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 被引量:173
1
作者 杨叔子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16,共5页
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绿色”教育。科学求真 ,是立世之基 ,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各有其作用 ,又是一个整体。人文求善 ,是为人之本 ,是民族存亡之根。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 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绿色”教育。科学求真 ,是立世之基 ,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各有其作用 ,又是一个整体。人文求善 ,是为人之本 ,是民族存亡之根。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人文精神各有其作用。而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 ,互通互动 ,相异互补 ,两者交融则生“绿”,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追求目标、强大的工作能力与和谐的同外界的关系 ,以造就既富有高洁的人性 ,特别是能爱国 ,又富有非凡的灵性 ,尤其是会创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教育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人性 灵性
原文传递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 被引量:155
2
作者 朱光潜 《文艺研究》 1979年第3期39-42,共4页
我国解放的三十年中,文艺出现过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发展道路是崎岖曲折的。这期间,有右的和左的干扰,特别是林彪和“四人帮”对文艺界施行法西斯专政长达十年之久,对文艺创作和理论凭空设置了一些禁区,强迫文艺界就范。
关键词 人道主义 文艺创作 文艺界 “四人帮” 人性 法西斯专政 共同美 景象 文艺作品 林彪
下载PDF
“以人为本”: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原则 被引量:74
3
作者 王锐生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共6页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发展观 人本主义 唯物主义 人性
原文传递
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写在沈从文百年诞辰之际 被引量:95
4
作者 凌宇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7,共13页
本文试图从沈从文创作内含的湘西土著民族立场及情感倾向、人性与民族文化重构、“乡下人”与现代理性三个方面 ,论述其思想价值。文章认为 ,浸透在沈从文创作字里行间的孤独感 ,正是湘西土著不为人理解的千年孤独。其笔下的“湘西世界... 本文试图从沈从文创作内含的湘西土著民族立场及情感倾向、人性与民族文化重构、“乡下人”与现代理性三个方面 ,论述其思想价值。文章认为 ,浸透在沈从文创作字里行间的孤独感 ,正是湘西土著不为人理解的千年孤独。其笔下的“湘西世界” ,则是主流文化不占统治地位的边缘文化区域的缩影 ;沈从文是一位人性的歌者 ,其人性观植根于他的以生命观为核心的人生观。而其最终旨归 ,则在“重造经典” ,即实现民族文化的重构 ,其所触及到的 ,则是 2 0世纪最为严峻的“中国问题” ;沈从文自称“乡下人” ,他的都市批判 ,显示出一种“乡下人”的偏激。但在他的都市观察中所拥有的平民主义指向、弗洛依德心理学的观察角度以及观察“乡下人”现代生存方式时所具有的启蒙立场 ,都显示出沈从文所具有的现代理性精神 ,这导致沈从文对“都市文明”与乡下人现代生存方式的双重失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思想价值 人性 "乡下人"主场 现代理性 民族立场 民族文化重构 情感倾向 孤独感 文学创作
原文传递
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 被引量:108
5
作者 洪治纲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9-45,共7页
2007年以来,我陆陆续续地读了些国外小说,如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卡德勒·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等等。严格地说,这些作家都不算是世界一流的大师,但他们的作品却让我久久难以... 2007年以来,我陆陆续续地读了些国外小说,如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卡德勒·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等等。严格地说,这些作家都不算是世界一流的大师,但他们的作品却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尤其是他们在书写底层生存的苦难时,叙事话语中始终洋溢着某种宽广而温暖的人性。这种人性,超越了日常伦理的规约,甚至屏蔽了简单的道德判断,仿佛岩隙中的甘泉,从生命里自然而然地缓缓涌出,悄无声息地浸润着读者的心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难 焦虑症 《追风筝的人》 写作 叙事话语 道德判断 读者 人性
原文传递
儿童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被引量:101
6
作者 罗碧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3-214,217,共3页
研究了儿童的特点及分析儿童产品的现状,论述了对儿童产品进行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在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儿童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原则;同时通过具体的实例论证人性化设计原则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儿童 人性 人性化设计 产品设计
下载PDF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 被引量:79
7
作者 万俊人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75,共11页
本文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提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的问题,并尝试给出某种解答。通过“善(好)生活”、“利益(关系)”和“人性(潜能)”三个核心概念,作者力图阐明道德之于人类生活的内在性,并从人类的生活目的、行为方式和人性潜能三个基... 本文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提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的问题,并尝试给出某种解答。通过“善(好)生活”、“利益(关系)”和“人性(潜能)”三个核心概念,作者力图阐明道德之于人类生活的内在性,并从人类的生活目的、行为方式和人性潜能三个基本方面,揭示人类道德生活所内含的美德-目的论与规范-道义论之双重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善生活 利益 人性
下载PDF
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 被引量:88
8
作者 赵园 《文学评论》 1986年第6期50-66,共17页
人们完全可能为了极为不同的理由去接近同一作品——由于它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或者仅仅为了作品对于你的思考能力的某种挑战。沈从文之于我,主要意味着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关键词 沈从文创作 湘西世界 湘西文化 沈从文作品 审美意识 城市文化 文化形态 三十年代 人性 价值判断
原文传递
