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西山遗址出土人类遗骸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魏东 张桦 朱泓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9,共9页
本文是对西山遗址发掘中出土人类遗骸的综合研究报告。结论要点如下:该人群未见异常的大规模突发性死亡现象,符合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可将其视为连续发展的稳定人群。颅骨表现出的遗传形态特征与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人群最为接近。该... 本文是对西山遗址发掘中出土人类遗骸的综合研究报告。结论要点如下:该人群未见异常的大规模突发性死亡现象,符合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可将其视为连续发展的稳定人群。颅骨表现出的遗传形态特征与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人群最为接近。该人群存在颅骨改型与拔牙的习俗,形制多样,与已发表材料相对比,存在其自身特点。该人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受到了不同文化属性人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人类遗骸
原文传递
仰韶文化人类遗骸古DNA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赖旭龙 杨淑娟 +6 位作者 唐先华 施苏华 李润权 杨洪 高强 李涛 盛桂莲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0,共6页
近 2 0年来 ,古DNA研究技术和方法已迅猛发展 .目前从古人类残骸中获取DNA序列 ,进而讨论人类的演化、亲缘关系和迁移成为分子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研究对采自陕西临潼仰韶文化 6 0 0 0多年前的姜寨遗址第一期和第二期文化层中的古... 近 2 0年来 ,古DNA研究技术和方法已迅猛发展 .目前从古人类残骸中获取DNA序列 ,进而讨论人类的演化、亲缘关系和迁移成为分子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研究对采自陕西临潼仰韶文化 6 0 0 0多年前的姜寨遗址第一期和第二期文化层中的古人类残骸进行古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获得了 16 9bp的线粒体高变控制区Ⅰ的古DNA片段 ,与现代西安人同源性序列有 2个位点的突变 .另外 ,通过在不同实验室进行重复性实验和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详细地论证了所获得的DNA序列的可靠性 .在所研究的 6个姜寨遗址样品中有 3个样品获得古DNA序列 ,古DNA的提取成功率为 5 0 % ,高于一般的古DNA研究材料的提取率 ,说明姜寨遗址的人类残骸是研究古DNA的理想材料 ,为今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姜寨遗址及其他同地区仰韶文化遗址的古人类墓葬及中国古人类分子演化关系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仰韶文化 姜寨遗址 古DNA 可靠性分析 人类遗骸
下载PDF
吐蕃:盛极一时的高原王朝
3
作者 高洪雷 《春秋》 2024年第4期45-49,共5页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关于吐蕃民族的来源,据藏史记载,是母猴与天神在今雅鲁藏布江南岸泽当一带的雅隆地区结合生出的人类。1958年考古学者在西藏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汇流处的林芝,发现了古代人类遗骸,证明青藏高原上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居...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关于吐蕃民族的来源,据藏史记载,是母猴与天神在今雅鲁藏布江南岸泽当一带的雅隆地区结合生出的人类。1958年考古学者在西藏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汇流处的林芝,发现了古代人类遗骸,证明青藏高原上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1978年又在昌都市卡若村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遗址,进一步印证了远在史前时代,藏族土著先民就在这片广阔、寒冷的高原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者 新石器时代晚期 雅鲁藏布江 尼洋河 人类遗址 史前时代 人类遗骸 高原
原文传递
考古遗存中难产死亡推判、成因及案例研究
4
作者 李海军 刘力铭 +2 位作者 贺乐天 周亚威 肖小勇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4,92,共9页
