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美术欣赏课成为学生的乐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之我见 被引量:6
1
作者 瞿丽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0年第12期97-98,共2页
美术欣赏是一种人性认知的升华,是由理性认识向感性认识的过渡。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阶段,在陶冶情操、提高情趣、丰富感情方面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学欣赏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异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使学... 美术欣赏是一种人性认知的升华,是由理性认识向感性认识的过渡。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阶段,在陶冶情操、提高情趣、丰富感情方面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学欣赏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异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使学生从中感悟美、体验美、创造美,获取真、善、美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随着新课改的浪潮,美术欣赏教学改革正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可喜状态,但是喜中有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课 学生 小学 乐园 人性认知 感性认识 基础阶段
下载PDF
从思维方式看人性认知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牛楠森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41,共6页
人性认知内在指导着学校教育。受西方式思维的影响,当前学校教育中抽象化、碎片化、分裂化和非自主化的人性认知已经导致了相应的教育问题。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转向更合于人性的中国式思维方式,以恰当的人性认知引导教育行为。学... 人性认知内在指导着学校教育。受西方式思维的影响,当前学校教育中抽象化、碎片化、分裂化和非自主化的人性认知已经导致了相应的教育问题。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转向更合于人性的中国式思维方式,以恰当的人性认知引导教育行为。学校中的人应是具体的人、完整的人、身心合一的人、自主发展的人,据此生成相应的教育主张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 人性认知 思维方式
原文传递
人体教学与设计教育 被引量:2
3
作者 莫小新 《装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8-39,共2页
本文在研究人体教学、中国设计教育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在设计教育中有计划地科学施行人体教学,将有利于拓展人文精神教育,培养以人为本的设计意识;增强形式审美的设计能力,激发设计者的原创力;促进设计者的自我观照与审美超越,引... 本文在研究人体教学、中国设计教育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在设计教育中有计划地科学施行人体教学,将有利于拓展人文精神教育,培养以人为本的设计意识;增强形式审美的设计能力,激发设计者的原创力;促进设计者的自我观照与审美超越,引导高尚的人性设计追求;张扬先进的人性文化,完善设计者的人性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教学 设计教育 以人为本 人性认知
原文传递
法治文明与民族传统——从人性认知角度对权力制约正当性的阐释 被引量:1
4
作者 蒋一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现代法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承继与发展,无不受到世界各国及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西方基督教传统与中国儒家思想对人性认知的截然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权力规制的不同路径,也形成了中西文化传统中对法治的不同态度。西方人从基... 现代法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承继与发展,无不受到世界各国及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西方基督教传统与中国儒家思想对人性认知的截然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权力规制的不同路径,也形成了中西文化传统中对法治的不同态度。西方人从基督教的原罪论出发,推导出人性本恶,继而谋求政治制度对权力的制约与防范。中国的儒家思想则从人性本善出发,通过人的自身修炼来消解权力行使中的恶,达到对权力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认知 法治 权力规制 分权制衡
下载PDF
伦理心理的迷误和人性认知的困境——论郑怀兴剧作《青蛙记》
5
作者 汤晨光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11,共5页
《青蛙记》是一部深邃的心理悲剧,它主要通过下意识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内容的描写,揭示和解释了人物精神困境的形成和由此导致的死亡。在心理过程方面,人物总是不能自控地异化为他人,和自己形成冲突的对话关系;在心理内容方面,表现为人对... 《青蛙记》是一部深邃的心理悲剧,它主要通过下意识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内容的描写,揭示和解释了人物精神困境的形成和由此导致的死亡。在心理过程方面,人物总是不能自控地异化为他人,和自己形成冲突的对话关系;在心理内容方面,表现为人对人性的深刻怀疑和对人性恶的肯定判断,以及性观念和血统伦理意识对人的精神的控制和对人的理性思维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心理 悲剧 人性认知
下载PDF
人性认知与管理设定
6
作者 彭逼眉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3年第8期5-6,共2页
关键词 企业 人性认知 管理设定 员工管理
原文传递
大众叙事媒介构建国家形象:从特征、论证到文化逻辑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林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4-90,共7页
在跨文化传播与文化消费并存的特殊语境中,大众叙事媒介的国家形象是由于叙事信息刺激,产生关于他国的审美想象。大众叙事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家形象,应当有意回避差异性的意识形态内容,注重设置相似的故事语境,减低文化折扣。叙... 在跨文化传播与文化消费并存的特殊语境中,大众叙事媒介的国家形象是由于叙事信息刺激,产生关于他国的审美想象。大众叙事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家形象,应当有意回避差异性的意识形态内容,注重设置相似的故事语境,减低文化折扣。叙事尤其需要关注广义论证的要求。在假定性叙事中,只有当人物行动、事件组织、故事演进等遵守故事语境所要求的文化逻辑/论证规则时,德里达意义上的"最小空间"才真正地建构起来,并通过隐喻的浓缩、叠加与放大等修辞功能,扩展成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叙事媒介 国家形象 故事语境 人性认知 文化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