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0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考察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阳春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56-60,共5页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类别的人称指示语在汉语中的基本用法、活用、以及人称间的转换进行考察。基本用法包括:1、都可通过添加后缀“们”表示复数。2、都没有主格和宾格的区分。3、一般都可在人称代词后加“的”表领属关系。...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类别的人称指示语在汉语中的基本用法、活用、以及人称间的转换进行考察。基本用法包括:1、都可通过添加后缀“们”表示复数。2、都没有主格和宾格的区分。3、一般都可在人称代词后加“的”表领属关系。4、一般都可与表示所指称对象的名词连用。人称活用包括:1、变数用法。2、变称用法。3、泛指和虚指用法、人称转换包括:1、人称转换的理据。2、对话过程的人称转换。3、陈述过程的人称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
指示语
人称
转换
语用考察
人称
代词
第二
人称
陈述过程
基本用法
汉语
语言学
说话人和听话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红楼梦》诗词英译的人称角度
被引量:
5
2
作者
郑恩岳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8-41,25,共5页
皮萨烈夫说过:"一个真正的诗人在执笔的时候,就精确地、清晰地知道,他的新作是针对什么样的总的目标,它应当对读者的智力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它会用它鲜明的图画向读者证明什么样的神圣的真理,它会根除什么样的有害的错误."而...
皮萨烈夫说过:"一个真正的诗人在执笔的时候,就精确地、清晰地知道,他的新作是针对什么样的总的目标,它应当对读者的智力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它会用它鲜明的图画向读者证明什么样的神圣的真理,它会根除什么样的有害的错误."而一个真正的诗歌翻译家,在翻译的时候,应该被同样的目标感所渗透,他的注意中心和立脚点通常应该与诗人的注意中心和立脚点相一致,他的翻译角度也应大体上与诗人的写作角度相吻合.本文拟就《红楼梦》诗词英译时的人称角度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英译
诗歌翻译
翻译角度
第三
人称
第二
人称
译文
感应力
红楼梦
人称
转换
原意
原文传递
小说的知情叙述者及其叙事优势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慧娟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6,共4页
知情叙述者,是对叙述者与叙述对象的关系进行考察而提出的概念,“他”与叙述对象有着某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由此决定了他的知情身份,并区别于全知叙述者、隐含或显露叙述者,表现出自己特有的性质和叙事作用。知情叙述者叙事,实际上是一种...
知情叙述者,是对叙述者与叙述对象的关系进行考察而提出的概念,“他”与叙述对象有着某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由此决定了他的知情身份,并区别于全知叙述者、隐含或显露叙述者,表现出自己特有的性质和叙事作用。知情叙述者叙事,实际上是一种跨界叙事,不仅融合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事长处,而且在叙述的可靠性及人称转换的便利性上表现出特有的叙事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
知情叙述者
可靠性
人称
转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典诗词叙述人称的转换
4
作者
唐雪凝
《阅读与写作》
2003年第8期31-32,共2页
人称是使话语参加者在语言环境中彼此发生关系的指示范畴。古典诗词的叙述人称从观察生活、表达事件的角度看,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的第一人称,一种是冷静客观的第三人称。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叙述
人称
人称
转换
人称
偏移
人称
互移
人称
暗移
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人称转换和视角越界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兮颖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4-76,共3页
索尔·贝娄在《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小说中采用了人称转换和视角越界的叙事技巧。贝娄运用灵活变换的不定人称叙事方式 ,在“你”、“我”、“他”的人称转换之间游刃自如 ,并巧妙地由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转入全知视角。叙述者“我”...