难产是导致古代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但是相关案例的具体体质形态在文献中却鲜有记载,考古学证据也不多见。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考古遗存中发现的难产死亡案例,对难产死亡的考古学推判标准和难产成因作简要综述,同时对郑州洄沟等遗... 难产是导致古代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但是相关案例的具体体质形态在文献中却鲜有记载,考古学证据也不多见。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考古遗存中发现的难产死亡案例,对难产死亡的考古学推判标准和难产成因作简要综述,同时对郑州洄沟等遗址的典型难产案例进行分析。难产研究的梳理,对相关的墓葬发掘、人骨收集、资料整理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遗骸 难产死亡 推判标准 成因 案例
下载PDF
资讯
5
《大众考古》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墨西哥:1500年前墓葬。墨西哥西部一个建筑工地发现了一批人类遗骸、陶器和雕像,考古学家抢救性发掘后确认这些遗存距今1500年左右,是同时埋葬的。一个区域清理出长长的腿骨,另一个区域发现了7个完整的头骨,属于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其中... 墨西哥:1500年前墓葬。墨西哥西部一个建筑工地发现了一批人类遗骸、陶器和雕像,考古学家抢救性发掘后确认这些遗存距今1500年左右,是同时埋葬的。一个区域清理出长长的腿骨,另一个区域发现了7个完整的头骨,属于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其中一些已经被改造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性发掘 建筑工地 不同年龄段 人类遗骸 墨西哥
下载PDF
资讯·国际
6
《大众考古》 2023年第10期8-11,共4页
法国:罗马时代石棺,考古学家在法国东北部城市兰斯一个古代墓地中发现了一.座2世纪罗马石棺。考古学家对其进行X射线检查,并使用内窥镜摄像头来一窥其中遗存,包括一具人类遗骸、一面小镜子、一枚琥珀戒指、一把梳子、四盏油灯,以及两个... 法国:罗马时代石棺,考古学家在法国东北部城市兰斯一个古代墓地中发现了一.座2世纪罗马石棺。考古学家对其进行X射线检查,并使用内窥镜摄像头来一窥其中遗存,包括一具人类遗骸、一面小镜子、一枚琥珀戒指、一把梳子、四盏油灯,以及两个可能盛放芳香油的玻璃小瓶。这些遗骸很可能属于一位精英女性,去世时约4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棺 X射线检查 罗马时代 芳香油 人类遗骸 内窥镜 摄像头
下载PDF
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在古代人类遗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海军 黄玉清 +2 位作者 方璐瑜 陈峰 戴成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6-312,共7页
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基于对样本标志点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近10年来该方法在国内人类遗骸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古人类化石研究取得的很多进展中,都应用到了几何形态测量方法。本文中我们结合具体的研究案例,简要梳理了几何形态测量方法... 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基于对样本标志点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近10年来该方法在国内人类遗骸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古人类化石研究取得的很多进展中,都应用到了几何形态测量方法。本文中我们结合具体的研究案例,简要梳理了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在人类遗骸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方法在古代儿童体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形态测量 人类遗骸 体质特征
下载PDF
资讯·国际
8
《大众考古》 2023年第5期8-11,共4页
西班牙:巨石墓西班牙南部发现了1座距今5400年的巨石墓,其中包含石器、陶器碎片和人类遗骸。墓葬位于洛佩斯的Matacabras岩洞附近,这里也被称为“爱人之石”。夏至时,阳光从一条通道照射到具有独特纹路的岩石上,可能意在创造一种象征性... 西班牙:巨石墓西班牙南部发现了1座距今5400年的巨石墓,其中包含石器、陶器碎片和人类遗骸。墓葬位于洛佩斯的Matacabras岩洞附近,这里也被称为“爱人之石”。夏至时,阳光从一条通道照射到具有独特纹路的岩石上,可能意在创造一种象征性或魔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佩斯 人类遗骸 西班牙 石器 墓葬 巨石
下载PDF
古代人骨的分子考古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常娥 朱泓 《南方文物》 2008年第2期16-19,共4页
