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干旱沙漠地区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204
1
作者 李新荣 张景光 +2 位作者 刘立超 陈怀顺 石庆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7-261,共5页
以我国干旱沙漠区流沙治理的成功模式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人工植被防护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区域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 :该区人工植被经过 40余年的演变其植物种的组成趋于动态平衡 ;植物多样性... 以我国干旱沙漠区流沙治理的成功模式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人工植被防护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区域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 :该区人工植被经过 40余年的演变其植物种的组成趋于动态平衡 ;植物多样性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表现为随群落演替的进行而增大 ,42年前 (195 6年 )建立的人工植被多样性指数达到 D=0 .70 6~ 0 .82 2或 H′=1.393~ 1.893,10年前 (1987年 )建立的人工植被其多样性仅为 D=0 .5 0 1~ 0 .70 2或 H′=0 .819~ 1.0 74;β多样性的测度表明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在其演变的历程中经历了 2次物种周转速率相对较快的阶段 ,这一特点与植被演替密切相关 ,对干旱沙漠地区的生态恢复和人工绿洲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土壤基质条件等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沙漠地区 人工植被 植物多样性 环境演变
下载PDF
试论我国北方地区人工植被的土壤干化问题 被引量:216
2
作者 杨维西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8-85,共8页
我国北方地区以人工林为代表的人工植被建设中正面对一个严峻问题-土壤干化。土壤干化是北方少雨地区人工植被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因植物蒸腾过量耗水造成的植物根系作用范围内土壤水分长时间持续地严重亏缺,天然降... 我国北方地区以人工林为代表的人工植被建设中正面对一个严峻问题-土壤干化。土壤干化是北方少雨地区人工植被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因植物蒸腾过量耗水造成的植物根系作用范围内土壤水分长时间持续地严重亏缺,天然降水已不能有效予以补偿,土壤表层板结.土壤紧实度增大,从而导致植物生长明显衰退以至大面积干枯死亡。土壤干化已成为这一地区人工植被建设的严重隐患。造成人工植被土壤干化的直接原因是植被类型选择不当,群落密度过大和群落生产力过高。人工植被土壤干化的防治对策是,在正确的植被建设思想指导下,依据当地的生物气候生产力因地制宜地选择植被类型,大幅度降低群落密度,合理调控群落生产力,以保持植物蒸腾耗水与土壤水分补偿之间的水分平衡,从而维持群落的持续稳产与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被 土壤干化 生长衰退 防治对策 中国北方
下载PDF
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层”问题初探 被引量:153
3
作者 侯庆春 韩蕊莲 韩仕锋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5期11-14,共4页
“土壤干层”是黄土高原一种特殊的土壤水文现象。依据调查资料,分析了“土壤干层”特征、成因、危害和树草种特点,认为“土壤干层”不是黄土高原恢复植被的必然产物,但是“土壤干层”的不良影响是严重而持久的,应给予高度重视。现... “土壤干层”是黄土高原一种特殊的土壤水文现象。依据调查资料,分析了“土壤干层”特征、成因、危害和树草种特点,认为“土壤干层”不是黄土高原恢复植被的必然产物,但是“土壤干层”的不良影响是严重而持久的,应给予高度重视。现有人工植被虽然有“土壤干层”,但在保持水土、促进天然植被恢复和演替方面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人工植被 土壤干层 人工 草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人工植被对土壤水分异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83
4
作者 赵文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选择植被状况基本相同而坡位不同的样地 ,坡向和坡度基本相同而植被类型不同的沙丘背风坡 (东南坡 )样线及沙丘上部样地 ,在生长期调查其土壤水分状况 ,探讨植被类型、坡位对沙地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沙丘背风坡 (... 选择植被状况基本相同而坡位不同的样地 ,坡向和坡度基本相同而植被类型不同的沙丘背风坡 (东南坡 )样线及沙丘上部样地 ,在生长期调查其土壤水分状况 ,探讨植被类型、坡位对沙地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沙丘背风坡 (东南坡 )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状况按差巴嘎蒿、杨树、樟子松的次序依次变差。以 0 5m为间隔取样分析表明沿沙丘下部到沙丘上部土壤水分状况有下降趋势。在水平格局上 ,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在0~ 8m ,杨树林地在 0~ 4m ,流动沙地在 0~ 9m的尺度上近似同质 ,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 ,异质性加强 ;差巴嘎蒿土壤水分状况在 0~ 4m的范围内异质性较高 ,4m以上近似同质。在垂直格局上 ,流沙在 0~ 60cm ,樟子松在 0~ 80cm ,差巴嘎蒿在 0~ 1 2 0cm的尺度上异质性很强 ,大于该尺度近似同质 ,而杨树林地在 0~ 30 0cm的范围内均有较强的异质性。无论水平格局或垂直格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人工植被 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水分异质性
下载PDF
荒漠植被影响土壤水文过程研究述评 被引量:74
5
