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过程民主”:运作形态与实现机制 被引量:153
1
作者 唐亚林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5,共8页
"全过程民主"是人民民主价值与制度框架在操作层面的具体化运用,通过利益需求满足、透明公开参与、理性协商共识、制约监督纠错的链式内在有机互动方式,将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参与、人民的协商、人民的监督有机统一起来,实现... "全过程民主"是人民民主价值与制度框架在操作层面的具体化运用,通过利益需求满足、透明公开参与、理性协商共识、制约监督纠错的链式内在有机互动方式,将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参与、人民的协商、人民的监督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了将人民民主所追求的民主性质与民主运行的质量有机结合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人民民主进入实践操作层次的形态与机制的实践创新与理论提炼,创建"全过程民主"的回应式民主、参与式民主、协商式民主与监督式民主四大运作形态,以及实施精准识别机制、精致发展机制、精明推进机制、精敏发现机制四大实现机制,创造了人民依法、主动、有效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制度形态与机制体系,深化了对人民民主"一二三四五"制度框架与运行机制的认识,丰富了人民民主的实现方式,提升了人民民主的运行质量,开创了比西式民主更为多样、更为有效、更为灵敏的人民民主新型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全过程民主 中国式民主 运作形态 实现机制
下载PDF
社会主义宪政的不平凡历程——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40周年纪念 被引量:72
2
作者 许崇德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11,共3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又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宪法颁布40周年和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0周年。回顾40年来我国宪法的实施和几次修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实施...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又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宪法颁布40周年和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0周年。回顾40年来我国宪法的实施和几次修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实施现行宪法,并推进我国宪法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自本期起刊发有关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宪政 保证宪法实施 1954年宪法 现行宪法 政治生活民主 民主主义宪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化大革命 人民民主
原文传递
公民参与和当下中国的治道变革 被引量:82
3
作者 杨光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30,共13页
在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公民参与的主体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就决定了,公民参与的主体不但有参加选举政治的公民个体,更多的是无组织的"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以及网民)以及为实现特... 在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公民参与的主体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就决定了,公民参与的主体不但有参加选举政治的公民个体,更多的是无组织的"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以及网民)以及为实现特定利益而结成的"团体"。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主体特征是由制度环境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政治行为方式决定的,可以分为制度性与非制度性的公民参与,这些参与方式决定了中国的公民参与既有影响政府的活动,也有为了直接维护参与者自身权益的活动,而有的政治性活动只是为了泄愤。根据公民参与所要实现的目的,公民参与的主体可以划分为"理想型公民参与主体"、"利益型公民参与主体"和"泄愤型公民参与主体"。参与的形式有制度性参与与非制度参与。公民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策转型与制度创新,并推进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参与 制度性参与 非制度性参与 治道变革 人民民主
下载PDF
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85
4
作者 王浦劬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6-38,共3页
协商治理,是政治主体基于政治组织和公民的政治权利,以协商和对话的程序和形式达成共识或者协调分歧,以实现国家和公共治理利益目标的特定政治机制。中国的协商治理产生于协商政治与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历史、国情、政情、社... 协商治理,是政治主体基于政治组织和公民的政治权利,以协商和对话的程序和形式达成共识或者协调分歧,以实现国家和公共治理利益目标的特定政治机制。中国的协商治理产生于协商政治与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历史、国情、政情、社情和民情,在长期的人民民主政治实践基础上创造和发展的。它既是人民民主的运行机制,也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重要方式,还是中国特色的人权实现和保障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党与政党、政党与界别、政府与社会、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协商共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治理 协商民主 中国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共产党领导 有机组成部分 人民民主 政府与社会
原文传递
税的法律思考与纳税者基本权的保障 被引量:36
5
作者 陈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4-16,共3页
税的法律思考与纳税者基本权的保障陈刚税的源头和流长与国家的沿革经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税体现在物质方面构成维持国家运转和续存的“母乳”。在一个既存的国家中,税的内含和外延及其产生和消灭都必须受制于法的约束。因此笔者认... 税的法律思考与纳税者基本权的保障陈刚税的源头和流长与国家的沿革经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税体现在物质方面构成维持国家运转和续存的“母乳”。在一个既存的国家中,税的内含和外延及其产生和消灭都必须受制于法的约束。因此笔者认为,解释法律上税的概念当应从宪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考 基本权 现行宪法 纳税义务 民主化管理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课税权 法律关系 权利与义务 人民民主
下载PDF
关于发展党内民主问题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贵秀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12,18,共5页
关键词 党内民主 中国共产党 党政干部 人民民主 民主集中制
原文传递
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 被引量:63
7
作者 林尚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在现代化发展使民主化成为必然选择的条件下,建构稳健民主化战略并使其与现代化发展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不仅对民主化本身的健康发展有利,而且对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益。在中国,这种稳健的民主化战略,不仅体现为民主建设的渐进性和... 在现代化发展使民主化成为必然选择的条件下,建构稳健民主化战略并使其与现代化发展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不仅对民主化本身的健康发展有利,而且对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益。在中国,这种稳健的民主化战略,不仅体现为民主建设的渐进性和现实性,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为要将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追求民主化的民生绩效。这种战略形成的制度基础就是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既要保障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又要保障人民生存与发展。所以,民主与民生结合,是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民主的特色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民生 人民民主
原文传递
智能文明与全过程民主的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命题 被引量:58
8
作者 高奇琦 杜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35,共11页