本文重点讨论分子生物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根据对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在以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为首要任务的人类学研究领域,由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为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可信的研究方法和具发展前景的研究... 本文重点讨论分子生物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根据对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在以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为首要任务的人类学研究领域,由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为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可信的研究方法和具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遗骸 古DNA 分子考古学
下载PDF
考古资讯
10
《大众考古》 2022年第11期8-11,共4页
美国:独立战争战俘营宾夕法尼亚州中南部发现了独立战争时期战俘营的栅栏坑,该营地曾关押1000多名英国、加拿大士兵和军官。到目前为止,该遗址还没有发现人类遗骸,但历史记录表明,“营地热”可能导致一些战俘死亡。
关键词 独立战争 战俘死亡 宾夕法尼亚州 战俘营 历史记录 营地 人类遗骸 考古
下载PDF
东亚人从哪里来
11
作者 罗凯 《环球科学》 2021年第9期64-71,共8页
湿润而炎热的空气沿着广西郁江的上空弥散,再加上不时从云层中探出头来的太阳,让这里的夏天变得格外难耐。但是有几位科学家依然在扶绥县郁江支流旁的一处古代人类遗址取样。头顶的烈日并没有影响工作进度,他们正在从棕红色的泥土中清... 湿润而炎热的空气沿着广西郁江的上空弥散,再加上不时从云层中探出头来的太阳,让这里的夏天变得格外难耐。但是有几位科学家依然在扶绥县郁江支流旁的一处古代人类遗址取样。头顶的烈日并没有影响工作进度,他们正在从棕红色的泥土中清理属于8000年前的古代人类遗骸。这些遗骸可能会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进一步确定东亚人的起源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人 扶绥县 人类遗骸 工作进度 人类遗址 起源和演化 科学家 郁江
原文传递
古代人类遗骸标本陈列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12
作者 魏东 孙晓晔 张琳琳 《中国博物馆》 2013年第3期94-97,共4页
我国博物馆的古代人类遗骸陈列中,普遍存在主题不突出、缺乏科学复原的准确性、信息含量偏低,遗骸保存情况欠佳等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陈列设计中体现的科学性和信息含量,充分认识到在主题不同的陈列中人类遗骸的地位与作... 我国博物馆的古代人类遗骸陈列中,普遍存在主题不突出、缺乏科学复原的准确性、信息含量偏低,遗骸保存情况欠佳等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陈列设计中体现的科学性和信息含量,充分认识到在主题不同的陈列中人类遗骸的地位与作用。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应针对不同主题所要重点传达的信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提高古代人类遗骸所传达的信息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遗骸 陈列设计 藏品信息
下载PDF
博物馆展示古代人类遗骸的伦理性探讨
13
作者 刘书 张乔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8-243,共6页
—法律与政策人类遗骸是曾经生活过的人们在亲属关系、文化历史、宗教信仰和价值体系的社会背景下的真实体现。从古至今,人们如何面对因土地变化而不断浮现出来的前人遗体是一项重大的伦理问题。19世纪,英国通过《埋葬法》《废弃墓地法... —法律与政策人类遗骸是曾经生活过的人们在亲属关系、文化历史、宗教信仰和价值体系的社会背景下的真实体现。从古至今,人们如何面对因土地变化而不断浮现出来的前人遗体是一项重大的伦理问题。19世纪,英国通过《埋葬法》《废弃墓地法》等法律来保护被埋葬在神圣区域的人类遗骸以安抚教徒和亲属的情感2。在公开展示人类遗骸的过程中,这种矛盾尤其表现在文化信仰不同的地区和拥有明确血缘后裔的遗体上。即便在拥有强烈地缘性文化的欧洲,如何对待和展示遗体的决定也在不断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性 亲属关系 伦理性 伦理问题 价值体系 如何对待 人类遗骸 博物馆展示
原文传递
新疆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人群的病理与创伤现象研究
14
作者 魏东 王永迪 吴勇 《边疆考古研究》 2020年第2期441-453,共13页
