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存在与心理动机——论《土生子》别格的人格裂变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铁生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4-67,共4页
理查·赖特于1940年出版的《土生子》一书,被公认为是开创了美国黑人文学的新纪元,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位置。然而遗憾的是,评论界多在“抗议小说”或“城市现实主义”上下功夫,结果有意无意贬低,了这部伟大作... 理查·赖特于1940年出版的《土生子》一书,被公认为是开创了美国黑人文学的新纪元,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位置。然而遗憾的是,评论界多在“抗议小说”或“城市现实主义”上下功夫,结果有意无意贬低,了这部伟大作品的文学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生子》 别格 心理动机 弗洛伊德 现实主义 人格裂变 美国黑人文学 白人世界 心理分析 人格结构
下载PDF
走进马桥深处——论《马桥词典》对“人”的多重性探索 被引量:6
2
作者 黄灯 《江汉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49-55,共7页
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除了文体的贡献外 ,他对“人”“人性”“人类”的关注也在继创作了《归去来》 ,《爸爸爸》之后达到了新的高度。如何从马桥人在生存重压下的人格裂变入手 ,探讨作者怎样在悖论中寻找表现的支点 (尤其是感性与理... 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除了文体的贡献外 ,他对“人”“人性”“人类”的关注也在继创作了《归去来》 ,《爸爸爸》之后达到了新的高度。如何从马桥人在生存重压下的人格裂变入手 ,探讨作者怎样在悖论中寻找表现的支点 (尤其是感性与理性在哲理层面的交融与升华 ) ,这是分析《马桥词典》不能忽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裂变 悖论 感性 理性 哲理 韩少功 马桥词典 人性 多重性
下载PDF
伴着现代人格同行
3
作者 张殿国 《群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2-64,共3页
面对当前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因循守旧变得可笑,焦虑悲切无助于自救,抗拒变化更显是徒劳。唯有适应时代要求,重新审视社会审视自己,积极进行人格转型人格重塑,才能在新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发展。如今,我们正处在人格发展的十字路口,面... 面对当前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因循守旧变得可笑,焦虑悲切无助于自救,抗拒变化更显是徒劳。唯有适应时代要求,重新审视社会审视自己,积极进行人格转型人格重塑,才能在新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发展。如今,我们正处在人格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走向高尚还是走向痞行的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格 人格层次 人格转型 人格重塑 人格发展 传统人格 社会转型 人格裂变 角色规范 自主性
下载PDF
走出古典阴影——浅论乾嘉学派的学术人格裂变
4
作者 张蕴艳 《现代中文学刊》 1999年第3期13-18,共6页
在中国二十世纪的人文学术思想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人文学者,他们或者如陈寅恪,孤标傲世,摈弃俗谛,用自己的生命去践履"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碑铭,为学人树立刚毅独立的人格的大(?);或者如王国维,视学术为人生意义之所在... 在中国二十世纪的人文学术思想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人文学者,他们或者如陈寅恪,孤标傲世,摈弃俗谛,用自己的生命去践履"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碑铭,为学人树立刚毅独立的人格的大(?);或者如王国维,视学术为人生意义之所在,虽一度在政一学之间迷失,而最终仍返学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学派 人格裂变 人文学者 学术人格 梁启超 独立精神 道德理想人格 顾炎武 学术思想史 学术转型
下载PDF
人格裂变的悲剧——关于顾城事件的思考
5
作者 蒋登科 《诗刊》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3-56,共4页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这首《一代人》曾撼动了多少人的心。诗人用这双深沉的"眼睛"洞察了一个时代的"黑夜",并且寻找着另一个时代的"光明"。在八十年代初期,顾城正是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这首《一代人》曾撼动了多少人的心。诗人用这双深沉的"眼睛"洞察了一个时代的"黑夜",并且寻找着另一个时代的"光明"。在八十年代初期,顾城正是以其对现实的独特发现而获得人们的爱戴,成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城 人格裂变 八十年代 冲突 生存环境 思考 事件 改变现实 意志力量 时代
