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7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大制度下的国家监督体制与监察机制 被引量:56
1
作者 刘小妹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7,共14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下,监督权承载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现代治理功能。监察体制改革通过整合监察权,重构国家监督体制和宪法权力结构,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监督国家机关和监督国家机关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下,监督权承载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现代治理功能。监察体制改革通过整合监察权,重构国家监督体制和宪法权力结构,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监督国家机关和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二元"监督体制。"二元"监督体制中监督机关与监督人员既相互衔接配合,又彼此交叠牵制。其中对人大选举或决定的官员、人大代表中的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不能超出人大制度和代表理论的框架。"二元"监督体制和兼职代表制下,人大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不宜采用报告工作的方式,而应由监察委员会向同级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同时采取多种监督机制充实和革新人大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制度 监察委员会 “二元”监督体制 人大代表 兼职代表制
原文传递
完善人民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若干思考——为纪念人大制度50周年而作 被引量:31
2
作者 邹平学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7,共11页
人民代表是代表机关的主体 ,代表的产生是人大制度的逻辑起点 ,因而代表的选举产生机制构成人大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完善人大制度首先应当关注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完善。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产生机制存在着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缺陷 ,... 人民代表是代表机关的主体 ,代表的产生是人大制度的逻辑起点 ,因而代表的选举产生机制构成人大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完善人大制度首先应当关注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完善。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产生机制存在着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缺陷 ,表现在 :不具有中立色彩的选举组织对候选人的确定及选举过程的不适当的操控 ;宪法和选举法长期将直接选举停留在较底层次 ,没有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民主政治意识的觉醒而相应提高 ;选举主体的选举意识普遍淡薄、知情权缺位及被动式选举行为 ;被选举主体的利益和动机的错位、不纯现象与代表的政治职务严重不符。针对这些问题 ,文章提出了完善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路径选择 :一是完善现行代表的选举程序 ,包括改进和健全现行代表候选人的提名程序、增强选举的竞争性和公开性、适当推行与扩大界别选举制、改革代表名额分配办法、区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环节 ;二是适时扩大直接选举的层面 ,直至最终实现全国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选举 人大制度 人民代表 选举法 选举行为 代表候选人 代表名额 扩大 路径选择 竞争性
原文传递
完善人大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被引量:24
3
作者 谢岳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48,57,共7页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以改革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突破口,重点释放人大已有的政治功能,使之充分发挥代议与监督的职能。行政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作为政治改革的替代方案,在政治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这...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以改革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突破口,重点释放人大已有的政治功能,使之充分发挥代议与监督的职能。行政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作为政治改革的替代方案,在政治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这些改革局限是十分明显的。党内民主从策略和性质上讲都不能成为当前政治改革的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既是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同时又能够实现以人民民主促进党内民主的目标。人大改革一方面要强化人大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监督人大,这是人大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人大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行政体制改革 政治改革 人大监督职能 党内民主 当代中国 政治功能 基层民主 替代方案 战略选择 制度改革 人民民主 实质性 作为 明智
原文传递
理顺党政关系 实现依法执政——对建设宪政、完善人大制度的政治哲学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贵秀 《人大研究》 2005年第4期4-9,共6页
关键词 人大制度 党政关系 依法执政 哲学思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理顺 政治 市场经济发展 改革和完善 国家民主 人民民主 民主法制 改革开放 宪政国家 法治国家
下载PDF
从人民代表大会制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被引量:20
5
作者 焦洪昌 叶远涛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0,共4页
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使我国监察体系从"党—行政监察"到"党—国家监察"的转变,符合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监察体制改革要充分体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使其保障改革顺利进行。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人大制度 宪法法律 治理体系现代化
原文传递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需要完善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6
6
