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帕病毒病及其病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郭丽霞 陈继明 +3 位作者 曲光刚 王志亮 王清华 李金明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40-944,共5页
概述了尼帕病毒病在国外的流行状况、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的变异及我国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在其基础病毒学、诊断技术及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毒蛋白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受体的发现、动物模型、荧光PCR及ELISA... 概述了尼帕病毒病在国外的流行状况、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的变异及我国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在其基础病毒学、诊断技术及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毒蛋白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受体的发现、动物模型、荧光PCR及ELISA诊断技术、抑制NiV感染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帕病毒 亨德拉病毒 人畜共患传染病
下载PDF
3种重要脑炎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姜涛 邓永强 +3 位作者 于曼 陈水平 秦成峰 秦鄂德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8-220,286,共4页
目的:建立针对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omy-elitis virus,VEEV)和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针对WNV的NS1基因、VEE的NSP2基因和HeV的G基... 目的:建立针对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omy-elitis virus,VEEV)和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针对WNV的NS1基因、VEE的NSP2基因和HeV的G基因设计3对引物,建立了同时检测WNV,VEEV和HeV的多重RT-PCR方法。以不同滴度的病毒评估该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同时以中国地区流行的与脑炎相关的黄病毒属和甲病毒属成员为模板验证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结果与结论:所建立的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可同时或分别特异扩增WNV,VEEV和HeV的454 bp,541 bp和723 bp基因片段,敏感度分别达到10 PFU/ml,100 PFU/ml和100 fg/ml;而对中国流行的与脑炎相关黄病毒和甲病毒如日本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黄热病毒、登革病毒、东部马脑炎病毒和西部马脑炎病毒的扩增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RT-PCR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可用于3种脑炎病毒的快速鉴定和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RT-PCR 西尼罗病毒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 亨德拉病毒
原文传递
5种外来动物疫病并联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恒智 刘晔 +6 位作者 程玮 张旭东 苗富春 赵丹 张守峰 刘芳伊 牛文博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11期79-85,共7页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相关病毒的基因序列,通过分析比较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非洲猪瘟病毒(ASFV)、西尼罗河热病毒(WNV)、亨德拉病毒(HeV)和尼帕病毒(NiV)的保守区域(PPRV的N基因、ASFV的P72基因、HeV和NiV的H基因,以及WNV的PrM基因),...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相关病毒的基因序列,通过分析比较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非洲猪瘟病毒(ASFV)、西尼罗河热病毒(WNV)、亨德拉病毒(HeV)和尼帕病毒(NiV)的保守区域(PPRV的N基因、ASFV的P72基因、HeV和NiV的H基因,以及WNV的PrM基因),各设计筛选出一套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5种外来动物疫病并联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103份样本进行了临床检测,结果除阳性对照外,其他均为阴性。检测结果验证了本研究建立的Taqman模式并联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鉴别诊断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检测这5种病原体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动物疫病 小反刍兽疫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 西尼罗河热病毒 亨德拉病毒 尼帕病毒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亨尼帕病毒研究概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家丽 程蓓蓓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7期69-74,共6页
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es)是副黏病毒科的一类负股单链RNA囊膜病毒,能引发人类和动物的脑炎和严重呼吸系统症状等,致死率高。近年来,亨尼帕病毒属新成员被不断发现,病毒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对其感染尚无有效的预防和... 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es)是副黏病毒科的一类负股单链RNA囊膜病毒,能引发人类和动物的脑炎和严重呼吸系统症状等,致死率高。近年来,亨尼帕病毒属新成员被不断发现,病毒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对其感染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因而该病毒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产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亨尼帕病毒的流行情况、致病机制及疫苗研发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尼帕病毒 尼帕病毒 亨德拉病毒 致病机制
下载PDF