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英雄情结” 被引量:84
9
作者 李启军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3,共9页
英雄是一种立足现实又指向未来的愿望理想和行动力量的化身。所以英雄是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社会不断发展、人性不断丰盈的根本的力量源泉。真正的英雄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人们心中永远葆有英雄崇拜的情怀,也正因为如此,英雄叙事仍然是... 英雄是一种立足现实又指向未来的愿望理想和行动力量的化身。所以英雄是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社会不断发展、人性不断丰盈的根本的力量源泉。真正的英雄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人们心中永远葆有英雄崇拜的情怀,也正因为如此,英雄叙事仍然是后现代消费时代电影影像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母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崇拜 电影叙事 英雄情结 人性 人物塑造
下载PDF
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 被引量:50
10
作者 刘济良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48,共3页
我国道德教育的效率低、效果差主要是因为它脱离了人性基础 ,脱离了现实生活根基 ,失去了主体对象 ,过于意识形态化。因此 ,改革道德教育就要树立人文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 ,回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 ,改革传统非此即彼的道德教育方法 ,确... 我国道德教育的效率低、效果差主要是因为它脱离了人性基础 ,脱离了现实生活根基 ,失去了主体对象 ,过于意识形态化。因此 ,改革道德教育就要树立人文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 ,回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 ,改革传统非此即彼的道德教育方法 ,确立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人性 道德理想主义 现实生活 教育理念 教育方法 学生主体地位
下载PDF
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被引量:79
11
作者 汲喆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5,共25页
通过对礼物交换的研究,莫斯不仅超越了涂尔干理论中神圣—社会与凡俗—个体的二元对立,而且说明了道德行为兼具的可求性与强制性,揭示了社会纽带建构与存续的逻辑,从而进一步回答了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所关注的"人性/社会如何可能&q... 通过对礼物交换的研究,莫斯不仅超越了涂尔干理论中神圣—社会与凡俗—个体的二元对立,而且说明了道德行为兼具的可求性与强制性,揭示了社会纽带建构与存续的逻辑,从而进一步回答了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所关注的"人性/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与此同时,当代的研究还表明,礼物范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宗教之不可化约的独特属性,即涂尔干所说的宗教所具有的"自成一类的力"。在一定意义上,莫斯的《礼物》是对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答复或重写,而礼物交换就是宗教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莫斯 礼物 人性 宗教
原文传递
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评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 被引量:72
12
作者 夏琼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多丽丝·莱辛的反殖民主义小说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向世人展示了殖民主义的真正面目,发人深思,令人深省。她的小说《野草在歌唱》通过描写其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和白人殖民者在南非大陆的斗争,无情地揭示了在西方殖民主义... 多丽丝·莱辛的反殖民主义小说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向世人展示了殖民主义的真正面目,发人深思,令人深省。她的小说《野草在歌唱》通过描写其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和白人殖民者在南非大陆的斗争,无情地揭示了在西方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被扭曲的人性,让人们听到了一曲刺耳的殖民主义的悲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歌 多丽丝·莱辛 小说 无情 主人公 野草 悲剧性命运 歌唱 笔触 人性
原文传递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2
13
作者 田可新 唐茂芹 +2 位作者 吴昊 李雪静 王秀梅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7期657-659,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人性的哲学修订表,信赖他人量表和容纳他人量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579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人性的哲学修订表,信赖他人量表和容纳他人量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579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其人际信任,人性的哲学正因子,容纳他人,被他人容纳各量表测量值与SCL-90的9个因子和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9个因子=-0.110^-0.373,P<0.05~0.01,r总均分=-0.151^-0.331,P<0.01);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各量表测量值明显低无心理问题者(t=4.45~6.55,P<0.001)。结论人际信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高人际信任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相关研究 心理卫生自评量表 人际信任量表 心理健康状况 SCL-90 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问题 统计与分析 信赖他人 0.05 人际关系 测量值 调查表 因子 负相关 哲学 人性
下载PDF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 被引量:55
14
作者 高清海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人性”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直接主题 ,否认了人性可以成为哲学思考的出发点 ,也就抹杀了中国哲学的特质。与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智慧”引向认知的方向 ,从“对象意识”走上概念化的逻辑思辨之路不同 ,中国哲学关注的是完善人的生命... “人性”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直接主题 ,否认了人性可以成为哲学思考的出发点 ,也就抹杀了中国哲学的特质。与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智慧”引向认知的方向 ,从“对象意识”走上概念化的逻辑思辨之路不同 ,中国哲学关注的是完善人的生命本性、开发生命的内在价值 ,由此发挥了注重义理性的悟觉思维。中国哲学讲求“悟道” ,通过“道”的把握来表达人的超越性理想和形而上追求。实际上 ,哲学给出的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世界 (这是科学的任务 ) ,它只是一种如何在现存世界贯穿人的观点、人的态度、人的理想的标尺 ,以及如何进一步升华人性、提高人生价值的精神意境。在这点上 ,中国哲学的表达方式显然是有优越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特质 价值 中国 传统哲学 形而上学 人性 概念系统