作者 盛正德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53,共6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代表结构、代表产生方式、代表素养、某些重要的议事方式、某些重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代表结构、代表产生方式、代表素养、某些重要的议事方式、某些重要的程序问题上都存在一些与日益发展的法治和政治文明的要求不甚适应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制度 人大代表 建议
下载PDF
理顺关系 摆正位置——评人大代表质询法院引起的争论 被引量:15
7
作者 童之伟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2-15,共4页
理顺关系摆正位置——评人大代表质询法院引起的争论●童之伟半年前笔者曾拜读李晓斌同志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质询本级人民法院的合宪性和合理性进行质疑的文章(以下简称《质疑》)①,那之后又有幸读到刘今定等5位同志针对《质疑》写... 理顺关系摆正位置——评人大代表质询法院引起的争论●童之伟半年前笔者曾拜读李晓斌同志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质询本级人民法院的合宪性和合理性进行质疑的文章(以下简称《质疑》)①,那之后又有幸读到刘今定等5位同志针对《质疑》写的不同观点的文章(以下简称《反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制度 国家机关 质询对象 组成人员 质询权 常委会 人大代表 司法公正 “一府两院” 摆正位置
原文传递
关于人大代表行使权力的身份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2
8
作者 邹平学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8-43,共6页
人民代表经选举产生,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选举单位、选区、行业和党派团体,在身份上具有重迭性,在代表利益上具有多元性。他们在执行代表职务时常常会面临究竟应当代表谁的利益、对谁负责,以什么样的身份来行使权力的两难选择。本文分配... 人民代表经选举产生,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选举单位、选区、行业和党派团体,在身份上具有重迭性,在代表利益上具有多元性。他们在执行代表职务时常常会面临究竟应当代表谁的利益、对谁负责,以什么样的身份来行使权力的两难选择。本文分配了造成代表行使权力的身份取向过程中两难选择的若干原因,评析了人大工作实践中处理代表两难选择的几种观点和做法,通过对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人大制度运行机制中的客观规律的探讨,提出和论证了合理的代表行使权力的身份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代表 行使权力 原选举单位 理论与实践 两难选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整体利益 三峡工程 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人大制度
原文传递
洋为中用:西方议会发展对中国人大制度的启迪 被引量:9
9
作者 孙哲 《人大研究》 2005年第2期4-11,共8页
关键词 议会 人大制度 民主发展 世界政治 民主政治 政治体系 制度文明 符合 反映 自身
下载PDF
中国人大制度研究的理论演进 被引量:19
10
作者 何俊志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6-194,共9页
中国人大制度研究虽然并不构成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的"显学",但是在绵延近一个世纪之久的研究传统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模式。文章以现有文献为基础,将中国人大制度研究的理论模式概括为苏维埃模式、民主化模式和治理... 中国人大制度研究虽然并不构成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的"显学",但是在绵延近一个世纪之久的研究传统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模式。文章以现有文献为基础,将中国人大制度研究的理论模式概括为苏维埃模式、民主化模式和治理模式。在三种理论图景的基础上,文章还试图清理出理论演化的基本脉络和内在动力。最后,结合中国人大制度的现实变迁,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和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制度 苏维埃 民主化 治理
原文传递
有关立法型审计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肃昌 欧阳丽君 王彦平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6,共5页
本文对立法型审计体制改革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审计独立性和强化人大预算监督是改革的出发点,“双轨制”体制是比较合理的改革模式,因改革而修宪也是有可能的。改革有利于推进我国法治建设进程,有利于构建权力制约与监督... 本文对立法型审计体制改革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审计独立性和强化人大预算监督是改革的出发点,“双轨制”体制是比较合理的改革模式,因改革而修宪也是有可能的。改革有利于推进我国法治建设进程,有利于构建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有利于加强人大监督以及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体制 预算审计 人大制度
下载PDF
人大监督现状及前景——“监督法与人大监督的未来走向”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7
12
作者 邱家军 《人大研究》 2007年第3期11-14,共4页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于2007年1月正式实施。在监督法生效前夕,2006年12月17日,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成立并举行首次学术研讨会,该中心的校内研究人员与部分顾问、特约研究员以及其他专家学者、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于2007年1月正式实施。在监督法生效前夕,2006年12月17日,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成立并举行首次学术研讨会,该中心的校内研究人员与部分顾问、特约研究员以及其他专家学者、地方人大工作者共30多人,就“监督法与人大监督的未来走向”问题开展了深入探讨,发表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监督 监督法 研讨会综述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现状 学术研讨会 人大制度 复旦大学
下载PDF
近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书林 《人大研究》 2006年第10期17-22,共6页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制度研究 政权组织形式 综述 人大制度 行使职权 国家机关 研究成果
下载PDF
论人大的预算修正权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献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53,共6页
财政预算的修正是指代议机关在审批预算草案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对预算草案所作的修改。我国宪法和预算法对于财政预算修正问题未作明确规定,应参考一些国家的做法,确立预算不得变更法律的原则,有条件地赋予人大对预算草案进行增额修正... 财政预算的修正是指代议机关在审批预算草案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对预算草案所作的修改。我国宪法和预算法对于财政预算修正问题未作明确规定,应参考一些国家的做法,确立预算不得变更法律的原则,有条件地赋予人大对预算草案进行增额修正的权力,并健全财政预算修正的程序,以保障人大财政预算审批权的有效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议制 人大制度 预算修正权