索尔·贝娄在《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小说中采用了人称转换和视角越界的叙事技巧。贝娄运用灵活变换的不定人称叙事方式 ,在“你”、“我”、“他”的人称转换之间游刃自如 ,并巧妙地由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转入全知视角。叙述者“我”通过对人物 (包括本诺和“我”本身 )命运的叙述 ,不断的追问生存意义和价值、阐释生命的目的 ,而“你”的频繁出现则促使读者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 ,从而达成了叙述者、人物与读者这三者之间在对话基础上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人称
转换
视角越界
美国
小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叙述学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琼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3-25,44,共4页
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变革了传统的叙事手法与视角,突破旧有的叙事模式的局限,从一个全新的切入点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统一起来,并赋予人物、读者更多平等、独立的空间。
关键词
第一
人称
见证人
叙述分层
人称
转换
视角越界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抒情诗的视角和人称
被引量:
2
7
作者
许霆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4X期41-47,共7页
本文讨论了历来为人忽视的抒情诗的视角和人称问题。作者把抒情诗的视角分为外视角、内视角,以及两种视角结合的三种,并具体分析了各种视角的基本特点。同视角变化相联系的就是抒情诗人称的变化,作者概括了抒情诗各种人称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讨论了历来为人忽视的抒情诗的视角和人称问题。作者把抒情诗的视角分为外视角、内视角,以及两种视角结合的三种,并具体分析了各种视角的基本特点。同视角变化相联系的就是抒情诗人称的变化,作者概括了抒情诗各种人称的特点和优势,讨论了人称转换的基本情况,并认为人称转换是构成抒情诗现代意味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诗
外视角
人称
转换
内视角
卞之琳
双桅船
飞毛腿
叙事文学
第三
人称
叙述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人称转换,表达真挚情感
8
作者
李立军
孔雀绿(图)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3年第5期13-15,共3页
在写作中,有时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可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以及第三人称之间互相转换,这不但有利于更清楚地叙述和描写,使行文流畅活泼,也便于更直接抒发感情,产生独特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人称
转换
利用
情感
第一
人称
第三
人称
第二
人称
表达效果
流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严的颂歌 赞美的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人称转换赏析
9
作者
彭远华
黄文忠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6年第3期58-60,共3页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中,如果只运用一种人称,要么就是第一人称,要么就是第三人称。但事实上,在叙事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运用多种人称相互转换的叙述方法,因而,形象生动鲜明,意境清新优美,意蕴丰富深邃,主题更加深化。正如艾青所...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中,如果只运用一种人称,要么就是第一人称,要么就是第三人称。但事实上,在叙事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运用多种人称相互转换的叙述方法,因而,形象生动鲜明,意境清新优美,意蕴丰富深邃,主题更加深化。正如艾青所说:"诗人应该为了内容而变换形式,像我们为了气候而变换服装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
转换
颂歌
庄严
赏析
保姆
诗篇
赞美
第一
人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叙述观点散议
10
作者
蔡宇知
《新疆社科论坛》
CSSCI
1991年第2期32-35,共4页
近十年来,小说叙述观点研究日益引起我国文论界和批评界的重视,不少文论家撰文评介中外研究成果,并越来越多地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小说批评实践中。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部分理论文章,尤其是一些文艺批评论著,出现了概念混淆、术语混乱的现...
近十年来,小说叙述观点研究日益引起我国文论界和批评界的重视,不少文论家撰文评介中外研究成果,并越来越多地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小说批评实践中。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部分理论文章,尤其是一些文艺批评论著,出现了概念混淆、术语混乱的现象。其中有的可能是笔误,有的则可能是尚未完全搞清楚就匆忙上阵造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叙述
小说批评
文论界
文论家
全知视角
批评界
视角
转换
叙述人
人称
转换
研究成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脚的距离——跨越时空的覃思——《醉汉》赏读
11
作者
于德龙
《湖北招生考试》
2012年第20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现代诗选
九行
中学高级教师
参考答案
思归
长篇巨著
人称
转换
肠化
十年
政治原因
原文传递
记叙的角度
12
作者
钟瑛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
2015年第2期54-55,共2页
【原作亮相】宽容监利一中朱媛媛上小学之前我基本上是和爷爷一起度过的。爷爷喜欢讲故事,特别是夏日的夜晚,我睡在竹床上,爷爷一边拿着蒲扇给我扇风一边给我讲,那真是惬意。不过,说是故事,其实都是些断断续续的片段,因为大多时候听着听...