作者 王新平 张志山 +3 位作者 张景光 李新荣 潘颜霞 康尔泗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简要回顾了有关荒漠植被对土壤水文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介绍了荒漠地区土壤水文过程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基本的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并对特定区域土壤水分动态与植被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与管理者有所启示。... 简要回顾了有关荒漠植被对土壤水文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介绍了荒漠地区土壤水文过程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基本的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并对特定区域土壤水分动态与植被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与管理者有所启示。由于荒漠地区土壤水文特性具有极高的变异性,因此,阐明荒漠植被区土壤水分动态,确定这一特殊生态系统内植被格局与土壤水文过程的关系,可在理论上回答雨养型人工植被建设与荒漠地区生态恢复工程中,土壤水文过程影响植被结构与格局的基础性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平衡 水文过程 荒漠地区 植被结构 区域土壤 水分动态 人工植被 水文特性 植被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延安试区土壤干层现状分析 被引量:67
6
作者 王力 邵明安 侯庆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37,共3页
近年来 ,以林草地地力衰退为特征的人工林草地土壤退化日趋严重 ,其中以土壤水分严重亏缺为特征的土壤干化现象愈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土壤干化的直接后果是形成土壤干层 ,导致土壤退化 ,植物生长速率减缓 ,群落衰败以至大片死亡 ,严重... 近年来 ,以林草地地力衰退为特征的人工林草地土壤退化日趋严重 ,其中以土壤水分严重亏缺为特征的土壤干化现象愈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土壤干化的直接后果是形成土壤干层 ,导致土壤退化 ,植物生长速率减缓 ,群落衰败以至大片死亡 ,严重地威胁到中国中北方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因此 ,研究和解决土壤干层问题已成为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迫切任务。根据现有土壤水分资料 ,初步分析了延安试区植被下的土壤干层现状 ,对不同林草植被下的干层状况做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地区 人工植被 土壤干层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53
7
作者 穆兴民 陈霁伟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44,共6页
土壤水是重要的生态水源和水文要素之一,它与黄土区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密切。水土保持措施是人类对土壤流失区下垫面性质的综合改造,这种改造会影响土壤水分的静态分布和动态过程。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坡面工程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土壤... 土壤水是重要的生态水源和水文要素之一,它与黄土区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密切。水土保持措施是人类对土壤流失区下垫面性质的综合改造,这种改造会影响土壤水分的静态分布和动态过程。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坡面工程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土壤含水量。人工林草植被使土壤含水量降低,甚至造成人为干层。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相反,这是黄土高原植被营造及规划中应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土壤含量 生态环境 人工植被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气候变迁、植被演替与土壤干层的形成 被引量:54
8
作者 李裕元 邵明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1年第1期72-77,共6页
2 .5Ma B.P.以来 ,受地球轨道要素周期性变化和青藏高原阶段性强烈隆升的影响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存在着干期与湿润交替出现的现象 ,但总的趋势是向干旱化方向演化。黄土高原第四纪以来草本植物一直较为繁茂 ,木本植物仅在少数几个时期... 2 .5Ma B.P.以来 ,受地球轨道要素周期性变化和青藏高原阶段性强烈隆升的影响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存在着干期与湿润交替出现的现象 ,但总的趋势是向干旱化方向演化。黄土高原第四纪以来草本植物一直较为繁茂 ,木本植物仅在少数几个时期处于优势地位。现代黄土高原人工林草植被普遍存在着土壤干层问题。土壤干层的形成是气候干旱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它是导致植被演替的直接原因之一。人工植被激发并强化了土壤干层的形成。土壤干层的形成是气候干旱化和人工植被选择不当两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干层 气候变迁 人工植被 植被演替
下载PDF
沙坡头人工植被区微生物结皮对地表蒸发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5
9
作者 刘立超 李守中 +2 位作者 宋耀选 张志山 李新荣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1-195,共5页
微生物结皮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水文过程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微生物结皮在地表蒸发过程中的作用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利用微型Lysimeter对沙坡头地区几种典型微生物结皮和流沙地表的蒸发过程进行了试验观测,... 微生物结皮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水文过程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微生物结皮在地表蒸发过程中的作用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利用微型Lysimeter对沙坡头地区几种典型微生物结皮和流沙地表的蒸发过程进行了试验观测,并与水面蒸发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结皮和流沙地表的蒸发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在不同的蒸发阶段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总的说来,发育良好的苔藓结皮导致相对较少的无效降水,但在更长的时间维持较高的蒸发速率;流沙和初步发育的降尘结皮导致了较多的无效降水,但由于降水的入渗深度相对较深,需要更长的时间完成蒸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结皮 人工植被 沙地 沙坡头 干旱半干旱地区 发育 入渗 地表 降水 水面蒸发
