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居民茶叶消费的产品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基于MNL模型的微观实证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富桥 姜爱芹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3年第10期36-41,共6页
基于对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从总体、性别、年龄、收入、区域等5个方面描述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茶叶消费的产品结构现状,并用多分类离散选择模型(MNL)实证测度了影响茶叶消费产品结构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回答了茶产业内生产者和管理者... 基于对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从总体、性别、年龄、收入、区域等5个方面描述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茶叶消费的产品结构现状,并用多分类离散选择模型(MNL)实证测度了影响茶叶消费产品结构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回答了茶产业内生产者和管理者一直关注的"大家都在喝什么茶"的问题,可为我国茶产业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茶叶消费 产品偏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时间标志对消费者自我建构及广告诉求偏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尚子琦 陈增祥 吴培冠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8,I0010,I0011,共13页
相比于普通的时间日期,诸如年初、年末等富有意义的时间标志更能促使人们对时间进行规划管理,甚至影响自我认知与消费行为。本文探讨了时间标志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自我建构类型,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不同诉求广告的偏好。通过4个实验,本研究... 相比于普通的时间日期,诸如年初、年末等富有意义的时间标志更能促使人们对时间进行规划管理,甚至影响自我认知与消费行为。本文探讨了时间标志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自我建构类型,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不同诉求广告的偏好。通过4个实验,本研究发现时间标志与自我建构存在联结关系,表现为开(末)端时间标志与独立(相依)型自我建构更相关。这一联结被拓展到广告诉求上,导致处于不同时间标志的消费者对强调能力或诚意诉求的广告表现出偏好差异,时间标志因激活不同的自我建构而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本文推进了时间标志与自我建构的研究进展,为企业产品与品牌推广的时间点选择提供了营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标志 自我建构 产品偏好 广告诉求
下载PDF
乡村养老度假偏好差异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翟媛 《旅游论坛》 2013年第6期15-20,共6页
以浙江省杭、嘉、温、金四市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抽样调查的方式探讨老年人的不同人口社会特征及乡村旅游因素对乡村养老度假产品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人口社会特征方面,除了性别,老年人的年龄、教育程度、居住地等人口社会... 以浙江省杭、嘉、温、金四市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抽样调查的方式探讨老年人的不同人口社会特征及乡村旅游因素对乡村养老度假产品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人口社会特征方面,除了性别,老年人的年龄、教育程度、居住地等人口社会特征对乡村养老度假产品偏好有较显著影响,在乡村旅游因素方面,老年人乡村旅游经验的具备与否对乡村养老度假产品偏好有显著影响,乡村旅游经济承受力对乡村养老度假产品偏好有较显著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乡村养老度假发展个性化产品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养老度假 产品偏好 差异研究 浙江省
下载PDF
基于地理位置和产品偏好的二维组合定向广告投放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宇翔 仲伟俊 梅姝娥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0-257,共8页
消费者对地理位置的关注特性可能会对企业定向广告竞争策略产生影响。通过对比企业基于消费者产品偏好的一维定向广告和基于地理位置和产品偏好的二维组合定向广告,研究二维组合定向广告的应用条件以及对企业广告策略、定价策略的影响... 消费者对地理位置的关注特性可能会对企业定向广告竞争策略产生影响。通过对比企业基于消费者产品偏好的一维定向广告和基于地理位置和产品偏好的二维组合定向广告,研究二维组合定向广告的应用条件以及对企业广告策略、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即使地理位置因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时,企业仍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因素并采用二维组合定向广告。二维组合定向广告的应用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增加了消费者剩余,但社会总福利不一定增加。此外,两个竞争企业拥有不同广告定向能力时,只拥有一维定向能力的企业可能会支付一定的成本发展二维组合定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广告 组合广告 地理位置偏好 产品偏好 广告策略
下载PDF
消费者估价下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中企业最优决策 被引量:2
5
作者 叶永刚 刘晓峰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99,共8页
