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FTA框架下人才合作培养的足迹与蓝图——梧州学院与东盟高校人才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及创新研究
1
作者 曹垂龙 杨奔 +2 位作者 梁华 何恩 贾春霖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第8期195-199,共5页
梧州学院与东盟高校在人才合作培养方面已有良好的开端,但合作涉及的国家、专业、学历层次、培养模式等均需进一步拓展。问卷调查、对比测试和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跨国联合培养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对象国语言的兴趣以及听、说、读、写等... 梧州学院与东盟高校在人才合作培养方面已有良好的开端,但合作涉及的国家、专业、学历层次、培养模式等均需进一步拓展。问卷调查、对比测试和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跨国联合培养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对象国语言的兴趣以及听、说、读、写等能力。此外,还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梧州学院决心锐意创新,以拓展与东盟高校人才合作培养的宽度和厚度,提高联合培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州学院 东盟高校 人才合作培养 模式 创新
下载PDF
驻非中资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及对策研究——以埃塞俄比亚中资企业为例
2
作者 张媛远 江绛 翟风杰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随着近年来中非合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参与到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等领域。但在参与过程中,出现员工技术能力欠缺,中资企业人才需求与当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匹配现象。以埃塞俄比亚为例,对职业院校和中资企业... 随着近年来中非合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参与到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等领域。但在参与过程中,出现员工技术能力欠缺,中资企业人才需求与当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匹配现象。以埃塞俄比亚为例,对职业院校和中资企业开展调研,探讨中资企业对非洲本土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埃塞俄比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驻埃塞俄比亚中资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非洲选派人员来华留学和鲁班工坊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非中资企业 技术技能人才 中非人才合作培养 埃塞俄比亚
下载PDF
中国—东盟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3
作者 黄海敏 韦玉蓉 《职业技术》 2022年第4期26-33,共8页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国—东盟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顺应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融合发展趋势,是建设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分析当前构建中国—东盟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合作培养...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国—东盟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顺应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融合发展趋势,是建设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分析当前构建中国—东盟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合作培养机制体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发现构建中国—东盟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合作培养机制体系需要从目标定位机制、动力机制、激励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及评价与优化机制等方面统筹规划,形成长效机制,从而不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中国—东盟金融行业人才的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金融人才 人才合作培养机制
下载PDF
国际合作培养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交叉领域创新型人才项目的执行分析和思考
4
作者 李凌 姚静然 +2 位作者 权凌 黄健 李文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是拓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渠道的关键抓手。如何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科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建立优质合作交流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为了满足中国对高层次国际化的脑科学交叉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 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是拓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渠道的关键抓手。如何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科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建立优质合作交流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为了满足中国对高层次国际化的脑科学交叉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为了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拓展和提升,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开展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交叉领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选拔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背景的硕士研究生攻读麦吉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博士学位,以培养具有强交叉背景的下一代神经科学家。本文针对该项目展开深入探讨,就项目执行现状、项目运行经验、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进行梳理分析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神经科学 交叉领域 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