下载PDF
不同固沙区结皮中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3
10
作者 邵玉琴 赵吉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沙地生态系统是温带干旱区、半干旱区的重要草地类型,沙地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条件。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笔者对不同程度固沙区结皮和流动沙丘表层中的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和人工... 沙地生态系统是温带干旱区、半干旱区的重要草地类型,沙地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条件。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笔者对不同程度固沙区结皮和流动沙丘表层中的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和人工植被固沙区结皮及流沙表层的微生物数量分布不同,细菌数量比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多数百倍,在所有微生物类群中,细菌数量最大,微生物总数的变化取决于好气性细菌数量的多少,但生物量却与之不同。在不同程度固沙区结皮中,微生物生物量大小依次排列为:自然植被区>1956年人工植被区>1964年人工植被区>1982年人工植被区>流沙区,微生物生物量在自然植被固沙区中最多,分别是1956年、1964年、1982年人工植被固沙区和流沙区的2 63、4 17、9 25和44 29倍,表明微生物生物量随人工植被的栽植年代增加而增大,在流动沙丘中最小,而菌丝生物量方面是1956年人工植被固沙区已与自然植被固沙区十分接近。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与沙丘固定程度、人工植被栽植年代、结皮厚度、苔藓种类等均呈正相关,人工植被栽植年代越长,结皮越厚、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也越大。在不同年代人工植被固沙区结皮中,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与相对稳定的自然植被固沙区相比,仍未达到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区 结皮 微生物 生物量 数量 沙坡头 人工植被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 被引量:47
11
作者 杨忠 张信宝 +1 位作者 王道杰 陈玉德 《山地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从坡地类型划分、林草种选择及乔灌草人工混交植被类型配置、整地、育苗。
关键词 金沙江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 人工植被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人工植被区降水入渗与再分配规律研究 被引量:50
12
作者 王新平 李新荣 +4 位作者 康尔泗 张景光 周海燕 杨诗秀 雷志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34-1241,共8页
试验于 2 0 0 1年 8月 1 7日至 9月 30日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进行 ,主要利用时域反射仪 ( TDR)连续测量土壤剖面水分含量的方法 ,观测受植物根系吸水、蒸散作用影响下的人工植被荒漠灌木柠条 ( Caragana korshinskii)群落... 试验于 2 0 0 1年 8月 1 7日至 9月 30日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进行 ,主要利用时域反射仪 ( TDR)连续测量土壤剖面水分含量的方法 ,观测受植物根系吸水、蒸散作用影响下的人工植被荒漠灌木柠条 ( Caragana korshinskii)群落区固定沙丘降水入渗与再分配过程。土壤体积含水率由水平埋设在植物根系剖面内 1 2个深度层次 ( 5~ 2 0 0 cm)的时域反射仪探头每小时自动测定 1次。天然降水条件下的土壤入渗速率由入渗深度与相应的入渗时间之比值计算得到。结果表明 :在 7次不连续降水过程中 ,土壤入渗速率与降水强度呈简单线性相关关系 ,土壤入渗速率约为降水强度的 1 0倍强。然而当次降水过程中降水强度小于 0 .46mm/h时 ,土壤入渗速率约为 0 cm/h,此时的降水对人工植被固定沙丘区的土壤基本上没有水分补给作用。受荒漠灌木柠条根系吸水作用的影响 ,其根系密集剖面深度 40~ 1 40 cm内降水水分入渗积累不明显。降水入渗速率及入渗深度受土壤剖面初始含水率多寡而变化 ,干燥土壤剖面有助于提高入渗速率及入渗深度。降水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区域环境内空气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适宜 ,柠条生长进入相对旺盛阶段 ,其根系密集层 1 40 cm深度处土壤含水率在总体上下降的过程中 ,表现出昼消夜长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土壤水分 入渗 水分平衡 人工植被 固定沙丘 柠条
下载PDF
生态用水的概念界定及其在西北干旱区实施的策略 被引量:33
13
作者 张思玉 杨辽 陈戈萍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7-282,共6页
通过对生态用水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并结合西北干旱区的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点实施生态用水的策略 :(1)把生态用水放在西北干旱区经济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优先考虑 ;(2 )对天然植被 ,特别是在干草原和干旱的荒漠草原区域 ,通过... 通过对生态用水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并结合西北干旱区的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点实施生态用水的策略 :(1)把生态用水放在西北干旱区经济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优先考虑 ;(2 )对天然植被 ,特别是在干草原和干旱的荒漠草原区域 ,通过人工降水补充其用水 ;(3)对人工植被 ,以引水灌溉为主 ;(4 )对于绿洲 ,结合生产用水进行合理再分配 ;(5 )充分发挥西北干旱区的廊道效应优势 ;(6 )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 ,大力开展节水灌溉 ;(7)协调好生态用水和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水 西北干旱区 可持续发展 天然植被 绿洲 人工植被 灌溉方式