基于N和G蛋白的He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朱盈名 王迎平 +5 位作者 冯旭东 朱桓奕 杨晓伟 陈翔 王艳 赵光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为了建立亨德拉病毒(He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人工合成HeV的N和G基因,并将其分别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经IPTG诱导、变复性处理及纯化后获得表达蛋白,免疫健康马获得阳性血清,用矩阵法对蛋白包被浓度和一抗稀释倍数进行确定,... 为了建立亨德拉病毒(He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人工合成HeV的N和G基因,并将其分别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经IPTG诱导、变复性处理及纯化后获得表达蛋白,免疫健康马获得阳性血清,用矩阵法对蛋白包被浓度和一抗稀释倍数进行确定,优化包被时间、封闭剂以及孵育时间等技术参数,并对建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N和G两个蛋白均实现高效表达,间接ELISA方法中二者的最佳包被浓度分别为10μg/mL和8μg/mL,一抗血清的稀释倍数为1∶800,优化后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蛋白4℃包被过夜,5%脱脂奶粉37℃封闭2 h,一抗孵育时间30 min,二抗按1∶8000稀释后37℃作用60 min;G蛋白4℃包被过夜,2%BSA 37℃封闭2 h,一抗孵育时间80 min,二抗按1∶8000稀释后37℃作用80 min。结果表明,所建方法N蛋白的灵敏性大于1∶12800,G蛋白大于1∶6400,二者的临界值分别为0.235和0.267,特异性良好,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良好,二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和0.93,准确性高。试验结果可为海关、口岸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HeV临床血清学诊断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德拉病毒 N蛋白 G蛋白 间接ELISA
下载PDF
亨德拉病毒N和G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鉴定
6
作者 朱盈名 王迎平 +3 位作者 冯之航 陈翔 王艳 赵光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7-952,共6页
为制备抗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 He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本试验用原核表达纯化的HeV-N和HeV-G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SP2/0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抗体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筛选和3次亚克隆,获得5株阳性杂... 为制备抗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 He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本试验用原核表达纯化的HeV-N和HeV-G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SP2/0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抗体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筛选和3次亚克隆,获得5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其中针对HeV-N蛋白的有3株,命名为2H6、3C2、3G6;针对HeV-G蛋白的有2株,命名为5B8、2A4;利用ELISA方法检测单抗效价2H6与2A4均≥1∶512 000,3G6和5B8效价≥1∶256 000,3C2效价≥1∶128 000;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5株单抗均能与对应抗原发生结合反应;稳定性试验显示细胞传至15代时仍能稳定分泌抗体,稳定性良好;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结果显示2H6、3C2、3G6均为IgG2b, 5B8和2A4均为IgG1。本试验HeV-N和HeV-G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为HeV新型诊断方法和诊断试剂的开发奠定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德拉病毒 单克隆抗体 N蛋白 G蛋白
原文传递
亨德拉病毒概况 被引量:4
7
作者 龙贵伟 宋桂强 +5 位作者 聂福平 廖金 于福先 邱薇 李作生 范泉水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4期96-98,共3页
关键词 亨德拉病毒 VIRUS 病毒性疾病 呼吸道疾病 人畜共患 昆士兰州 澳大利亚 地名命名
下载PDF
野生动物疫源性疾病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忻 《大自然》 2004年第4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病毒 猴痘病毒 尼巴病毒 亨德拉病毒 西尼罗病毒 野生动物 食虫蝙蝠 埃博拉病毒 性疾病
原文传递
亨德拉病毒研究进展
9
作者 程子刚 富艳玲 《兽医导刊》 2023年第4期12-16,共5页
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旧称马麻疹病毒,是一种烈性的人畜共患病病原。马感染此病毒后,会出现高热、呼吸急促、行动迟缓、鼻腔流出泡沫等诸多临床症状,死亡率极高,人也可感染该病毒且死亡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入生... 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旧称马麻疹病毒,是一种烈性的人畜共患病病原。马感染此病毒后,会出现高热、呼吸急促、行动迟缓、鼻腔流出泡沫等诸多临床症状,死亡率极高,人也可感染该病毒且死亡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入生物安全4级的病原体。本文对亨德拉病毒的分类地位、感染风险因素、诊断方法和疫苗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毒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德拉病毒 研究进展 病原学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亨德拉病毒感染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慧娜 蒋铭敏 王磊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626-628,共3页
亨德拉病毒感染是20世纪90年代在澳大利亚发现的一种新发传染病,病原体亨德拉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的亨尼帕病毒属。亨德拉病毒感染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可以引起动物和人类致病并可导致死亡。因该病毒有可能被用于生物恐怖袭击,因此引起广... 亨德拉病毒感染是20世纪90年代在澳大利亚发现的一种新发传染病,病原体亨德拉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的亨尼帕病毒属。亨德拉病毒感染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可以引起动物和人类致病并可导致死亡。因该病毒有可能被用于生物恐怖袭击,因此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亨德拉病毒感染的流行史、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几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德拉病毒 流行病学 诊断
下载PDF
SARS-CoV的来源及其种间传播的分子进化基础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金福 涂长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5-627,共3页
关键词 SARS-COV 分子进化 种间传播 SARS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人类健康 SARS病原 亨德拉病毒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马匹亨德拉病毒脑内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裕星 何丰 +9 位作者 孙后超 张亮 徐红波 胡子成 牟君 展群岭 徐鸣明 胡永波 李雷雷 谢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8-31,37,共5页
