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被引量:217
1
作者 苏新宁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42,共8页
本文阐述了影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定量指标,根据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获得性等原则选取了20个指标,分析了其作用大小赋予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由此而构建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本文还根据引文索引的特征,针对... 本文阐述了影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定量指标,根据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获得性等原则选取了20个指标,分析了其作用大小赋予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由此而构建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本文还根据引文索引的特征,针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发文时滞和引用论文的时间高峰的前移,对有关期刊评价指标进行了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评价 评价指标 指标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 被引量:209
2
作者 叶继元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10,共14页
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概括,普遍存在着定性、定量等"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而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的"三位一体"新概念组合的提出可以合理解释评价的历史、现状及预测未来。合理的评价... 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概括,普遍存在着定性、定量等"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而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的"三位一体"新概念组合的提出可以合理解释评价的历史、现状及预测未来。合理的评价体系应由评价主体、客体、目的、标准及指标、方法和制度六大要素组成。对任何一项评价,都应形成根据评价目的来确定评价标准、指标、方法的运作模式。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澄清评价领域的模糊认识、明确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方向和路径、提供评价研究的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评价 评价体系 形式评价 内容评价 效用评价
原文传递
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48
3
作者 权培培 段禹 崔延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0-290,共11页
人文社会科学发轫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之中,对于现代性的阐释与批判始终构成其经典传统,但同时,现代性无孔不入的渗透也使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着异化的危险。作为对现代社会科学之现代性的克服与超越,新文科是后工业时代基于知识高... 人文社会科学发轫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之中,对于现代性的阐释与批判始终构成其经典传统,但同时,现代性无孔不入的渗透也使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着异化的危险。作为对现代社会科学之现代性的克服与超越,新文科是后工业时代基于知识高度综合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一种文科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新形态,以交叉前沿、战略需求、现代技术、区域优势为建设动力,以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的构建、教研评价标准的确立以及运行模式的形成为四大核心要素。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探索国内外跨学科联合学位培养、建立以多学科集群为基础的现代书院制度、推动“新文科实验室”建设以及践行“传统文科+”可成为高校探索新文科建设的四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文科建设 人文社会科学 跨学科 多学科集群 新文科实验室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 被引量:134
4
作者 吴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3,共10页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全球发展观念,对各种西方理论和学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回应时代的挑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全球发展观念,对各种西方理论和学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回应时代的挑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先后与西北大学、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2009年9月,西安)、"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2010年8月,伊春),围绕"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根据两届论坛的研讨情况,我们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晓明教授认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之当代建构的核心之点在于:当今的学术话语如何能够深入于我们的历史性实践所开启的特定内容之中,从而使这样的内容能够被真正的思想所把捉,并能够以学术的方式被课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 话语体系 自主建构 当代 经济社会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 改革开放30年 代建
原文传递
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 被引量:122
5
作者 郭永松 吕世亭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5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 综合课程 改革
下载PDF
合理性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 被引量:79
6
作者 欧阳康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25,共10页
合理性问题之成为当代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主题 ,既是对于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绝对理性主义的一种历史性批判 ,又是对于理性的发展历史和作用功能的批判性反思 ,同时也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它意味着人类认... 合理性问题之成为当代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主题 ,既是对于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绝对理性主义的一种历史性批判 ,又是对于理性的发展历史和作用功能的批判性反思 ,同时也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它意味着人类认识的科学视野由自然转向社会文化 ,由事实转向价值 ,由认知转向评价 ,由存在转向行动 ,由描述转向规范 ,代表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合理性看做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和合规范性的统一 ,主张在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中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的合理化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主义 合理性 人文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论环境安全问题 被引量:60
7
