAGE电泳... 通过传代培养的方法,研究高表达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前药(Pro-rhGLPs)的工程菌E.coliBL21(DE3)/pET41a(+)-hGLPs的遗传稳定性,观察菌体和菌落形态,比较在有无选择压力下的质粒稳定性,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基因片断的正确性,SDS-PAGE电泳证实重组蛋白质的表达量的稳定性,在C57BL/6小鼠上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重组蛋白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此工程菌连续传代过程中,保持大肠杆菌的典型特征,各代质粒的酶切鉴定和测序正确,重组蛋白表达水平及生物活性也无显著差异。因此,工程菌E.coliBL21(DE3)/pET41a(+)-hGLPs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素样肽 遗传稳定性 前药
下载PDF
pH值和盐浓度对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分离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融合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加庆 蔡海波 +1 位作者 胡爽 谭文松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9期999-1004,共6页
目的探讨pH值和盐浓度对金属螯合亲和层析(Immobilized metal io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IMAC)分离含His-Tag标签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融合蛋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洗脱条件。方法在0.50mol/L盐浓度条... 目的探讨pH值和盐浓度对金属螯合亲和层析(Immobilized metal io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IMAC)分离含His-Tag标签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融合蛋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洗脱条件。方法在0.50mol/L盐浓度条件下,分别取pH6.0、7.0、7.8和9.04种缓冲液进行咪唑梯度洗脱;在合适的pH值条件下,分别取氯化钠浓度0.25、0.50和0.75mol/L3种缓冲液进行咪唑梯度洗脱。分析在不同pH值及盐浓度条件下洗脱融合蛋白所需要的咪唑浓度及回收率。结果在所考察的pH值范围内,洗脱融合蛋白所需的咪唑浓度随洗脱液pH值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当洗脱液pH值为7.8时,融合蛋白的分离效果最佳,大部分杂蛋白被0~40mmol/L咪唑洗脱液去除且不含融合蛋白,而绝大部分融合蛋白在咪唑浓度达80~200mmol/L时被洗出,总回收率达(83.7±1.0)%,且比例较高;在此pH值条件下,氯化钠浓度达0.75mol/L,才会影响融合蛋白的回收率,氯化钠浓度为0.25或0.50mol/L的洗脱液洗出融合蛋白的效果相近;在pH7.8,含0.25mol/L氯化钠的洗脱体系下,用50mmol/L咪唑溶液洗脱杂蛋白,200mmol/L咪唑溶液洗脱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的回收率和比例分别可达(85.2±2.0)%和(80.5±1.0)%。结论在所考察的pH值和盐浓度范围内,提高洗脱液pH值和盐浓度均可降低洗脱融合蛋白需要的咪唑量,但也会降低融合蛋白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素样肽-1 融合蛋白质类 金属螯合亲和层析 氢离子浓度 盐浓度
原文传递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脂肪组织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辰宇 叶晓梅 张敏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89-490,共2页
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往往合并脂肪组织功能障碍[1]。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包括脂肪组织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ECM)沉积。能量摄入过剩会导致脂肪组织迅速扩张、脂肪细胞肥大,脂肪组织周围血管也未相应增殖,从而导致脂肪组织局部缺氧[2... 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往往合并脂肪组织功能障碍[1]。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包括脂肪组织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ECM)沉积。能量摄入过剩会导致脂肪组织迅速扩张、脂肪细胞肥大,脂肪组织周围血管也未相应增殖,从而导致脂肪组织局部缺氧[2]。脂肪组织局部缺氧会诱导巨噬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和胶原合成增加,从而限制脂肪生成、降低脂肪组织的膨胀性,进而降低其储存能力[3]。过剩的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肝脏、心脏、肌肉和胰腺等器官及血管内皮[4],这种异位脂肪沉积会导致与肥胖相关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如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心血管疾病和胰岛素抵抗[5]。体重减轻可改善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及脂肪生成潜能[6]。已有研究表明,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可使T2DM合并肥胖患者体重减轻[7],然而,在分析脂肪因子水平和全身炎症变化时,体重减轻本身对代谢产生的影响并未得到充分考虑。重组人GLP-1治疗与饮食平衡组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脂肪组织功能障碍的直接影响迄今研究数量十分有限。本研究旨在观察贝那鲁肽(100%同源性的重组人GLP-1)是否能直接改善T2DM合并肥胖患者脂肪组织功能障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重组高血糖素样肽-1 脂肪组织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