目的检测新疆伊犁地区天然牧场放养马群脑组织中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的核酸片段,调查该地区马群中枢神经系统HeV感染流行状况。方法针对HeV高度保守区核蛋白(N)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中... 目的检测新疆伊犁地区天然牧场放养马群脑组织中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的核酸片段,调查该地区马群中枢神经系统HeV感染流行状况。方法针对HeV高度保守区核蛋白(N)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样本中低浓度HeV RNA的方法,检测新疆伊犁草原地区天然放养且未接种HeV疫苗的183例马匹脑组织。结果最低特异性检出浓度可低至2.6×102copies/μL,与其他单股负链RNA病毒如同属的尼帕病毒(NiV)无交叉反应,对183例马脑组织进行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未检出阳性样本。结论初步流行病学研究尚未发现我国新疆伊犁地区天然牧场放养马匹中存在HeV感染的证据,提示该地区短时间内爆发亨德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德拉病毒 N基因 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 新疆伊犁地区
原文传递
重大人类疾病病毒大多来源动物
13
《肉品卫生》 2003年第6期45-46,共2页
非典病毒是否来源果子狸等野生动物目前尚无定论。但历史上,让人类鸡犬不宁的很多病毒都来自动物。下面介绍最近几个著名的例子。
关键词 人类 疾病病毒 来源 动物 艾滋病毒 埃博拉病毒 亨德拉病毒
下载PDF
浅析野生动物与人畜共患病(2)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智勇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8年第8期12-13,共2页
野生动物是自然疫源地中病原体的巨大天然储藏库。历史上,许多重大的新现疫病来源于野生动物。人类的艾滋病、埃博拉病毒来自灵长类;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来自于狐蝠;疯牛病、口蹄疫等也与野生动物有关;鼠类传染50多种人类疾病,如... 野生动物是自然疫源地中病原体的巨大天然储藏库。历史上,许多重大的新现疫病来源于野生动物。人类的艾滋病、埃博拉病毒来自灵长类;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来自于狐蝠;疯牛病、口蹄疫等也与野生动物有关;鼠类传染50多种人类疾病,如鼠疫、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森林脑炎等。动物源性疫病给人类带来难以估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人畜共患病 埃博拉病毒 人类疾病 亨德拉病毒 钩端螺旋体 病原体 疫源地
下载PDF
马来西亚养猪场发现的新病毒——亨德拉病毒(HendraVirus)
15
作者 朱宗涵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1999年第2期33-34,共2页
根据马来西亚卫生部报道,从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马来西亚发现200多例发热性病毒脑炎(FebrileViralEncephalitis)患者,其中至少80人死亡。发病者均有同猪的接触史,且大多数为养猪场的男... 根据马来西亚卫生部报道,从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马来西亚发现200多例发热性病毒脑炎(FebrileViralEncephalitis)患者,其中至少80人死亡。发病者均有同猪的接触史,且大多数为养猪场的男性农民。同时也发现猪严重发病。最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德拉病毒 病毒 病毒性脑炎 马来西亚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驴脑组织亨德拉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裕星 胡子成 +9 位作者 徐红波 何丰 孙后超 牟君 展群岭 徐鸣明 张亮 胡永波 李雷雷 谢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调查新疆伊犁地区草原放养驴群中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中枢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核酸片段的方法对采自新疆伊犁地区草原放养、未接种HeV疫苗的65例驴脑组织进行HeV核蛋白(N)基因片段... 目的调查新疆伊犁地区草原放养驴群中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中枢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核酸片段的方法对采自新疆伊犁地区草原放养、未接种HeV疫苗的65例驴脑组织进行HeV核蛋白(N)基因片段检测。结果65例驴脑组织成功进行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未检出阳性样本。结论目前尚未发现我国新疆伊犁地区放养驴中存在HeV中枢神经感染的证据,提示该地区出现HeV感染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德拉病毒 N基因 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 新疆伊犁地区
原文传递
亨德拉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琦 夏炉明 +3 位作者 刘佩红 李维功 卢军 孙泉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0-92,共3页
亨德拉病毒(HeV)是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亨尼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可引起马、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感染。动物和人类感染该病毒后病死率很高,且缺乏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不同动物的易感情况、发病机理、病理变化、潜在的传播... 亨德拉病毒(HeV)是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亨尼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可引起马、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感染。动物和人类感染该病毒后病死率很高,且缺乏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不同动物的易感情况、发病机理、病理变化、潜在的传播途径等情况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论文就亨德拉病毒自然宿主和实验动物感染等情况进行重点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德拉病毒 流行病学 感染
下载PDF
Hendra Virus Re-visited
18
作者 Hume Field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05-109,共5页
Hendra virus,a novel member of the family Paramyxovirus that has emerged from bats in Australia,causes fatal disease in livestock and humans. Eleven spillover ev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since the first description of... Hendra virus,a novel member of the family Paramyxovirus that has emerged from bats in Australia,causes fatal disease in livestock and humans. Eleven spillover ev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since the first description of the virus in 1994,resulting in a total of 37 equine cases and six human cases. All human cases have been attributed to exposure to infected horses;there is no evidence of bat-to-human or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Low infectivity and a high case fatality rate are features of Hendra virus infection in both horses and