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8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 被引量:127
1
作者 谢呈阳 胡汉辉 周海波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82,共11页
"产城融合"对中国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遵循"理论-模型-实证"的技术路线,探讨了"人本导向"下"产城融合"的含义、机理与作用路径,认为"产城融合"应该是"产"、&... "产城融合"对中国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遵循"理论-模型-实证"的技术路线,探讨了"人本导向"下"产城融合"的含义、机理与作用路径,认为"产城融合"应该是"产"、"人"、"城"三者的融合,而"产"、"城"的协同互促是以"人"为连接点,通过产品及要素市场的价格调节和因果循环机制实现的。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大多数城镇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和工业发展缺乏城市功能配套的问题,这不利于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良性互动和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因此,需控制城镇空间的盲目扩张,围绕"人"的需求,重视服务业匹配,有条件的地区甚至可以适度超前推进以服务业为载体的城市功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镇化 融合 服务业 劳动力效用
原文传递
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 被引量:111
2
作者 林华 《上海城市规划》 2011年第5期30-36,共7页
针对上海郊区新城普遍存在的"产城不融合"现象,从"产城融合"概念的实质内涵出发,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以及就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普遍规律,并应用于青浦新城实际案例,指出新城发展的关键问题,即高科... 针对上海郊区新城普遍存在的"产城不融合"现象,从"产城融合"概念的实质内涵出发,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以及就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普遍规律,并应用于青浦新城实际案例,指出新城发展的关键问题,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新城建设所带来的高素质人口集聚形成互动,形成产业与人口不断升级的良性循环,是上海郊区新城"产城融合"的必由之路,并提出青浦新城实现产城融合的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业结构 就业结构
下载PDF
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 被引量:105
3
作者 刘荣增 王淑华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2,共5页
城市新区开发与建设是我国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态势,但很多新区面临着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城市社会服务设施和基本功能薄弱、新区入住率偏低、产业竞争力弱、新老城区功能衔接不够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市新区产业... 城市新区开发与建设是我国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态势,但很多新区面临着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城市社会服务设施和基本功能薄弱、新区入住率偏低、产业竞争力弱、新老城区功能衔接不够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市新区产业高级化战略、社会服务强化策略以及新区有机成长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新区 融合 路径
原文传递
“产城融合”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基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 被引量:87
4
作者 孔翔 杨帆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128,共5页
"产城融合"体现了区域产业空间与社会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拟基于"产城融合"、社会资本创造与产业区优化发展之间的互促关系,并结合对昆山的实地调研,初步探索通过"产城融合"促进开发区转型... "产城融合"体现了区域产业空间与社会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拟基于"产城融合"、社会资本创造与产业区优化发展之间的互促关系,并结合对昆山的实地调研,初步探索通过"产城融合"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研究认为,我国的开发区建设主要刺激了普通劳动力的聚集,但难以促进城市功能和社会网络的优化,很有必要通过产业区与城区的协调发展,改善区域人口结构和社会资本状况,从而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对昆山的调研也显示,协调推进产业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演变、构建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网络以及促进人口结构优化等已经成为开发区升级发展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社会资本 开发区 转型升级 昆山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中的产城融合及其福利效应 被引量:83
5
作者 丛海彬 段巍 吴福象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2-80,共19页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存在"先产后城"和"先城后产"两类偏向型城镇化路径,其福利效应迥然有别。本文在资本自由流动的两城市模型中引入产城融合变量,分析了禀赋差异、政府政策偏向下的城镇化路径;并基于产城...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存在"先产后城"和"先城后产"两类偏向型城镇化路径,其福利效应迥然有别。本文在资本自由流动的两城市模型中引入产城融合变量,分析了禀赋差异、政府政策偏向下的城镇化路径;并基于产城融合的要素适配模型,对2000年以来中国的产城融合路径及其时空演变进行了动态刻画,进而利用2003—2014年中国25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城融合程度越高,资本偏向的补贴支出越能提高产业集聚效率;产城融合程度越低,改善城市区位条件更能提高产业集聚效率。以产业园区为主线的城镇化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对禀赋较差地区的产业扶贫政策可能因产城融合水平较低而失效。实证研究证实了产城融合的门槛效应,即在产城融合水平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偏向产业的土地政策才能提升本地的产业集聚效率。进一步地,基于功利主义福利函数标准对城镇化路径比较后发现,旨在优化区位条件的"先城后产"路径相较于"先产后城"路径更有利于城镇居民福祉的提升。为此,在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应更多考虑蒂伯特选择功能,优化政策环境与区位条件,注重民生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镇化 融合 福利效应 蒂伯特选择
原文传递
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模块空间建设体系规划引导 被引量:75