【原作亮相】宽容监利一中朱媛媛上小学之前我基本上是和爷爷一起度过的。爷爷喜欢讲故事,特别是夏日的夜晚,我睡在竹床上,爷爷一边拿着蒲扇给我扇风一边给我讲,那真是惬意。不过,说是故事,其实都是些断断续续的片段,因为大多时候听着听着,我就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有时听着听着突然没有了下文,原来是爷爷自己睡着了。在这些断续的片段里,倒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我一直珍藏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媛媛
活着
首尾呼应
人称
转换
叙事者
人物形象
活下去
就这样
天来
无路可走
原文传递
管建刚谈作文技巧
13
作者
管建刚
《湖北教育》
2017年第9期35-36,共2页
问:管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故事呢? 一 新学期的第一天,我是二年级的学生了。今天,出现了一件让我伤心的事——我的一个好朋友转学了。以前,她经常跟我玩,陪我聊天;我们约定好了,一长大就结婚的。现在,她转学了,把我丢下。我一个...
问:管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故事呢? 一 新学期的第一天,我是二年级的学生了。今天,出现了一件让我伤心的事——我的一个好朋友转学了。以前,她经常跟我玩,陪我聊天;我们约定好了,一长大就结婚的。现在,她转学了,把我丢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日子没法过了。一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我和爸爸、妈妈、姐姐聊这件事。妈妈说:"你可以再去找别的女生啊!"我说:"她是世界上最美的女生!"听我这么一说,爸爸、妈妈,还有姐姐,都无语了。我很想去上海看你,可是我没钱,只好在路桥等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语言
会说话
人称
转换
我自己
转述句
给你
不等于
外部语言
阅读教学
母语学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理而妙——关于“诗歌语言的超常性”的问答
14
作者
张森
《语文知识》
2002年第3期30-31,共2页
问: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有一首著名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面对家乡的来人,王维只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他就不问家里的其他情况了吗? 答:表面看来,这的确与常理不相符合,但作为一首诗来看,却...
问: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有一首著名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面对家乡的来人,王维只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他就不问家里的其他情况了吗? 答:表面看来,这的确与常理不相符合,但作为一首诗来看,却自有道理。首先,诗歌讲求精练,因此不能把什么都写进去。诗人探问家中其他情况,自是情理中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语言
超常性
柳宗元
《江雪》
人称
转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15
作者
王丽萍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
2015年第10期32-33,共2页
教学内容: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拼读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3.能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地介绍新型玻璃。4.通过理解课文,激发探索科技...
教学内容: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拼读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3.能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地介绍新型玻璃。4.通过理解课文,激发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玻璃
防盗玻璃
特点及作用
露天电影
文中
你喜欢
微晶玻璃
人称
转换
语言组织
微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实践中抵达
16
作者
余伟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6年第10期28-30,共3页
高一学生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写作的实践偏少,于是在第二学期的中段为他们已经学习过的各类文体做了小结,并提出了近期写作以议论为主的学习要求。
关键词
议论性散文
时事评论
高一学生
思辨能力
人说
人称
转换
政府公信力
权威认证
人体器官
补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人称转换及其美学意义
17
作者
邹建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7期75-77,共3页
在艾青的诗歌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存在着诸多有待破解的谜底,只有准确地破解了这些谜一样隐藏的东西,才有可能最终阐释其思想和艺术魅力的来源。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首诗不仅已经成为了百年以来中国新诗史上的名篇,似乎还有可能成...
在艾青的诗歌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存在着诸多有待破解的谜底,只有准确地破解了这些谜一样隐藏的东西,才有可能最终阐释其思想和艺术魅力的来源。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首诗不仅已经成为了百年以来中国新诗史上的名篇,似乎还有可能成为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那些本来不怎么看好新诗的人,在读了艾青的这首诗以后,往往也不得不认可新诗也有为古诗所少有的思想、情感与艺术质素,而这些质素的存在与呈现,正是中国新诗之所以成为现代文学之重要—体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史
艾青
人称
转换
中国文学史
《大堰河
我的保姆》
思想和艺术
千古名篇
质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雨
18
作者
伊拉·克雷加
大海
《小星星(作文100分)(小学3-6年级)》
2017年第5期54-55,共2页
雨,一连三天在窗上敲击雨和我同感孤寂。它已经三天没有休息,只感到疲惫无力。它对流泪已感到烦腻,讨厌去淋湿房屋和树叶。对于在空院子里徘徊,也感到毫无意思。我的雨啊下了决心,从明晨起就离开这里。让孩子们高兴地散步,让孩子...