humans. The temporal pattern of spillover events suggests seasonal factors(plausibly be environmental,biological or ecological) as the proximate triggers for spillover. Minimisation of the future occurrence and impact of Hendra virus infections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y of flying foxes,of virus infection dynamics in flying foxes,and of the factors that promote spillover. Management strategies seek to minimize the opportunity for effective contact between bats and horses,and limit potential horse-to-horse and horse-to-human transmission. Incomplete knowledge of the ecology of the virus,of the proximat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pillover,and the inherent difficulties of effectively managing wild populations,preclude a management approach targeted at b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dra virus Bats ZOONOSES EMERGENCE EPIDEMIOLOGY
下载PDF
The Mechanism of Henipavirus Fusion: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ttachment and Fusion Glycoproteins
19
作者 Andrew C. Hickey Christopher C. Broder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The henipaviruses,represented by Nipah virus and Hendra virus,are emerging zoonotic viral pathogens responsible for repeated outbreaks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ustralia,Southeast Asia,India and... The henipaviruses,represented by Nipah virus and Hendra virus,are emerging zoonotic viral pathogens responsible for repeated outbreaks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ustralia,Southeast Asia,India and Bangladesh. These viruses enter host cells via a class I viral fusion mechanism mediated by their attachment and fusion envelope glycoproteins;efficient membrane fusion requires both these glycoproteins in conjunction with specific virus receptors present on susceptible host cells. The henipavirus attachment glycoprotein interacts with a cellular B class ephrin protein receptor triggering conformational alterations leading to the activation of the viral fusion(F) glycoprotein. The analysis of monoclonal antibody(mAb) reactivity with G has revealed measurable alterations in the antigenic structure of the glycoprotein following its binding interaction with receptor. These observations only appear to occur with full-length native G glycoprotein,which is a tetrameric oligomer,and not with soluble forms of G(sG) ,which are disulfide-linked dimers. Single amino acid mutations in a heptad repeat-like structure within the stalk domain of G can disrupt its association with F and subsequent membrane fusion promotion activity. Notably,these mutants of G also appear to confer a post-receptor bound conformation implicating the stalk domain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G glycoprotein's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with F. Together,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fusion is dependent on a specif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 and G glycoproteins of the henipaviruses. Further,receptor binding induces measurable changes in the G glycoprotein that appear to be greatest in respect to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airs of dimers comprising its native tetrameric structure. These receptor-induced conformational change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G glycoprotein's promotion of the fusion activity of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dra virus Nipah virus Henipavirus PARAMYXOVIRUS Viral entry
下载PDF
三种马源病原体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
作者 王艳 张小文 +1 位作者 王政 邱璐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0,共5页
通过时GenBank中马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mallei)、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和西尼罗热病毒(West nile virus,WNV)的主要基因进行分析比较,分别设计合成了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能... 通过时GenBank中马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mallei)、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和西尼罗热病毒(West nile virus,WNV)的主要基因进行分析比较,分别设计合成了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能同时检测这3种病原的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建立的三重荧光定量PCR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可广泛用于出入境马匹这3种病原体的检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 西尼罗热病毒 亨德拉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