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供给”云降水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洪延超 周非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5-896,共12页
利用含有详细微物理过程的一维层状云模式模拟,研究了2002年4月5日冷锋降水性层状云云系中“催化供给”云的微物理结构、降水粒子形成的环节和微物理过程,并从降水形成的环节和云的结构分析人工增雨的条件。结果说明,“催化供给”云具... 利用含有详细微物理过程的一维层状云模式模拟,研究了2002年4月5日冷锋降水性层状云云系中“催化供给”云的微物理结构、降水粒子形成的环节和微物理过程,并从降水形成的环节和云的结构分析人工增雨的条件。结果说明,“催化供给”云具有显著的分层结构:云内高层是冰晶,下层是雪,接下来是霰和过冷云水组成的冰水混合层,最下方是云中暖区的液水层。作为催化云层的冰水层对降水的贡献约25.5%,冰水混合层为31.3%,液水层为43.1%,亦即供给云对降水的贡献约74.4%。具有“催化供给”云结构的层状云降水形成的主要环节是:冰晶通过凝华增长转化成雪,雪撞冻过冷云水、收集冰晶和凝华增长转化形成霰,霰靠撞冻过程、收集雪过程长大,从而形成可以降落到云的暖区融化形成雨水的粒子,它对降水的贡献较大。凝华和撞冻增长过程是冰粒子增长的主要物理过程,也是雨水产生的重要过程。“催化供给”云体系是重要的人工增雨条件,云中水汽对雨水形成的贡献与过冷云水几乎相当,与过冷云水一样,水汽也是人工增雨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供给”云 云粒子形成 降水机制 人工增雨条件
下载PDF
一次锋面层状云云系结构、降水机制及人工增雨条件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洪延超 李宏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08-1323,共16页
利用观测资料、中尺度模式MM5和一维层状云模式,分析和研究了典型层状云系的"催化-供给"云结构及其分布、降水形成微物理机制;通过分析云的结构、降水机制和水分转化研究了人工增雨条件。结果表明,云系的不同部位,其垂直结构... 利用观测资料、中尺度模式MM5和一维层状云模式,分析和研究了典型层状云系的"催化-供给"云结构及其分布、降水形成微物理机制;通过分析云的结构、降水机制和水分转化研究了人工增雨条件。结果表明,云系的不同部位,其垂直结构也不同,云系中有3个不同高度的含水量中心:高层冰云由冰晶和雪组成,含水量中心在300hPa高度;中层云为冰水混合层,云含水量中心在600~650hPa之间;低层云在800~900hPa之间,完全由液态水组成。这些含水量中心的高度大体上与凝结率极大值的高度对应。在锋面云系的不同部位,三层云有不同的组合。多层云是云系的主要宏观结构特征,说明"催化-供给"云体系是冷锋降水云系的主要降水机制。锋面云系中"催化-供给"云的水分转化分析表明,有29%的云水转化成降水粒子,冰粒子的撞冻增长是云水转化成降水的主要过程。约有49%的冰晶转化成雪,约有92%的雪融化成霰,约有96%的霰融化成雨水,占形成雨水总量的57%。锋面云系的部位不同,降水形成的机理也不同。远离锋区的锋后部位降水几乎完全由冷云过程形成,冰粒子主要通过凝华方式增长,撞冻增长过程很弱,降水完全由冰粒子融化形成。与锋区相比,锋前区暖云过程对雨水的贡献较大,60%的雨水是由暖云过程产生的;而锋区附近冷云过程对雨水的形成贡献较大。在云结构和降水机制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云的人工增雨条件,可以用云体"催化-供给"云结构、降水机制、过冷水含量、冰晶浓度和云的暖区含水量以及冰面过饱和水汽量判断人工增雨催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系结构 “催化-供给”云 水分转化 人工增雨条件
下载PDF
地形云人工增雨条件卫星探测反演个例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贵华 余兴 +2 位作者 戴进 徐小红 岳治国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3-369,共7页
选取2007年6月21日陕西白于山区地形云降水过程,用极轨卫星资料反演高空间分辨率的云微物理特征。对云降水物理结构分析表明:(1)山前云区(迎风坡)云顶亮温(T)为-31℃,粒子有效半径(R_c)为9μm,含有丰富过冷水,缺乏冰晶;(2)T=-20℃的低... 选取2007年6月21日陕西白于山区地形云降水过程,用极轨卫星资料反演高空间分辨率的云微物理特征。对云降水物理结构分析表明:(1)山前云区(迎风坡)云顶亮温(T)为-31℃,粒子有效半径(R_c)为9μm,含有丰富过冷水,缺乏冰晶;(2)T=-20℃的低云在有高云参与的情况下,产生了较多的降水;(3)山前云区面积约4000km^2的区域,存在较好的增雨作业条件。用静止卫星资料反演高时间分辨率的云微物理特征,跟踪地形云3 h演变发现:山前云区一直维持相当厚度(T<-28℃),R_c基本稳定,没有启动降水过程,多数云滴仅完成了一个从凝结到蒸发的过程,山前云区为一个好的增雨作业云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反演 地形云 人工增雨条件 过冷云
下载PDF
2009年陕西春季层状云增雨卫星观测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贵华 余兴 +2 位作者 贾玲 岳治国 戴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9-704,共6页