6
作者 向乔玉 吕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24,共8页
产城融合是在开发区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城市产城一体化的双向发展导致的共同需求。研究界定了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梳理了产业园区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和三种不同起步类型,阐述了产城融合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 产城融合是在开发区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城市产城一体化的双向发展导致的共同需求。研究界定了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梳理了产业园区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和三种不同起步类型,阐述了产城融合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三大要素,并在产业园区一般四层次规划的基础上构建产城融合规划的五大模块空间建设的规划体系,通过建立产业和城市的网络空间单元耦合机制,试图为产业园区向功能齐全的产业新城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引导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模块空间建设体系 规划引导
下载PDF
高新园区产城融合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研究——以上海张江高新园区为例 被引量:72
7
作者 苏林 郭兵 李雪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6,共5页
产城融合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协同共进、良性互动的一种科学发展状态,是城镇化与高科技结合的理想形态。本文构建了高新区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张江高新区为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产城融合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 产城融合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协同共进、良性互动的一种科学发展状态,是城镇化与高科技结合的理想形态。本文构建了高新区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张江高新区为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产城融合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张江高新区产城融合已达到较高水平,环境、安全等城镇化质量指标对产城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园区 融合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下载PDF
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与规划策略-以中泰(崇左)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71
8
作者 欧阳东 李和平 +2 位作者 李林 赵四东 钟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31,共7页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共同推进的基本战略。研究基于产城分离的矛盾及对其根源的透视,指出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要经历"产城分离—各自为政—边缘融合—产城融合"等阶段路径,进一步提出转型期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共同推进的基本战略。研究基于产城分离的矛盾及对其根源的透视,指出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要经历"产城分离—各自为政—边缘融合—产城融合"等阶段路径,进一步提出转型期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九大规划策略,即定位契合、功能复合、空间缝合、产业聚合、规划协合、结构耦合、人文融合、设施调合和用地混合,并结合中泰(崇左)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规划实践,验证了所构建的发展路径与规划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发展路径 规划方法 中泰(崇左)业园
下载PDF
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策略 被引量:70
9
作者 李文彬 张昀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6,共7页
研究基于人本主义视角,探讨产城融合的内涵和规划策略。在内涵认识上,从产城关系、产城规模、发展阶段和职住特征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合理的产城融合建议;在规划策略上,基于对产城融合内涵的理解,结合案例提出功能融合、服务植入和空... 研究基于人本主义视角,探讨产城融合的内涵和规划策略。在内涵认识上,从产城关系、产城规模、发展阶段和职住特征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合理的产城融合建议;在规划策略上,基于对产城融合内涵的理解,结合案例提出功能融合、服务植入和空间融合三大策略。研究指出,人本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以贯之的根本理念,产城融合正是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 融合 内涵 规划策略
下载PDF
产城融合的多维解析 被引量:67
10
作者 杜宝东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共5页
研究基于当前对产城融合理念的热议,结合规划实践,从时间、空间、类型、人本四个维度对产城融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再认识,继而对产城融合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出相对客观的原则与建议,以避免走入"概念"误区,实现从产城融合向... 研究基于当前对产城融合理念的热议,结合规划实践,从时间、空间、类型、人本四个维度对产城融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再认识,继而对产城融合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出相对客观的原则与建议,以避免走入"概念"误区,实现从产城融合向多元融合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多维度 过程 多元融合
下载PDF
后工业化时期中国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54
11
作者 汪增洋 张学良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80,共19页
