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5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症治疗的靶点——酪氨酸激酶 被引量:45
1
作者 Krause DS +3 位作者 Van Etten RA 黄艳 《中国处方药》 2005年第10期33-36,共4页
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TKs)催化磷酸从ATP转移至多肽链酪氨酸残基上.人类基因组包括了90个TK和43个类似TK的基因,这些基因的产物调节细胞的增生、存活、分化、功能和运动.早在25年前,在逆转录病毒诱导产生的动物肿瘤中,就认为TKs可能是癌... 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TKs)催化磷酸从ATP转移至多肽链酪氨酸残基上.人类基因组包括了90个TK和43个类似TK的基因,这些基因的产物调节细胞的增生、存活、分化、功能和运动.早在25年前,在逆转录病毒诱导产生的动物肿瘤中,就认为TKs可能是癌基因.然而,因为仅有极少的证据说明其在人类癌症中发挥始动作用,并且考虑到药物的特异性和毒性,所以在开发癌症治疗药物时被忽视了.但随着TK融合蛋白BCR-ABL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商品名为格列卫)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成功应用,TKs的前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现在认为TKs是癌症化疗很好的靶点.本文综述了TKs靶向治疗癌症的情况,并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将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激酶 癌症治疗 靶点 类基因组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甲磺酸伊马替尼 BCR-ABL 治疗药物 动物肿瘤
下载PDF
CD_(117)在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沈红强 汤永民 +4 位作者 杨世隆 钱伯芹 宋华 石淑文 徐卫群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28-230,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7在各型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CD4 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分析。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CD117表达率为 6 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目的 探讨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7在各型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CD4 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分析。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CD117表达率为 6 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CML BC)患者CD117表达率为 80 %,而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率极低 ,仅为 2 %。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中阴性。在AML中CD117主要表达在M0 /M1( 72 %)、M2 ( 88%)、M4 ( 5 0 %)、M5a( 75 %)、M6( 10 0 %) ,但在M3 和M5b中表达率较低 (分别为 39%和 2 9%) ,在M3 中CD117的表达率高于CD34 及HLA DR。CD117与CD14 在AML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CD117有助于淋巴系与髓系白血病的鉴别 ,并有助于白血病克隆与正常细胞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CD117 流氏细胞
原文传递
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及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3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雅云 赵洪国 +5 位作者 崔中光 李广伦 史雪 许宏 周扬 赵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6-363,共8页
目的:评估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达沙替尼、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的疗效差异,探讨最佳临床选择。方法:对近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3例新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47例接受达沙替尼,43例接受尼洛替尼,73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 目的:评估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达沙替尼、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的疗效差异,探讨最佳临床选择。方法:对近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3例新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47例接受达沙替尼,43例接受尼洛替尼,73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各时间节点治疗反应及疗效,评估不良事件。结果:达沙替尼组、尼洛替尼组、伊马替尼组治疗3个月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分别为77%、79%和67%,12个月分别为92%、91%和90%。3组治疗3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分别为55%、53%和33%,而12个月分别为86%、88%和69%。3个月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率分别为11%、9%和1%,而12个月分别为49%、50%和28%。达沙替尼组2例(4%),尼洛替尼组2例(5%)出现疾病进展,而伊马替尼组6例(8%)出现疾病进展。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及伊马替尼药物安全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第二代TKI达沙替尼及尼洛替尼可带来更快更深的缓解,从而获得更好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达沙替尼 尼洛替尼 伊马替尼
下载PDF
亚砷酸钠治疗加速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日 支雅军 +4 位作者 陶瑞芳 仇红霞 朱子玲 夏学鸣 张忠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治疗加速期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外周血白细胞数,每日静脉滴注亚砷酸钠10~15mg.结果:经过平均40. 5天治疗,7例诊断为加速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3例CR,4例PR,患者对亚砷酸钠均耐受良好,并见...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治疗加速期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外周血白细胞数,每日静脉滴注亚砷酸钠10~15mg.结果:经过平均40. 5天治疗,7例诊断为加速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3例CR,4例PR,患者对亚砷酸钠均耐受良好,并见到临床与血液学及CFU-GM的明显改善,但无Ph染色体及融合基因改变.结论:亚砷酸钠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用于CML加速期患者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加速期 疗效
下载PDF