作者 蔡守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8-32,共5页
将环境安全分为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和社会政治性的环境安全两类 ,认为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 ,或者说人类和世界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危害的良好状态 ,它表示自然生... 将环境安全分为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和社会政治性的环境安全两类 ,认为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 ,或者说人类和世界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危害的良好状态 ,它表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态意义上的生存和发展的风险大小。分析了当代环境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主要表现 ,包括劳动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安全问题 ,以及环境问题在传统的国家安全和军事活动领域的反映。认为环境安全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核心观点 ;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 ,而维护环境安全正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要。分析了外国、国际社会和中国对环境安全问题的法律控制概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法 法律控制 自然技术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下载PDF
学术评价、学术期刊与学术国际化——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热潮的冷思考 被引量:85
8
作者 朱剑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6-137,共12页
在一定意义上,百多年来的中国现代学术史就是一部"国际化"的历史,早在19世纪末中国渐渐融入世界体系时,"国际化"就已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宿命。学术国际化的动力始终来自两个方面:学术共同体内部和国家行政权力部门... 在一定意义上,百多年来的中国现代学术史就是一部"国际化"的历史,早在19世纪末中国渐渐融入世界体系时,"国际化"就已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宿命。学术国际化的动力始终来自两个方面:学术共同体内部和国家行政权力部门,专业的学术评价机构则在两者之间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成功地将学术国际化与学术评价、学术话语权和学术利益联结在了一起。在评价机构的导引下,对SCI的过度看重使得自然科学期刊在当今学术国际化进程中无可避免地陷入了低谷。现已开始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进程则显示了典型的路径依赖,进军SSCI和AHCI已成为国际化最现实的目标。其实,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这样的国际化不仅会让其学术期刊重蹈覆辙,而且人文社会科学自身也会被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应选择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国际化 学术评价 学术期刊 学术体制
原文传递
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 被引量:78
9
作者 吴国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学科制度 内在建设 人文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跨学科发展 被引量:78
10
作者 戴炜栋 胡壮麟 +4 位作者 王初明 李宇明 文秋芳 黄国文 王文斌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27,共9页
在新文科背景下,我国语言学跨学科研究趋势日益显著。新文科倡导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为语言学研究、外语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目前语言学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认知科学、计算机... 在新文科背景下,我国语言学跨学科研究趋势日益显著。新文科倡导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为语言学研究、外语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目前语言学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语言学跨学科研究不仅拓展了外语学科研究的外延,丰富了外语学科研究的内涵,而且契合我国高校内涵式发展、分类卓越的需求。2020年6月20日,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语言学的跨学科发展,引发学界的热烈关注。现刊载会议的部分代表性观点,以飨读者,并期待引发语言学跨学科研究领域更多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学科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 跨学科发展 计算机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跨学科研究 认知科学 代表性观点
原文传递
新文科究竟“新”在何处——基于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的考察 被引量:77
11
作者 崔延强 段禹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3,共8页
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各自的起源与发展是构成今日之人文社会科学的两大重要脉络,在这个语境下,新文科建设的开展既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脉络的自然延续,也是其应对自身当代危机的应然之举。作为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之现代性的克服与超越,新... 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各自的起源与发展是构成今日之人文社会科学的两大重要脉络,在这个语境下,新文科建设的开展既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脉络的自然延续,也是其应对自身当代危机的应然之举。作为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之现代性的克服与超越,新文科之“新”,在于对社会科学以物理学为建构标准、以民族国家为分析框架唯一性的突破,在于对人文学科自我设限的古典主义色彩的超越,在于对以学科专业为载体的知识生产方式的弥合。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探索文科专业的新方向、创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及凝练人文学科的核心功能与素养可成为高校实践新文科建设的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人文社会科学 发展脉络 当代危机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学科制度建设笔谈 被引量:66
12
作者 方文 韩水法 +4 位作者 蔡曙山 吴国盛 郑杭生 吴志攀 萧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4-76,共3页
北京大学方文先生在《社会心理学的演化 :一种学科制度视角》一文 (载《中国社会科学》2 0 0 1年第 6期 )中提出了学科制度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认为 ,这一概念具有对实际存在的科学研究制度进行反思的可能性。为了推进科学研究... 北京大学方文先生在《社会心理学的演化 :一种学科制度视角》一文 (载《中国社会科学》2 0 0 1年第 6期 )中提出了学科制度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认为 ,这一概念具有对实际存在的科学研究制度进行反思的可能性。为了推进科学研究制度的建设 ,2 0 0 2年 1月 1 2日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在北京召开了“学科制度建设”研讨会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教育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余名学者与会 ,就中国学科制度 ,特别是文科学科制度建设的理念、内容 ,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加强学科制度建设的措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的笔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学 养成 评价 资助 学科制度 人文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从ChatGPT智能革命谈起 被引量:65