原文传递
论作为“人”的教师 被引量:56
15
作者 明庆华 程斯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3-86,共4页
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把教师当“神”看的倾向;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把教师当“完人”看的倾向;教师的管理者有把教师当“超人”使用的倾向。上述倾向是造成一些教师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其实,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 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把教师当“神”看的倾向;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把教师当“完人”看的倾向;教师的管理者有把教师当“超人”使用的倾向。上述倾向是造成一些教师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其实,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师”。因此,首先要把教师当“人”来认识,当“人”来尊重,不可用人之为师的特殊性来替代师之为人的本质属性。然而教师个体却不能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要不断努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人性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批评:人性概念的阐释与考辨 被引量:66
16
作者 聂珍钊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9,共10页
人的形式是人的定义的前提。在人、天性及人性的关系中,人是天性及人性的载体,天性是人的肉体部分的属性,是人的生理学特征,而人性是人的灵魂部分的属性,是人的伦理学特征和道德属性。天性(human naturality)是人的自然性或自然本性,它... 人的形式是人的定义的前提。在人、天性及人性的关系中,人是天性及人性的载体,天性是人的肉体部分的属性,是人的生理学特征,而人性是人的灵魂部分的属性,是人的伦理学特征和道德属性。天性(human naturality)是人的自然性或自然本性,它同人性(human nature)相对。天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天性不是人所独有的,而是人同其它动物都拥有的特征。人性是人的道德属性,是一个伦理学概念。人性是人独有的,其他动物不能同人共有人性。人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天性可以遗传,但人性不能遗传。人性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形成,在道德教诲中完善。现在有关历史上性善性恶的讨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对人性概念的误读。我们需要给人、本能、自然性、天性和人性等概念进行正确定义,这样才能对它们有正确的理解,也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人的自然性 伦理选择 斯芬克斯因子 人性因子 兽性因子
原文传递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同步渗透中的文学 被引量:54
17
作者 丁帆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27,共10页
如果把“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仅仅定义在文学的范畴内去解析文本,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将它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文学现象,才能够获得更深入的认识。“新时期文学”是对“现代性”的重温,90年代文学则渗透着正在进行的“... 如果把“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仅仅定义在文学的范畴内去解析文本,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将它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文学现象,才能够获得更深入的认识。“新时期文学”是对“现代性”的重温,90年代文学则渗透着正在进行的“后现代性”与尚未终结的“现代性”,而人性和人道主义的价值判断将超越一切历史与国界时空,也将成为“全球化”时代治史与衡量文本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现代性” 文本 后现代性 文学现象 人性 超越 范畴 终结 人道主义
原文传递
景观设计的误区 被引量:42
18
作者 陈学似 《中国园林》 2000年第3期26-28,共3页
本文着重剖析了目前景观设计行业所面临的种种误区 ,于自己是反思 ,于同行是交流 。
关键词 景观设计 行业规范 人性 模仿 城市规划
下载PDF
人性、主体性与主体教育 被引量:35
19
作者 王坤庆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17-121,131,共6页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或难点问题。本文试图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对人性与主体性的关系问题进行哲学思考,提出人性发展的精神维度是主体性发展的根本目标,并结合人类自身解放历程的考察和对现实教育问...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或难点问题。本文试图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对人性与主体性的关系问题进行哲学思考,提出人性发展的精神维度是主体性发展的根本目标,并结合人类自身解放历程的考察和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主体性 精神性 主体教育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实思考 被引量:51
20
作者 申继亮 赵景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5,共8页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在学校教育实践的执行中出现了许多困惑。立足于师道的本质,做好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位,理解师德与人性的关联,处理好教师德与能的关系,是把握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根本;基于教师德...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在学校教育实践的执行中出现了许多困惑。立足于师道的本质,做好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位,理解师德与人性的关联,处理好教师德与能的关系,是把握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根本;基于教师德与行的统一,形成教师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的和谐,合理使用奖励和惩罚,合理运用教师权威,是澄清困惑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 人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