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怀
程华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9,共7页
随着西方国家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转型,旅游消费已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要。社会学家关于旅游消费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旅游消费的本真论、享乐论、日常实践论、文化宰制论和制度激励论等代表性解释。其中,"本真论&qu...
随着西方国家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转型,旅游消费已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要。社会学家关于旅游消费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旅游消费的本真论、享乐论、日常实践论、文化宰制论和制度激励论等代表性解释。其中,"本真论"和"享乐论"从微观视角解释了旅游者个体的不同体验,"日常实践论"从中观视角解释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动态的互动过程,以及对旅游者的日常生活世界产生的影响;"文化宰制论"与"制度激励论"则从宏观视角解释了旅游消费的社会分层机制和外部激励因素。这些观点对分析转型中国的旅游消费现象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本真
论
享乐
论
日常实践
论
文化宰制
论
制度激励
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追求享乐和自我实现哪个更幸福?——一个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
7
2
作者
姚春序
蒋静静
倪旭东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72-281,共10页
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追求幸福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但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享乐还是自我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详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提出理论框架,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享乐型幸福...
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追求幸福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但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享乐还是自我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详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提出理论框架,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享乐型幸福和实现型幸福在幸福的产生、发展到后期持续这整个过程中的差异。结果发现,实现型幸福的产生源更广、更具持续性,并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文章还讨论了城市选择、空心病等社会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享乐
论
实现
论
享乐
型幸福
实现型幸福
自我实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怀
程华敏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9,共7页
基金
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0901-15)
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团队项目(NWNU-KJCXGC-03-8)
第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科研骨干项目
文摘
随着西方国家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转型,旅游消费已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要。社会学家关于旅游消费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旅游消费的本真论、享乐论、日常实践论、文化宰制论和制度激励论等代表性解释。其中,"本真论"和"享乐论"从微观视角解释了旅游者个体的不同体验,"日常实践论"从中观视角解释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动态的互动过程,以及对旅游者的日常生活世界产生的影响;"文化宰制论"与"制度激励论"则从宏观视角解释了旅游消费的社会分层机制和外部激励因素。这些观点对分析转型中国的旅游消费现象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本真
论
享乐
论
日常实践
论
文化宰制
论
制度激励
论
Keywords
tourism consumption
authenticity
hedonism
daily practice theory
cultural control theory
institutional incentive mechanism
分类号
F592.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追求享乐和自我实现哪个更幸福?——一个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
7
2
作者
姚春序
蒋静静
倪旭东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72-28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2114)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6G020019)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6YJA630039)
文摘
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追求幸福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但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享乐还是自我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详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提出理论框架,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享乐型幸福和实现型幸福在幸福的产生、发展到后期持续这整个过程中的差异。结果发现,实现型幸福的产生源更广、更具持续性,并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文章还讨论了城市选择、空心病等社会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享乐
论
实现
论
享乐
型幸福
实现型幸福
自我实现
Keywords
hedonism
eudaimonic
hedonic happiness
eudaimonic happiness
self-actualization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李怀
程华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追求享乐和自我实现哪个更幸福?——一个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姚春序
蒋静静
倪旭东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