13
作者 蓝江 《思想理论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8,共7页
面对ChatGPT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热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需要与人工智能研究者一起来面对相关的研究课题。一方面,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依赖于数据库、算法和算力,但它仍然是面向人的智能应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摆脱... 面对ChatGPT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热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需要与人工智能研究者一起来面对相关的研究课题。一方面,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依赖于数据库、算法和算力,但它仍然是面向人的智能应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摆脱传统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物化认识论和零和博弈思维,将人类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关系视为智能关联主义,来理解智能技术带来的科技革命。最后,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带来意识形态上的挑战。我国力图从技术上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新的认识世界的框架,探索出适宜于智能关联主义的人文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文社会科学 ChatGPT
原文传递
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之中 被引量:62
14
作者 郝希山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3期7-8,共2页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医学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59
15
作者 苏新宁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5,182,共8页
探讨我国目前期刊评价研究的状况,阐述期刊评价中运用的一些指标,分析过去期刊评价指标对现今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不适应性,并根据引文索引的特征,提出一些期刊评价指标的修正策略,最后给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期刊评价 评价指标 指标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
下载PDF
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 被引量:50
16
作者 欧阳康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3-30,共8页
关键词 复杂性 人文社会科学 创新 简单性原则 人本主义 思维方式 学科性质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概念辨析 被引量:55
17
作者 叶继元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9,共9页
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是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的重要呈现载体,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信息资源,然而目前学界、出版界、管理界对这些概念理解不一,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歧义和混淆,进而使统计数据不一致。本文通过概念分析法,对当... 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是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的重要呈现载体,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信息资源,然而目前学界、出版界、管理界对这些概念理解不一,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歧义和混淆,进而使统计数据不一致。本文通过概念分析法,对当前中国各种形态的学术出版物实体进行分析和辨别,认为将这三个术语看成同义词、同位词是不合适的,应将学术图书作为上位概念,将学术著作、学术专著作为下位、再下位概念,进而概括出学术图书、学术著作与学术专著的简明、操作性强的定义。概念清晰、术语规范将有助于统计我国每年出版的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和学术专著品种数量,获取较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学术研究和实务管理。建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务必重视常用术语的规范研究和基本数据的准确统计,国家有关部门或学术评价机构应增加对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的专项统计,以夯实研究和管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图书 学术著作 学术专著 学术出版 术语规范 人文社会科学
下载PDF
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 被引量:43
18
作者 季羡林 《中国大学教学》 1996年第1期8-9,共2页
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北京大学语言文学家教授季羡林摄影:王生生一、对题目的解释为什么不用“文化素质”,而用“人文素质”?前者比后者范围广,包括物质与精神两种文化。“人文”只限于精神文化。不是物质文化不重要,... 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北京大学语言文学家教授季羡林摄影:王生生一、对题目的解释为什么不用“文化素质”,而用“人文素质”?前者比后者范围广,包括物质与精神两种文化。“人文”只限于精神文化。不是物质文化不重要,我是有意纠偏,纠重工科轻理科,重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 高校学生 国主义 人文社会科学 精神文明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学生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下载PDF
关于“法治中国”内涵的思考 被引量:48
19
作者 周叶中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共3页
2013年7月15日至16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法学院、《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社在湖南省长沙市联合主办... 2013年7月15日至16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法学院、《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社在湖南省长沙市联合主办了“法治中国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法学家和中青年学者与会,围绕“法治中国”概念的时代意义、科学内涵、构成要素、逻辑理路、实现途径等基本论题展开了热烈而富于成果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本刊组织了“法治中国”笔谈。现刊发于此,以飨读者,并志法律人对法治中国梦的殷切期盼与求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 科学内涵 《法制与社会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 法学研究 科学委员会 理论与实践
原文传递
转变观念,着力推进文科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47
20
作者 武宝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5期1-3,6,共4页
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要获得创新性的发展,实验室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在不同层面上转变观念,从有效的着力点推进,以创新为内在的动力和最终目标。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实验室建设 观念 创新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