雨,一连三天在窗上敲击雨和我同感孤寂。它已经三天没有休息,只感到疲惫无力。它对流泪已感到烦腻,讨厌去淋湿房屋和树叶。对于在空院子里徘徊,也感到毫无意思。我的雨啊下了决心,从明晨起就离开这里。让孩子们高兴地散步,让孩子们纵情嬉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趣盎然
约客
送元二使安西
杨柳风
张十八
拟人化
点金石
西江月
人称
转换
柳色
原文传递
网络时代,别让自己“变笨”
19
作者
朱若霞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6年第4期22-25,共4页
从2012年开始,为了方便联系,我专门为每学期选修就业指导课的学生建了一个QQ群。可能是因为非实名且方便,从建群开始,几乎每次发布通知或消息,都会有许多同学跟帖提出各种各样的"LOW"问题。比如:刚在群里发布了一个企业参观活动通知...
从2012年开始,为了方便联系,我专门为每学期选修就业指导课的学生建了一个QQ群。可能是因为非实名且方便,从建群开始,几乎每次发布通知或消息,都会有许多同学跟帖提出各种各样的"LOW"问题。比如:刚在群里发布了一个企业参观活动通知,并把相关文件上传到了群文件,立马就有学生问:"老师,发电子档还是纸质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指导课
参观活动
文件上传
谷歌
高考落榜
人生规划
群公
人称
转换
给你
聊天记录
原文传递
论《贝拉罗莎暗道》的叙事技巧
20
作者
尤广杰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11-414,共4页
阐述了《贝拉罗莎暗道》的叙事技巧,分析了叙事视角、人称转换、视角越界对深化主题和加强审美效果的作用,提出第一人称经验视角叙事使读者洞察"我"的内心世界,"你""你们""我们"的人称转换赋...
阐述了《贝拉罗莎暗道》的叙事技巧,分析了叙事视角、人称转换、视角越界对深化主题和加强审美效果的作用,提出第一人称经验视角叙事使读者洞察"我"的内心世界,"你""你们""我们"的人称转换赋予读者极大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转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视角越界及"我"的评论敦促读者思索如何"记住"大屠杀和如何应对犹太移民"美国化",指出《贝拉罗莎暗道》的叙事技巧表明了索尔·贝娄的犹太民族的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视角
人称
转换
视角越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考察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阳春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56-60,共5页
文摘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类别的人称指示语在汉语中的基本用法、活用、以及人称间的转换进行考察。基本用法包括:1、都可通过添加后缀“们”表示复数。2、都没有主格和宾格的区分。3、一般都可在人称代词后加“的”表领属关系。4、一般都可与表示所指称对象的名词连用。人称活用包括:1、变数用法。2、变称用法。3、泛指和虚指用法、人称转换包括:1、人称转换的理据。2、对话过程的人称转换。3、陈述过程的人称转换。
关键词
人称
指示语
人称
转换
语用考察
人称
代词
第二
人称
陈述过程
基本用法
汉语
语言学
说话人和听话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红楼梦》诗词英译的人称角度
被引量:
5
2
作者
郑恩岳
出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8-41,25,共5页
文摘
皮萨烈夫说过:"一个真正的诗人在执笔的时候,就精确地、清晰地知道,他的新作是针对什么样的总的目标,它应当对读者的智力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它会用它鲜明的图画向读者证明什么样的神圣的真理,它会根除什么样的有害的错误."而一个真正的诗歌翻译家,在翻译的时候,应该被同样的目标感所渗透,他的注意中心和立脚点通常应该与诗人的注意中心和立脚点相一致,他的翻译角度也应大体上与诗人的写作角度相吻合.本文拟就《红楼梦》诗词英译时的人称角度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诗词英译
诗歌翻译
翻译角度
第三
人称
第二
人称
译文
感应力
红楼梦
人称
转换
原意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原文传递
题名
小说的知情叙述者及其叙事优势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慧娟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6,共4页
文摘
知情叙述者,是对叙述者与叙述对象的关系进行考察而提出的概念,“他”与叙述对象有着某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由此决定了他的知情身份,并区别于全知叙述者、隐含或显露叙述者,表现出自己特有的性质和叙事作用。知情叙述者叙事,实际上是一种跨界叙事,不仅融合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事长处,而且在叙述的可靠性及人称转换的便利性上表现出特有的叙事优势。
关键词
社会关系
知情叙述者
可靠性
人称
转换
Keywords
social relation
narrator in the know
reliability
person change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典诗词叙述人称的转换
4
作者
唐雪凝
出处
《阅读与写作》
2003年第8期31-32,共2页
文摘
人称是使话语参加者在语言环境中彼此发生关系的指示范畴。古典诗词的叙述人称从观察生活、表达事件的角度看,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的第一人称,一种是冷静客观的第三人称。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叙述