CML病人TCR Vβ21寡克隆T细胞及其CDR3序列特点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扬秋 陈少华 +1 位作者 杨力建 祁明芳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ML)病人的克隆性增殖 T细胞及其 CDR3序列的特点。方法利用 RT- PCR扩增 3例 CML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2 4个 TCR Vβ基因的 CDR3,了解 TCR VβT细胞的分布。阳性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 ,了解其克隆性。... 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ML)病人的克隆性增殖 T细胞及其 CDR3序列的特点。方法利用 RT- PCR扩增 3例 CML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2 4个 TCR Vβ基因的 CDR3,了解 TCR VβT细胞的分布。阳性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 ,了解其克隆性。寡克隆的 PCR产物再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3例病人仅存在 3~ 9个 TCR Vβ亚家族 T细胞 ,部分 Vβ亚家族T细胞呈寡克隆性增殖 ,Vβ2 1的寡克隆 T细胞见于全部的 3例病人中。结论 CML 病人外周血 TCR Vβ亚家族 T细胞出现倾斜性分布和克隆性增殖 ,这可能是 CML 中机体对恶性细胞所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但对不同病人的 Vβ2 1寡克隆 T细胞序列分析并未能发现完全同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克隆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TCRVβ21 CDR3序列
下载PDF
甲异靛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抗血管新生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一 刘澎 +4 位作者 刘兵城 彭智 钱林生 韩忠朝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甲异靛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管新生 体外研究 微血管密度 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活血化瘀解毒法在骨髓增殖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曲文闻 马俊丽 +3 位作者 宋敏敏 周庆兵 胡晓梅 邓成珊 《河南中医》 2013年第1期148-150,共3页
骨髓增殖性疾病是造血干细胞肿瘤增生性疾病,在骨髓细胞普遍增生的基础上有一系列细胞尤其突出,呈持续不断的过度增殖。临床上根据增生主细胞系列的不同分为4种:①以红细胞系增生为主者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②以粒细胞系增生为主者称慢... 骨髓增殖性疾病是造血干细胞肿瘤增生性疾病,在骨髓细胞普遍增生的基础上有一系列细胞尤其突出,呈持续不断的过度增殖。临床上根据增生主细胞系列的不同分为4种:①以红细胞系增生为主者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②以粒细胞系增生为主者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③以巨核细胞系增生为主者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④以原纤维细胞增生为主者称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本文结合近些年中医活血化瘀解毒法治疗该病的文献报道进行相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疾 活血化瘀解毒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下载PDF
行PICC置管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以及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谢莉 王显红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517-1518,共2页
目的探讨行PICC置管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以及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观察,为行PICC置管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感染的护理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行PICC置管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行PICC置管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以及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观察,为行PICC置管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感染的护理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行PICC置管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感染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对行PICC置管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的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局部感染患者,有5例患者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9例全身感染患者血培养结果有4例为阳性。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为6例,明显高于真菌或者革兰氏阴性杆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PICC置管的CML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穿刺次数、化疗次数、留置时间以及伴有糖尿病是其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PICC置管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穿刺次数、化疗次数、留置时间以及伴有糖尿病,给予其集束化护理可以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感染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β-catenin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与bcr/abl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增军 邱录贵 +6 位作者 李新 麦玉洁 王国蓉 于珍 王亚非 李长虹 李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931-935,共5页
本研究检测β-catenin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各期中的表达情况,并与bcr/abl的表达变化相比较,为进一步探讨β-catenin在CML急性变中的意义提供依据。首先分离CML各期患者及正常供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用... 本研究检测β-catenin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各期中的表达情况,并与bcr/abl的表达变化相比较,为进一步探讨β-catenin在CML急性变中的意义提供依据。首先分离CML各期患者及正常供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部分标本bcr/abl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CML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β-catenin在CML急性变期BMMNC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p<0.001)、加速期(p=0.016)及正常人(p=0.004),而在后三者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急性变期bcr/abl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期(p=0.001)。β-catenin的表达量与bcr/abl表达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r=0.620,p<0.001)。结论:CML急性变期β-catenin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与bcr/abl的表达量有相关性。β-catenin的表达增高可能与CML急性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期 BCR/ABL基因 Β-CATENIN 表达
