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沙地人工植物群落生物量动态及其更新途径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蒋德明
卜军
寇振武
曹成有
骆永明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师范学院
-
出处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9-193,共5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八五"重点研究项目
-
文摘
小叶锦鸡儿群落是科尔沁沙地固定、半固定沙丘具有代表性的人工固沙植物群落之一,其群落种类组成,群落特征均趋于不断稳定和完善。根据小叶锦鸡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探讨了不同龄级小叶锦鸡儿人工群落生物量的季节性动态,提出了生物量动态曲线模型。确定萌芽更新是该群落的主要更新途径,采取平茬措施可促进萌蘖,提高地上部生物量。平茬更新的适宜年龄级为6~8a。
-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人工植物群落
生物量
人工固沙植物
-
Keywords
Caragana microphylla Artificial plant community Biomass dynamics Renewal cutting
-
分类号
S727.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沙区人工固沙植物水分生态适宜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自珍
林红
杨锋
刘新民
黄子琛
-
机构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
出处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9年第8期710-715,共6页
-
基金
国家林业"九.五"攻关基金
沙坡头开放站基金
-
文摘
以沙坡头地区人工固沙植物为研究对象,扩展了Hutchinson提出的n维超体积的生态位概念,定义固沙植物种的水分生态适宜度是该植物种的最适水分资源位与其现实水资源位的贴近度,并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新模型的计算结果比常用的百分比相似性公式计算结果有较合理的数值分布;试验条件下的密度为5000株/hm^2,种植方式为柠条与油蒿均匀混播,此种情况下水分适宜度最高、林木覆盖率也最大。研究了人工群落的稳定共存机制,有关结果为沙区人工林营建提供了定量依据。
-
关键词
沙区
植物
水分生态适宜度
固沙林
人工固沙植物
-
分类号
S727.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沙区人工固沙植物的种间生态位关系与系统模拟研究
被引量:7
- 3
-
-
作者
李文龙
韩晓卓
李自珍
王刚
-
机构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20-1427,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4AJL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0298)
兰州大学"萃英人才计划"专项基金资助
-
文摘
在沙坡头沙区人工植被群落区,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并以演替时间为生态位维度,通过定量分析物种的生态位体积和生态位重叠,研究沙区人工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各组分种对资源的利用能力、种间生态相似性及竞争机制。基于干扰作用的机理分析,组建具有干扰作用的竞争系统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植的灌木花棒、柠条和半灌木油蒿的生态位体积值在时间尺度上呈现先增加而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天然1年生草本各植物种则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灌木、半灌木种之间、草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其中花棒与油蒿、虎尾草与雾冰藜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719 2和0.862 2,这表明二者之间有较大的生态相似性,从而在演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作用;而半灌木油蒿与各草本植物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很小,它们能够实现稳定共存。系统模拟结果表明:在群落竞争系统中,干扰强度适中时,弱竞争种具有较强侵占率,可以排斥强竞争者,不同干扰强度下系统可以产生多个可能的竞争结果,即诱发出群落不同的稳定状态,这与样区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
关键词
沙区
人工固沙植物
生态位体积
生态位重叠
模型
数值模拟
-
Keywords
desert area
planted sand-fixation plants
niche volume
niche overlap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Q948.122.2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呼伦贝尔沙化草地人工固沙植物种间生态位关系研究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张金鹏
高菲
卢欣石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草地资源与生态实验室
-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0,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4DEA71190)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6B0403)资助
-
文摘
采用样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沙化草地不同恢复年限人工播种固沙区进行调查,并计算其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体积及生态位重叠值,以研究呼伦贝尔沙化草地人工固沙植物群落特征及演替状况。结果表明:人工固沙植物冰草(Agropyron pectinatum(Bieb.)Beauv.)的平均生态位体积在时间尺度上,呈持续增加趋势,是改良沙化草地的优良草种;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与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Lam.)、冰草与羊柴(Hedysa-rum laeveMaxim)生态位重叠值为0.9213和0.7512,在演替过程中具较强的竞争作用。自然恢复植物与人工播种植物间,多数生态位重叠值不高。自然恢复多年生植物大针茅(Stipa grandisP.Smirn.)、糙隐子草(C1eistogenessquarrosa(Trin.)Keng)等逐渐出现,表明该地区植被群落结构向稳定共存的人工-天然植被群落结构方向发展。
-
关键词
呼伦贝尔
人工固沙植物
生态位
-
Keywords
Hulunbeir
Artificial sand-fixation plants
Niche
-
分类号
Q948.15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