本文标本材料采集自新疆下坂地墓地。该墓地位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班迪乡辛迪村和下坂地村境内。2003~200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墓地发掘墓葬178座。其中,150座墓葬出土有人类遗骸。该墓地文化内涵丰富,使用年代断续... 本文标本材料采集自新疆下坂地墓地。该墓地位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班迪乡辛迪村和下坂地村境内。2003~200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墓地发掘墓葬178座。其中,150座墓葬出土有人类遗骸。该墓地文化内涵丰富,使用年代断续经历了青铜时代、汉唐时期和明清时期三个阶段。其中,青铜时代墓葬共92座、汉唐时期墓葬27座、明清时期墓葬31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时代 下坂地墓地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汉唐时期 材料采集 人类遗骸 喀什地区
原文传递
夜郎研究的途径之——势在必行的贵州古人类遗骸DNA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波 《贵州文史丛刊》 2003年第1期90-92,共3页
贵州古代墓葬、遗址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 ,正期待着分子生物学的关注。应用生物DNA技术研究考古人骨 ,在国内外已日趋完善。它的应用将有助于古夜郎主体民族的识别及许多相关考古学无法解释的问题。这是夜郎考古研究不能忽视的方法 ,也... 贵州古代墓葬、遗址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 ,正期待着分子生物学的关注。应用生物DNA技术研究考古人骨 ,在国内外已日趋完善。它的应用将有助于古夜郎主体民族的识别及许多相关考古学无法解释的问题。这是夜郎考古研究不能忽视的方法 ,也是夜郎研究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郎时期 贵州 人类遗骸 DNA研究 研究途径 文物考古
下载PDF
经典回眸
16
《环球科学》 2024年第11期95-95,共1页
1974年6月发现更新世人类遗迹对于更新世人类的系统性研究最早始于法国。而更新世人类的最早定居点是在欧洲中部和东部发现的,其中有好几处非常丰富。可以说,对定居点的发掘过程和对更新世人类遗骸的研究史基本一样长。这些定居点包含... 1974年6月发现更新世人类遗迹对于更新世人类的系统性研究最早始于法国。而更新世人类的最早定居点是在欧洲中部和东部发现的,其中有好几处非常丰富。可以说,对定居点的发掘过程和对更新世人类遗骸的研究史基本一样长。这些定居点包含丰富的信息,能极大地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先民在冰河期的欧洲是如何幸存乃至壮大的,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或许是现乌克兰境内及周边的近100处更新世遗迹。其中最古老的几处可追溯至8万到7.5万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河期 定居点 更新世 欧洲中部 人类遗骸 系统性研究 乌克兰 发掘
原文传递
讲述人类遗骸背后的考古故事
17
《科学世界》 2021年第10期128-128,共1页
人类遗骸是考古学中最为人熟知的一种探知人类过去的信息来源。近年来,有不少重大的人类遗骸发现为人所知,使我们对祖先的了解程度也在不断提升。随着解读骨骼信息能力的增强,新的发现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未来还有更多的谜题有待探索。... 人类遗骸是考古学中最为人熟知的一种探知人类过去的信息来源。近年来,有不少重大的人类遗骸发现为人所知,使我们对祖先的了解程度也在不断提升。随着解读骨骼信息能力的增强,新的发现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未来还有更多的谜题有待探索。绝大多数古人的死亡原因我们都无从得知,这是因为大多数绝症只在软组织上留下痕迹,而我们通常见到的遗骸只剩一些骨骼和骨灰。当然,在少数保存状态相对较好的特殊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遗骸精确地找到他们的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来源 考古学 保存状态 死亡原因 人类遗骸 软组织
原文传递
陈哲
18
《艺术当代》 2021年第1期110-110,共1页
在Bank画廊的个展"你仍然知道的事"中,陈哲提出了人类与生俱来的两幅地图,作为她对于时间和命运的看法和展览结构的阐释。其一是我们出生时的星图,反映了太阳和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与关系。另一张地图是连接额骨与顶骨的T字形... 在Bank画廊的个展"你仍然知道的事"中,陈哲提出了人类与生俱来的两幅地图,作为她对于时间和命运的看法和展览结构的阐释。其一是我们出生时的星图,反映了太阳和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与关系。另一张地图是连接额骨与顶骨的T字形接缝,即冠状缝和矢状缝。在幼儿时期保持柔软的颅缝,会伴随人的发育逐渐闭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曲折交错;在法医人类学中,颅缝也用于测量人类遗骸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 颅缝 矢状缝 冠状缝 幼儿时期 地图 展览结构 人类遗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