人称
人称
转换
人称
偏移
人称
互移
人称
暗移
汉语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人称转换和视角越界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兮颖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4-76,共3页
文摘
索尔·贝娄在《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小说中采用了人称转换和视角越界的叙事技巧。贝娄运用灵活变换的不定人称叙事方式 ,在“你”、“我”、“他”的人称转换之间游刃自如 ,并巧妙地由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转入全知视角。叙述者“我”通过对人物 (包括本诺和“我”本身 )命运的叙述 ,不断的追问生存意义和价值、阐释生命的目的 ,而“你”的频繁出现则促使读者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 ,从而达成了叙述者、人物与读者这三者之间在对话基础上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
关键词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人称
转换
视角越界
美国
小说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叙述学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琼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3-25,44,共4页
文摘
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变革了传统的叙事手法与视角,突破旧有的叙事模式的局限,从一个全新的切入点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统一起来,并赋予人物、读者更多平等、独立的空间。
关键词
第一
人称
见证人
叙述分层
人称
转换
视角越界
《了不起的盖茨比》
Keywords
the first person as witness
hierarchical narration
person shift
switch of viewpoint
Great Gatsby
分类号
I712.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抒情诗的视角和人称
被引量:
2
7
作者
许霆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4X期41-47,共7页
文摘
本文讨论了历来为人忽视的抒情诗的视角和人称问题。作者把抒情诗的视角分为外视角、内视角,以及两种视角结合的三种,并具体分析了各种视角的基本特点。同视角变化相联系的就是抒情诗人称的变化,作者概括了抒情诗各种人称的特点和优势,讨论了人称转换的基本情况,并认为人称转换是构成抒情诗现代意味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抒情诗
外视角
人称
转换
内视角
卞之琳
双桅船
飞毛腿
叙事文学
第三
人称
叙述人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人称转换,表达真挚情感
8
作者
李立军
孔雀绿(图)
出处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3年第5期13-15,共3页
文摘
在写作中,有时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可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以及第三人称之间互相转换,这不但有利于更清楚地叙述和描写,使行文流畅活泼,也便于更直接抒发感情,产生独特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人称
转换
利用
情感
第一
人称
第三
人称
第二
人称
表达效果
流畅
分类号
H152.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严的颂歌 赞美的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人称转换赏析
9
作者
彭远华
黄文忠
机构
湖南华容县鲇市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6年第3期58-60,共3页
文摘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中,如果只运用一种人称,要么就是第一人称,要么就是第三人称。但事实上,在叙事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运用多种人称相互转换的叙述方法,因而,形象生动鲜明,意境清新优美,意蕴丰富深邃,主题更加深化。正如艾青所说:"诗人应该为了内容而变换形式,像我们为了气候而变换服装一样。"
关键词
人称
转换
颂歌
庄严
赏析
保姆
诗篇
赞美
第一
人称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叙述观点散议
10
作者
蔡宇知
出处
《新疆社科论坛》
CSSCI
1991年第2期32-35,共4页
文摘
近十年来,小说叙述观点研究日益引起我国文论界和批评界的重视,不少文论家撰文评介中外研究成果,并越来越多地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小说批评实践中。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部分理论文章,尤其是一些文艺批评论著,出现了概念混淆、术语混乱的现象。其中有的可能是笔误,有的则可能是尚未完全搞清楚就匆忙上阵造成的结果。
关键词
小说叙述
小说批评
文论界
文论家