原文传递
《黑天鹅》:自然伦理、欲念困境与现实主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丹 《电影评介》 2011年第6期54-55,共2页
影片《黑天鹅》深刻多义的主题、精致的形式体系均为文本阐释提供了多种研究路径的可能和话语构建价值。在主题层面,其核心要义可以理解为自然伦理的残酷属性对人性中欲念的催生,及其所导致的人格困境以至于走向自我毁灭。
关键词 自然伦理 欲念 人格裂变 困境
下载PDF
刘敏:《如歌的秀惑》
7
作者 王如青 《文学自由谈》 1999年第5期152-154,共3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人物命运 女性命运 短篇小说 社会转型 九十年代 艺术手法 作品 全球化时代 人格裂变
原文传递
江博士的“特异功能”
8
作者 裘珍 《科学与无神论》 1999年第1期47-48,共2页
我回国后改行研究“人体科学”已经3年有余,这其间曾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物,江永红博士便是其中一位“奇人”,他有好多精彩故事。 江永红,1965年出生于四川某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学博士。1996年初,联系好新西兰一所大学去做博士后,想... 我回国后改行研究“人体科学”已经3年有余,这其间曾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物,江永红博士便是其中一位“奇人”,他有好多精彩故事。 江永红,1965年出生于四川某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学博士。1996年初,联系好新西兰一所大学去做博士后,想到不知何年何月才会故国重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功能 江永 人体科学 人的位置 “超人” “功能” 心理障碍 人格裂变 新西兰 博士后
原文传递
从《隐形伴侣》看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内省意识
9
作者 徐晓杰 李宝华 张海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6-98,共3页
张抗抗作为北大荒知青文学创作中的代表性作家,其创作以挖掘人性弱点、分析人物心理方面见长,尤其是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充满了强烈的内省意识,不仅是对之前北大荒知青文学创作在人性崇高及社会批判方面的超越,也为之后的同类文... 张抗抗作为北大荒知青文学创作中的代表性作家,其创作以挖掘人性弱点、分析人物心理方面见长,尤其是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充满了强烈的内省意识,不仅是对之前北大荒知青文学创作在人性崇高及社会批判方面的超越,也为之后的同类文学创作在人性的挖掘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荒 人性 人格裂变 隐我 表我
下载PDF
恨父厌己的悲剧——论范晔的分裂人格
10
作者 董慧 郑丽霞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3-67,共5页
台湾作家王文兴的小说注重深入人物的内心,对潜意识进行细致的探索。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恰能分析范晔性格中本我的膨胀、自我的失衡和超我的无力,从而导致其自我囚禁、恨父厌己、日渐萎顿的三重悲剧。展示台湾转型时期小知识分子... 台湾作家王文兴的小说注重深入人物的内心,对潜意识进行细致的探索。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恰能分析范晔性格中本我的膨胀、自我的失衡和超我的无力,从而导致其自我囚禁、恨父厌己、日渐萎顿的三重悲剧。展示台湾转型时期小知识分子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秩序的质疑与颠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变》 范晔 人格裂变 恨父厌己
下载PDF
简论前蜀文人群体的人格裂变
11
作者 孙振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114-116,共3页
前蜀王朝承唐末藩镇割据之余绪,在五代十国混战不休的年代中开国建号享国二十余年。前蜀文人群体的人格操守和思想心态,在奢靡苟安、封闭隔绝和毫无振作气象的小朝廷中发生了质的裂变。他们没有守道不移的磊落节操,只有因循苟且的顺时无... 前蜀王朝承唐末藩镇割据之余绪,在五代十国混战不休的年代中开国建号享国二十余年。前蜀文人群体的人格操守和思想心态,在奢靡苟安、封闭隔绝和毫无振作气象的小朝廷中发生了质的裂变。他们没有守道不移的磊落节操,只有因循苟且的顺时无为;没有兼济天下的功名意识,只有个人名利得失的斤斤计较;没有力挽狂澜的振作气象,只有醉入花间的沉醉低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蜀政权 文人群体 人格裂变
下载PDF
关于曹操的人格裂变──鲁迅的曹操观及其理论基础
12
作者 邱永山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7期57-60,共4页