随着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和行为显著增加,消费者绿色偏好下供应链决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消费者支付意愿视角,本文将消费者绿色偏好反应到产品估价中,假设消费者的产品估价服从均匀分布,构造一个新的消费者需求函数分别讨论单寡头... 随着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和行为显著增加,消费者绿色偏好下供应链决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消费者支付意愿视角,本文将消费者绿色偏好反应到产品估价中,假设消费者的产品估价服从均匀分布,构造一个新的消费者需求函数分别讨论单寡头和双寡头竞争农产品市场条件下绿色供应链中生产企业的产品价格最优决策问题,并从理论及仿真两个角度探讨绿色偏好支付系数、绿色度、绿色产品的单位成本等参数对农产品生产企业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消费者的绿色偏好支付系数大于单位产品的绿色成本的两倍时,在所讨论的两种竞争市场中,企业均愿意生产更高绿色度初级农产品;当消费者的绿色偏好支付系数等于单位产品的绿色成本时,企业没有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在双寡头初级农产品竞争市场中,产品的单位绿色成本与绿色生产企业的最优收益反向变化,与非绿色生产企业的最优收益同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产品偏好 绿色偏好 最优决策
下载PDF
自我建构、冲突解决风格与口碑两极分化产品偏好 被引量:1
6
作者 武丽慧 王璐成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17,共17页
口碑尤其是网络评论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本研究从口碑两极分化隐含的冲突性、争议性这一视角出发,将个体的冲突解决风格与产品偏好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概... 口碑尤其是网络评论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本研究从口碑两极分化隐含的冲突性、争议性这一视角出发,将个体的冲突解决风格与产品偏好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推断自我建构对口碑两极分化产品偏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冲突解决风格起中介作用。通过四项实验,结果发现:独立型自我建构个体比依存型自我建构个体更偏好口碑两极分化产品,冲突解决风格在自我建构对口碑两极分化产品偏好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受到产品使用情境的调节。公开情境下,独立型自我建构个体比依存型自我建构个体更偏好口碑两极分化产品;私人情境下,不同自我建构个体对口碑两极分化产品的偏好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增进了对口碑两极分化现象影响效应的认知,丰富了自我建构对消费者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建构 口碑两极分化产品 冲突解决风格 产品偏好
原文传递
支付方式对产品偏好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宋之杰 张丽平 +2 位作者 王丹丹 李天娇 石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1-290,共10页
为了探究消费者使用支付方式如何影响产品购买偏好及其脑神经机制,根据心理账户理论,采用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RP)脑电实验的双因素组内设计分析,即2(产品类型:实用型产品和享乐型产品)×2(支付方式: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实验任务... 为了探究消费者使用支付方式如何影响产品购买偏好及其脑神经机制,根据心理账户理论,采用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RP)脑电实验的双因素组内设计分析,即2(产品类型:实用型产品和享乐型产品)×2(支付方式: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实验任务需要被试在随机出现的4种不同的购买情景下做出购买选择,并同时记录其选择时的脑神经电生理活动。结果表明,在早期认知阶段,消费者面对不同类型产品刺激时,对享乐型产品较实用型产品自动分配更多注意力且引起较大波幅P2成分((5.809±0.811)μV vs (4.878±0.944)μV,P<0.05);在认知过程阶段,消费者面对不同的支付方式,易产生决策冲突,现金支付较非现金支付会引起较小波幅P3成分((3.267±0.907)μV vs (3.913±0.833)μV,P<0.05);在认知决策阶段,现金支付享乐型产品较实用型产品的支付疼痛与购物内疚产生更大波幅晚期正成分波(LPP)成分((3.825±0.843)μV vs (2.929±0.769)μV,P<0.05),同时非现金支付享乐型产品较实用型产品的支付快感与购物愉悦均诱发强烈情绪唤醒,产生更大波幅晚期正成分波(LPP)成分((3.375±0.887)μV vs (2.03±0.768)μV,P<0.05)。因此,当消费者采用现金支付时,更偏爱实用型产品;当消费者采用非现金支付时,更偏爱享乐型产品。消费过程中的脑神经电生理分析对消费者、商家和支付机构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付方式 产品偏好 事件相关电位(ERP) 脑神经机制
下载PDF
负面社会推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马京晶 莫子川 石晓伟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负面社会推理通常给企业或品牌带来负面影响,如"腐败""拜金"等社会推理之于奢侈品。本文旨在探讨以下问题:当品牌遭遇来自外界的负面社会推理时,何种消费者的态度将受到更大的冲击——是该品牌的"粉丝"... 负面社会推理通常给企业或品牌带来负面影响,如"腐败""拜金"等社会推理之于奢侈品。本文旨在探讨以下问题:当品牌遭遇来自外界的负面社会推理时,何种消费者的态度将受到更大的冲击——是该品牌的"粉丝"还是普通消费者?为什么?品牌如何利用这一心理机制化解危机?本文通过四个控制实验与企业真实销售数据发现:负面社会推理更有可能降低高偏好消费者("粉丝")和高社会规范遵从度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为他们对社会推理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思考更多。而品牌或企业可以通过推出低品牌炫耀度的产品来缓冲这一危机。该研究结论不仅对深化和拓展社会推理、炫耀性消费等理论的结构体系和边界条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企业如何应对负面社会推理、保留核心客户群体,消费者如何调和自身偏好与社会推理之间的矛盾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社会推理 产品偏好 社会规范 品牌炫耀度 购买行为