在中国城镇化由数量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提升型发展的转型阶段,促进城镇体系薄弱环节——小城镇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区别于已有文献基于增长目标和以城市为对象的研究,本文用产城融合测度小城镇高质量发展,从人的城镇化和小城镇发... 在中国城镇化由数量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提升型发展的转型阶段,促进城镇体系薄弱环节——小城镇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区别于已有文献基于增长目标和以城市为对象的研究,本文用产城融合测度小城镇高质量发展,从人的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城镇化转型发展下的空间模式选择问题。对中部地区的实证研究发现,小城镇发展质量和到中心城市地理距离之间具有"∽"型关系,这与新经济地理学的城镇体系空间模式一致;城镇规模对发展质量提升作用大的毗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将与中心城市发展成为联系紧密的都市区;工业经济对发展质量提升作用大的一些县城,将成长为中小城市并和其毗邻小城镇形成小都市区;在中国新型城镇化格局中,都市区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应在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战略框架下,将都市区和小都市区作为城镇化空间模式的主要载体。不同类型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不同,毗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通过融入都市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些县城及其毗邻小城镇通过成长为小都市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他小城镇主要通过乡镇合并扩大城镇规模、扩展市场服务范围以及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发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化空间模式 镇化质量 融合 都市区
原文传递
中国产城融合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3
12
作者 邹德玲 丛海彬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4,共9页
以中国31个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选取衡量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的15个指标,以2000-2015年产城融合相关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以及GIS可视化等手段对产城融合的时空分异格局进行分析;基于面板数据和产城协调类型分类数据对产... 以中国31个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选取衡量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的15个指标,以2000-2015年产城融合相关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以及GIS可视化等手段对产城融合的时空分异格局进行分析;基于面板数据和产城协调类型分类数据对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影响指标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产城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产城融合还主要处于颉颃阶段,尽管有部分城市的产城协调已经发展到初步协调阶段,但绝大多数省市的产城协调仍处于发展调和阶段。且从产城融合的空间分布变化来看,其东高西低的整体特征十分显著,有效印证中国经济东中西部阶梯式发展的空间格局。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时代背景的转变,产城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地融入"人"这一产城融合的重要维度,这也体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历史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镇化 融合 耦合协调 协调发展 人口集聚 业支撑
原文传递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高新区产城融合测度研究 被引量:51
13
作者 王霞 苏林 +1 位作者 郭兵 李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6-29,共4页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而产城融合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城融合概念及内涵界定上。构建了由城镇化指标、工业化指标及分离指标构成的产城融合测度体系,采用因子分析与聚...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而产城融合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城融合概念及内涵界定上。构建了由城镇化指标、工业化指标及分离指标构成的产城融合测度体系,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思路,以全国主要城市高新区为例,测度其产城融合水平并进行等级分类,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融合 高新区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与对策 被引量:46
14
作者 施先亮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29,共5页
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有自营物流模式(包括加工企业主导型、流通企业主导型和批发市场主导型)、第三方物流模式、物流园区模式。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损耗大、增值能力弱,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 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有自营物流模式(包括加工企业主导型、流通企业主导型和批发市场主导型)、第三方物流模式、物流园区模式。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损耗大、增值能力弱,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减少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增强农产品增值能力。未来农产品物流发展主要呈现园区主导多产业融合、电子商务化、农—宅对接、"最后一公里"配送智能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物流 物流园区 融合 电子商务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和四格象限法的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王菲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1,46,共7页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是目前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流趋势,它强调区内产业性、宜居性和生态性的高度协调,是避免大城市病和新旧城区脱节,以及实现城市组团发展的重要理念。文章提出了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评价的理论模型,并基于组合赋权和四...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是目前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流趋势,它强调区内产业性、宜居性和生态性的高度协调,是避免大城市病和新旧城区脱节,以及实现城市组团发展的重要理念。文章提出了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评价的理论模型,并基于组合赋权和四格象限法对河南省2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集聚区 融合 组合赋权法 四格象限法