全知视角
批评界
视角
转换
叙述人
人称
转换
研究成果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脚的距离——跨越时空的覃思——《醉汉》赏读
11
作者
于德龙
机构
江苏省邗江中学
出处
《湖北招生考试》
2012年第20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现代诗选
九行
中学高级教师
参考答案
思归
长篇巨著
人称
转换
肠化
十年
政治原因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记叙的角度
12
作者
钟瑛
机构
监利一中
出处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
2015年第2期54-55,共2页
文摘
【原作亮相】宽容监利一中朱媛媛上小学之前我基本上是和爷爷一起度过的。爷爷喜欢讲故事,特别是夏日的夜晚,我睡在竹床上,爷爷一边拿着蒲扇给我扇风一边给我讲,那真是惬意。不过,说是故事,其实都是些断断续续的片段,因为大多时候听着听着,我就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有时听着听着突然没有了下文,原来是爷爷自己睡着了。在这些断续的片段里,倒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我一直珍藏着。
关键词
朱媛媛
活着
首尾呼应
人称
转换
叙事者
人物形象
活下去
就这样
天来
无路可走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管建刚谈作文技巧
13
作者
管建刚
出处
《湖北教育》
2017年第9期35-36,共2页
文摘
问:管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故事呢? 一 新学期的第一天,我是二年级的学生了。今天,出现了一件让我伤心的事——我的一个好朋友转学了。以前,她经常跟我玩,陪我聊天;我们约定好了,一长大就结婚的。现在,她转学了,把我丢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日子没法过了。一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我和爸爸、妈妈、姐姐聊这件事。妈妈说:"你可以再去找别的女生啊!"我说:"她是世界上最美的女生!"听我这么一说,爸爸、妈妈,还有姐姐,都无语了。我很想去上海看你,可是我没钱,只好在路桥等你。
关键词
内部语言
会说话
人称
转换
我自己
转述句
给你
不等于
外部语言
阅读教学
母语学习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理而妙——关于“诗歌语言的超常性”的问答
14
作者
张森
机构
河北迁安一中
出处
《语文知识》
2002年第3期30-31,共2页
文摘
问: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有一首著名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面对家乡的来人,王维只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他就不问家里的其他情况了吗? 答:表面看来,这的确与常理不相符合,但作为一首诗来看,却自有道理。首先,诗歌讲求精练,因此不能把什么都写进去。诗人探问家中其他情况,自是情理中的事。
关键词
诗歌
语言
超常性
柳宗元
《江雪》
人称
转换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15
作者
王丽萍
机构
穆棱市穆棱镇光荣小学
出处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
2015年第10期32-33,共2页
文摘
教学内容: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拼读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3.能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地介绍新型玻璃。4.通过理解课文,激发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关键词
新型玻璃
防盗玻璃
特点及作用
露天电影
文中
你喜欢
微晶玻璃
人称
转换
语言组织
微珠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实践中抵达
16
作者
余伟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6年第10期28-30,共3页
文摘
高一学生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写作的实践偏少,于是在第二学期的中段为他们已经学习过的各类文体做了小结,并提出了近期写作以议论为主的学习要求。
关键词
议论性散文
时事评论
高一学生
思辨能力
人说
人称
转换
政府公信力
权威认证
人体器官
补肾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人称转换及其美学意义
17
作者
邹建军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7期75-77,共3页
文摘
在艾青的诗歌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存在着诸多有待破解的谜底,只有准确地破解了这些谜一样隐藏的东西,才有可能最终阐释其思想和艺术魅力的来源。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首诗不仅已经成为了百年以来中国新诗史上的名篇,似乎还有可能成为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那些本来不怎么看好新诗的人,在读了艾青的这首诗以后,往往也不得不认可新诗也有为古诗所少有的思想、情感与艺术质素,而这些质素的存在与呈现,正是中国新诗之所以成为现代文学之重要—体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中国新诗史