下载PDF
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全新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立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0-56,共7页
基于需要视角,动态的生命平衡系统决定了人们必然追求越来越多的效用,才能使得生命系统达到平衡,促进生命的发展,而人的生命机能又为人们追求越来越多的效用提供可能。这使得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人们满足单一需要时,追求单一效用最大化... 基于需要视角,动态的生命平衡系统决定了人们必然追求越来越多的效用,才能使得生命系统达到平衡,促进生命的发展,而人的生命机能又为人们追求越来越多的效用提供可能。这使得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人们满足单一需要时,追求单一效用最大化;当人们面临多种需要选择时,追求需要满足总和最大化,前者服从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要 经济人 效用 需要偏好 产品偏好
下载PDF
精于心,简于形:实用品外观设计的复杂度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
10
作者 尚子琦 庞隽 邱凌云 《经济管理学刊》 2023年第2期129-154,共26页
本文聚焦实用品的外观设计,探究外观设计的复杂度对消费者产品偏好的影响及心理机制。通过6个实验,本文证实外观设计的复杂度负向影响消费者对实用品的产品偏好。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消费者对企业在产品不同属性之间的资源配置持有朴素... 本文聚焦实用品的外观设计,探究外观设计的复杂度对消费者产品偏好的影响及心理机制。通过6个实验,本文证实外观设计的复杂度负向影响消费者对实用品的产品偏好。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消费者对企业在产品不同属性之间的资源配置持有朴素的零和思维。对实用品而言,随着外观设计复杂度的提升,消费者推断企业减少了在产品关键属性上的投入,从而导致他们对产品质量的感知和产品偏好下降。这一效应在消费者对企业的资源配置持有非零和思维或者在企业的规模较大因此资源更为丰富的情况下有所减弱。本文拓展了产品设计的相关文献,并为企业如何通过产品外观设计提升实用品的市场表现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外观设计 资源配置 零和思维 企业规模 产品偏好
下载PDF
校园文化周边产品的消费偏好与购买意愿研究
11
作者 孙铭远 唐春梅 +2 位作者 高睿莹 阚兴悦 孙书涛 《北方经贸》 2021年第8期58-60,共3页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校园文化周边产品承载着大学办学理念,不仅传递校园的建筑、历史、背景、文化等信息,而且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生动写照。现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及毕业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了受访者...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校园文化周边产品承载着大学办学理念,不仅传递校园的建筑、历史、背景、文化等信息,而且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生动写照。现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及毕业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了受访者对校园文化周边产品的认知,分析了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周边产品的购买动机,以及产品偏好与价格偏好。研究表明校园文化周边产品有很大的潜在市场,消费者偏好装饰类和文具类商品,60.38%的被访者认为10-30元是校园文化周边产品合理的价格区间,66.67%的被访者表示喜欢定制产品,73.58%的被访者表示愿意参与校园文化周边产品的创意与设计。在开发校园文化周边产品时,应更多考虑学生的产品和价格偏好,并鼓励学生参与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周边产品 购买动机 价格偏好 产品偏好
下载PDF
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问题与“三化”解决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沐天 唐明凤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55-60,共6页
通过互联网金融营销的实际案例调研,发现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存在“客户产品偏好画像模糊,无法实现交叉销售”“产品货架用户可视性差,无法实现交叉获客”等问题。基于互联网营销的AARRR模型、6R模型,提出客户产品偏好画像精准标签价值... 通过互联网金融营销的实际案例调研,发现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存在“客户产品偏好画像模糊,无法实现交叉销售”“产品货架用户可视性差,无法实现交叉获客”等问题。基于互联网营销的AARRR模型、6R模型,提出客户产品偏好画像精准标签价值化、数据平台智能营销渠道场景化、产品货架可视营销策略自动化等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三化”策略。这些策略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也可促进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向自动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营销 产品偏好 客户画像
下载PDF
新消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13
作者 依绍华 《经济》 2022年第8期22-25,共4页