通过对2009年2月7~8日陕西层状云降水过程的分析,用MODIS极轨卫星资料反演云系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①2月7日白天云顶温度-10℃,云滴有效半径(Re)为10μm左右,云体较厚,含有丰富过冷水,冰晶或大滴不足;②夜间在有高云参与的情况下,产... 通过对2009年2月7~8日陕西层状云降水过程的分析,用MODIS极轨卫星资料反演云系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①2月7日白天云顶温度-10℃,云滴有效半径(Re)为10μm左右,云体较厚,含有丰富过冷水,冰晶或大滴不足;②夜间在有高云参与的情况下,产生了较好的降水;③持续稳定的中低层状云系存在较好的增雨作业机会。用FY2C静止卫星跟踪云系的演变发现:云系维持时间达30 h,7日白天到夜间云层增厚,Re稳定,降水少,这类云的自然降水过程较弱,具有较好的增雨作业潜力。综合分析得到适宜过冷层状云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的初步卫星判据为:云厚达2 km以上,云顶温度-10~-20℃,云顶Re小于15μm。为卫星在人工增雨的条件选择上提供了新的应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反演 层状云 人工增雨条件 过冷云 卫星判据 陕西
原文传递
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的云特征参数演变及人工增雨可播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鸿娉 李培仁 +2 位作者 申东东 李义宇 封秋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3期126-134,共9页
为了使FY-2C/D卫星资料反演云系微物理特征参数更好地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利用2010年8月17—19日山西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雷达、卫星、机载云物理探测平台的综合探测资料,对云系演变特征、人工增雨的可播性以及催化效果进行... 为了使FY-2C/D卫星资料反演云系微物理特征参数更好地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利用2010年8月17—19日山西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雷达、卫星、机载云物理探测平台的综合探测资料,对云系演变特征、人工增雨的可播性以及催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系维持时间达35 h,17日白天到夜间云层不断增厚,云粒子有效半径(Re)稳定变化较小,降水少,云系的自然降水过程较弱,具有较好的增雨作业潜力。8月17日白天云顶温度-10℃,云滴有效半径小于12μm,云系密实,云中过冷水含量丰沛,大粒子与冰晶含量较少;夜晚在高云的播种效应之下,产生较大降水;持续稳定的中低层状云系存在较好的增雨作业机会。综合分析可知,适宜于这次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人工催化条件的卫星判据为:云系厚度大于2 km,云顶温度-10^-20℃,云顶云粒子有效半径小于1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反演 层状云 人工增雨条件 过冷云 卫星判据
下载PDF
秦皇岛地区干旱趋势分析及人工增雨条件
6
作者 曹建新 张宝贵 +1 位作者 刘伯华 戴玮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5-38,55,共5页
通过分析秦皇岛地区水资源及人均占有率、气候干旱化之现状及秦皇岛地区降水的特点,发现秦皇岛降水有明显日变化特征(凌晨1~2时和傍晚17~18时降水量较大)。从化学制剂的选择、碘化银成核环境确定、积云增雨的高度判断三个方面提出... 通过分析秦皇岛地区水资源及人均占有率、气候干旱化之现状及秦皇岛地区降水的特点,发现秦皇岛降水有明显日变化特征(凌晨1~2时和傍晚17~18时降水量较大)。从化学制剂的选择、碘化银成核环境确定、积云增雨的高度判断三个方面提出了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在作业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趋势 人工增雨条件 水资源 Z指数 降水特点 云层温度 积云高度判断
下载PDF
一次积层混合云系结构、降水机镦及人工增雨条件研究
7
作者 封秋娟 李培仁 +3 位作者 杨俊梅 申东东 李义宇 孙鸿娉 《山西气象》 2015年第4期41-48,共8页
利用2009年5月9日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及2009年5月9日飞机作业中获取的机载微物理资料,对山西省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云系的宏微观结构和降水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了积层混合云降水云系的人工增雨、催化条件,找出了合... 利用2009年5月9日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及2009年5月9日飞机作业中获取的机载微物理资料,对山西省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云系的宏微观结构和降水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了积层混合云降水云系的人工增雨、催化条件,找出了合适的催化部位和催化时间。研究表明:2009年5月9日云中存在有利于人工增雨的“可播区”,且云中“可播区”呈不连续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层混合云 云系结构 人工增雨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