下载PDF
PTEN基因转染对白血病细胞VEGF调控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成志勇 潘崚 +5 位作者 牛志云 梁文同 贾志强 颜晓燕 姚丽 杨敬慈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15-821,共7页
目的:探讨在白血病细胞中与张力蛋白同源的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e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gene,PTEN)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1(VEGF receptor... 目的:探讨在白血病细胞中与张力蛋白同源的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e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gene,PTEN)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1(VEGF receptor 1,VEGFR1)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将携带有野生型PTEN及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腺病毒(Ad-PTEN-GFP)及空载体腺病毒(Ad-GFP)转染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株K562,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转染组细胞中PTEN、VEGF和VEGF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PTEN、VEGF、Akt和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不同转染组细胞的侵袭性。通过MTT实验及FCM法检测PTEN基因对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鸡胚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体内血管生长实验检测PTEN基因对鸡胚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与空载体腺病毒(Ad-GFP)相比,Ad-PTEN-GFP转染人白血病细胞K562后,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被明显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性负相关;同时,Ad-PTEN-GFP转染后K562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TEN基因转染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并促进其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PTEN基因转染可明显抑制CAM血管生长。结论:肿瘤抑制基因PTEN能够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白血病细胞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负调控白血病细胞VEGF表达以及抑制肿瘤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 基因转染 白血病细胞 VEGF 调控作用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gene transfection 肿瘤抑制基因 实验检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GFP 血管生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侵袭 脐静脉内皮细胞 及其受体 表达水平 WESTERN印迹法 Transwell小室
原文传递
当归多糖促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性树突状细胞的诱导生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国安 肖希斌 +1 位作者 袁利亚 戎吉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 (APS)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 (DCs)的影响。方法 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分别予粒 -巨噬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 /白介素 - 4 (IL - 4 )培养或GM- CSF/ IL- 4联合各浓度...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 (APS)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 (DCs)的影响。方法 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分别予粒 -巨噬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 /白介素 - 4 (IL - 4 )培养或GM- CSF/ IL- 4联合各浓度 APS(5 0 ,10 0 ,2 0 0 mg/ L)培养 ,普通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成活率 ,流式细胞仪检测 DCs的免疫表型 (CD80 ,CD86 ,CD83) ,自体或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 DCs刺激 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GM- GSF/ IL - 4或 GM- CSF/ IL - 4 / APS诱导培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均表现出典型的树突状形态而且表达高水平的免疫表型。GM- CSF/ IL- 4 / APS培养的 DCs的细胞成活率和增殖能力显著提高 ,CD83,CD80 ,CD86 表达显著升高 ,APS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 (CML - DCs)刺激 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结论  GM- CSF/ IL- 4 / APS培养的 DCs的 CD83、CD80 、CD86 表达率明显高于 GM-CSF/ IL - 4组。 GM- CSF/ IL - 4 / APS诱生的 CML - DCs刺激 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强于 GM- CSF/ IL - 4组。 APS能促进 IL- 4和 GM- CSF对 CML- DCs的诱生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BCR-ABL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舒畅 张健存 陈赛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297,共5页