尽管受疫情影响,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但是金银珠宝和体育娱乐用品等升级类商品网上零售保持增长,表明居民对于消费升级类产品偏好明显,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既是生产的终点也是起点,... 尽管受疫情影响,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但是金银珠宝和体育娱乐用品等升级类商品网上零售保持增长,表明居民对于消费升级类产品偏好明显,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既是生产的终点也是起点,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基础性作用。2013年以来,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过程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经济增长贡献率 网上零售 消费升级 消费需求 金银珠宝 产品偏好
原文传递
“独乐”还是“众乐”:仪式人数对消费者产品偏好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卫海英 余小敏 刘潜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105,共11页
随着独居群体人数的攀升和年龄结构的变化,新独居时代正逐步到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独居群体赖以缓解压力和孤独的群体仪式受限,个人仪式异军突起,而以往的研究更多揭示群体仪式效应,鲜有结合人数效应对比群体仪式与个人仪式对消... 随着独居群体人数的攀升和年龄结构的变化,新独居时代正逐步到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独居群体赖以缓解压力和孤独的群体仪式受限,个人仪式异军突起,而以往的研究更多揭示群体仪式效应,鲜有结合人数效应对比群体仪式与个人仪式对消费者产品偏好影响的研究。基于自我觉知理论,本文运用实验法探讨了仪式人数对消费者后续产品偏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参与个人仪式(vs.群体仪式)使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小众产品(vs.大众产品)。原因在于当消费者在个人仪式体验中提高私我觉知后,他们更关注自身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倾向于选择小众产品。此外,假想观众会调节仪式人数对消费者产品偏好的影响,对于低假想观众的消费者,个人仪式比群体仪式更能增加小众产品偏好,而对于高假想观众的消费者,该效应则不显著。本研究丰富了自我觉知理论,拓展了仪式在营销领域的应用研究,为企业设计与产品定位相符的仪式营销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人数 产品偏好 自我觉知理论 私我觉知 假想观众
原文传递
考虑顾客新旧产品偏好的制造商多产品线上渠道运营策略选择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自来 王旭坪 +1 位作者 詹红鑫 阮俊虎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76-2089,共14页
基于B2C电商的零售属性和在线市场平台属性,从制造商的角度构建了新旧产品四种供应链渠道运营模式,即新旧产品线上分销模式、线上混合销售模式Ⅰ(新产品代销、旧产品分销)、线上混合销售模式Ⅱ(新产品分销、旧产品代销)及线上代销模式,... 基于B2C电商的零售属性和在线市场平台属性,从制造商的角度构建了新旧产品四种供应链渠道运营模式,即新旧产品线上分销模式、线上混合销售模式Ⅰ(新产品代销、旧产品分销)、线上混合销售模式Ⅱ(新产品分销、旧产品代销)及线上代销模式,同时基于顾客新旧产品偏好的异质性,建立了新旧产品的需求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四种销售渠道结构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为制造商新旧产品的渠道选择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当B2C电商平台收取的交易费比例较小时,不论消费者对旧产品的接受程度大小,制造商应选择线上代销模式来销售新旧产品,反之,制造商应选择线上分销模式来销售新旧产品;当B2C电商平台收取的交易费比例和消费者对旧产品的接受程度同时较大或者同时较小时,混合销售模式Ⅰ优于混合销售模式Ⅱ;当B2C电商平台收取的交易费比例和消费者对旧产品的接受程度大小互反时,混合销售模式Ⅱ优于混合销售模式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客新旧产品偏好 渠道结构 B2C市场平台属性 平台交易费 异质性
原文传递
补偿性消费视角下消费者绿色产品偏好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志超 陈依颖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77-86,112,共11页
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更为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伴随着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生活方式,也成为营销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但很少有文献从道德领域切入并研究其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道德补... 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更为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伴随着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生活方式,也成为营销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但很少有文献从道德领域切入并研究其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道德补偿理论,通过三个实验证明道德失调对消费者绿色产品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德失调情境能够显著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偏好,其中内疚感发挥中介作用,道德推脱对中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对于低道德推脱的被试,道德失调所引发的内疚感在对绿色产品偏好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而高道德推脱的被试面临道德失调时内疚感的中介作用会消失。本文将道德心理学与绿色消费的研究进行结合,对如何增加绿色产品的消费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失调 补偿性消费 内疚感 绿色产品偏好 道德推脱