艾青
人称
转换
中国文学史
《大堰河
我的保姆》
思想和艺术
千古名篇
质素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雨
18
作者
伊拉·克雷加
大海
出处
《小星星(作文100分)(小学3-6年级)》
2017年第5期54-55,共2页
文摘
雨,一连三天在窗上敲击雨和我同感孤寂。它已经三天没有休息,只感到疲惫无力。它对流泪已感到烦腻,讨厌去淋湿房屋和树叶。对于在空院子里徘徊,也感到毫无意思。我的雨啊下了决心,从明晨起就离开这里。让孩子们高兴地散步,让孩子们纵情嬉戏。
关键词
情趣盎然
约客
送元二使安西
杨柳风
张十八
拟人化
点金石
西江月
人称
转换
柳色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网络时代,别让自己“变笨”
19
作者
朱若霞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出处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6年第4期22-25,共4页
文摘
从2012年开始,为了方便联系,我专门为每学期选修就业指导课的学生建了一个QQ群。可能是因为非实名且方便,从建群开始,几乎每次发布通知或消息,都会有许多同学跟帖提出各种各样的"LOW"问题。比如:刚在群里发布了一个企业参观活动通知,并把相关文件上传到了群文件,立马就有学生问:"老师,发电子档还是纸质档?"
关键词
就业指导课
参观活动
文件上传
谷歌
高考落榜
人生规划
群公
人称
转换
给你
聊天记录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贝拉罗莎暗道》的叙事技巧
20
作者
尤广杰
机构
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11-414,共4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ZJ12RWQN009)
文摘
阐述了《贝拉罗莎暗道》的叙事技巧,分析了叙事视角、人称转换、视角越界对深化主题和加强审美效果的作用,提出第一人称经验视角叙事使读者洞察"我"的内心世界,"你""你们""我们"的人称转换赋予读者极大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转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视角越界及"我"的评论敦促读者思索如何"记住"大屠杀和如何应对犹太移民"美国化",指出《贝拉罗莎暗道》的叙事技巧表明了索尔·贝娄的犹太民族的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
叙事视角
人称
转换
视角越界
Keywords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person shift
paralepsis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考察
徐阳春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谈谈《红楼梦》诗词英译的人称角度
郑恩岳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5
原文传递
3
小说的知情叙述者及其叙事优势
陈慧娟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古典诗词叙述人称的转换
唐雪凝
《阅读与写作》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人称转换和视角越界
刘兮颖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叙述学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艺术
王琼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抒情诗的视角和人称
许霆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利用人称转换,表达真挚情感
李立军
孔雀绿(图)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庄严的颂歌 赞美的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人称转换赏析
彭远华
黄文忠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小说叙述观点散议
蔡宇知
《新疆社科论坛》
CSSCI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一脚的距离——跨越时空的覃思——《醉汉》赏读
于德龙
《湖北招生考试》
2012
0
原文传递
12
记叙的角度
钟瑛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
2015
0
原文传递
13
管建刚谈作文技巧
管建刚
《湖北教育》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无理而妙——关于“诗歌语言的超常性”的问答
张森
《语文知识》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王丽萍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在实践中抵达
余伟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人称转换及其美学意义
邹建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雨
伊拉·克雷加
大海
《小星星(作文100分)(小学3-6年级)》
2017
0
原文传递
19
网络时代,别让自己“变笨”
朱若霞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6
0
原文传递
20
论《贝拉罗莎暗道》的叙事技巧
尤广杰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