关于曹操的人格裂变──鲁迅的曹操观及其理论基础邱永山鲁迅先生不是专门的史学家,然而他对历史、尤其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现象,却有着深刻的认识、卓越的见解。在对历史的审视和研究中,鲁迅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科学... 关于曹操的人格裂变──鲁迅的曹操观及其理论基础邱永山鲁迅先生不是专门的史学家,然而他对历史、尤其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现象,却有着深刻的认识、卓越的见解。在对历史的审视和研究中,鲁迅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科学的辩证方法,把犹如一团乱麻般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鲁迅 人格裂变 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 裴松之注 三国志 研究历史 中国历史 复杂性
下载PDF
魏晋文士人格裂变及其历史意义
13
作者 王素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8-39,58,共3页
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政治高压和思想领域"才性之争"的影响,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文士的人格发生裂变。这一分裂过程可以从他们的情绪变化、生活起居、情感流露等方面表现出来,而这次人格裂变的历史影响是巨大而... 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政治高压和思想领域"才性之争"的影响,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文士的人格发生裂变。这一分裂过程可以从他们的情绪变化、生活起居、情感流露等方面表现出来,而这次人格裂变的历史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突出表现为"人的觉醒"和由此产生的"文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文士 人格裂变 历史意义
下载PDF
论曹操裂变人格与《短歌行》的主旨关联
14
作者 李金泽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对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主旨分析,历来存在不同的理解,论者多沿用传统观点,没有从曹操性格特点来分析诗文的主题。应该从曹操性格和人格裂变特征分析《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主旨和情感特征。曹操对待人才,表面上是"唯才是举&... 对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主旨分析,历来存在不同的理解,论者多沿用传统观点,没有从曹操性格特点来分析诗文的主题。应该从曹操性格和人格裂变特征分析《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主旨和情感特征。曹操对待人才,表面上是"唯才是举"的"仁者"态度,实际是"为我所用"、"不用弃之"的霸王思想,存在着人格裂变的两面性。裂变的人格、复杂的性格,是造成《短歌行》(对酒当歌)一诗多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歌行》主旨 人格裂变 为我所用 重武轻文
下载PDF
不以“体制”看雪峰
15
作者 李林荣 《粤海风》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跨入新世纪前后这几年间,对中国现代文化、现代思想和现代文学的兴起。
关键词 冯雪峰 历史人物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鲁迅 中国现代文化 现代文学 体制内 人格裂变 现当代 体制外
下载PDF
透视网络双重人格
16
《临床医学工程》 2001年第2期28-28,共1页
什么是网络双重人格呢?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真实而稳定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两人。为什么网络的出现会导致网络双重人格?在网络出现之前,人们的交流,表现形式上可分为语言交流和书面文字交流。它... 什么是网络双重人格呢?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真实而稳定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两人。为什么网络的出现会导致网络双重人格?在网络出现之前,人们的交流,表现形式上可分为语言交流和书面文字交流。它们都具备确定性,即每个人都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交流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人格 网络信用危机 稳定的表现 语言交流 文字交流 表现形式 现实生活 人格裂变 心理偏差 社交恐惧
下载PDF
功利教育的恶果
17
作者 杜玉琛 《教育艺术》 1997年第6期18-18,共1页
功利教育的恶果杜玉琛最近,在作家文摘第233期看到《她生来并非野兽》一文。该文详细介绍了1992年毕业于吉林省四平师范学院政治系的学生赵卫红自我人格裂变,最终泯灭了人性而挥发兽性的全过程。阅毕使我毛骨悚然,继而是慨叹... 功利教育的恶果杜玉琛最近,在作家文摘第233期看到《她生来并非野兽》一文。该文详细介绍了1992年毕业于吉林省四平师范学院政治系的学生赵卫红自我人格裂变,最终泯灭了人性而挥发兽性的全过程。阅毕使我毛骨悚然,继而是慨叹,慨叹我们的教育道德引导和功利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教育 电视节目主持人 道德教育 人格裂变 教育道德 四平师范学院 美国教育 陶行知 杀人犯罪 作家文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