下载PDF
在线协同设计中用户的产品偏好差异检验与识别
17
作者 叶家磊 何晓佑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0,共7页
在线协同设计平台中的定制行为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态度,识别具体的产品偏好差异有助于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设计,迎合用户需求并提高满意度。针对这一现象,采用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平台内外的产品数据,识别用户在协同设计平台和电... 在线协同设计平台中的定制行为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态度,识别具体的产品偏好差异有助于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设计,迎合用户需求并提高满意度。针对这一现象,采用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平台内外的产品数据,识别用户在协同设计平台和电商平台中的产品偏好转变现象,从款式、色彩、图案和文化元素四项指标,检验并查看产品偏好的差异性和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与普通电商平台相比,在线协同设计时的四项偏好指标均存在差异表现,且色彩和文化元素指标差异显著,还反映出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增长以及产品识别能力和形态包容度的提高。该结果为在线协同设计平台中的产品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资料,有望推动平台的发展与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协同设计 产品偏好差异 产品设计 用户需求
下载PDF
社会排斥对消费者新产品偏好的影响--基于自我肯定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樊茜 邱家海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44-55,共12页
社会排斥对消费者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社会排斥的需求—威胁模型,通过四个实验研究,探究了社会排斥对新产品偏好的影响、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社会排斥对新产品偏好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社会排斥不会影响个体对传统产品的偏... 社会排斥对消费者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社会排斥的需求—威胁模型,通过四个实验研究,探究了社会排斥对新产品偏好的影响、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社会排斥对新产品偏好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社会排斥不会影响个体对传统产品的偏好。感知控制缺失在社会排斥与新产品偏好的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并且这一中介作用被自我肯定所调节。未进行自我肯定时,社会排斥显著降低个体对新产品的偏好;进行自我肯定后,社会排斥将不再影响新产品偏好,感知控制缺失的中介作用也不存在。研究结论拓展了社会排斥在消费者行为领域内的研究,并有助于企业改进传统的新产品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产品偏好 感知控制缺失 自我肯定
下载PDF
新旧产品共存情形下的新产品销售策略研究
19
作者 李琳 董琳 《工业工程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150,共11页
考虑了新旧产品共存时受产品间影响以及销售方式间影响的新产品销售策略问题,引入新产品偏好因子和预售偏好因子,以新产品不实施预售的定价决策模型为基础,构建不同偏好因子组合下新产品“预售+现货”的定价决策模型。结果表明:新产品... 考虑了新旧产品共存时受产品间影响以及销售方式间影响的新产品销售策略问题,引入新产品偏好因子和预售偏好因子,以新产品不实施预售的定价决策模型为基础,构建不同偏好因子组合下新产品“预售+现货”的定价决策模型。结果表明:新产品预售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压旧产品的市场份额,扩大新产品的市场空间,给企业带来明显的利润增加;不同的消费者偏好因子组合会对企业定价策略、市场需求以及相应利润产生不同影响,并分别在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和现货订单的提前购买方面产生不同效果;从企业总利润出发,企业并不需要一味追求产品偏好因子和预售偏好因子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售 产品 产品 产品偏好 预售偏好
原文传递
金钱概念对顾客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建彬 陶建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6-250,共5页
目的:研究金钱概念对顾客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创造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金钱刺激或金钱线索启动金钱概念,然后使用创造力测量工具,直接或间接地检验顾客的创造力。结果:1启动金钱概念可以有效地提高顾客解决问题时的流畅性、原创... 目的:研究金钱概念对顾客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创造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金钱刺激或金钱线索启动金钱概念,然后使用创造力测量工具,直接或间接地检验顾客的创造力。结果:1启动金钱概念可以有效地提高顾客解决问题时的流畅性、原创性和认知灵活性;2金钱概念对创造力的影响是通过创造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3金钱概念积极影响顾客的新产品接受意愿。结论:金钱概念通过创造自我效能作用,提高了顾客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概念 创造自我效能 创造力 产品偏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