更高程度的民主以更先进的科技文明作为基础,这由民主自身的理论逻辑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共同决定。从比较视野来看,工业文明条件下诞生的代议制民主在信息文明和智能文明的条件下,同样需要协商民主等更多的民主形式和程序来弥补其全... 更高程度的民主以更先进的科技文明作为基础,这由民主自身的理论逻辑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共同决定。从比较视野来看,工业文明条件下诞生的代议制民主在信息文明和智能文明的条件下,同样需要协商民主等更多的民主形式和程序来弥补其全面性的不足。全过程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制度特征,同时也是人民民主发展的本质要求。从理论逻辑来看,全过程民主具有"全局性""全程性"和"全民性"的基本特点,并且最终体现为中国式民主相对于西方民主的制度优势。智能文明的发展可以为全过程民主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坚实的技术支撑,这就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命题。在智能技术的助力下,全过程民主能够更好地将中国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并为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新的方案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民主 智能文明 人民民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下载PDF
“全过程”的人民民主:中国式民主的制度设计与建设实践 被引量:47
9
作者 刘军 李洋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6-151,共6页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的人民民主。这种民主模式在制度设计上追求多方面民主权利的保障,有着不同层次的民主机制和协商民主的特有形式,要求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并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作为...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的人民民主。这种民主模式在制度设计上追求多方面民主权利的保障,有着不同层次的民主机制和协商民主的特有形式,要求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并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作为根本原则。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民主机制的"技术性"供给不足、各领域民主权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践行群众路线还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应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借鉴他国成果、培育公民文化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全过程的人民民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国家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 被引量:33
10
作者 甄小英 李清华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 政治文明建设 民主管理
原文传递
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分析——学习十六大报告的点滴体会 被引量:34
11
作者 王俊拴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36,共7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实现这一目标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大做出了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的战略部署与具体安排。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符合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实现这一目标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大做出了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的战略部署与具体安排。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符合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但是,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界域不同的民主,我们不能把示范和带动理解为人民民主是党内民主的简单延伸与放大,只有从中国特色、民主制度化、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政治文明的视角审视示范和带动,才能正确理解它的深刻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集中制度
原文传递
国家治理场域中全过程民主与新型政党制度——基于新时代中国话语建构的视角 被引量:41
12
作者 阙天舒 方彪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7,共8页
当前,世界秩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自由主义话语体系日渐衰落。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国话语体系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话语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政治文明领域的表达与传播体系,... 当前,世界秩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自由主义话语体系日渐衰落。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国话语体系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话语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政治文明领域的表达与传播体系,其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我国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的时代大背景下,全过程民主和新型政党制度就在中西对比过程中建构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展示出我们民主政治的旺盛生命力。可以说,全过程民主是一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它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着文化性建构、规范性建构和体系性建构。如果将全过程民主与新型制度的关系置于国家治理场域中进行考察,能够发现两者相互匹配,共同推进协商与法治的良性互动,程序与实效的规则创设和调适与合作的双向构建。而新型政党制度作用于全过程民主,则是通过手段与目标的增量赋权,发展与治理的双轮驱动以及价值与工具的弹性整合。当然,新时代如何结合我国全过程民主和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实践,努力实现中国人民民主和国家治理的概念化与理论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全过程民主 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话语
下载PDF
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路径与前景 被引量:36
13
作者 陈家刚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共7页
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协商民主的各种具体形式和渠道中,基层协商民主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功... 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协商民主的各种具体形式和渠道中,基层协商民主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功能。在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作为政治体制改革重要任务提出来的前后,我国各地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整体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实践形式,不仅有力地改变着当代中国的治理方式、民主观念,而且切实地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和可行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实践路径 民主制度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政治建设 当代中国 人民民主 民主体系
下载PDF
试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30
14
作者 田改伟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6,共11页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是党发展党内民主来促进、带动人民民主建设的历程,也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不断互动、共同发展的生动过程。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之间有着密切的辩证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是党发展党内民主来促进、带动人民民主建设的历程,也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不断互动、共同发展的生动过程。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之间有着密切的辩证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起着示范和带动作用,人民民主的发展对党内民主建设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重构--以上海虹桥街道为对象 被引量:35
