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怀 程华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9,共7页
随着西方国家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转型,旅游消费已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要。社会学家关于旅游消费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旅游消费的本真论、享乐论、日常实践论、文化宰制论和制度激励论等代表性解释。其中,"本真论&qu... 随着西方国家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转型,旅游消费已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要。社会学家关于旅游消费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旅游消费的本真论、享乐论、日常实践论、文化宰制论和制度激励论等代表性解释。其中,"本真论"和"享乐论"从微观视角解释了旅游者个体的不同体验,"日常实践论"从中观视角解释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动态的互动过程,以及对旅游者的日常生活世界产生的影响;"文化宰制论"与"制度激励论"则从宏观视角解释了旅游消费的社会分层机制和外部激励因素。这些观点对分析转型中国的旅游消费现象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本真 享乐 日常实践 文化宰制 制度激励
下载PDF
追求享乐和自我实现哪个更幸福?——一个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7
2
作者 姚春序 蒋静静 倪旭东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72-281,共10页
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追求幸福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但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享乐还是自我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详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提出理论框架,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享乐型幸福... 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追求幸福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但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享乐还是自我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详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提出理论框架,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享乐型幸福和实现型幸福在幸福的产生、发展到后期持续这整个过程中的差异。结果发现,实现型幸福的产生源更广、更具持续性,并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文章还讨论了城市选择、空心病等社会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享乐 实现 享乐型幸福 实现型幸福 自我实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