伊马替尼是首个上市的BCR-ABL蛋白激酶抑制剂,在靶向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上取得了很大成功。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部分患者产生了耐药性。伊马替尼耐药性的产生与BCR-ABL激酶的突变有关,第二代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和尼罗替尼能克服大部... 伊马替尼是首个上市的BCR-ABL蛋白激酶抑制剂,在靶向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上取得了很大成功。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部分患者产生了耐药性。伊马替尼耐药性的产生与BCR-ABL激酶的突变有关,第二代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和尼罗替尼能克服大部分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但不能有效克服T315I突变。AP245234、达努塞替等针对T315I突变的BCR-ABL蛋白激酶抑制剂相继出现,展现出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抑制剂 伊马替尼 达沙替尼 尼罗替尼 T315I突变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罗米 欧阳昭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7期9-12,共4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存在特征性的遗传学异常,靶向作用于Bcr-Abl融合基因编码的P210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使得CML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进展。作为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明显地改善CML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然而逐渐出现的耐药...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存在特征性的遗传学异常,靶向作用于Bcr-Abl融合基因编码的P210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使得CML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进展。作为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明显地改善CML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然而逐渐出现的耐药使其疗效受到了影响。随着对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认为Bcr-Abl激酶区基因点突变是引起伊马替尼耐药的重要原因,对此研发了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尼洛替尼及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及达沙替尼较伊马替尼对P210融合蛋白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和抑制性,能够使各阶段CML耐药患者获得更好的缓解,并能使大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的生存,但对T315I突变无效。处于临床试验中的第三代特异性分子抑制剂,如Bosu-tinib、Ponatinib等,能够逆转T315I所致的耐药,且能作用于Aurora激酶、SFK、LYN及SRC等其他分子靶点,有望解决更多的耐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机制 耐药 治疗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玉峰 王春玲 +4 位作者 丁帮和 朱家斌 郑绍同 于亮 钱墨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HHT CML-CP 血液学
原文传递
K562/A02耐药细胞NF-kB活性测定及葛根素部分逆转耐药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进伟 骆蓉 +4 位作者 张广森 徐运孝 邓军卫 方建珍 彭旭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2-484,共3页
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MDR)的产生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发现MDR的产生机制是多因素的,且有不同的耐药表型。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在细胞增殖和凋亡中起关键调控作用。为明确NF—κB是否与细胞MDR产生有关及葛根素... 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MDR)的产生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发现MDR的产生机制是多因素的,且有不同的耐药表型。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在细胞增殖和凋亡中起关键调控作用。为明确NF—κB是否与细胞MDR产生有关及葛根素是否通过抑制NF—κB活性而逆转耐药,我们观察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株K562及其耐药细胞株K562/A02的NF—κB活性,P糖蛋白(P—gP)、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情况,以及葛根素干预前后NF—κB活性,P—gP、MRP表达的变化,为揭示白血病细胞耐药机制,寻求有效的逆转耐药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A02 NF-κB 耐药细胞 活性测定 逆转耐药 葛根素 多药耐药(MDR) 步研究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株K562
原文传递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6
作者 江倩 陈珊珊 +3 位作者 江滨 江浩 陆颖 陆道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目的 评价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GL)加速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30例成人CGL加速期患者口服伊马替尼 4 0 0mg/d或 6 0 0mg/d ,持续 7~ 9个月。 结果 治疗 7~ 9个月内 ,血液学完全缓解 14例 (4 6 .7% ) ,骨髓缓解 10例... 目的 评价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GL)加速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30例成人CGL加速期患者口服伊马替尼 4 0 0mg/d或 6 0 0mg/d ,持续 7~ 9个月。 结果 治疗 7~ 9个月内 ,血液学完全缓解 14例 (4 6 .7% ) ,骨髓缓解 10例 (33.3% ) ,回到慢性期 4例 (13.3% ) ,总有效率为 93.3%。白血病浸润症状或体征消失迅速。 8例在获血液学效应后 30~ 172d复发 ,6例伊马替尼剂量增加为 80 0mg/d继续治疗后 ,4例无效 ,2例再次回到慢性期 ,另 2例未予加量即退出方案。伊马替尼治疗前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细胞≥ 0 .15、有髓外白细胞浸润并且Hb <10 0 g/L、伊马替尼治疗后未曾获得过血液学完全缓解者复发率显著增高。治疗 3个月时 ,获得完全遗传学缓解 4例(14 .3% ) ,大部分遗传学缓解 2例 (7.1% ) ,遗传学有效应率为 2 1.4 %。轻度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普遍 ,多可耐受、可控制或可自行消退。严重的白细胞和 (或 )血小板减少占半数以上。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CGL加速期安全、有效 ,除血细胞减少外 ,不良反应多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加速期 CGL 费城染色体
原文传递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mag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measurement of red blood cells and aggressive cancer cells 被引量:16
17
作者 LI Mi LIU LianQing +4 位作者 XI Ning WANG YueChao DONG ZaiLi XIAO XiuBin ZHANG WeiJi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11期968-973,共6页