15
作者 汪仲启 《社会政策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107-123,共17页
从关系和过程视角来看,民主应当体现为“民意的实现”,即国家制度和政治过程必须表达人民的意志。在大规模现代国家中,真实有效的民主实践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构建起充分、多样、高效、直接的意见交换机制,从而使得民意... 从关系和过程视角来看,民主应当体现为“民意的实现”,即国家制度和政治过程必须表达人民的意志。在大规模现代国家中,真实有效的民主实践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构建起充分、多样、高效、直接的意见交换机制,从而使得民意有实现的制度基础。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是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民主,重要原因就在于在超大规模现代国家中构建起了上下左右贯通的意见沟通机制,从而塑造了一种整体、贯通、协调的国家治理新格局。本文在对民主理论进行溯源的基础上,以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的实际政治过程和治理过程为对象,梳理总结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体系及其对于基层社会治理重构的作用与意义。本文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体系的核心要义在于“全过程”,具体表现为治理主体、要素和过程的全面性。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经由“代议制”落定为一种“多元竞争的民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则依托“全过程”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整合的民主”。通过“涵盖全体”“涉及全部”“贯穿全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整体、贯通、协调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 人民民主 基层治理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方位与现实取向 被引量:27
16
作者 林尚立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18,共4页
本文认为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确立和发展的 ,它以实现社会解放、人民民主为取向。要在中国社会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不仅需要政治本身的发展 ,而且需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历史方位 人民民主 确立 社会主义社会 完善 社会解放 发展 经济 取向
下载PDF
党代会常任制:椒江的做法与思考 被引量:20
17
作者 余逊达 伍醒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38-47,共10页
椒江试行党代会常任制 ,历经十四个年头后 ,由试验转为正式实施。本文将椒江的基本做法概括为五项制度 ,并根据椒江的实践指出 ,实行党代会常任制 ,可以更好地发挥党代会的作用 ,改善党的领导方式 ,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加强党内监督 ,促... 椒江试行党代会常任制 ,历经十四个年头后 ,由试验转为正式实施。本文将椒江的基本做法概括为五项制度 ,并根据椒江的实践指出 ,实行党代会常任制 ,可以更好地发挥党代会的作用 ,改善党的领导方式 ,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加强党内监督 ,促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对照邓小平关于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构想和党的“十六大”关于促进党内民主发展的要求 ,椒江的做法还存在着不足 ,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代会常任制 浙江 台州市椒江区 党代会年会制 党代表常任制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执政水平 党内监督 领导方式
下载PDF
完善人大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被引量:24
18
作者 谢岳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48,57,共7页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以改革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突破口,重点释放人大已有的政治功能,使之充分发挥代议与监督的职能。行政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作为政治改革的替代方案,在政治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这...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以改革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突破口,重点释放人大已有的政治功能,使之充分发挥代议与监督的职能。行政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作为政治改革的替代方案,在政治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这些改革局限是十分明显的。党内民主从策略和性质上讲都不能成为当前政治改革的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既是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同时又能够实现以人民民主促进党内民主的目标。人大改革一方面要强化人大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监督人大,这是人大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人大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行政体制改革 政治改革 人大监督职能 党内民主 当代中国 政治功能 基层民主 替代方案 战略选择 制度改革 人民民主 实质性 作为 明智
原文传递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6,共10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理念,既是对西方民主的超越,也是对我国人民民主理论的创新发展,这突出表现在强调人民民主的全程性,即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生活的全域性、民主过程的持续性、民主流程的闭合性。用法律制度保...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理念,既是对西方民主的超越,也是对我国人民民主理论的创新发展,这突出表现在强调人民民主的全程性,即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生活的全域性、民主过程的持续性、民主流程的闭合性。用法律制度保障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我国已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但仍存在缺乏统筹规划、民主政治立法有待完善、促进和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机制有待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民主政治立法,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化,构建系统完备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 人民民主 制度化 法律化
下载PDF
有序民主化:论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林尚立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3,共9页
有序民主化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协调发展基础上展开的,以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为现实任务,以实现人民民主为根本目标的持续推进的民主发展。中国今天走上有序民主化发展道路,不仅有深刻的理论基础,而且... 有序民主化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协调发展基础上展开的,以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为现实任务,以实现人民民主为根本目标的持续推进的民主发展。中国今天走上有序民主化发展道路,不仅有深刻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有深刻的历史基础,可以说是中国百年民主化发展的重大历史成果,符合民主化的内在规律,符合中国这样超大规模国家民主成长的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样的民主化发展战略基础上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任务的,她在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的同时,也逐步把中国的民主成长引入了有序民主化的发展轨道。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在中国政治发展中承担起领导与推动作用,绝对不能从策略上、而必须从实现有序民主化发展的政治发展的大战略上,把握和推进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这关系到党的执政,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稳定有序的政治环境,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发展 民主 有序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 现代化发展 人民民主 地位和作用 发展基础 文化协调 现实任务 民主发展 持续推进 发展道路 理论基础 历史基础 历史成果 内在规律 现实要求 国家民主 历史任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