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盛春 王利群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88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眼挫伤导致的晶状体重度不全脱位24例(24眼),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或超声粉碎吸除,同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距上方角膜...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眼挫伤导致的晶状体重度不全脱位24例(24眼),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或超声粉碎吸除,同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距上方角膜缘2 mm处做巩膜切口,于3点、9点位角膜缘后2 mm处分别做巩膜穿刺口及该处的巩膜板层隧道,从上方巩膜切口送入人工晶状体,从3点、9点位巩膜穿刺口将其两襻夹出,塞入巩膜板层隧道内固定。结果术后1周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3者21例(87.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眼压高,经药物治疗后降至正常。术后6个月所有病例均无人工晶状体脱位,1例人工晶状体轻度偏斜,3例人工晶状体夹持,3例虹膜局部后粘连。结论对外伤性晶状体重度不全脱位,尽早处理晶状体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能有效恢复视功能并控制眼压,人工晶状体固定确切,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切除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 眼外伤 晶状体脱位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挫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
2
作者 刘盛春 魏云虎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挫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的疗效。方法对眼挫伤导致的晶状体完全后脱位19例(19眼),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或超声粉碎吸除,同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1...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挫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的疗效。方法对眼挫伤导致的晶状体完全后脱位19例(19眼),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或超声粉碎吸除,同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1周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3者14例(73.7%),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平均眼压为(17.42±2.27)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挫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尽早取出晶状体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能有效恢复视功能并控制眼压,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切除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 眼挫伤 晶状体脱位
下载PDF
双眼人工晶状体脱位1例
3
作者 宁利 洪莹莹 季樱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S01期53-57,共5页
36岁女性,因双眼白内障术后视力下降2年,右眼为甚就诊。患者因双眼白内障分别于32岁、34岁时先后在外院行左眼及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右眼1.0(+12.25/-2.00×165°),左眼0.8(+1.... 36岁女性,因双眼白内障术后视力下降2年,右眼为甚就诊。患者因双眼白内障分别于32岁、34岁时先后在外院行左眼及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右眼1.0(+12.25/-2.00×165°),左眼0.8(+1.25/-1.25×20°)。裂隙灯检查:双眼角膜直径偏大,瞳孔欠圆、直径约3mm×3 mm、扩瞳药物扩不大,虹膜点片状萎缩伴虹膜震颤,IOL向下移位。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双眼虹膜略后凹,虹膜根部附着点偏后位,睫状体瘦小,巩膜突不明显。诊断为双眼IOL脱位,双眼眼前段发育不良(前部巨眼)。追溯既往资料,患者右眼曾植入散光矫正型IOL,遂行“右眼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原脱位Toric IOL巩膜缝线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3周术眼裸眼视力:1.0。讨论体会:对于IOL脱位的患者,首先要分析导致IOL脱位的原因,同时不忘屈光白内障理念,根据患者眼部状况,做好术前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脱位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 眼前段发育不良 前部巨眼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刁婷婷 《中外医疗》 2015年第5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人工晶状体... 目的探讨使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予以矫正,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均成功,术后7 d患眼前房出现程度不一的炎性反应,行局部抗炎后症状消失,无纤维素性渗出膜现象。6例发生低眼压,给予保守治疗后均恢复。随访后60例患儿最佳矫正视力均值为0.28±0.07,有28眼相较于术前有所提升,7眼出现下降现象,剩余25眼则与术前视力水平持平,约为(12.64±1.53)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治疗效果明显,对于多数患儿而言其视力均可得到提升,可有效矫正无晶状体眼,对弱视予以纠正,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 儿童玻璃切割 晶状体 疗效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5
作者 王玉风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玻璃体切割后无晶体眼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采取人工晶状体经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玻璃体切割后无晶体眼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采取人工晶状体经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60例患儿术中眼压均维持稳定,未发生眼球塌陷、脉络膜出血等现象,术后60例患儿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初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6例出现低眼压现象。结论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对无晶体眼行巩膜缝线固定矫正术,可稳定控制眼压,视力能得到显著提升,术后并发症少,是矫正无晶体状体眼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 儿童玻璃切割 晶状体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