下载PDF
荒漠人工植被区浅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9
14
作者 潘颜霞 王新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0-256,共7页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及时间动态特征有助于在水文过程与生态格局之间建立定量的联系,由于土壤水分对整个地球系统的重要性,它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日益引起水文界的广泛关注。干旱荒漠区年降水量稀少,土壤水分在整个生物过程中的作用就...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及时间动态特征有助于在水文过程与生态格局之间建立定量的联系,由于土壤水分对整个地球系统的重要性,它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日益引起水文界的广泛关注。干旱荒漠区年降水量稀少,土壤水分在整个生物过程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试验于2005年4月到10月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人工植被区进行,主要观测1956年植被区表层(0—15cm)和亚表层(15—30cm)土壤水分的空间格局与动态分布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工植被区表层土壤水分含量明显高于亚表层,其空间变异程度为中等,空间分布的时间差异性显著;降雨是引起干旱沙地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决定因素,植物根系是引起亚表层水分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从不同微地形来看,土壤水分含量值表现为丘间低地>背风坡>迎风坡,变异程度丘间低地小于迎风坡和背风坡;地形是决定背风坡表层和亚表层以及迎风坡亚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而迎风坡表层土壤水分变化受风力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被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空间变化
下载PDF
包兰铁路沙坡头段人工植被区生境与植被变化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于云江 林庆功 +1 位作者 石庆辉 刘家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3-439,共7页
综合土壤、气候、植被等诸多因子 ,结合时间尺度上的环境变迁对植被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沙子水分随着人工植被建立时间延长而线性地减少 ,30 a后人工植被的水分得以稳定 ,对降水量增加的响应也变弱。 ( 2 )虽然人工植被... 综合土壤、气候、植被等诸多因子 ,结合时间尺度上的环境变迁对植被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沙子水分随着人工植被建立时间延长而线性地减少 ,30 a后人工植被的水分得以稳定 ,对降水量增加的响应也变弱。 ( 2 )虽然人工植被盖度有所下降 ,但以油蒿为建群种的群落能够适应沙坡头环境的变化 ,不断的自我繁衍 ,保持可持续性。 ( 3)随着环境的变化 ,该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了 ;藻类、藓类以及浅根性植物和动物等的侵入 ,使简单的人工植被已演变到多层次的复杂的人工 +自然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能够维持草原化荒漠条件下较高的盖度 ,有利于沙面形成结皮并向成土过程发育 ,从而可保持固沙系统较长时期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兰铁路 沙坡头段 生境 人工植被 稳定性 沙结皮 复合生态系统 干旱 荒漠植被
下载PDF
人工调控措施对“黑土型”退化草地垂穗披碱草人工植被的影响 被引量:49
16
作者 马玉寿 施建军 +2 位作者 董全民 王彦龙 盛丽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2000—2005年的试验研究表明:“黑土滩”上建植的垂穗披碱草人工植被在自然演替状态下短期内就会发生严重退化,而人工调控可使人工植被的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保持在90%、60cm和5 630kg/hm2以上,因此,施肥、灭杂、灭鼠等人工调控措施... 2000—2005年的试验研究表明:“黑土滩”上建植的垂穗披碱草人工植被在自然演替状态下短期内就会发生严重退化,而人工调控可使人工植被的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保持在90%、60cm和5 630kg/hm2以上,因此,施肥、灭杂、灭鼠等人工调控措施是“黑土型”退化草地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持续利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士型”退化草地 高寒草甸 垂穗披碱草 人工植被
下载PDF
沙地人工小叶锦鸡儿植被根系分布与土壤水分关系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阿拉木萨 蒋德明 裴铁王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8-81,共4页
采用分层挖取根系方法调查不同年龄人工小叶锦鸡儿固沙植被根系分布,同时测定植被下不同深度土壤的水分含量。结果表明:植被根系主要分布在0~100cm土壤中,占总根系生物量的92.77%以上。地下部与地上部生物量比值以天然植被最高。植被... 采用分层挖取根系方法调查不同年龄人工小叶锦鸡儿固沙植被根系分布,同时测定植被下不同深度土壤的水分含量。结果表明:植被根系主要分布在0~100cm土壤中,占总根系生物量的92.77%以上。地下部与地上部生物量比值以天然植被最高。植被的吸收根系分布对土壤水分具有显著影响,吸收根集中分布区域下层土壤含水量锐减;吸收根集中分布深度的比较发现,天然植被>19年生人工植被>4年生人工植被,成龄人工植被吸收根系分布的浅层化造成降雨无法补充土壤深层水分,植被下土壤形成不透水层,影响主要固沙植被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小叶锦鸡儿 人工植被 根系分布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植被土壤肥力变化 被引量:39