Mechanical proper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cellular activities and are critical for unlocking the mysteries of lif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enables researchers to meas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 Mechanical proper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cellular activities and are critical for unlocking the mysteries of lif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enables researchers to meas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ngle living cells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Here, AFM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opograph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d blood cells (RBCs) and three types of aggressive cancer cells (Burkitt's lymphoma Raji, cutaneous lymphoma Hut, and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K562). The surface topography of the RBCs and the three cancer cells was mapped with a conventional AFM probe, whi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microsphere glued onto a tip-less cantilever. The diameters of RBCs a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cancer cells, and mechanical measurements indicated that Young's modulus of RBCs is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cancer cells. Aggressive cancer cells have a lower Young's modulus than that of indolent cancer cells, which may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meta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red blood cell cancer cell mechanical properties Young's modulus
原文传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及药物治疗 被引量:15
18
作者 钱林生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5年第3期107-108,111,共3页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药物治疗 诊断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与急淋变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预后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亚琳 王晓宁 刘华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9-633,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粒变及急淋变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预后差异,为分层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实验学基础。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09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 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粒变及急淋变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预后差异,为分层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实验学基础。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09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31例CML急变期临床资料,其中24例急粒变及7例急淋变,对患者外周血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嗜酸及嗜碱细胞百分比、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预后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CML急粒变患者外周血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别,在外周血及骨髓中易见嗜酸及嗜碱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于外周血,且外周血及骨髓中嗜酸及嗜碱细胞少见。7例CML急淋变患者均为B系ALL,均表达CD10、CD19、CD34、HLA-DR,淋系积分≥1.5分;2例同时伴髓系CD13及CD33表达,髓系积分均为1分。24例慢粒急粒变患者主要表达CD33、CD13、CD38、CD34、CD11b及HLA-DR,髓系积分≥2分,其中2例伴淋系积分别为0.5、1分。31例CML患者初诊时检测Ph染色体100%阳性,其中CML急粒变患者有3例同时检出其它染色体畸变。CML急粒变及急淋变患者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者的总生存率高于未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者。结论:CML急淋变患者外周血嗜酸及嗜碱细胞较CML急粒变患者少见,B系ALL多见,主要表达CD10及CD19;CML急粒变患者主要表达CD33、CD13、CD38、CD34、CD11b及HLA-DR;慢粒急变期患者均可伴有其他系抗原表达,但一般积分小于2;CML急粒变患者常伴有Ph染色体以外的畸变;CML急粒及急淋变患者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者总生存率优于未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HLA相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第1次慢性期51例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何祎 冯四洲 +6 位作者 王玫 魏嘉璘 秦铁军 周征 翟文静 邱录贵 韩明哲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9-392,共4页
目的评价HLA相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第1次慢性期(CP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方法CMLCP1患者51例,采用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TBICy)或白消安加环磷酰胺(Bu/Cy)的预处理方案。移植方式为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 目的评价HLA相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第1次慢性期(CP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方法CMLCP1患者51例,采用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TBICy)或白消安加环磷酰胺(Bu/Cy)的预处理方案。移植方式为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28例,骨髓移植(BMT)23例。中位随访时间1434(60~4062)d。结果造血重建5例(98.0%),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35例(68.6%),其中Ⅱ~Ⅳ度11例(21.6%),慢性GVHD(cGVHD)17例(37.8%),移植相关死亡8例(15.7%),复发5例(9.8%),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79.2±6.4)%。两种预处理方案的5年DFS、死亡率及移植相关并发症差异均无显著性(值均>0.05),但Bu/Cy组复发率低(P<0.01)。两种移植方式的5年DFS、复发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alloPBSCT组cGVHD发生率高(P<0.05)。结论alloHSCT治疗CMLCP1疗效良好。预处理方案和移植方式对CMLCP1患者DFS无显著影响。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是治疗移植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