下载PDF
“三权分立”制度的嬗变及其制度弊端——兼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优势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宝云 李逢彦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78,共7页
"三权分立"制度在产生三百年后的今天已发生三点嬗变:"三权分立"的分权性质发生嬗变;"三权分立"的"分权"原则发生嬗变;"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发生嬗变。"三权分立&q... "三权分立"制度在产生三百年后的今天已发生三点嬗变:"三权分立"的分权性质发生嬗变;"三权分立"的"分权"原则发生嬗变;"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发生嬗变。"三权分立"制度存在着议行相悖、议行分离;政令不统一、行政效率低;政府执政不稳等三点制度弊端。与"三权分立"制度相比较,我国人大制度彰显三点制度优势:能在全国人大与"一府两院"之间,实现议行合一、议行一致;能使国家各机关政令统一、行政效率高;能使我国政府稳定执政。新时期我国人大制度的监督制度,作出三方面新发展完善,人大监督功能不断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立 人大制度 议行合一 议行分离
原文传递
论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秦强 《人大研究》 2010年第12期12-19,共8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实现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在我国宪政体制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由于我国的人大制度存在代表多、会议周期短等因素,因而,在1978年修改宪法的时候,围绕全国人大的改革曾经进行过一场激烈的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实现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在我国宪政体制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由于我国的人大制度存在代表多、会议周期短等因素,因而,在1978年修改宪法的时候,围绕全国人大的改革曾经进行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当时主要有两种改革方案:一种方案是两院制方案,将全国人大代表减至千余人,然后分成两院开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 职权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 国家权力 宪政体制 人大制度
下载PDF
人大监督的历史源流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诗升 《人大研究》 2002年第10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人大监督 代议制 人大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 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 学说 实践 平等
下载PDF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看监察体制改革 被引量:10
18
作者 焦洪昌 古龙元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0,共18页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仅是推进国家反腐体系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有机结合的需要,更是对我国不科学的权力结构进行调整变革、提高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在...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仅是推进国家反腐体系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有机结合的需要,更是对我国不科学的权力结构进行调整变革、提高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在授权改革试点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宪法法律做好顶层设计,充分体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积极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作用,确保改革后与行政权、司法权并立的国家监察权能够健康高效顺畅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国家监察权 人大制度 宪法法律 治理体系现代化
原文传递
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农民民主政治权利和权力的实现为视角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富良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4期22-27,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农村也愈益体现出来,调动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但是,它也存在着农民政治权利和权力受到损害的现象,制约了其优越性的发挥,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农民的政治权利得以...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农村也愈益体现出来,调动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但是,它也存在着农民政治权利和权力受到损害的现象,制约了其优越性的发挥,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农民的政治权利得以充分实现,以推进中国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制度 农民 政府权利和权力 政治文明
下载PDF
人大制度在实现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任中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发展党内民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民主,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整体发展。而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的现实路径,就是充分发挥人大制度平台的作用,通过认真落实和完善人民代... 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发展党内民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民主,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整体发展。而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的现实路径,就是充分发挥人大制度平台的作用,通过认真落实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效对接,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充分发挥我国人大制度的优势,用足人大制度的"制度空间"来促进人民民主,不失为目前条件下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人大制度 现实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