下载PDF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动态规划路径 被引量:45
16
作者 邹伟勇 黄炀 +1 位作者 马向明 戴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39,共8页
长期以来,以工业生产为主导的开发区发展模式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原有的模式已经难以带动开发区的发展提升,企业和员工对开发区的选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开始由生产环境向"生活环境... 长期以来,以工业生产为主导的开发区发展模式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原有的模式已经难以带动开发区的发展提升,企业和员工对开发区的选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开始由生产环境向"生活环境"延伸。基于此,研究以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为视角,宏观层面关注城市与园区的融合,中观层面关注园区生产与生活的融合,微观层面关注人与环境的融合,并结合荆州开发区案例,提出了开发区与城市融合的一体化构架,探讨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功能完善、转型升级、动态规划实施路径,最后提出配套政策完善建议,为开发区未来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开发区 融合 动态规划 荆州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唐晓宏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92,102,共9页
上海的开发区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制约了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产城融合成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将灰色理论引入开发区产城融合评价中,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开发... 上海的开发区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制约了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产城融合成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将灰色理论引入开发区产城融合评价中,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模型,并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五个代表性开发区为例,结合问卷调查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不仅为系统评价开发区产城融合度提供了工具,而且对于上海开发区挖掘瓶颈问题、明确发展方向、进一步实现产城融合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度关联 开发区 融合
原文传递
城市化进程中对产城融合发展的探析 被引量:43
18
作者 李学杰 《经济师》 2012年第10期43-44,共2页
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产城脱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如何推进产城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仍然是城市发展需要审视思考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基于产城融合理念提出的背景,分析了产城融合的内涵特征,并对推进产... 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产城脱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如何推进产城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仍然是城市发展需要审视思考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基于产城融合理念提出的背景,分析了产城融合的内涵特征,并对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市化 业园区
下载PDF
城镇化制约了工业化升级发展吗——基于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40
19
作者 潘锦云 姜凌 丁羊林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1-49,共9页
良性发展的城镇化促进工业化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但我国城镇化在理论认识上存在"去工业化"等误区,在实践中存在伪城镇化等现象。我国城镇化畸形发展带来的诸多弊端,不仅成为制约工业化升级发展的因素,也... 良性发展的城镇化促进工业化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但我国城镇化在理论认识上存在"去工业化"等误区,在实践中存在伪城镇化等现象。我国城镇化畸形发展带来的诸多弊端,不仅成为制约工业化升级发展的因素,也已经成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障碍。只有把握好中级水平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关系,处理好产城融合发展新理念对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协调好城镇化和工业化在新"四化"中的作用,才会在同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中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镇化 工业化 融合 分离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时空格局分析——来自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实际考察 被引量:40
20
作者 丛海彬 邹德玲 刘程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6-55,共10页
以全国285个地级市层面2003—2014年产城融合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耦合协调关系模型,对产城融合的发展指数、融合度进行测度、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现阶段不同区域产城融合发展并不均衡,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产城融合度较高的地区... 以全国285个地级市层面2003—2014年产城融合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耦合协调关系模型,对产城融合的发展指数、融合度进行测度、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现阶段不同区域产城融合发展并不均衡,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产城融合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达到有效融合状态的城市极少。耦合关联度和协调度虽然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产城融合三要素内部协调发展程度不一,城镇化建设指数和人口集聚指数所属要素基本都处于低度协调的颉颃发展阶段,只有产业支撑指数所属要素耦合协调情况表现相对良好。但从时间序列上三者均呈现出逐步提升态势,总体状况趋于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镇化 融合 业园区 人口 工业化 时空格局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