18
作者 顾峰雪 潘晓玲 +1 位作者 潘伯荣 文启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179-1188,共10页
在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利用地下咸水 (矿化度 4~ 5 g/L)灌溉建立人工植被后 ,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也促进了风沙土的成土发育 ,使土壤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通过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人工植被建立对流沙的固定和成... 在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利用地下咸水 (矿化度 4~ 5 g/L)灌溉建立人工植被后 ,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也促进了风沙土的成土发育 ,使土壤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通过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人工植被建立对流沙的固定和成土发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使土壤内部的各个性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得到改善 ,土壤的肥力提高 ,这种变化是随着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的。同时由于受到不同植被类型和人为措施的影响 ,使得相同种植时间的不同样地 ,土壤性质的变化有差异。另外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等方面出发 ,建立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 ,对塔克拉马干沙漠腹地人工植被建立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随着人工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 ,土壤肥力呈增长趋势 ,但由于植被类型和人为措施的不同 ,相同种植时间的植被样地 ,土壤肥力的变化不同 ,变化最为显著的是蔬菜地、花卉地和草地 ,IFI值分别为 0 .689、0 .72 9和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沙 成土变化 综合评价 塔克拉玛干 沙漠腹地 人工植被 土壤肥力
下载PDF
黄土区人工与天然植被对凋落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2
19
作者 郭胜利 马玉红 +1 位作者 车升国 孙文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18,共5页
在黄土丘陵区选择从耕地、草地、灌木林到乔木林样地,不同样地内设立1m×1m(乔木10m×10m)的样方,分析样方内凋落物积累量、碳氮含量、土壤有机碳(SOC)和可溶性碳(DOC)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天然草地、灌木林、乔木林凋落物积累... 在黄土丘陵区选择从耕地、草地、灌木林到乔木林样地,不同样地内设立1m×1m(乔木10m×10m)的样方,分析样方内凋落物积累量、碳氮含量、土壤有机碳(SOC)和可溶性碳(DOC)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天然草地、灌木林、乔木林凋落物积累量依次为5.3,12.1和32.4t.hm-2;但人工灌木林和乔木林的凋落物积累量分别为6.7和11.4t.hm-2,分别是天然灌木林和乔木林的1/2和1/3。随着植被的恢复,天然植被凋落物的C/N高于人工植被(刺槐林除外)。与耕地SOC(4.67g·kg-1)相比,天然灌木林地SOC提高5.9倍,人工灌木林地提高1.8倍;天然乔木林地提高8.0倍,而人工乔木林地仅提高4.0倍。凋落物积累量与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0.83),但20cm以下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凋落物积累量与0~10cm土壤可溶性碳含量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0.893),与10~60cm土层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与80~100cm土壤可溶性碳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被 人工植被 凋落物 土壤有机碳 土壤可溶性碳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原焕英 许喜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共4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的人工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柠条(Caraganamicrophylla)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樟子松、柠条林地土壤水分亏缺很大,柠条尤为突出,生长季平... 通过对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的人工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柠条(Caraganamicrophylla)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樟子松、柠条林地土壤水分亏缺很大,柠条尤为突出,生长季平均土壤含水量为4.53%,水分亏缺1299mm,油松、樟子松水分亏缺约1220mm。在季节变化上,柠条林地土壤含水量最高值出现在生长季以前,油松、樟子松林地土壤含水量最高值则出现在6、7月份,在生长季末各林地储水量均低于初期,油松、樟子松、柠条林地分别减少了17mm、8mm和73mm,柠条的耗水量大于油松和樟子松。在垂直变化上,油松、樟子松、柠条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规律基本相似,可分为土壤水分微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调节层,各林地均有明显的土壤干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 人工植被 土壤水分 土壤干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